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届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简讯(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韩冬辰[3](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张政[4](2020)在《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生成、管理与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地理信息系统以其独特的空间观点和空间思维,从空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出发,揭示了各种事物与现象之间潜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随着GIS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时空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描述、管理、分析和表达时空对象间泛在的关联关系,有利于发现潜在的规律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实用价值。本文从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础理论出发,分别从“理论方法、技术实现、实验验证”的角度,研究了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管理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从理论基础、数据生成与管理、数据可视化等角度分析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并总结了时空关联关系相关研究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不足,由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畴、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2)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基础理论研究。论述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本概念、定义、特点及分类体系;研究了构成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基础数据模型的图模型、节点模型、连边模型、关系属性、关系强度及关系规则等;在研究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IGM模型,以支持关联关系动态变化的描述。(3)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方法研究。阐述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基本概念,在分析现有方法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方法体系;从基础数据生成、动态数据生成、强度数据生成以及方法适用性等方面论述了基本生成方法;针对基本生成方法存在的问题,分别研究了基于算子、基于规则和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方法,论述了各个方法的步骤、流程、算法以及方法的适用性。(4)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存储技术研究。论述了关联关系数据的现有存储策略及其不足,在综合关系型数据库和图数据库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模式下的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存储策略;对主从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并通过数据同步管道实现了主从数据库的数据同步;研究了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访问,对访问框架、访问模式、访问接口和访问语句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研究了时空对象数据、关联关系数据、动态数据的数据组织问题。(5)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可视化算法研究。论述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体系,分析了关联关系可视化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顾及节点分布特征的关联关系图化简算法、节点和连边的聚合可视化算法、空间位置耦合的关联关系节点布局算法、以节点为中心的关联关系连边布局算法,这些方法分别从选取和位移的角度缓解了大规模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地图可视化时造成的视觉混乱问题。(6)基于上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搭建了微服务架构环境下的“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实验系统”,以“河南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相关专题数据为例,通过关联关系数据交互生成、关联关系数据计算生成、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关联关系化简可视化、关联关系聚合可视化、关联关系节点布局、关联关系连边布局等系统功能实验,验证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张新新[5](2020)在《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人们生活品质感的急速提升,产品在满足用户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愈加关注用户的情感诉求。作为产品系统中最重要的视觉特征之一,色彩所传达的并非仅仅只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还蕴含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且产品色彩的趋势预测,可有助于研发者把握市场动向、减少设计的盲目性。与此同时,设计系统中存在着类似“蝴蝶效应”的现象,设计之初构思时的一个微小偏差,经过整个设计阶段不断细化放大,会使设计完成后的最终结果与原定目标产生较大差异。因此,产品的色彩意象并不简单是产品色彩与人们心理认知语意之间的量化“公式”,而是涵盖各种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的“混沌”系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基于此,针对用户色彩意象认知过程难以进行编码与度量、产品色彩趋势预测主观性较强以及设计系统的复杂性等问题,在感性工学的研究框架下,结合本体论和混沌理论的技术方法对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展开了研究,通过海量数据下产品色彩意象的信息挖掘、提取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吸引子,进而获取时间序列用于判断系统的混沌性,并基于混沌系统的短期可预测特征、定量化地实现了产品色彩的趋势预测,指导满足用户色彩感性需求的产品色彩设计决策,为设计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拓宽了理论边界与思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相应成果如下:(1)针对用户意象认知过程中复杂信息难以进行编码与度量等问题,基于用户的视觉感知特性,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海量数据中析取了用户的色彩感性需求,得到包含79个描述产品色彩意象形容词的产品色彩意象词汇库。(2)根据产品色彩意象词汇库,应用二元组的描述方法构建了产品色彩意象本体模型,并且应用Protege软件实现了产品色彩意象本体模型的视觉化表达。而后,根据词汇库中各词汇的频数,应用意象熵方法得到了汽车色彩的品牌意象:“时尚的”和“自然的”,映射为此系统的吸引子。(3)基于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吸引子,收集与此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展开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判别研究。针对设计意象系统的复杂性,依据混沌的基本特性:信息的有序与无序、系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以及“蝴蝶效应”等,应用小数据量方法对产品色彩意象系统是否存在混沌现象进行了判别性研究,并以汽车外观色彩设计研发为例详细展开。计算六组汽车色彩的时间序列可知:该六组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结果均为正数,即汽车外观色彩意象系统具有混沌特性,进而分析可得产品色彩意象系统中亦存在混沌现象。此结果为产品色彩趋势的定量化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与此同时,构建了产品色彩意象感知“混沌箱”,为色彩意象系统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支撑。(4)在产品色彩意象混沌系统短期可预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品牌意象驱动下产品色彩趋势的量化预测模型。从所获取数据中选择符合条件的时间序列,应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产品色彩趋势的短期预测,并以我国汽车外观色彩的趋势预测为例详细展开。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市场中,具有上升趋势的车身颜色包含红色、蓝色和灰色三种。此预测结果可用于实现用户色彩感性需求动向的提前把握,宏观指导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色彩研发。(5)获取了产品色彩设计知识库,指导产品色彩的设计决策。基于汽车色彩品牌意象:“时尚的”和“自然的”,以中档型·三厢轿车的外观色彩设计决策为例,应用感性工学的技术方法计算了色彩品牌意象与产品色彩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关联结果与2019年汽车外观色彩趋势预测结果进行了结合与对比,构建了产品意象色彩设计知识库,微观指导完成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色彩设计决策。本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有效的指导企业或研发者进行满足用户色彩情感需求的产品色彩研发决策。与此同时,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研究又为设计认知系统的深入挖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基础。
徐永顺[6](2019)在《基于意象图式的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多领域、多粒度、多模态、复杂关联、低价值密度的数据不断产生并快速膨胀。对这些体量巨大、增长快速、多域异构、关系复杂的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可视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较大的实用价值。由于数据采集、数据转换及在算法设计等环节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可视化结果存在着可变性,但用户对可视化过程中的设计、处理及预期有着强烈的一致性需求,经系统分析,现有研究中这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优良的理论总是在穷尽问题的各种常规解决方式后自然出现,意象图式具有前置性、无意识性、稳固性、普适性与通感性的特点,可以在极少、甚至不占用心智资源的情况下自动启动并发挥作用。意象图式理论在其他设计案例中的特性使得它在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中显然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文章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章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研究背景下定义了文章的研究缘起、目的、意义与方法,定义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关键术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绘制出具有层级结构的知识图谱,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规律、特点、前沿及趋势。第二章首先将数据可视化基础图表分为六大类别,依照视觉表达与内在逻辑关系将之与意象图式子图式建立关联;然后将数十种意象图式子图式分为七大类别,对每一种抽象的子图式释义后用具体图形加以图示,在此基础上抽取出各大类意象图式对数据可视图表的设计启示。第三章论证了基于意象图式及其隐喻设计的显现性与包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数据可视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建构了意象图式与可视表达在几何布局、空间布局、颜色梯度及交互建构方面的深度关联,完成了意象图式理论与多域异构数据可视系统的全方位整合。第四章总结了图式抽取、需求挖掘、图式拟合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完整的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策略与设计模型。第五章通过某市城市大数据全景可视化设计,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运用与验证。文末得出了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进行了反思与展望。文章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建立了意象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的映射文章通过设计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引入,结合笔者的可视化项目设计经验,将数据可视表达基础图表分为分别为数据分布、时序表达、域别比对、空间表达、局部整体和数据关系,通过对数据可视表达视觉呈现及交互因素的深层分析,建立了与意象图式子图式的深层关联。同时对经过系统研究与验证的七大类抽象的子图式进行了具象化图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图式、力图式、控制图式、空间图式、过程图式、复合图式及属性图式对数据可视表达的设计启发。(2)提出了基于意象图式的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方法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设计具有显现性、包容性与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与多域异构数据可视表达在认知层面、展示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内在逻辑关系。文章对这种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深入分析,结合具体适用场景与案例,提出了从子图式抽取、可视交互设计到可视表达深度融合的方法论,将研究成果用于某城市大数据中心全景可视化交互建构与用户界面设计。评估证明意象图式理论为多域异构数据可视表达明显带来了可视图形解读效率的提高,有效消除了其中的不确定性,并能够直观展示多域异构数据趋势,大幅增强用户视觉感知,明显降低数据关联复杂度,具有优良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同时优化了设计师工作流程并带来设计效率的提升,为设计师探索设计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3)拓展了经验主义哲学视角下设计学科的研究思路文章运用经验主义哲学与认知语言学理论拓宽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与理论的层层推导,建构了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的工具体系、逻辑框架,提供了一种经验主义哲学视角下新的可视化设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对于图式抽取中用户与设计师共同参与互动研究的若干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范畴、完善了数据可视化设计中设计特征等研究框架,也可成为相关的可视化设计策略与设计原则,有助于为设计师提供设计开发环节的指导。
兰国帅[7](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邢存恩[8](2009)在《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工业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一个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矿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21世纪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必然趋势。CAD、GIS和可视化技术的集成研究是当今煤矿数字化发展和建设重要前沿。论文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AutoCAD系统为图形支撑环境,运用图形学理论、数据库理论和集成化技术,将CAD、GIS和图形可视化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传统的煤炭行业结合起来,对煤矿采掘工程空间信息表示、工程设计、计划编制、测量填图改图、安全信息管理、三维建模及其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了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的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①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构造;②采掘工程专业图素库的构造及属性化表示研究;采掘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研究;③采掘工程GIS数据结构研究;④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管理研究;⑤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研究;⑥采掘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等内容。论文分析了煤矿CAD、GIS和图形可视化等应用技术的研究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构造了“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模型框图,以及各子系统模型框图。论文对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中专业图素集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掘工程图素集的构成及分类,探讨了图素空间信息的表示方法,构造了采掘工程图素空间数据结构模型。该数据模型成功地将图素的“几何属性”和“非几何属性”集成在一起。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AutoCAD图形支撑平台下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专业图素,构造了采掘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基于GIS数据结构理论,结合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将采掘工程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按照两种数据管理模式管理:一种是常用数据的附着式数据库管理,它与图形图素绑定在一起,保存在图形数据库;另一种就是GIS系统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该数据库独立于图形保存。论文以煤矿系统工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从事煤矿计算机生产管理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煤矿采掘工程设计、采掘衔接计划编制、采掘测量填图改图问题。论文提出了在AutoCAD系统图形支撑环境下,基于GIS的煤矿采掘衔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思路和主要算法流程,探讨了基于图形的知识推理过程。构造了采掘工程设计、计划、测量等子系统,实现了采掘工程的动态可视化管理。针对我国煤矿井下信息化程度低、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信息监控等特点,论文设计了“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实现了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该模块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井下事故救援的处理能力,实现了井下安全和救援工作的信息化,促进了矿山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论文在分析了煤矿采掘工程三维模型的数据特征和数据结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基于AutoCAD图形支撑平台下,建立煤层底板曲面模型和建立巷道三维立体模型的方法。
李新星[9](2008)在《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岩土工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了对地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用数字化方式将原始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层信息进行直观表现,来构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系统,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数值分析方法作为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重要模拟分析手段,将其计算功能集成到数字化系统是大势所趋。如何对两种系统进行互为补充、扬长避短、高效便捷的集成是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本文以DUSE系统为研究基础,从数字建模和数值分析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实现数字—数值一体化的思想,并以此为主线,对其实现一体化的集成模式、集成内容、组织结构、实施框架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其实现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作了重点研究与实现。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对正在研究的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DUSES)作了全面介绍,对整个系统的框架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的研制进行分析论述。在确定DUSES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其数据及管理功能、三维建模功能、可视化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专业应用功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2)对地下工程有限元数值分析系统的前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前处理的流程结构,对系统中的数据及其处理方式和有限元建模规则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在地下工程中复杂计算模型的有限元网格生成模式。(3)提出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的概念,并决定采用一种复合式体系结构(嵌入式+松散式)的集成方式来实现其一体化。从数据、功能和技术三方面来研究集成内容,分别从DUSE系统和数值分析系统的角度构建系统一体化的组织结构,最终制定出严密的一体化系统整体实施框架及其执行步骤。(4)对数字—数值一体化中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针对两种模型的差异性,通过依次运用区域切割技术、表面模型重构技术、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技术,提出一种CRM地质模型转化法来实现模型一体化。在区域切割算法中,采用多边形平面与三角形平面的相交计算加以实现,提高了整体切割计算的效率,避免了冗余数据的产生,能够方便的模拟岩土工程中的开挖施工过程,并可使地质模型具有一次建模多次使用的功能。基于Delaunay编制了表面模型重构算法和三维空间平面的有限元三角网格自动剖分算法,提出并采用“多TIN域”法来自动生成地质表面模型的有限元网格,避免了较复杂的任意域网格自动剖分算法以及手动寻求封闭区域、边界逐一离散等人机交互现象。在有限元体网格生成过程中,提出“单空间域”和“多空间域”的概念,以及按不同地层属性进行分块的思想,避免了复杂的手动构建体网格自动剖分区域的过程及其封闭性检验和人机交互式的几何检查等技术难题。(5)对数字—数值一体化系统平台进行总体设计,以ACCESS为数据库支撑,利用VC++和OpenGL从底层开发三维可视化图形平台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功能模块,实现了数据一体化和功能一体化的集成内容,最后分析了整个一体化系统所存在的不足。(6)结合上海世博变电站基坑开挖工程,应用本文提出的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建模方法和系统平台,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与分析,以展示一体化系统的执行过程和优越性。
危拥军[10](2006)在《三维GIS数据组织管理及符号化表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二维GIS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三维GIS可形象直观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物等多种相关信息。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三维GIS的数据模型、可视化表现以及单一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方法和技术手段。但三维GIS的研究与实现仍处于初步阶段,所实现的部分三维GIS功能也只是出现在一些实验性原型系统中。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阐述了三维GIS的基本概念,提出三维GIS的本质特征在于三维对象的空间坐标由(X、Y、Z)来表示。论述了三维GIS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三维GIS与虚拟现实、仿真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三维可视化软件成果,分析了三维GIS的研究现状和基本要求,总结了当前三维GIS研究与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三维GIS发展的思考。 (2) 介绍了三维实体的表示及其数据模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维实体的组织形式一三维形体的概念。提出基于面的数据组织方式是三维GIS空间实体数据模型选择的主要依据,三维形体的数据组织以表面表示模型为主,形体数据嵌入到GIS矢量结构中。在介绍了空间数据模型特点与分类基础上,总结了三维GIS的数据内容与数据库管理模式,提出并阐述了三维GIS的基本元素——三维空间对象分类。 (3) 提出了基于表面表示的三维空间矢量数据模型——SRSD。这种三维矢量数据模型由面向对象的二维GIS发展而来,符合人们处理GIS基本元素对象的习惯,GIS系统由二维向三维的过渡也较易实现。在3DGIS原型系统实践中,设计并实现了三维矢量数据结构和三维形体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既可以保证地物数据与地形数据相互关联,又可以单独应用,支持在普通PC机上的大范围海量数据漫游。 (4) 介绍了海量数据的组织方式,论述了基于线程的多任务并发处理技术和基于数据分页的动态装载调度技术。提出了基于海量数据显示的数据调度时间指标。研究了三维空间对象数据的组织原则和方式,在三维矢量数据的组织上,提出了分层设置LOD级进行管理的设想。 (5) 在分析三维地理信息符号的国内外现状基础之上,研究了三维地理信息传输模式。分析了三维地理信息符号的特点,阐述了三维符号模型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三维符号分类设计原则及构图规律,研究了三维地理信息符号的视觉变量,为三维符号库的建立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综合运用边界模型(BR)、参数模型等结构来表示三维符号的空间数据,解决了三维符号形体信息的结构设计问题。 (6) 介绍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的体系结构设计。介绍并实施了系统开发设
二、“第一届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简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生成、管理与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基础理论 |
2.1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本问题 |
2.1.1 关联关系的概念 |
2.1.2 关联关系的特点 |
2.1.3 关联关系的分类 |
2.2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础数据模型 |
2.2.1 关联关系图模型 |
2.2.2 关联关系节点模型 |
2.2.3 关联关系连边模型 |
2.2.4 关联关系的属性 |
2.2.5 关联关系的强度 |
2.2.6 关联关系的规则 |
2.3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动态数据模型 |
2.3.1 快照模型 |
2.3.2 增量模型 |
2.3.3 SIGM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方法 |
3.1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概述 |
3.1.1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基本概念 |
3.1.2 现有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3.1.3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方法体系 |
3.2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基本方法 |
3.2.1 数据生成理念 |
3.2.2 基础数据生成 |
3.2.3 动态数据生成 |
3.2.4 强度数据生成 |
3.2.5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3 基于算子的关联关系数据计算生成 |
3.3.1 筛选条件 |
3.3.2 过滤器 |
3.3.3 布尔算子 |
3.3.4 元算子 |
3.3.5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 基于规则的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 |
3.4.1 规则的结构定义 |
3.4.2 规则集合的性质 |
3.4.3 规则的提取方法 |
3.4.4 规则的生成策略 |
3.4.5 规则质量的度量 |
3.4.6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5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 |
3.5.1 特征参数选择 |
3.5.2 特征参数分析 |
3.5.3 改进重力模型 |
3.5.4 模型参数标定 |
3.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6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管理技术 |
4.1 关联关系数据的存储策略 |
4.1.1 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策略 |
4.1.2 图数据库存储策略 |
4.1.3 对比与分析 |
4.1.4 混合模式存储策略 |
4.2 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存储 |
4.2.1 主数据库存储设计 |
4.2.2 从数据库存储设计 |
4.2.3 主从数据库同步 |
4.3 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访问 |
4.3.1 访问框架设计 |
4.3.2 访问模式分析 |
4.3.3 访问接口设计 |
4.3.4 访问语句映射 |
4.4 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组织 |
4.4.1 时空对象数据组织 |
4.4.2 关联关系数据组织 |
4.4.3 动态数据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可视化算法 |
5.1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可视化体系框架 |
5.1.1 关联关系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
5.1.2 关联关系可视化的分类体系 |
5.1.3 关联关系可视化存在问题分析 |
5.2 顾及节点分布特征的关联关系图化简算法 |
5.2.1 算法步骤 |
5.2.2 节点重要性度量 |
5.2.3 节点空间聚类 |
5.2.4 节点选取 |
5.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节点和连边的聚合可视化算法 |
5.3.1 算法设计 |
5.3.2 节点聚合 |
5.3.3 连边聚合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空间位置耦合的关联关系节点布局算法 |
5.4.1 相关工作 |
5.4.2 算法设计 |
5.4.3 算法改进 |
5.4.4 算法评价 |
5.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以节点为中心的关联关系连边捆绑算法 |
5.5.1 边方向聚类 |
5.5.2 边捆绑 |
5.5.3 渲染处理 |
5.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1.1 体系结构 |
6.1.2 功能组成 |
6.2 实验数据 |
6.3 系统功能实现及验证 |
6.3.1 关联关系数据交互生成 |
6.3.2 关联关系数据计算生成 |
6.3.3 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 |
6.3.4 关联关系化简可视化 |
6.3.5 关联关系聚合可视化 |
6.3.6 关联关系节点布局 |
6.3.7 关联关系连边布局 |
6.4 实验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混沌理论 |
1.2.2 本体论 |
1.2.3 感性工学 |
1.2.4 产品色彩意象 |
1.2.5 汽车色彩设计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2章 产品色彩意象的信息挖掘 |
2.1 色彩学 |
2.1.1 色彩 |
2.1.2 色彩的视觉感知 |
2.1.3 产品色彩的语意表达 |
2.2 网络数据爬取 |
2.2.1 大数据环境下的用户色彩感性需求 |
2.2.2 网络爬虫 |
2.3 文本数据分析 |
2.3.1 自然语义分析 |
2.3.2 产品色彩意象词汇库建立 |
2.4 实例研究 |
2.4.1 大数据背景下汽车色彩意象网络文本收集 |
2.4.2 汽车色彩意象语意信息获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吸引子提取 |
3.1 产品色彩意象本体 |
3.1.1 产品色彩意象知识表征 |
3.1.2 产品色彩意象本体模型 |
3.2 产品色彩意象本体关系解析 |
3.2.1 词汇相似度计算 |
3.2.2 层级关系解析 |
3.3 产品色彩意象本体的视觉化 |
3.4 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吸引子提取 |
3.4.1 吸引子 |
3.4.2 产品色彩的品牌意象 |
3.4.3 意象熵 |
3.5 实例研究 |
3.5.1 汽车色彩意象本体概念集 |
3.5.2 汽车色彩意象本体关系 |
3.5.3 汽车色彩意象本体的视觉化 |
3.5.4 汽车色彩的品牌意象 |
3.5.5 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判别 |
4.1 复杂系统混沌性判别方法 |
4.1.1 直接观察法 |
4.1.2 定量分析法 |
4.2 吸引子驱动下的时间序列获取 |
4.2.1 感知的时间维度 |
4.2.2 色彩的时间特性 |
4.2.3 时间序列 |
4.2.4 品牌意象驱动下汽车色彩时间序列的解析 |
4.3 产品色彩意象系统混沌性判别特征量计算 |
4.4 实例研究 |
4.4.1 获取汽车色彩意象的时间序列 |
4.4.2 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 |
4.4.3 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色彩意象混沌系统的色彩趋势预测 |
5.1 产品色彩趋势 |
5.1.1 流行色 |
5.1.2 产品色彩趋势预测 |
5.2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 |
5.2.1 神经网络 |
5.2.2 灰色模型 |
5.2.3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
5.3 产品色彩趋势预测模型 |
5.3.1 原始数据获取 |
5.3.2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产品色彩趋势预测 |
5.3.3 预测结果解析 |
5.4 实例研究 |
5.4.1 汽车色彩时间序列数据获取 |
5.4.2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汽车色彩趋势预测 |
5.4.3 汽车外观色彩趋势预测结果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产品色彩趋势的设计决策 |
6.1 产品色彩意象评价 |
6.1.1 产品色彩语意挖掘方法 |
6.1.2 产品色彩设计要素与产品色彩意象之间关联计算方法 |
6.2 产品色彩设计要素解构 |
6.3 产品色彩意象与色彩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6.3.1 产品色彩意象的量化提取 |
6.3.2 产品色彩意象与产品色彩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计算 |
6.4 实例研究 |
6.4.1 获取研究样本 |
6.4.2 研究样本色彩解构 |
6.4.3 中档型·三厢轿车外观色彩意象评价 |
6.4.4 中档型·三厢轿车外观色彩意象与色彩设计要素的关联 |
6.4.5 中档型·三厢轿车外观色彩设计知识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6)基于意象图式的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意象图式述评 |
1.4.1.1 图式 |
1.4.1.2 意象图式 |
1.5 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 |
1.5.1 大数据 |
1.5.2 多域异构数据 |
1.5.3 可视化 |
1.5.4 数据可视化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构成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可视图表与意象图式的整合探析 |
2.1 数据可视化基础图表与子图式的关联 |
2.1.1 数据分布 |
2.1.2 时序表达 |
2.1.3 域别比对 |
2.1.4 空间表达 |
2.1.5 局部整体 |
2.1.6 数据关系 |
2.2 意象图式对数据可视表达的设计启示 |
2.2.1 基础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2.2 力量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2.3 控制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2.4 空间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2.5 过程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2.6 复合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2.7 属性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 |
2.3 小结 |
第三章 意象图式与多域异构数据可视表达的深层关联 |
3.1 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与意象图式的感知共性 |
3.1.1 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分析过程的用户认知模型 |
3.1.2 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
3.1.3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的显现性、包容性 |
3.2 意象图式与可视化图形布局 |
3.2.1 意象图式与可视化几何布局 |
3.2.2 意象图式与可视化空间布局 |
3.3 意象图式与可视化图形颜色梯度 |
3.3.1 可视化中的色彩 |
3.3.2 意象图式与色彩的深度融合 |
3.4 意象图式与可视化交互建构 |
3.4.1 可视化与交互 |
3.4.2 意象图式与交互设计 |
3.4.3 意象图式与数据可视化交互设计的融合 |
3.5 小结 |
第四章 意象图式视角下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策略 |
4.1 基于意象图式的多域异构数据可视设计模型 |
4.1.1 意象图式与基础图表的感知映射 |
4.1.2 意象图式与多图关联的深度融合 |
4.2 基于意象图式的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流程 |
4.2.1 基础分析 |
4.2.2 感知映射 |
4.2.3 图式抽取 |
4.2.4 图式整合 |
4.3 意象图式与数据可视表达的拟合反思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多域异构数据全景可视化设计 |
5.1 概述 |
5.2 某市城市大数据中心全景可视化 |
5.2.1 项目概述 |
5.2.2 数据概览 |
5.2.3 意象图式抽取 |
5.2.4 意象图式整合 |
5.2.5 可视表达设计 |
5.3 案例评估 |
5.3.1 用户角度的评估 |
5.3.2 设计师角度的评估 |
5.4 设计反思 |
5.5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局限与不足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文图表目录 |
附录2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3 .数据可视化系统用户评估量表 |
附录4 .某城市大数据中心全景可视化数据治理标准规范 |
(7)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与后记 |
(8)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CAD、GIS 及可视化技术简介 |
1.3.1 CAD 技术及其发展 |
1.3.2 GIS 技术及其发展 |
1.3.3 可视化技术及其发展 |
1.3.4 技术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立题思想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分析 |
2.1 传统的煤矿采掘工程管理方法 |
2.2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的特点 |
2.3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2.3.1 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
2.3.2 基于AutoCAD 的应用软件系统结构 |
2.3.3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2.3.4 面向对象的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 |
2.4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分系统结构 |
2.4.1 采掘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2.4.2 采掘工程设计数据管理系统 |
2.4.3 采掘工程计划制定与演示管理系统 |
2.4.4 采掘工程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
2.4.5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
2.4.6 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 |
2.4.7 采掘工程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 |
2.4.8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
2.4.9 采掘工程三维建模显示系统 |
2.5 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核心结构 |
2.5.1 图形系统核心结构 |
2.5.2 数据库系统核心结构 |
第三章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图素集构造 |
3.1 采掘工程图形的内容和特点 |
3.1.1 采掘工程图形的内容 |
3.1.2 采掘工程图形的特点 |
3.2 基本图素集的构造原则 |
3.3 图素集的构造 |
3.3.1 采掘工程图形图素化 |
3.3.2 符号图素的建立 |
3.3.3 尺寸标注图素 |
3.4 专业符号图素的建立 |
3.4.1 专业图形符号的建库 |
3.4.2 专业线型的开发 |
3.4.3 专业图案的开发 |
3.5 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图素属性化模型 |
3.5.1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的含义 |
3.5.2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性质 |
3.5.3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作用 |
3.5.4 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表示方法 |
3.5.5 采掘工程图素工程数据结构 |
第四章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
4.1 GIS 的数据模型 |
4.1.1 GIS 数据库 |
4.1.2 GIS 数据模型 |
4.1.3 数据管理类型及结构 |
4.2 采掘工程GIS 数据库结构的建立 |
4.2.1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4.2.2 数据库设计过程与方法 |
4.2.3 采掘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4.2.4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库连接 |
4.2.5 数据字典建构 |
4.3 空间数据的采集 |
4.3.1 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
4.3.2 采掘工程数据录入模块 |
4.4 数据库的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 |
第五章 煤矿采掘工程计划编制管理模型 |
5.1 采掘工程设计系统 |
5.1.1 掘进设计 |
5.1.2 回采工作面设计 |
5.2 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系统 |
5.2.1 系统的基本思路与整体结构 |
5.2.2 图形系统功能分析 |
5.2.3 关键算法研究 |
5.2.4 采掘衔接计划的检验与调整 |
5.3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
第六章 煤矿采掘工程安全信息模型建立 |
6.1 煤矿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系统建模方案 |
6.1.1 设计目标 |
6.1.2 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3 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建模方案 |
6.1.4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常用图素 |
6.2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
6.3 避灾路线的演示 |
第七章 基于 AutoCAD 系统采掘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 |
7.1 煤矿三维地质体对象的特征 |
7.2 三维数据模型 |
7.3 基于 AutoCAD 系统煤层模型 |
7.3.1 等高线构建煤层曲面模型 |
7.3.2 离散点构建煤层曲面模型 |
7.4 基于 AutoCAD 系统巷道模型 |
7.4.1 三维空间巷道形成的意义 |
7.4.2 巷道测点数据的采集 |
7.4.3 巷道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八章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 |
8.1 系统应用背景 |
8.2 系统开发环境 |
8.2.1 系统开发环境 |
8.2.2 开发工具的选定 |
8.3 系统总体设计 |
8.3.1 系统设计原则 |
8.3.2 系统总体设计 |
8.4 系统功能模块 |
8.4.1 系统特点 |
8.4.2 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 |
8.4.3 采掘工程剖面图管理系统 |
8.4.4 采掘工程数据管理系统 |
8.4.5 采掘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
8.4.6 采掘工程图形设计系统 |
8.4.7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
8.4.8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系统 |
8.4.9 采掘工程三维模型显示系统 |
8.5 原型系统MCJGC1.0 实现 |
8.6 程序结构设计 |
8.6.1 组织程序结构方法 |
8.6.2 组织程序结构策略 |
8.6.3 界面设计 |
8.7 系统应用实例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
9.4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的发展历程 |
1.2.1 从GIS到3DGIS的发展 |
1.2.2 从3DGIS到3DSIS的发展 |
1.2.3 从3DSIS到DUSE的发展 |
1.2.4 DUSE的研究现状 |
1.3 GIS技术的集成研究现状 |
1.3.1 GIS的集成研究 |
1.3.2 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1.3.3 GIS技术与数值分析技术的集成 |
1.4 研究DUSES和数字与数值一体化的必要性 |
1.4.1 地下工程发展的需要 |
1.4.2 地层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
1.4.3 数值分析工作的需要 |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研究 |
2.1 概述 |
2.2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 |
2.3 数据管理功能及实现 |
2.3.1 数据分类与标准化 |
2.3.2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2.3.3 数据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2.4 三维建模功能及实现 |
2.4.1 三维地层建模 |
2.4.2 隧道及附属设施建模 |
2.4.3 地下管线建模 |
2.5 三维可视化功能及实现 |
2.6 空间分析功能及实现 |
2.6.1 剖切功能及实现 |
2.6.2 切割功能及实现 |
2.6.3 空间碰撞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工程有限元分析系统前处理技术研究 |
3.1 概述 |
3.2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介绍 |
3.2.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3.2.2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3.3 有限元分析系统的数据分类及处理方式 |
3.3.1 有限元分析系统的数据分类 |
3.3.2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式 |
3.4 有限元分析系统前处理流程结构 |
3.5 有限元分析中的建模依据、原则与方法 |
3.5.1 有限元分析建模依据 |
3.5.2 有限元网格剖分原则 |
3.5.3 有限元网格剖分方法 |
3.5.4 有限元网格生成算法的性能比较 |
3.6 地下工程有限元模型网格生成模式 |
3.6.1 地下工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3.6.2 复杂计算模型的网格生成模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框架设计 |
4.1 概述 |
4.2 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概念 |
4.2.1 一体化的定义 |
4.2.2 数字—数值一体化概念 |
4.3 数字—数值一体化的集成模式 |
4.4 数字—数值一体化的集成内容 |
4.4.1 功能一体化 |
4.4.2 数据一体化 |
4.4.3 技术一体化 |
4.5 两种系统一体化集成的组织结构 |
4.5.1 基于DUSE的一体化组织结构 |
4.5.2 基于数值分析的一体化组织结构 |
4.6 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总框架 |
4.6.1 一体化实施框架 |
4.6.2 数值分析的执行步骤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数值技术一体化核心算法及实现 |
5.1概述 |
5.2 技术一体化的集成思路与框架 |
5.2.1 技术需求分析 |
5.2.2 实现思路及流程图 |
5.2.3 关键技术及核心算法 |
5.3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数据模型的选择 |
5.3.1 三维地质建模概述 |
5.3.2 面结构数据模型 |
5.3.3 体结构数据模型 |
5.3.4 混合结构数据模型 |
5.3.5 数据模型的选择 |
5.4 区域切割技术及算法实现 |
5.4.1 区域切割范围确定 |
5.4.2 区域切割面构建 |
5.4.3 区域切割技术 |
5.4.4 数据结构设计 |
5.4.5 算法实现步骤 |
5.4.6 实例验证 |
5.5 表面模型重构技术及算法实现 |
5.5.1 模型重构基本思想 |
5.5.2 地层分界面网格重构 |
5.5.3 网格分块处理技术 |
5.5.4 地层周围表面网格重构 |
5.5.5 算法实现步骤 |
5.5.6 实例验证 |
5.6 基于地质模型的有限元面网格自动生成及算法实现 |
5.6.1 面网格自动生成条件 |
5.6.2 几个概念的定义 |
5.6.3 MTR面网格自动生成的基本思路 |
5.6.4 STR边界离散方法 |
5.6.5 STR初始背景网格生成方法 |
5.6.6 STR三角网插点加密方法 |
5.6.7 主要数据结构 |
5.6.8 算法实现步骤 |
5.6.9 实例验证 |
5.7 基于地质模型的有限元体网格自动生成 |
5.7.1 体网格自动生成条件 |
5.7.2 几个概念的定义 |
5.7.3 MSR体网格自动生成的基本思路 |
5.7.4 基于Delaunay的体网格生成方法 |
5.7.5 实例验证 |
5.8 考虑地下工程开挖过程的建模方法 |
5.8.1 开挖过程建模方法 |
5.8.2 实例验证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 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实现 |
6.1 概述 |
6.2 一体化系统实现环境 |
6.2.1 系统开发环境 |
6.2.2 整体界面设计 |
6.3 数据一体化实现 |
6.3.1 空间数据 |
6.3.2 属性数据 |
6.3.3 结果数据 |
6.4 功能一体化实现 |
6.4.1 前处理功能 |
6.4.2 后处理功能 |
6.5 一体化系统存在的不足 |
6.5.1 系统平台存在的不足 |
6.5.2 核心技术存在的不足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一体化系统工程应用 |
7.1 概述 |
7.2 工程概况 |
7.2.1 世博变电站概况 |
7.2.2 地形地貌与场地条件 |
7.2.3 水文地质条件 |
7.2.4 不良地质现象 |
7.3 工程三维地质体建模 |
7.4 地质体和构筑物数值建模 |
7.4.1 确定计算区域 |
7.4.2 地层表面模型重构 |
7.4.3 基坑和地下连续墙建模 |
7.4.4 有限元面网格自动生成 |
7.4.5 有限元体网格生成 |
7.4.6 导入数值分析系统 |
7.5 基坑开挖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7.5.1 计算条件 |
7.5.2 位移结果分析 |
7.5.3 应力结果分析 |
7.5.4 塑性区分析 |
7.6 一体化系统的优越性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三维GIS数据组织管理及符号化表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维GIS产生的背景 |
1.2 三维GIS的基本概念 |
1.2.1 三维GIS的发展及特点 |
1.2.2 三维GIS与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的关系 |
1.3 论文的工作 |
1.3.1 研究的主要目标及意义 |
1.3.2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3.3 论文的组织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维GIS的研究现状及基本问题 |
2.1 三维GIS的研究现状 |
2.2 三维GIS研究的基本问题 |
2.2.1 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
2.2.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
2.2.3 三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
2.2.4 三维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
2.2.5 三维地理信息的符号化表示 |
2.2.6 三维地理信息多尺度表示 |
2.2.7 三维地理信息的可视化交互研究 |
2.2.8 三维空间数据分析 |
2.3 三维GIS的发展思路 |
2.3.1 三维GIS的基本要求 |
2.3.2 三维GIS发展的思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GIS数据模型及组织管理 |
3.1 理论基础 |
3.2 空间实体的三维表示 |
3.2.1 三维空间实体的分类 |
3.2.2 三维GIS空间实体数据模型的确立 |
3.3 三维地理数据模型 |
3.3.1 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与分类 |
3.3.2 三维GIS的数据库内容 |
3.3.3 三维GIS数据库管理模式 |
3.3.4 基于表面表示的三维矢量地理数据模型—SR3D |
3.4 三维GIS数据组织 |
3.4.1 海量栅格数据的组织与调度方法 |
3.4.2 海量三维空间对象数据的组织与调度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地理信息的符号化表示 |
4.1 三维地理信息符号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三维地理信息传输模式 |
4.2.1 传统地理信息传输模式 |
4.2.2 数字环境下地理信息传输功能的扩展 |
4.2.3 三维地理信息传输模式 |
4.3 三维符号模型的基本概念 |
4.3.1 三维地理信息符号的定义 |
4.3.2 三维地理信息符号的特点 |
4.3.3 三维地理信息符号视觉变量研究 |
4.4 三维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 |
4.5 三维符号的数据结构研究 |
4.5.1 平面地图符号与三维符号模型的比较 |
4.5.2 三维符号的数据结构 |
4.6 三维符号库的设计与建立 |
4.6.1 三维实体建模 |
4.6.2 符号填充与配置处理 |
4.6.3 二维符号和DEM的场景叠加 |
4.6.4 算法生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原型的设计与实践 |
5.1 3DGIS的体系结构 |
5.2 3DGIS的空间数据组织 |
5.2.1 数据结构设计 |
5.2.2 三维形体的组织方式 |
5.3 3DGIS原型系统设计开发中的软件工程方法 |
5.3.1 软件设计原则 |
5.3.2 模块与目录结构设计 |
5.3.3 基于ROSE的设计与开发 |
5.3.4 软件测试 |
5.4 3DGIS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5.4.1 3DGIS的开发环境 |
5.4.2 3DGIS的交互可视化设计 |
5.4.3 基于三维符号库支持下的自动建模设计策略 |
5.4.4 三维场景编辑建模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四、“第一届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简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4]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生成、管理与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 张政.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5]产品色彩意象系统的混沌性研究[D]. 张新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意象图式的多域异构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D]. 徐永顺. 江南大学, 2019(05)
- [7]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邢存恩. 太原理工大学, 2009(01)
- [9]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李新星. 同济大学, 2008(07)
- [10]三维GIS数据组织管理及符号化表示研究[D]. 危拥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