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市城市森林建设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吉[1](2020)在《日本国土开发规划视角下的乡村发展振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曹天泽[2](2020)在《宁波市农旅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即2021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在这个奋斗目标之下,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也正是党中央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由于,农业产业相对而言较为脆弱,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生活水平改善不快;农村建设滞后,村容村貌改观不足,实现农村小康的目标任务十分艰难,需要全党全社会集聚智慧,努力为农业(广义农业,下同)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而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如何利用好旅游业的辐射带动功能,促使农业和旅游产业两者的良性互动和交融,培育新颖的农旅融合模式,打造形成一种集农业、文化、旅游等一体的新型业态,带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繁荣,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笔者鉴于此,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想指导下,以改造传统农业产业为着手,以创新农业产业与农村旅游资源连接发展为抓手,以提高农业产出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研究与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简称农旅融合,下同)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子。首先,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以及农旅融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将产业融合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对宁波市农旅融合的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宁波市发展农旅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其次,通过对宁波市农旅融合进行模式分析和总结,笔者将宁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分为四种类型: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特色景观+观光旅游、科技兴农+生态展示、特色产品+农事体验,并进行了特征提炼。通过提炼发现宁波市在农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有先进和成功的经验,但同样存在旅游资源关联度低、高品质旅游项目稀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等六大问题,为后文提出的对策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分析存在问题的现象、成因提出六条对策建议,分别为统筹旅游规划,促进旅游要素资源深度融合;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整合旅游要素资源,深度融合农业旅游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扩大精品农旅产品有效供给;强化系统策划,扩大农旅项目的宣传与推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萌[4](2020)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实证与评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在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反映规划问题、提出规划建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我国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下,其评估方法及评估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为此,本文以象山县为研究区,运用定量计算、时空对比、GIS及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象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实施成效以及各类空间规划引导下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现状进行评估,分析规划实施结果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正在编制的象山县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同时,总结象山县规划评估实证经验,探索构建科学、有效、普适性强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包括:(1)象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象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象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取得了较好成效,有效引导和约束了象山县资源配置和利用,改善了象山县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生态格局。但也反映出了诸多问题,一是建设用地规模突破限制造成未来发展受限;二是“占水补旱”等原因造成耕地质量有所下降;三是建设用海造成了湿地生态一定程度受损。(2)象山县域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模型计算、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象山县域总体规划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象山县域总体规划实施良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城镇发展空间得到了合理优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得到了大力落实。但在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内部空间布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建设用地规模效益有待提高。(3)象山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现状评估:运用指标横向对比及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六个维度对象山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现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象山县底线管控有效,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到位,注重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良好。城乡融合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对外开放条件较好。但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创新、绿色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4)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在总结象山县评估实证优势、不足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以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一致性和效能性。主要包括,从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两方面重构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内容;在优化现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结果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结果评估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估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定量分析、空间信息可视化表达等方面完善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体系。(5)对象山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建议:一要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度,落实“占水补水”政策,保障耕地后备资源;二要加快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存量、低效用地开发利用率,确保县域可持续发展;三要打破城乡间发展壁垒,促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偏远乡镇倾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四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减少资源消耗,提升绿色发展能力。(6)创新性与不足:论文从系统性、科学性等角度出发,完善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结果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尝试构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提出将模型计算、大数据分析及空间可视化表达等科学手段纳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方法体系之中,以提高评估结果的效能性。但受限于数据获取困难等客观因素,论文对象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的空间一致性评估尚不够深入,且缺乏对规划实施过程的定量评估;同时,构建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还需在实践中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王琳[5](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金星星[6](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张红伟[7](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赵勇翔[8](2019)在《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城市面临着用地紧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问题,高强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下,大多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仅仅以追求绿地指标达标为目的,不利于形成山、水、城融合的人居环境,这种规划模式是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国家新一轮深化改革强调“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个概念,突出了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修复与保护。笔者从适应南方丘陵地区山水格局的视角出发,以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对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国内外理论基础研究、山水格局特征研究、绿地相关性评价分析、规划策略四个部分。首先在研究主题上对山水格局、绿地系统规划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绿地系统规划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基于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提出从适应性构建南方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的角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其次,针对南方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以山水格局构成要素特征为基础,借助相关分析法,探索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空间特征。同时基于山水要素功能属性对绿地分类进行整合,并依据绿地功能分类体系选取湖南省典型的丘陵城市绿地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SD语义分析法,系统性分析了居民对于公园绿地的综合活力评价以及公园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南方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特征以及绿地系统相关评价分析,在规划目标及原则、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丘陵小流域绿地单元构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为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许皓[9](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刘文祥[10](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二、宁波市城市森林建设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市城市森林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2)宁波市农旅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农业 |
2.1.2 旅游业 |
2.1.3 农旅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宁波市农旅融合现状及优势分析 |
3.1 宁波市农旅融合现状分析 |
3.1.1 农业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
3.1.2 农业产业得到较大提升 |
3.1.3 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 |
3.1.4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立 |
3.2 宁波市农旅融合发展优势分析 |
3.2.1 生态资源丰富多样 |
3.2.2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3.2.3 经济优势不断凸显 |
3.2.4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
3.2.5 交通条件快捷方便 |
第四章 宁波市农旅融合模式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宁波市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
4.1.1 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
4.1.2 特色景观+观光旅游 |
4.1.3 高效农业+生态展示 |
4.1.4 名优产品+农事体验 |
4.2 宁波市农旅融合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1 旅游资源板块间融合度低农旅项目缺乏统筹与协同 |
4.2.2 品质农旅项目相对缺乏农旅市场选择空间狭小 |
4.2.3 农旅项目配套特色及服务相对滞后 |
4.2.4 同质化现象制约市场需求多样性 |
4.2.5 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
4.2.6 政策扶持局限性大一定程度上制约发展 |
第五章 宁波市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5.1 统筹旅游规划促进要素资源深度融合 |
5.2 增加基建设施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
5.3 整合旅游要素资源深度融合农业旅游资源 |
5.4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扩大精品农旅产品有效供给 |
5.5 强化系统策划扩大农旅项目的宣传与推介 |
5.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角度提供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实证与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 |
2.1.2 城市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 |
2.1.3 国土空间规划及实施评估 |
2.2 基础理论 |
2.2.1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2.2 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理论研究及实践 |
2.3.1 国外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理论研究及实践 |
2.3.2 国内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理论研究及实践 |
2.4 研究评述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资源环境现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县域发展定位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4 象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
4.1.1 评估原则 |
4.1.2 评估内容 |
4.1.3 评估方法 |
4.1.4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结果评估 |
4.2.1 指标评估 |
4.2.2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4.2.3 基于Fragstats的景观格局分析 |
4.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评估 |
4.3.1 规划管理措施 |
4.3.2 计划管理措施 |
4.3.3 实施成效 |
4.4 本章小结 |
4.4.1 评估结论 |
4.4.2 问题及建议 |
5 象山县域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5.1 县域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
5.1.1 评估原则 |
5.1.2 评估内容 |
5.1.3 评估方法 |
5.1.4 评估指标体系 |
5.2 县域总体规划实施结果评估 |
5.2.1 指标评估 |
5.2.2 基于GIS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分析 |
5.2.3 基于数学、经济学模型的建设用地增长效益评估 |
5.3 县域总体规划实施过程评估 |
5.3.1 政策制定与落实情况 |
5.3.2 规划决策保障机制 |
5.3.3 实施成效 |
5.4 本章小结 |
5.4.1 评估结论 |
5.4.2 问题及建议 |
6 象山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现状评估 |
6.1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现状评估体系构建 |
6.1.1 评估原则 |
6.1.2 评估内容 |
6.1.3 评估方法 |
6.1.4 评估指标体系 |
6.2 评估结果分析与可视化表达 |
6.2.1 评估指标计算结果 |
6.2.2 指标横向对比分析 |
6.2.3 大数据支持下的居民生活便利度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6.3.1 评估结论 |
6.3.2 问题及建议 |
7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
7.1 评估实证经验总结 |
7.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经验总结 |
7.1.2 县域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经验总结 |
7.1.3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现状评估经验总结 |
7.2 试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结果评估指标分析及优化 |
7.2.1 指标分析 |
7.2.2 指标优化 |
7.3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
7.3.1 评估原则 |
7.3.2 评估内容 |
7.3.3 评估方法 |
7.3.4 评估指标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有效 |
8.1.2 县域总体规划落实到位 |
8.1.3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良好 |
8.1.4 初步构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体系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评估内容创新 |
8.2.2 规划评估方法创新 |
8.2.3 成果表达方式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 |
8.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合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科学理论 |
2.1.2 社区理论 |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
2.4 本章小结 |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3.1.3 数据分析 |
3.1.4 研究结论 |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
3.2.1 集群共享 |
3.2.2 让渡共享 |
3.2.3 调适共享 |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
3.3.1 策略原则 |
3.3.2 策略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明的进程 |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
2.3 主要研究动态 |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5.1 人地关系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文化生态理论 |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
3.1.1 内涵 |
3.1.2 内涵解析 |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内容框架 |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模型 |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研究区识别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综合集成评价 |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2 空间效应分析 |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
6.2.4 空间聚类法 |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
2.1.2 土地集约利用 |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5 生态文明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5.1 影响机制分析 |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的生态化导向 |
1.1.2 南方丘陵城市发展的“地域性”诉求 |
1.1.3 山水格局破坏所带来的问题 |
1.1.4 公园绿地的规划布局与使用活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山水格局 |
1.3.2 南方丘陵城市 |
1.3.3 城市绿地系统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外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
2.1.1 规划理论研究 |
2.1.2 实践模式研究 |
2.1.3 经验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动态 |
2.2.2“山水城市”格局相关研究 |
2.2.3 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相关支撑理论 |
2.3.1 景观生态学 |
2.3.2 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 |
2.3.3 城市生态学 |
2.3.4 系统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方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的特征 |
3.1 山水格局构成要素及其特征 |
3.1.1 南方丘陵地形地貌 |
3.1.2 南方丘陵自然水系 |
3.1.3 城市空间要素 |
3.1.4 文化心理要素 |
3.2 南方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的空间特征 |
3.2.1 南方丘陵城市与水系的空间关系 |
3.2.2 南方丘陵城市与山体的空间关系 |
3.2.3 南方丘陵城市山水格局空间认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功能分类及活力评价 |
4.1 绿地功能分类研究 |
4.1.1 绿地分类现状 |
4.1.2 山水功能属性下的绿地分类方法 |
4.1.3 功能分类方法的应用 |
4.2 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的活力评价 |
4.2.1 调研概述 |
4.2.2 绿地活力的语义分布分析 |
4.2.3 基于AHP法的权重分析 |
4.3 绿地活力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1 高活力公园绿地特征 |
4.3.2 低活力公园绿地特征 |
4.3.3 中活力公园绿地特征 |
4.3.4 绿地活力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
5.1 山水格局背景下的绿地系统规划目标与原则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原则 |
5.2 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
5.2.1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指引 |
5.2.2 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规划 |
5.2.3 绿地功能布局策略 |
5.3 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
5.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引 |
5.3.2 丘陵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构建 |
5.3.3 丘陵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策略 |
5.4 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南方丘陵城市绿地单元 |
5.4.1 丘陵地区小流域单元的引入 |
5.4.2 丘陵地区小流域绿地单元体系 |
5.4.3 绿地单元体系构建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方丘陵城市公园绿地调研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9)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时空界定 |
1.3.3 研究重点 |
1.3.4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史料调查 |
1.5 相关概念 |
1.5.1 苏联经验 |
1.5.2 现代城市规划 |
1.5.3 城市规划史 |
1.5.4 苏联城市规划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相关研究 |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
2.3 评述 |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
7.3.1 城市总体规划 |
7.3.2 近期建设规划 |
7.3.3 城市区域规划 |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
后记 |
(10)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来源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第二章 |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 |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第六章 |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语 附录一 |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
四、宁波市城市森林建设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国土开发规划视角下的乡村发展振兴策略研究[D]. 王亚吉.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2]宁波市农旅融合发展研究[D]. 曹天泽.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实证与评估体系构建研究[D]. 张萌. 浙江大学, 2020(02)
- [5]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6]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山水格局背景下的南方丘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 赵勇翔. 湖南大学, 2019(02)
- [9]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土地集约利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