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城(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中心小学广西贵港537127)
摘要:有趣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的改革所倡导的课堂,同时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共同追求的课堂,这对于我们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上面临巨大而严骏的考验,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这才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所面临的、也是应该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适机训练,开展合作式学习、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阐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充满活力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11-02
有趣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的改革所倡导的课堂,同时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共同追求的课堂,这对于我们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上面临巨大而严骏的考验,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这才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所面临的、也是应该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先在课前下载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国人抽鸦片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历史故事导入法,课件出示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学弈》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则文言文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老师教下棋方法不好,才使后一人学不好。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人物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面对事情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适机训练,开展合作式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会。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如:我在教学《鸟情》一课时,让同学自主质疑,合作解疑,难的问题讨论交流,这样,同学们在交流中获得了知识,看到了合作的力量,也培养了学生间互相交往的能力。
又如十二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写到“我”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高兴地把它用花体字誊写了一遍,并且画上花边等待父亲回来时,文中有几句话“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在公开课时,要求学生对不懂的或感兴趣的地方质疑。一生针对这个地方质疑:“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呢?它是在等待中无聊地数时间吗?三个时间词中间只不过都相差一刻钟,为什么作者用句号,而不用逗号?”我觉得这一质疑相当有价值,不光体现了该生在认真读书,还具有深刻性。于是,借机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孩子们都认为作者这样写,更能体现他焦急而兴奋等待父亲归来,巴望得到父亲称赞的心情。虽然中间间隔只有十五分钟,可对小作者来说,却是太久太久了,因此,他用的是句号,而不是逗号。
这样的合作学习,很好地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去解读、生成和创造了“文本”、去构造了“意义”过程,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
六、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