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肥厚,心肌,心肌病,化学,室间隔,疗效,间隔。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纯丽,赵琳琳,王彬[1](2016)在《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近期疗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的近期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HOCM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TSMA,并分别给予术前、术后30 d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分级、LVOT及LVOTPG。结果患者术后30 d的心功能分级为(1.8±0.6)级,LVOT为(17.8±7.6)mm,LVOTPG为(32.7±24.2)mm Hg,与术前的(2.9±0.6)级、(4.2±2.0)mm、(92.5±32.5)mm 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OCM的临床治疗中,PTSMA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6年11期)
薛智敏,周斌全[2](2016)在《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桡动脉途径行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PTSMA治疗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PTSMA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间隔厚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TSMA,观察发现患者术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皆低于术前,而左心室流出道宽度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仅1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安全可行,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解金红[3](2016)在《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对犬室间隔心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对室间隔心肌的影响。方法:普通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手术组7只。手术组犬行冠脉动脉造影后,选择血管直径为1~1.5 mm的室间隔支,经OTW球囊扩张后,由OTW球囊注入无水酒精。记录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心脏超声。1周后处死,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病理学变化。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PTSTMA引起小室间隔支闭塞。心电图显示无水酒精注射后ST段弓背抬高。术后14~16 h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和脑钠肽均显着性升高(均P<0.01)。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心肌坏死,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及左室大小无明显影响,室间隔厚度显着减少;无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附壁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PTSTMA术对小室间隔支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消融治疗。(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阚通,郭俊,陈亮,崔玲,储国俊[4](2015)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PTSMA术治疗的HOCM患者共68例,分为老年患者组(观察组,n=30)和非老年患者组(对照组,n=38)。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创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PG)值(22.57±20.41)mm Hg与术前(90.43±37.62)mm 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有创LVOTPG值(21.34±22.20)mm Hg与术前(84.82±34.59)mm 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有创LVOTPG变化值(67.87±39.97)mm Hg对63.47±31.62)mm Hg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1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6.67%对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严重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生率(13.33%对0%,P=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结论 PTSMA术治疗老年HOCM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刘丽稳,李星星,顾若曦,王效增,荆全民[5](2015)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远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10至2012-10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94例HOCM患者,回顾分析接受PTSMA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经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消融术前LVOTG平均为(102.7±47.5)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6个月)LVOTG分别为(33.9±30.2)mm Hg、(29.7±25.4)mm 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消融术前室间隔(IVS)厚度为(20.1士3.6)mm,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IVS厚度分别为(17.5±2.9)mm、(16.4±3.6)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1)。随访间期1~11年,平均随访(63.8±28.5)个月,失访26例,死亡2例(1例猝死,1例脑出血死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7例(17.5%),患者偶有胸闷、气短症状。存活38例患者均无心脏移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其它恶性心律失常。结论:PTSMA能显着降低LVOTG及IVS厚度,改善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着术后时间延长,PTSMA效果逐年显着,远期疗效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刘艳萍,杨红蕾,范晓燕,杨婵婵,唐应丽[6](2015)在《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中青年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2例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中青年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中青年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例术后出现室性早搏,1例持续性室速,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因不配合肢体制动导致临时起搏器电极脱出,1例临时起搏器电池耗尽,均给予积极对症处理,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中青年HOCM患者实施周全、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方案,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刘纯丽,王彬[7](2015)在《浅谈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对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OCM)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20例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8例,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进行PTSMA术前以及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间隔厚度、心肌酶谱变化、心率失常等指标。结果观察得知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都优于手术前,其中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低于术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反应,部分患者可在几日内自行恢复,部分患者采用药物辅助后也可迅速恢复正常。结论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可以有效的防止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并发症产生,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临床成效,值得加以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星星,王效增,邓捷,顾若曦,韩雅玲[8](2014)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2001-10至2012-10我院收治的HOCM患者,其中66例行PTSMA,经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证实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 mm Hg,或激发后压力阶差≥70mm Hg的患者,选择间隔支靶血管注入无水乙醇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6个月、每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跟踪随访。(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大会2014论文汇编》期刊2014-08-07)
李星星,顾若曦,荆全民,王耿,赵昕[9](2014)在《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长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方法:2001-10至2012-10我院收治的HOCM患者,其中66例行PTSMA,经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证实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 mmH g,或激发后压力阶差>70 mmH g的患者,选择间隔支靶血管注入无水乙醇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6个月、每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0±34.0)个月,12~144(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大会2014论文汇编》期刊2014-08-07)
王帆,郭秀琴[10](2014)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294例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胸痛、迷走反射、心律失常、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术中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加强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的同时,还要防止血栓的形成等。(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桡动脉途径行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PTSMA治疗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PTSMA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间隔厚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TSMA,观察发现患者术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皆低于术前,而左心室流出道宽度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仅1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安全可行,效果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纯丽,赵琳琳,王彬.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近期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6
[2].薛智敏,周斌全.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
[3].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解金红.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对犬室间隔心肌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
[4].阚通,郭俊,陈亮,崔玲,储国俊.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
[5].刘丽稳,李星星,顾若曦,王效增,荆全民.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远期疗效[J].中国循环杂志.2015
[6].刘艳萍,杨红蕾,范晓燕,杨婵婵,唐应丽.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中青年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
[7].刘纯丽,王彬.浅谈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
[8].李星星,王效增,邓捷,顾若曦,韩雅玲.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C].中国心脏大会2014论文汇编.2014
[9].李星星,顾若曦,荆全民,王耿,赵昕.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长期疗效[C].中国心脏大会2014论文汇编.2014
[10].王帆,郭秀琴.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