弗兰西斯培根论文_张椿微

导读:本文包含了弗兰西斯培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培根,假象,西斯,历史,帝国,弗兰,笛卡尔。

弗兰西斯培根论文文献综述

张椿微[1](2019)在《弗兰西斯·培根的王权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西斯·培根的王权思想来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在那个时期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掌权,权力自然成为社会所追求的目标,而培根的王权思想极大地表现了其对权力的追求。培根的王权思想主要体现在王权至上思想、宪政思想及帝王术思想叁个方面,并表明了其在政治认识上实现了经验到理论的深化,对当时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7期)

张雪迎[2](2019)在《论罗吉尔·培根与弗兰西斯·培根思想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吉尔·培根是欧洲哲学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实验自然科学家,有"中世纪思想之王"之称;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弗兰西斯·培根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两个培根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两个培根思想的联系作出了说明。(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09期)

徐波[3](2018)在《弗兰西斯·培根的历史理论及其历史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早期英国着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提出一个宏大的复兴科学计划。他的计划主要围绕两个中心主题,一个是对自然的认识,另一个是对人自身的认识。培根认为自然科学应该以自然史为基础,而人的科学则应该以人类历史为基础。因此,作为文艺复兴时代之子,培根的历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16世纪人文主义者关于历史艺术的论述相仿;作为欧洲近代学术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研究自然和人的崭新方法,如强调历史知识的基础性作用,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等量齐观,赋予学术史在历史知识分类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同时,在倡导写作连贯的英国民族史过程中,他自己撰写了一部杰出的人文主义风格的历史着作。因此,培根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理论,另一个是具体的历史写作。(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8年05期)

张翀[4](2018)在《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家中,弗兰西斯·培根无疑是最杰出的之一。他一生都致力于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为此他写下了以《新工具》为主体的杰作《伟大的复兴》,并在《新工具》中提出了“四假象说”和科学归纳法。笔者将以此书作为理论基础重点探究其中的“四假象说”。本文主体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背景。弗兰西斯·培根所作贡献最大且让他名垂青史的是哲学,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稳定而长久的作用。他结束了以神学为依托的经院哲学的旧时代,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第二部分首先对培根的生平作了简介,以此作为理解他的哲学思想的源点。培根一生混迹于官场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财富、人才来帮助其实现科学的改革;接着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文主义思潮、近代自然科学、英国唯物主义传统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培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最后,阐述了“四假象说”产生的理论依据——《新工具》的形成过程及历史意义。《新工具》批判了传统哲学,详细阐述了假象说,提出了科学归纳法,开创了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先河。第叁部分首先分析了“四假象说”的提出及目的、主要内容、生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然后阐明了“四假象说”的积极意义和局限。第四部分是探讨了“四假象说”的当代价值和消解路径。按照培根提出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族假象的顺序分别展开探究。笔者分别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个人的偏见及偏见存在的合理性,新媒体语言和网络热词的兴起,时兴学术评价体系影响下所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通过对这四个典型社会现象的分析来帮助大家认识身边的假象,也加强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的认识。我们无法避免偏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随意评论和判断任何人、任何事。笔者希望通过对“四假象说”的研究,指导人们不断正确、深入地认识身边的人和事物,从而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这是笔者探索培根“四假象说”期望达到之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期刊2018-06-01)

顾洪彬,郝丽[5](2017)在《弗兰西斯·培根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熟知的——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着名哲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1561年,弗兰西斯·培根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培根的父亲尼古拉·培根是英王的掌玺大臣。显赫的家世使得当时的女王伊丽莎白不止一次巡幸到他家,少年老成的培根给了女王深刻的(本文来源于《中老年保健》期刊2017年01期)

刘德林[6](2016)在《弗兰西斯·培根的帝国思想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弗朗西斯·培根的帝国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英国应该建立一个帝国;培根谋划了英国成为帝国的方案,同时对帝国的殖民地管理也有详细的论述;培根不仅要建成现实的帝国,还要建设世界帝国的乌托邦。培根的帝国思想与其所处的背景有紧密联系,并对后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6年05期)

张晨[7](2015)在《培根的第叁条路——吉尔·德勒兹与《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围绕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着作《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尝试对该书进行内容与逻辑上的梳理,从中提取德勒兹对于培根绘画艺术的理论解读,即认为培根的绘画,通过其特有的创作手法,先后摆脱了再现、抽象等教条与束缚,画出了源自身体的感觉,从而既跳出了现代主义艺术由具象走向抽象的宏大叙事与总体趋势,又不同于同时代的几何抽象与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因而走出了有关绘画的"第叁条路"。基于这一论述过程,尝试管窥德勒兹哲学中艺术理论的相关观点,并引出其对于艺术史研究、当代艺术理论与创作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张立芹,易凤林[8](2014)在《弗兰西斯·培根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时期的史学家。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史学的优良传统,并试图有所发展和超越。培根建立在人自身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历史进步观,及其独具特色的史学思想与历史着作的撰述,都是其独特的知识背景及人生经历所铸就的。培根史学在西方和中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期刊2014年00期)

森獴[9](2014)在《摧枯拉朽的巨人——弗兰西斯·培根》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时代只被一种声音笼罩着,是极其危险的,人们会陷入一种如同提线木偶般的消极,并作出一种被洗脑后失去思考能力的荒谬举动。而变革,则意味着伟大时代的到来。这"变革"并非一家所言,无论是在轴心时代,抑或是启蒙时期。五花八门的新思想纷至沓来,如同火山爆发般,震撼大地,以燎原之势颠覆存在,在彼此竞争和批判的过程中,对对方的理论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挖空心思证明自己的出发点才是真理的所在,而往往结局却(本文来源于《新青年(珍情)》期刊2014年12期)

叶通[10](2014)在《弗兰西斯·培根论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西斯·培根曾早在400多年前就提出过“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甚至毫无新意可言。然而,当代跨学科的“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与“技术研究”(Technology studies),都相应提出了“技术化科学”(techno-science)这一建构主义知识论的新观念。这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审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古老命题的新视角,因此,通过对“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重新解读,将引导我们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理论和实践历史性转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本文共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论题产生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等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简述本研究的思路、内容和论文框架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以古代西方哲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关系为分析对象,通过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思想的阐述,力图厘清古代知识论“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古代西方理论科学始终沿着本体论(上帝)→形而上学→宇宙论→自然哲学(物理学)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演绎路径来建构。并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叁分法的影响:即“理论”(episteme)、“实践”(praxis)、“制作”(poiesis)叁者之间不但相互分离而且没有关系的主张。可以说,在漫长的岁月里,“理论知识”是没有“用”的。第叁部分,通过对《新工具》的解读,在近代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来阐释培根对原有知识论的批判:1、用“四假象说”对人类的认知假象进行了严厉的揭露;2、对亚里士多德的以“叁段论”演绎法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工具论”进行了批判:3、对神学外衣下的中世纪经院自然哲学进行了无情批判。力图克服理论沉思与功利无关的知识论传统,寻找与改变和控制自然的工程技术“制作”活动相关的“新科学”。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培根的科学知识观和“知识就是力量”内在的奥义:即人须具有可操作性“新科学知识”才能重新获得支配自然的能力。培根建立在感官经验和归纳法基础上的“技术化科学”的知识,不仅以其可操作性、有用性确保了它自身的真理性,反过来又通过“科学化技术”成为征服与控制自然的巨大力量。第五部分,分析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的重大现实影响和理论价值,并对其“科学化”工程技术观的“唯科学”主义倾向进行了反思、批判,力主科学与人文在工程技术中的融合起来,以益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第六部分作为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并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弗兰西斯培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罗吉尔·培根是欧洲哲学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实验自然科学家,有"中世纪思想之王"之称;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弗兰西斯·培根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两个培根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两个培根思想的联系作出了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弗兰西斯培根论文参考文献

[1].张椿微.弗兰西斯·培根的王权思想研究[J].山西青年.2019

[2].张雪迎.论罗吉尔·培根与弗兰西斯·培根思想联系[J].长江丛刊.2019

[3].徐波.弗兰西斯·培根的历史理论及其历史写作[J].史学集刊.2018

[4].张翀.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5].顾洪彬,郝丽.弗兰西斯·培根的故事[J].中老年保健.2017

[6].刘德林.弗兰西斯·培根的帝国思想析论[J].理论界.2016

[7].张晨.培根的第叁条路——吉尔·德勒兹与《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

[8].张立芹,易凤林.弗兰西斯·培根史学研究[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

[9].森獴.摧枯拉朽的巨人——弗兰西斯·培根[J].新青年(珍情).2014

[10].叶通.弗兰西斯·培根论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从牛顿学说的介绍看吸收外来知识的难度-《...洛克培根霍布斯洛克哲学界动态1983年对外学术交流记要(2)

标签:;  ;  ;  ;  ;  ;  ;  

弗兰西斯培根论文_张椿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