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ate Cenozo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ectonic Evolution, Hejiakouzi Area,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论文文献综述)
施炜,张宇,秦翔,王天宇,杨谦,赵子贤[1](2021)在《宁夏大坝站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大坝站幅(J48E012016)1:50000地质图是"宁夏1:50000红崖子(J48E011016)、大坝站(J48E012016)、青铜峡铝厂(J48E013016)三幅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区填图试点"子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属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计划项目。大坝站幅1:50 000地质图是依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19-01)编制完成,在资料收集与数据准备、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成果过程中,均采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DGSS)和MapGIS 6.7系统完成,有效实现了地质填图数值化。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标准》(DD 2006-06)等相关标准,在原始资料数据库基础上,建立了1:5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有地质剖面(1:2 000)5条,钻孔6个,地质体156个,地质(界)线334条,产状340个,年代学样品41个,照片321个,素描图61个,河湖岸线与断层681个。数据容量约1.02 GB。本次地质图集中展示了测区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系统,填图工作探索了新构造-活动构造区地质填图思路、技术路线和成果表达方式,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提供了参考。
赵子贤[2](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指出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李维东[3](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提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彭恒[4](2020)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其理论与技术方法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地质体隆升剥露、盆地热史演化及油气勘探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构造复杂地区,已成为揭示断裂活动时限、构造演化和剥露过程等的常规方法。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性强,深部作用活跃,后期隆升剥蚀尤为强烈;其中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地处华北克拉通、秦岭、祁连造山带等多个构造单元的复合部位,新生代以来又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影响,遭受了多期次构造变动,使其成为利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手段揭示陆内构造活动的理想场所。目前,鄂尔多斯西南邻区已积累了大量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年代学数据,然因断裂发育,地质不均一性强,对揭示该区构造变形和演化过程还有待深入;同时,已有年代学数据分布不均,蕴藏的地质含义仍有挖潜空间。由此,本文以AFT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大量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热年代学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及祁连山东北部为关键研究对象,对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的中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断裂活动时限及演化过程开展进一步研究与讨论。论文在前人研究较为薄弱的海原断裂东南段、祁连山东北部等采集分析了30件裂变径迹样。获得的AFT年龄介于222.5-37.4Ma,围限径迹长度介于14.79-12.67μm,其年龄和长度分布范围宽,在空间上变化大,与海拔关系复杂,表明该区冷却过程复杂;且不同地区差异明显,暗示着该区可能具活动期次多、构造特征复杂的特点。对海原断裂带东南段热年代数据的精细解剖表明,其南部于晚三叠世发生初始隆升,而北部在晚侏罗世才发生强烈冷却,早白垩世发生整体剥露,在晚新生代南部再次发生隆升并形成了现今的格局。在上述局部分析的基础上,遴选了研究区已有的97件AFT年龄数据,并结合此次测试结果,对研究区共127件AFT样品数据开展了综合分析及热史反演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主体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ca.220Ma-175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a.165-118Ma)、晚白垩世-早新生代(ca.95-40Ma)及晚新生代(ca.14-7Ma)4期冷却事件。此外,对AFT年龄与长度平面分布图的分析表明,研究区还存在以下特征:(1)靠近地块内部AFT年龄和长度分布较为均匀,而往地块边缘则分布均较为弥散,暗示了区域差异隆升剥蚀较为明显;(2)垂直海原-六盘山断裂的三条北东向AFT剖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长度分布受断层控制较为明显,总体上靠近断裂年龄有减小趋势,不同剖面分别减少至ca.70-7Ma,且研究区最年轻年龄(ca.14-7Ma)主要集中在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逆冲盘,指示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在ca.70-7Ma的多期断裂或褶皱活动;(3)从海原-六盘山断裂至青铜峡-固原断裂的大剖面AFT热年代学结果,指示了六盘山构造带断裂系统雏形可能发育于晚侏罗世,弧形格局则定位于新生代以来,且至今仍在活动。结合研究区地层发育、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及沉积特征等分析,认为上述AFT冷却事件及分布特点,应是对研究区断裂活动及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并据此分析了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冷却事件启始时间由南(ca.220Ma)至北(ca.190Ma)逐渐推迟,其强度由南至北逐渐减弱,暗示该期构造热事件是对华北与华南板块拼接、秦岭地区碰撞造山的响应;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研究区产生由西向东的强烈逆冲、变形构造,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面,分析认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冷却事件是在东亚板块汇聚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主要受到来自西部的影响;晚白垩-新生代早期,区域受到北西-南东向挤压,发生长时间整体地剥蚀夷平,晚白垩世-早新生代的构造热事件可能是太平洋俯冲的远程效应;随后由于板片后撤使得研究区在始新世(ca.40-30Ma)发生伸展断陷,形成新生代宁南盆地;晚新生代(ca.14-7Ma)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发生差异的断裂活动,并认为该期构造热事件是受青藏高原扩展隆升的影响。研究区多期次的构造事件,必然对该区油气产生影响,对固参1井的分析表明其白垩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生油潜力,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生油高峰,但是并未有大的油气突破,笔者认为很可能由于以上多期次的构造改造的影响,使得油气藏未能良好保存,研究区白垩系油苗广泛分布应是构造活动的结果。
黄婷[5](2020)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是夹持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最外侧的牛首山-罗山构造带和烟筒山构造带之间的晚更新世山间盆地,晚更新世沉积地层发育齐全,其独特的沉积特征是重塑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构造演化和气候变迁的窗口。本文以系统的路线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OSL(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14C等高精度测年手段和典型剖面粘土矿物分析,探讨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通过沉积旋回划分与对比,将红寺堡盆地原萨拉乌苏组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下部旋回相当于原萨拉乌苏组,上部旋回相当于宁夏境内的水洞沟组。马兰黄土主要分布在盆地相邻构造带的山麓地带,与水洞沟组呈相变接触关系,与萨拉乌苏组呈上下叠置接触关系。2、在对盆地沉积旋回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OSL测年和14C测年手段,构建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年代地层格架: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地层时代约为140Ka-54Ka B.P.,水洞沟组地层的时代约为32Ka-11Ka B.P.,二者之间存在约2.2万年的沉积间断。3、红寺堡盆地在晚更新世沉积过程中发育三期冲积扇,分别响应了相邻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期构造隆升。第一期隆升可能发生在距今119Ka-140Ka之间,第二期构造隆升可能发生在距今79Ka前后,第三期构造隆升可能发生在距今54Ka前后。4、利用粘土矿物分析初步查明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经历了温暖湿润-寒冷干旱-温暖湿润-寒冷干旱的气候变化过程,在萨拉乌苏组二段与水洞沟组中部,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表现为相对低值,而蒙脱石和高岭石含量表现为相对高值,呈现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3与MIS5阶段,具有全球对比意义。5、以盆山耦合思路为指导,结合地球物理勘探结果,探明红寺堡盆地存在一隐伏古隆起和多条隐伏断裂,共同受控于盆地西侧的烟筒山断裂体系,与烟筒山断裂体系具有统一的应力场背景,形成于新近纪沉积末期,控制了盆地晚更新世的沉积演化过程。
李蒙[6](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刘晓波[7](2019)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地块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向西及南西分别与阿拉善地块及青藏高原板块直接接触。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受到来自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挤压,也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的弧后伸展的影响,因此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构造-沉积演化实际上是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体系相互制约的结果。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与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两大构造体制的转换是新生代中国中东部重大的构造事件,但关于这两大构造体系动力体系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转换的方式和时间目前还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青藏高原隆升向北东向扩展所导致的华北西缘构造发展过程的争论,以及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油气资源勘查的部署。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发育两个重要的新生代盆地,即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这些盆地沉积了巨厚新生代地层,盆地沉积充填过程显示它们在渐新世-中新世晚期为一个统一的湖泊系统,晚中新世到上新世由于牛首山-固原断层的发育而演化为两个独立的盆地。本文基于对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地层格架、充填特征、地层变形、控盆构造的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等,特别是在建立精确磁性地层学年代格架基础上,通过沉积学与构造变形研究相结合探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所记录的重要构造事件。根据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及前人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生物研究结果,重新厘定了各个时代的地层界面年代。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与认识:(1)根据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首次获得银川盆地干河沟组年龄为9.58-2.77 Ma,彰恩堡组年龄为21.32-10.17 Ma,干河沟组与彰恩堡组之间具有0.59 Ma的沉积间断;清水营组与彰恩堡组为整合接触,其顶界年龄为21.32 Ma。(2)发现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两个重要的构造-沉积界面,它们分别代表了本区发生的两次重要构造事件。中新世晚期(10 Ma)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隆起事件,造成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的不整合接触,由于该不整合接触界面只局限于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及其以西,表明受控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作用,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构造转换发生在10Ma;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77-1.04 Ma),玉门组砾岩不整合覆盖于上新世干河沟组之上,下伏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覆玉门组砾岩基本上没有变形,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向东的扩展的强烈挤压发生在2.77 Ma,玉门组砾岩的沉积标志着相对稳定的夷平作用的结束。(3)提出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历了始新世初始裂陷、渐新世-中新世晚期NW-SE伸展裂陷、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分割、早更新世以来宁南盆地消亡及银川盆地加剧裂陷4个主要发展阶段的认识,详细描述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耦合关系。始新世初始裂陷:始新世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以发育于古地形之上由负反转正断层控制的小型汇水盆地为特征,除宁南寺口子地区外,寺口子组(E2s)在全区基本为近源粗碎屑沉积。渐新世-中新世晚期NW-SE伸展裂陷:渐新世-中新世晚期,清水营组(E3q)沉积早期区域上以彼此连通的浅湖沉积为主;清水营组沉积晚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全区处于热沉降阶段,湖泊全面贯通,沉积了一套厚80-100 m的厚层泥岩;彰恩堡组(N1z)地层序列整体向上变粗,表现为反粒序沉积,底部为滨浅湖相沉积整合覆盖于清水营组顶部深湖相厚层泥岩之上。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分割:晚中新世(10 Ma)期间,牛首山沿牛首山-罗山断层开始隆起并分隔了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自此两个盆地开始独立演化阶段。宁南盆地北4条弧形断裂分割,银川盆地短暂隆起后,在NE-SW向挤压应力产生的NW-SE向拉伸作用下,重新裂陷接收沉积。自晚中新世,银川盆地的演化类似于“碰撞谷”。早更新世以来宁南盆地消亡及银川盆地加剧裂陷:早更新世沉积一套厚遍布全区的砾岩沉积,宇宙核素埋藏年龄为1.04-0.12 Ma,结合其下伏干河沟组地层年龄,较为精确地限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最为强烈的构造缩短事件发生于2.77-1.04 Ma,宁南盆地完全消亡,银川盆地的裂陷加剧。此外,含旧石器的晚更新世水洞沟组在鄂尔多斯西缘广泛发育,时代为3-1万年,我们将该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发育的湖泊命名为“宁夏古大湖”。
张少华[8](2019)在《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文中提出银额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过渡地带,且位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接部位。该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环境与盆地构造属性颇有争议,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动产生的改造效应亦相当复杂,此问题不但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亚洲腹部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直接影响该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属于当今盆山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特征与后期改造,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大量测试分析以及覆盖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沉积充填、构造属性、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远景区。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首次在银额地区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发现淡色花岗岩并获得0.9 Ga锆石U-Pb年龄,且得到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1.6 Ga,为该构造带前寒武纪古老陆块存在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推测其应为南蒙古微大陆在我国境内的延伸。据此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特征各异的单元:南部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与中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在0.9 Ga就已发生拼贴,此拼贴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拼贴时限较晚,二者之间的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具有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总体而言,银额地区在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期具块-带-盆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即沉积盆地与稳定地块和活动构造带形成密切相关、有机相联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木山组沉积期),银额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深海沉积,恩格尔乌苏以南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中晚二叠世(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沉积期),银额地区主体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缺失深海沉积。此外,恩格尔乌苏一带可见阿木山组的深海沉积与上覆埋汗哈达组的滨浅海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指示早二叠世晚期银额地区的构造环境发生了转变。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的碎屑沉积岩总体显示出较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改造,指示区域构造环境较为活跃。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恩格尔乌苏以南的阿木山组具有统一的源汇体系,显示出双向物源的特征,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拉善地块与宗乃山-沙拉扎山之间不存在具有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与之不同,恩格尔乌苏一带的阿木山组具有单向物源;这指示该区与其以南地区的阿木山组具有截然不同的源汇体系。中上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物源具有双向性,既有南部阿拉善地块和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的贡献,又有北部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蒙古国南部地质体的贡献。将上述结果与火成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生物构造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本文提出银额地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约280270 Ma),即阿木山组沉积之后、埋汗哈达组沉积之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银额地区的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在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海沟或弧前盆地,恩格尔乌苏以南的地区受弧后伸展作用的影响发育裂陷盆地;中晚二叠世,银额地区处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并发育近海的陆内裂陷盆地。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以及后期构造变动的热年代学记录指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经历了10期后期构造变动-改造事件,其中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对阿木山组的影响较大;二叠纪末—晚三叠世早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最强;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也具有较强的改造效应;其余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相对较弱。后期改造的形式主要包括构造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肢解残存与热力改造等,且这5种改造形式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强度表现出差异叠加、复合改造的特征。从改造效应看,伸展环境下沉降区的叠合深埋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较为有利;伸展环境下盆缘区与隆起带的构造抬升以及挤压环境下的强烈变形与隆升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不利。银额地区各期构造变动事件的动力学背景不尽相同,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主要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中生代的构造变动先后受南部特提斯洋、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古今太平洋系统演化的影响,新生代的构造变动主要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的幕式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在银额地区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其中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中生代拐子湖-哈日凹陷下伏的二叠系为该区上古生界最为有利的油气远景区。此外,白垩纪裂陷盆地中凸起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可能形成新生古储的潜山型油气藏,也是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赵杨[9](2019)在《宁南盆地丁家二沟剖面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构造地貌定型时限的关键区域,国内外众多学者从构造解析、构造热年代学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乏精确的构造年代学依据,使得研究者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发育的起始时限、定型时间、演化过程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仍存在诸多争议。宁南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的最前缘,是由清水河盆地、红寺堡盆地以及夹持于二者之间烟筒山构造带组成,共同记录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的隆升过程及其气候变化信息。论文以宁南盆地丁家二沟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剖面露头进行详细的实测、统计和分析,综合利用沉积学研究的多种手段,划分剖面的沉积相及沉积旋回,搞清剖面地层接触关系,分析不整合前后沉积物源的变化,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古地磁研究成果,确定沉积界面转换的精确时限,从沉积角度响应了青藏高原隆升向东推挤影响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起始时限及发展过程。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包括:(1)青藏高原东北缘自古近系寺口子组至新近系干河沟组,经历了一期完整的湖进至湖退沉积充填过程;寺口子组以冲积扇体砾岩、砂岩为主,代表了湖盆充填初期的沉积特征;清水营组以滨、浅湖相泥岩夹石膏层为主,代表了湖盆充填高峰期沉积特征;彰恩堡组以滨湖相泥质粉砂岩为主,底部厚层块状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水平石膏层,代表了湖盆衰退初期沉积特征;干河沟组以河流相砂岩、泥岩为主,代表了湖盆衰退高峰期沉积特征。(2)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干河沟组叠加在彰恩堡组沉积之后的古侵蚀面上,以一套填平补齐的古河道充填沉积为特征。(3)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沉积间断预示着青藏高原东北缘向东推挤初始影响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具体表现:物源由早期NE方向转变为SW方向;干河沟组碎屑锆石峰值比寺口子组增加了 190~210 Ma的年龄峰值;寺口子组重矿物组合特征以赤铁矿为主,而干河沟组以石榴子石为主;彰恩堡组沉积末期的构造抬升造成“同心动物群”突然死亡;通过与贺家口子磁性地层剖面的对比,确立了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沉积间断的时限大约为7.8 Ma。(4)大约2.5 Ma,青藏高原向东推挤影响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达到了高峰期,具体表现在:区域上干河沟组完全被卷入了构造变形,干河沟组与上覆早更新世玉门砾岩之间为区域角度不整合接触。
吴小力[10](2018)在《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咸化湖盆的发育和演化是气候、构造和沉积环境等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咸化湖盆演化特征研究对区域构造、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反演和重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咸化湖盆中生物有机质的发育和演化、咸化湖盆相烃源岩生排烃及油气成藏是油气地质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位于六盘山构造带的宁南盆地古近系清水营组主要发育灰绿色、褐红色含膏泥岩和石膏层的互层,为典型的咸化湖盆相沉积。宁南盆地清水营组咸化湖盆相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以及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对咸化湖盆背景下油气成藏的理论研究和宁南盆地新生界油气勘探的实践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南盆地贺家口子剖面清水营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地层特征和清水营组主量元素和锶、硫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前人区域基础地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的演化特征和发育机制;对清水营组泥质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咸化湖盆相清水营组烃源岩特征,总结了清水营组烃源岩的发育机制。开展了清水营组石膏中油气包裹体特征研究和油源对比,总结宁南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运聚特征,对宁南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宁南盆地清水营组岩性以灰绿、紫红色含膏泥岩和石膏层为主,为典型的咸化湖盆相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可分为深水盐湖、半深水盐湖、浅水盐湖和半咸水湖这4种类型。在清水营组石膏主量元素中,Al2O3、MgO、Na2O、K2O、SiO2和P2O5的含量特征反映了陆源碎屑物质的沉积作用;而CaO含量反映了咸化湖盆中蒸发岩的化学沉积作用。清水营组石膏锶、硫同位素主要记录了区域气候条件,当气候湿润时,石膏中锶同位素增大,硫同位素减小;当气候干旱时,石膏中锶同位素减小,硫同位素增大。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区域气候整体偏干旱,咸化湖盆演化程度不高,未达到钾盐沉淀的高浓缩阶段。根据沉积学和地球化学记录,将宁南盆地清水期咸化湖盆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38-34Ma期间的深水盐湖阶段、34-30Ma期间的半深水盐湖阶段、30-27Ma期间的浅水盐湖阶段和27-23.5Ma期间的半咸水湖阶段。咸化湖盆发育和演化主要受盐类物质来源、湖盆封闭性和干热的气候条件这3个因素共同控制。其中,大气水循环携带的盐类物质成为咸化湖盆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盐类物质来源;青藏高原演化和全球气候变冷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湿-热(45-40Ma)、干-热(40-30Ma)、干-冷(30-27Ma)和湿-冷(27-23Ma)这4种气候类型的演变,这成为咸化湖盆发育演化的关键;而湖盆封闭性是咸化湖盆发育、演化的必要条件。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泥岩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处于低成熟生烃阶段,清水营组部分层位为新生界潜在烃源岩,咸化湖盆相烃源岩具有生烃转化率高、排烃率高和生排烃早的特征。清水营组烃源岩发育在深水盐湖演化阶段,咸化湖泊中发育的嗜盐细菌等浮游生物和入湖河流带来的陆生植物组成了混合有机质来源;干旱气候下湖盆水体浓缩咸化和水体分层形成了强还原的沉积环境,为沉积有机质在的保存提供有利条件。宁南盆地新生界清水营组两种类型油气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油源对比研究表明,清水营组泥岩也是宁南盆地潜在的烃源岩;白垩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可以沿着断裂等输导体系向上覆地层进行运移和聚集,宁南盆地新生界也是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层。宁南盆地新生界存在―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2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生上储‖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沟通烃源岩和圈闭的断裂的发育,因此断裂带附近成为此类油气聚集的有利区;而―自生自储‖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优质烃源岩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有效圈闭的发育,因此在优质烃源附近的有效圈闭成为此类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二、Late Cenozo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ectonic Evolution, Hejiakouzi Area,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te Cenozo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ectonic Evolution, Hejiakouzi Area,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论文提纲范文)
(2)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
6.1 构造变形特征 |
6.2 构造变形时序 |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势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
3.1 研究理论 |
3.1.1 物源分析 |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
3.2 测试方法 |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3 实验样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调研 |
1.3.2 野外地质调查 |
1.3.3 重点剖面采样 |
1.3.4 约束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热演化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地质特征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2.1 磁力场特征 |
2.2.2 重力场特征 |
2.2.3 GPS速度场特征 |
2.3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
2.3.1 三叠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3.2 侏罗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3.3 白垩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3.4 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4 鄂尔多斯西南邻区断裂分布及其特征 |
第三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实验方法及研究区样品测试结果 |
3.1 AFT方法简介 |
3.2 样品采集 |
3.2.1 采样原则 |
3.2.2 样品采集分布 |
3.3 实验流程 |
3.3.1 矿物挑选 |
3.3.2 AFT制样流程 |
3.3.3 AFT测试流程 |
3.4 测试结果 |
3.4.1 标样测试结果 |
3.4.2 样品AFT测试结果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
4.1 AFT年龄及长度平面分布特征 |
4.1.1 AFT年龄分布特征 |
4.1.2 AFT长度分布特征 |
4.1.3 AFT年龄和长度分布的一维“回飞棒”关系 |
4.2 剖面AFT展布特征 |
4.2.1 海原-六盘山断裂北部剖面 |
4.2.2 海原-六盘山断裂中部剖面 |
4.2.3 海原-六盘山断裂南部剖面 |
4.3 热史模拟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演化特征—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约束 |
5.1 海原断裂带东南段差异隆升过程 |
5.2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断裂活动时限 |
5.2.1 海原-六盘山断裂活动时限 |
5.2.2 西吉盆地钻井所揭示的基底热演化和断裂活动 |
5.2.3 鄂尔多斯西南邻区断裂构造格局形成时期 |
5.3 对六盘山盆地热演化史的约束—以固参1井为例 |
5.4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演化过程 |
5.4.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
5.4.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5.4.3 晚白垩世-早新生代 |
5.4.4 晚新生代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第三章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地层序列 |
3.0 典型实测剖面列述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地层序列 |
3.3 萨拉乌苏组与马兰黄土的接触关系 |
3.4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年代地层格架 |
第四章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 |
4.1 沉积演化序列 |
4.2 冲积扇研究 |
第五章 区域地质意义 |
5.1 古气候变迁 |
5.2 盆山一体化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4.1 主要认识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 |
2.2.2 航磁异常 |
2.2.3 小结 |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
2.3.1 华北克拉通 |
2.3.2 阿拉善地块 |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
2.5.1 巴彦浩特盆地 |
2.5.2 河套盆地 |
2.5.3 银川地堑 |
2.5.4 渭河盆地 |
2.5.5 武藤(威)盆地 |
2.5.6 六盘山盆地 |
2.5.7 西吉盆地 |
2.5.8 其他相关盆地 |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1 鄂尔多斯内部 |
3.1.2 鄂尔多斯西缘 |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
小结 |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5 小结 |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三章 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对地层时代的限定 |
3.1 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
3.2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早期伸展盆地 |
4.1 始新世-中新世晚期盆地充填特征 |
4.2 始新世-晚中新世盆地沉积相分布与古水流 |
4.3 始新世-晚中新世盆地构造背景 |
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晚期挤压盆地 |
5.1 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发育特征 |
5.2 第四纪盆地沉积特征 |
5.3 逆冲断层对盆地沉积的控制 |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清水营组与彰恩堡的接触关系及区域意义 |
6.2 贺兰山及牛首山的隆起 |
6.3 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不整合面的区域意义 |
6.4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 |
6.5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中亚造山带与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及盆地构造属性 |
1.2.2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与后期改造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主要测试方法说明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力场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岩石地层特征 |
2.4.1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 |
2.4.2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 |
2.4.3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 |
2.4.4 雅干构造带 |
第三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特性 |
3.1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厘定 |
3.1.1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 |
3.1.2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地质意义 |
3.2 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格架 |
3.2.1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2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3 区域基底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沉积充填与构造属性 |
4.1 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4.1.1 阿木山组(C2P1a) |
4.1.2 埋汗哈达组(P2m) |
4.1.3 阿其德组(P2a) |
4.1.4 哈尔苏海组(P3h) |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2.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2.2 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分选 |
4.2.3 源区物质组成 |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3.2 统计比较分析 |
4.3.3 沉积物源解释 |
4.4 石炭—二叠纪盆地构造属性讨论 |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
5.1 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构造改造 |
5.1.1 露头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2 覆盖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3 断裂构造年代学 |
5.1.4 构造变形变位过程及其改造效应 |
5.2 显生宙岩浆活动特征与岩浆热力改造 |
5.2.1 珠斯楞-杭乌拉带 |
5.2.2 宗乃山-沙拉扎山带 |
5.2.3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带 |
5.3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
5.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5.3.2 热史模拟 |
5.3.3 讨论与小结 |
5.4 后期改造特征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 |
6.1 石炭—二叠系烃源条件 |
6.2 保存成藏单元与油气远景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宁南盆地丁家二沟剖面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的阶段性 |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一沉积演化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寺口子组 |
2.2.2 清水营组 |
2.2.3 彰恩堡组 |
2.2.4 干河沟组 |
3 丁家二沟剖面特征 |
3.1 地层单位划分 |
3.2 古近系 |
3.2.1 寺口子组(E_3s) |
3.2.2 清水营组(E_3q) |
3.3 新近系 |
3.3.1 彰恩堡组(N_1z) |
3.3.2 干河沟组(N_1g) |
4 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特征 |
4.1 沉积相类型 |
4.2 沉积旋回 |
5 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物源 |
5.1 古流向 |
5.2 重矿物 |
5.3 碎屑锆石年代学 |
5.4 讨论 |
6 沉积充填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
6.1 沉积充填过程 |
6.2 关键时限 |
6.3 构造意义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咸化湖盆研究现状 |
1.2.2 咸化湖盆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3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4 宁南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概况和发育地质背景 |
2.2 盆地发育演化与构造特征 |
2.2.1 新生代盆地发育和演化 |
2.2.2 主要断裂发育特征 |
2.3 宁南盆地区沉积地层和沉积相 |
2.3.1 宁南盆地沉积地层 |
2.3.2 宁南盆地沉积相 |
2.4 宁南盆地古近纪气候特征 |
第三章 清水营组沉积地层特征 |
3.1 贺家口子剖面岩性特征 |
3.1.1 贺家口子实测剖面 |
3.1.2 清水营组岩性特征与岩性组合划分 |
3.2 清水营组沉积环境 |
第四章 清水营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与测试 |
4.2 石膏主量元素分析 |
4.2.1 主量元素的成因分析 |
4.2.2 主量元素反映的气候信息 |
4.2.3 主量元素剖面变化分析 |
4.3 石膏锶、硫同位素分析 |
4.3.1 沉积环境判识 |
4.3.2 锶硫同位素剖面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咸化湖盆发育机制与演化过程 |
5.1 咸化湖盆演化阶段划分 |
5.1.1 清水营组沉积年龄 |
5.1.2 咸化湖盆演化阶段 |
5.2 咸化湖盆演化控制因素 |
5.2.1 盐类物质来源 |
5.2.2 气候条件 |
5.2.3 湖盆封闭性 |
5.3 咸化湖盆演化过程 |
第六章 清水营组烃源岩特征 |
6.1 烃源岩评价 |
6.1.1 有机质丰度 |
6.1.2 有机质类型 |
6.1.3 有机质成熟度 |
6.1.4 烃源岩综合评价 |
6.2 清水营组烃源岩的特征 |
6.2.1 岩矿组成 |
6.2.2 有机质来源 |
6.2.3 发育环境 |
6.2.4 生排烃特征 |
6.3 清水营组烃源岩发育机制探讨 |
第七章 油气成藏条件 |
7.1 油气包裹体特征 |
7.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7.1.2 油气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7.1.3 油气包裹体色质谱分析 |
7.2 油气包裹体成因和来源 |
7.2.1 油气包裹体原油成因特征 |
7.2.2 油源对比 |
7.2.3 油气包裹体形成过程 |
7.3 油气成藏条件 |
7.3.1 新生界油气成藏新发现 |
7.3.2 油气成藏地质要素 |
7.3.3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Late Cenozo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ectonic Evolution, Hejiakouzi Area,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大坝站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J]. 施炜,张宇,秦翔,王天宇,杨谦,赵子贤. 中国地质, 2021(S2)
- [2]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4]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D]. 彭恒. 西北大学, 2020(02)
- [5]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D]. 黄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7]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D]. 刘晓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8]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19(01)
- [9]宁南盆地丁家二沟剖面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赵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吴小力. 长安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