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浮选电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铁矿,电化学,黄铜矿,电位,浮选,方铅矿,闪锌矿。
浮选电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晖[1](2016)在《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和浮选行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通过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和浮选行为进行分析,明确了不同p H值下对硫化矿物氧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孙伟,孙晨,刘润清,曹学锋,陶红标[2](2016)在《方铅矿与脆硫锑铅矿在高碱体系中的浮选电化学行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分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并提高其在混合浮选中的回收率,研究两者与乙硫氮捕收剂(DDTC)的作用机理。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矿浆p H值对两者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塔菲尔曲线测试研究两者与乙硫氮作用的电化学性质。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碱体系中脆硫锑铅矿被石灰强烈抑制。循环伏安曲线和塔菲尔曲线表明,乙硫氮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作用是电化学过程。高碱体系对方铅矿与乙硫氮的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脆硫锑铅矿影响很大,这是其自身氧化以及OH-和Ca OH+等离子的特性吸附,导致非电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和低导电性的钙系化合物附着在其表面,阻碍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从而使脆硫锑铅矿的可浮性降低。(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6年02期)
窦增文,魏明安[3](2015)在《调浆气氛对黄铁矿浮选电化学性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氧气在黄铁矿浮选电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考察了p H为4.00、6.86、9.18、10.01和10.96五种缓冲溶液浮选体系下,矿浆溶氧量(DO)对黄铁矿浮选矿浆电位(Eh)和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五种缓冲溶液体系下,Eh均随着DO的增加而增加,碱性条件下DO对Eh的影响较小;浮选回收率随DO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碱性条件下回收率的变化较大。(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5年03期)
夏忠勇[4](2013)在《不同海拔下铅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铅、锌等有色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铅锌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西部高原铅锌矿产资源量大,但矿山大多采用传统生产工艺,铅锌分离精度差,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电位调控浮选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不仅分离效率高、工艺流程短,而且生产成本低,对高原地区铅锌矿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不同海拔对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的影响有关的研究很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生产的意义。本文在北京(海拔52米)、西宁(海拔2261米)、锡铁山(海拔3100米)叁个不同海拔点通过磨矿实验,研究了铅锌硫化矿磨矿过程中的电化学;通过浮选实验,研究了浮选过程中电位对铅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探讨。最后考查了锡铁山选矿厂的生产实际。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不同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的电化学研究表明:1)酸性条件下方铅矿与闪锌矿都易浮,不利于二者的分离;在碱性条件下二者的可浮性相差大,有利于分离。2)方铅矿与闪锌矿分离的最佳条件是:pH>11.2,乙硫氮为捕收剂,Eh<130mv。3)随着海拔的升高,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分离区间变大,分离效果变好。(2)对不同海拔条件下铅锌硫化矿磨矿过程的电化学研究表明:1)无论方铅矿还是闪锌矿,铁介质磨矿时,矿浆溶氧随pH值的升高先快速升高后降低,在pH=8.06时溶氧量最大。在pH=4.46时溶氧很低,原因是该条件磨矿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还原性的铁屑及Fe2+,消耗了矿浆中的氧。浮选结束时的矿浆溶氧要明显高于磨矿结束时的矿浆溶氧,这是由于在浮选的过程中不断向矿浆充气,氧化了还原性物质的结果。2)对矿浆电位和方铅矿闪锌矿的回收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pH值,其次是磨矿介质和海拔。当用铁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影响也比较大;用瓷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影响不大。捕收剂添加地点影响不大。用石灰调整pH值的结果与用pH缓冲溶液的结果一致。3)随着海拔的升高,矿浆溶氧降低,矿浆电位降低,方铅矿的回收率升高,闪锌矿的回收率降低。(3)理论探讨表明:采用电化学调控浮选工艺,高pH值能使闪锌矿表面氧化生成亲水物质而抑制。高海拔条件下矿浆溶氧量低,导致矿浆电位低,而这较低的电位对方铅矿与乙硫氮反应生成金属捕收剂盐的影响很小,故不会对方铅矿的浮选产生影响。但低电位对D2的生成不利,且海拔越高,电位越低,D2越难生成,而要使闪锌矿浮选,则需大量D2,故对闪锌矿的浮选越不利,这正好有利于方铅矿与闪锌矿浮选分离。(4)生产实践表明,海拔3100米的锡铁山选矿厂采用电化学调控浮选,不仅比传统工艺流程短,生产指标好,而且比其他的低海拔地区采用电位调控浮选工艺的选厂生产指标也好,与理论探讨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期刊2013-05-13)
李宁钧[5](2011)在《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的理论研究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矿浮选电化学作为近几十年来选矿界研究的热点,对于提高硫化矿浮选指标以及浮选工艺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浮选电化学在硫化矿浮选中的应用也必将愈发广泛。本文重点介绍了浮选药剂与硫化矿的电化学作用机理、矿浆电位与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关系以及硫化矿浮选量子化学研究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期刊2011年S1期)
覃文庆,姚国成,顾帼华,邱冠周,王淀佐[6](2011)在《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与浮选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在有/无捕收剂两种情况下的浮选行为,考察浮选与矿浆电位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H值分别小于4.0时,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电位区间为0~0.9 V;当pH值为4.0或11.0时,矿浆电位大于0.85 V以后,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低于20%;当pH值为11.0时,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矿浆电位区间为0.35~0.85 V。当pH值为10.0、丁黄药浓度为5×10-5 mol/L时,方铅矿浮选的矿浆电位为0.45~0.55 V,而黄铜矿在0.45~0.80 V的电位区间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对闪锌矿而言,当pH值为9.0时,矿浆电位在-0.40~0.80 V区间都不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在浮选体系中,黄铜矿表面氧化会产生元素S0,当矿浆电位从-0.2V增大至0.6 V,黄铜矿表面氧化产生的元素S的数量逐渐增大,黄铜矿的无捕收剂浮选性能越来越好。从南京和青海2个铅锌矿山的应用情况来看,采用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铅矿石的浮选时间,减少浮选机数量。例如在南京某铅锌矿,由于采用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原来2个系列每天处理900 t矿石,现在采用一个系列即可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高立强[7](2011)在《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细、杂矿石较多,选别作业难度也日益加大,特别是对于铜锌共生矿,由于铜离子是闪锌矿的活化剂,从而增加了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难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索黄铜矿和闪锌矿的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的可行性。本论文以江西德兴铜矿的黄铜矿和青海锡铁山铅锌矿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外控电位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找出外控电位下,黄铜矿和闪锌矿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的最佳分离条件;同时考察了磨矿过程对黄铜矿和闪锌矿矿浆电位和浮选行为影响,并进行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分离试验研究;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了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反应和生成的疏水产物。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黄铜矿和闪锌矿在理想的热力学体系上可以进行无捕收剂分离,但是在实际浮选矿浆体系中很难使黄铜矿和闪锌矿达到无捕收剂有效分离。2、外控电位调控浮选,在碱性介质、低电位、添加捕收剂的条件下,有利于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分离。Z-200是铜锌分离的优良捕收剂。在[Z-200]=1×10-4mol/LpH=10.05时,黄铜矿和闪锌矿最佳的分离电位区间为-48mV~-210mV。在Eh=-200 mV时,铜精矿中铜回收率可以达到84.40%,而铜精矿中的锌占有率为24.29%。外控电位与传统浮选因素进行匹配,在[Z-200]=1×10-4mol/L、pH=10.05时添加ZnSO4抑制剂扩大了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分离电位区间,达到.-30mV~-240mV.同时提高浮选分离指标,使分离效果更好。在Eh=-200 mV时、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4.75%,而锌的占有率下降到17.97%;3、瓷介质磨矿时,黄铜矿和闪锌矿矿浆电位随着pH增大而降低,铁介质磨矿时黄铜矿和闪锌矿随着矿浆pH升高先升高再下降。延长磨矿时间可使矿浆电位变低。捕收剂的添加也降低了矿浆电位,但降幅不大。4、矿浆pH对闪锌矿浮选行为影响很大,回收率随着pH升高迅速下降。瓷介质磨矿,延长磨矿时间增加可升高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铁介质磨矿,延长磨矿时间可降低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对闪锌矿的影响较大。对黄铜矿来说,不论瓷介质磨矿还是铁介质磨矿,捕收剂加在磨机中的浮选回收率要高于加在浮选槽中;对于闪锌矿,不论瓷介质磨矿还是铁介质磨矿,捕收剂加在浮选槽中的浮选回收率均高于加在磨机中。5、人工混合矿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最佳分离条件是:选择铁球作为磨矿介质,将药剂直接加入磨机中,初始pH=11,磨矿时间为10min, [Z-200]=0.5×10-4mol/L矿浆电位Eh=-63mV,分离结果是铜精矿中铜回收率为87.43%,锌占有率为26.61%。锌精矿中铜的占有率为12.57%。若添加少量ZnSO4做为锌抑制剂,可以获得更好的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分离效果,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1.66%,而锌的占有率下降到19.03%;锌精矿中锌的回收率也达到了80.97%,铜的占有率也降到了8.34%。6、随着pH值增大,黄铜矿的腐蚀电位Ecorr负方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Icorr也增大,说明碱性介质更有利于阳极反应,可以提高黄铜矿表面电化学反应速率;随着pH值增大,闪锌矿的腐蚀电位Ecorr负方向移动,而腐蚀电流密度Icorr也减小,说明碱性介质有利于阳极反应,但生产大量亲水性物质沉积在矿物表面降低了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反应速率。黄铜矿在广泛pH范围表面的氧化产物中都有元素硫S0的存在,但碱性介质中,元素硫S0的生成量不多。闪锌矿在酸性介质中,表面的氧化产物中有元素硫S0,并且能够稳定存在。在碱性,特别是强碱性介质中闪锌矿自身发生了强烈的氧化,不能生成稳定存在的元素硫S0。从矿物晶体构造和吸附量测试推断,Z-200化学吸附于黄铜矿表面,在闪锌矿表面既有化学吸附又有物理吸附。(本文来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期刊2011-05-23)
陈勇[8](2011)在《黄铜矿—镍黄铁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和高品质的矿产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矿产资源却日趋贫、细、杂,传统的选别作业难度增加。浮选电化学具有高效分选、低成本、少污染的浮选工艺特征,是未来硫化矿矿物加工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我国大型的硫化贫铜镍矿石性质复杂,可选性较差,利用传统选矿工艺进行此类贫矿开发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具有很大难度,例如,金川占原矿大量的低品位矿石无法处理。因此,亟待开展对该类矿石进行浮选电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电位调控浮选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热力学、外控浮选电化学、以及电化学测试等多种研究手段,详细地研究了镍黄铁矿、黄铜矿浮选电化学行为以及镍黄铁矿表面作用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改造后的浮选槽转速为1870r/min,铂网置于外控浮选槽的中部,外控电位极化时间由外加电位和初始溶液矿浆电位的差异大小确定;2、外控电位下无捕收剂浮选时,镍黄铁矿在酸性介质中的可浮电位区间为-700mV~100mV,在碱性介质中镍黄铁矿受到抑制,无可浮电位区间;外控电位下丁黄药体系中,镍黄铁矿在酸性介质中的可浮电位区间比碱性介质中的要大;在Z-200体系中,镍黄铁矿在酸性介质中,可浮电位区间为-400mV~0mV,碱性介质中,镍黄铁矿无可浮电位区间;3、外控电位下无捕收剂浮选时,黄铜矿在酸性介质中广泛的电位下均可浮;在碱性介质中,过高或过低的电位下,黄铜矿不可浮;外控电位下无论是丁黄药体系中还是Z-200的体系中,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介质,黄铜矿在广泛的电位区间可浮;4、外控电位下人工混合矿铜镍分离最佳的条件为:无捕收剂时,矿浆pH为10左右,分离外控电位为100mV左右;以Z-200为捕收剂时,矿浆pH为10左右,分离的外控电位为200mV左右,可得到含铜31.90%、含镍1.83%的铜精矿和含镍31.37%、含铜1.85%的镍精矿,铜、镍的回收率分别为94.60%和94.30%。铜镍分离效果较好。5、相同pH下,黄铜矿的矿浆电位比镍黄铁矿的要高;相同介质下磨矿,Z-200的矿浆电位比丁黄药的低;捕收剂在低pH值下的矿浆电位高于高pH值下的矿浆电位;6、镍黄铁矿经铁介质磨矿后的浮选回收率比瓷介质的低;而黄铜矿的回收率受磨矿介质的影响较小。镍黄铁矿在碱性矿浆中的浮选活性低于在酸性矿浆中的浮选活性;在酸性矿浆中和弱碱性矿浆中的黄铜矿的浮选活性相近;7、原生电位下黄铜矿与镍黄铁矿最佳的分离条件:碱性矿浆,捕收剂Z-200,瓷介质磨矿后进行铜镍分离,矿浆电位-20mV左右,可以得到含铜23.96%、含镍10.23%的铜精矿和含镍23.04%、含铜8.81%的镍精矿,铜、镍的回收率分别为73.12%和69.26%。铜镍分离不彻底。8、镍黄铁矿的热力学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无捕收剂时,镍黄铁矿在酸性条件下较窄的电位区间内可以发生元素硫的反应,可一定程度上实现自诱导浮选;在黄药类捕收剂条件下,镍黄铁矿表面可能生成了双黄药。(本文来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期刊2011-05-20)
刘之能[9](2009)在《黑药体系铅锌锑硫化矿的浮选电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矿物的铅锑锌硫化矿是我国大厂地区特有的的难分离、难处理的矿物资源,对其进行浮选电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电位调控浮选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黑药类捕收剂由于其兼具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特点,并且药剂用量少,因而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然而国内外对铅锑锌硫化矿与其作用的基础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广西大厂含锡铅锑锌硫多金属硫化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在黑药体系下的电化学浮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丁铵黑药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对硫化矿均有较好的捕收性能;苯胺黑药对脆硫锑铅矿有很好的选择性。在一定的pH、Eh和合理药剂制度条件下,可以将四种硫化矿分离。在不同的体系中,对四种硫化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电化学测试分析,推测矿物电极表面氧化反应历程和氧化产物类型,在不同的pH值条件和扫描电位下,表面氧化产物及捕收剂作用产物各不相同,推断其发生的反应历程与Eh—pH图的预测基本一致。丁铵黑药体系下,脆硫锑铅矿表面疏水物质为PbDTP_2,铁闪锌矿表面疏水物质为ZnDTP_2,而磁黄铁矿和黄铁矿表面可能生成双黑药。针对广西大厂的铅锑锌硫化矿(105号矿体)资源,采用黑药类捕收剂进行了浮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4-01)
崔立凤[10](2008)在《磁场条件下硫化铜矿浮选电化学过程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难选铜硫矿石在江西省铜矿山中占有较大比重,目前该类矿山铜回收率低,铜硫精矿互含高。磁处理技术集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于一身,应用于浮选可提高有用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为此,将磁化浮选引入到该类矿石的铜硫分离过程中。本研究主要采用热力学、电化学(循环伏安、Tafel曲线)以及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多种研究手段,集中研究了磁场强度、磁化时间等磁处理工艺条件对磁化浮选的影响,分析磁处理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规律,确定磁化浮选的最优工艺条件;从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角度探索了磁处理影响矿物浮选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考察磁处理对矿物的溶解度、药剂和水溶液的导电率、吸光度及pH值、矿浆pH值及矿浆溶氧量等矿浆物理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上述因素的变化对矿物浮选的影响;研究了有无磁场作用下黄铜矿自氧化及其与浮选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作用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分析磁场强化黄铜矿浮选的反应历程,揭示出磁处理强化铜硫浮选分离的化学反应机理。实际矿石的磁处理浮选新工艺研究表明:磁处理有利于铜矿物的上浮,与常规浮选工艺相比回收率提高约1~3%,而且降低了尾矿中铜的含量。纯矿物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浮选相比,磁化处理能提高黄铜矿的上浮率(约提高2~3%),促进黄药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减少浮选药剂用量。水系磁化处理能够引起水及药剂溶液体系的吸光度、pH值、溶氧量、电导率等性质的变化。水和药剂溶液经磁处理后,黄药的吸光度增加,说明磁处理技术有利于黄药的水解、电离等化学反应的发生;同时磁化处理增加了水和药剂溶液体系中的溶解氧量,促进黄药氧化分解,电解质增多,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迁移率加大,使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升高等。电化学测试研究表明,磁处理能够增加水系中的氧的含量,促进了矿物自氧化,并在表面形成疏水产物,从而促进了电极表面疏水物质氧化峰值增强。在捕收剂体系中,磁处理增加了矿浆中的氧的含量,使氧的还原电流升高,捕收剂氧化电流增大,则氧化反应受活化,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形成疏水产物。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磁处理技术在浮选中的运用,以及磁处理技术对复杂难选铜硫矿石的电化学浮选行为和与药剂的作用机制。这将有利于推动磁处理在浮选技术中的应用,形成新的复杂难选金属矿浮选分离理论体系和先进技术,为磁处理技术在矿山实际生产提供理论知识和可行性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08-12-05)
浮选电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有效分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并提高其在混合浮选中的回收率,研究两者与乙硫氮捕收剂(DDTC)的作用机理。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矿浆p H值对两者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塔菲尔曲线测试研究两者与乙硫氮作用的电化学性质。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碱体系中脆硫锑铅矿被石灰强烈抑制。循环伏安曲线和塔菲尔曲线表明,乙硫氮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作用是电化学过程。高碱体系对方铅矿与乙硫氮的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脆硫锑铅矿影响很大,这是其自身氧化以及OH-和Ca OH+等离子的特性吸附,导致非电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和低导电性的钙系化合物附着在其表面,阻碍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从而使脆硫锑铅矿的可浮性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选电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晖.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和浮选行为探析[J].石化技术.2016
[2].孙伟,孙晨,刘润清,曹学锋,陶红标.方铅矿与脆硫锑铅矿在高碱体系中的浮选电化学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6
[3].窦增文,魏明安.调浆气氛对黄铁矿浮选电化学性质影响研究[J].矿冶.2015
[4].夏忠勇.不同海拔下铅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3
[5].李宁钧.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的理论研究状况[J].中国有色金属.2011
[6].覃文庆,姚国成,顾帼华,邱冠周,王淀佐.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与浮选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
[7].高立强.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
[8].陈勇.黄铜矿—镍黄铁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
[9].刘之能.黑药体系铅锌锑硫化矿的浮选电化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
[10].崔立凤.磁场条件下硫化铜矿浮选电化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