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论文_陈宗平,张向冈,薛建阳,苏益声

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节点,钢筋混凝土,框架,性能,钢管,曲线。

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陈宗平,张向冈,薛建阳,苏益声[1](2016)在《全再生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榀全再生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揭示了由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全再生混凝土组成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形态,获取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线、位移延性、能量耗散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全再生混凝土组成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经过合理设计依然能够满足现行国家抗震设计标准要求;其滞回曲线饱满、位移延性系数接近3、层间位移转角达到1/30;破坏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达到0.216,耗能能力强。(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6年08期)

李勇[2](2015)在《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SRHC柱-RC梁)框架边节点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倒塌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在历次大地震中,实腹式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仅仅发生轻微破坏,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高层、超高层的大量兴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断向超高强发展,但是超高强混凝土表现出来的高脆性也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型钢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利用了超高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以及型钢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很好地解决了超高强混凝土的脆性问题。研究表明,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延性,因此型钢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这种新型结构形式特别是其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际工程应用。本文通过对5个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SRHC柱-RC梁)框架边节点模型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分析试验参数柱轴压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对试件破坏形态、破坏过程、滞回性能、延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参数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有着显着影响,当轴压比较低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较高时,试件发生延性较好的梁端塑性铰区破坏,当轴压比较高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较低时,试件发生延性较差的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无论发生哪种形式的破坏,试件的破坏过程均可分为弹性、屈服、极限和破坏四个阶段;试件的滞回曲线比普通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性能较好,但比纯钢节点和型钢混凝土节点的滞回曲线捏缩现象却比较严重,延性性能较差。试验完成后,运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得到的试件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延性性能与试验所得结果变化趋势较为接近,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证明运用ABAQUS软件进行型钢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分析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可以运用该软件提前进行试验结果的预判断。(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赵毅[3](2013)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耐火性能优良、耐腐蚀性强、经济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结构中。然而,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类型偏少,且设计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武汉某实际工程主体结构部分有较多的单跨框架,这对抗震不利,为了增加结构延性,同时兼顾工程造价,选用了圆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体系,节点参考广州新中国大厦项目的节点形式,采用劲性环梁式钢管混凝土节点,虽然此节点已有实际工程应用,但相关规程并没有设计与计算条文,基于此,本文对劲性环梁式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及整体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为工程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根据《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8:2012)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考虑牛腿长度、环梁截面尺寸、钢筋锚固方式及柱轴压比等因素,按照1∶4缩尺比例,设计制作10个劲性环梁式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十字形节点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并深入分析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该类节点传力路径明确,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筋与钢牛腿翼缘搭接即可满足抗震要求;牛腿长度及环梁截面尺寸是影响节点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牛腿长度及环梁截面尺寸的增加,耗能能力及位移延性系数均增加;轴压比n在0.1~0.6范围内,对试件极限承载力无影响,位移延性系数及耗能性能均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小。2.根据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深入分析劲性环梁式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包括牛腿长度、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纵筋配筋率、柱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环梁环筋等,结果表明,牛腿长度及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纵筋配筋率对节点骨架曲线影响较大,柱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环梁环筋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较小3.基于实测滞回曲线,建立了劲性环梁式钢管混凝土节点考虑刚度退化的叁线性恢复力模型,提出了骨架曲线各阶段的刚度计算公式及滞回规则;可为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提供依据。4.基于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建立劲性环梁式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理论计算模型、受弯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该类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5.按照1∶10的缩尺比例,制作七层、单跨、两开间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方法分析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自振频率、阻尼比、空间振型):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框架结构地震反应,探讨减震措施。结果表明,设置斜向耗能支撑,有效增加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横向侧移刚度;在小震作用下,自振频率略有下降,部分梁端产生微小变形,但整个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大震作用下,斜向支撑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保证了框架结构未发生明显破坏。(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04-01)

徐世星[4](2012)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局部密柱深梁框架结构抗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目前,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及巨型结构体系等。但是,结构选型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经济性、适用性及安全性。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最大适用高度不高的缺点,本文通过在框架结构的局部设置密柱深梁,形成局部密柱深梁框架结构。局部密柱框架结构综合了框架结构与密柱深梁的优点,如同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了框架与剪力墙优点一样,在一定建筑高度上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筑经济、适用、安全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对高层建筑来说,水平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局部密柱深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有限元理论出发,本文主要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局部密柱深梁框架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结构模态分析,考查整个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考查了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最后,利用MIDAS程序将地震波转换为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和拟速度反应谱,计算出各地震波的特征周期。根据地震波的选取方法确定了EL centro波,Taft波,兰州-1人工地波叁条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本次时程分析输入的地震波,进行了结构弹性时程分析,考查了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同时建立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局部密柱深梁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相对于框架结构大大减小,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框架结构抗侧、抗扭转刚度;改善了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向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与框架结构有着相似的动力特性,但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3-01)

闫长旺,贾金青,张菊[5](2010)在《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结果,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建立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节点试件裂缝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承载力的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有限元模型所得滞回曲线以及骨架曲线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由于有限元模型忽略各种初始缺陷,在达到试验所得的屈服位移后,有限元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是总体上有限元模型较好地反映出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的滞回性能。(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S1期)

王卫华,陶忠[6](2009)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温度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榀单层单跨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带楼板组合框架在火灾下的温度场进行试验,研究组合框架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温度场分布的特点,并对比不同防火涂料厚度、不同梁高等情况下的温度-受火时间关系曲线。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组合框架的温度场,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总体上较为吻合。(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9年04期)

吴炎海,程浩德[7](2004)在《钢筋混凝土带开孔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两榀单层单跨带开孔梁框架的拟动力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动力反应、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最后对钢筋混凝土带开孔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了评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4年02期)

高中勤,杜雯倩,谷利召,田兰彬[8](2002)在《钢筋混凝土桩—梁框架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环球广场工程中采用二排混凝土支护桩 (人工挖孔 )和其间梁组成的桩—梁框架结构作为基坑的支护体系 ,克服了其它几种支护体系在此工程中应用的一些不足 ,较好地满足了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的要求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02年12期)

郭兵[9](1994)在《双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宽扁梁框架内节点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六个钢筋混凝土宽肩梁框架内节点试件和一个普通框架内节点对比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宽肩梁框架内节点的受力及承载力做了分析、对比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1994-06-01)

殷芝霖[10](1993)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扁梁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框架扁梁柱节点和约束扁梁的试验,结合对国内外有关论述和工程实践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框架扁梁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1993年12期)

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倒塌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在历次大地震中,实腹式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仅仅发生轻微破坏,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高层、超高层的大量兴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断向超高强发展,但是超高强混凝土表现出来的高脆性也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型钢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利用了超高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以及型钢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很好地解决了超高强混凝土的脆性问题。研究表明,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延性,因此型钢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这种新型结构形式特别是其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际工程应用。本文通过对5个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SRHC柱-RC梁)框架边节点模型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分析试验参数柱轴压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对试件破坏形态、破坏过程、滞回性能、延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参数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有着显着影响,当轴压比较低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较高时,试件发生延性较好的梁端塑性铰区破坏,当轴压比较高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较低时,试件发生延性较差的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无论发生哪种形式的破坏,试件的破坏过程均可分为弹性、屈服、极限和破坏四个阶段;试件的滞回曲线比普通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性能较好,但比纯钢节点和型钢混凝土节点的滞回曲线捏缩现象却比较严重,延性性能较差。试验完成后,运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得到的试件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延性性能与试验所得结果变化趋势较为接近,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证明运用ABAQUS软件进行型钢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分析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可以运用该软件提前进行试验结果的预判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宗平,张向冈,薛建阳,苏益声.全再生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6

[2].李勇.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SRHC柱-RC梁)框架边节点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赵毅.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徐世星.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局部密柱深梁框架结构抗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5].闫长旺,贾金青,张菊.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

[6].王卫华,陶忠.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温度场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9

[7].吴炎海,程浩德.钢筋混凝土带开孔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

[8].高中勤,杜雯倩,谷利召,田兰彬.钢筋混凝土桩—梁框架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2

[9].郭兵.双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宽扁梁框架内节点的试验研究[C].第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1994

[10].殷芝霖.钢筋混凝土框架扁梁结构设计[J].工业建筑.1993

论文知识图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现场结构形式、类别与规模概念书馆、教学楼、医院、娱乐场所、疗养皮件一厂办公楼部位支护结构布置图宽扁梁节点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混凝土和...宽扁梁有限元计算正应力/Pa6超限对策及...

标签:;  ;  ;  ;  ;  ;  ;  

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论文_陈宗平,张向冈,薛建阳,苏益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