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滑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路工程,单滑动面边坡,锚杆监测,动态预警
单滑动面论文文献综述
晏长根,孙巍锋,徐伟,刘保健[1](2018)在《基于锚杆监测的单滑动面边坡动态预警分析及安全分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完善边坡锚杆监测预警理论及促进锚杆监测法的广泛应用,基于锚杆实际受力特征和边坡不稳定演变规律,开展研究以确定监测锚杆预警阈值和单滑动面边坡安全分级。首先,对于锚杆监测单滑动面边坡,待加固锚杆及监测锚杆施工完,锚杆灌浆体强度已稳定,将短时间内应力调整及变形发展稳定后的边坡状态定义为边坡初始监测状态。接着,考虑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滑动面上水压力和地震的不利演变,开展平面应变数值模拟预演分析,获得相对于边坡初始监测状态的监测锚杆轴力增量和序列。再相对于边坡初始监测状态,采用边坡极限平衡稳定分析法分别获得不利演变导致的边坡滑动力增量和抗滑力减少量,从而拟合二者与监测锚杆轴力增量和的函数,并建立边坡动态稳定系数与监测锚杆轴力和的计算公式。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等关于边坡安全等级和预警的规定,将锚杆监测边坡预警等级划分为:蓝色无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最后,设计了锚杆监测单滑动面边坡算例及2个不利演变独立工况,阐述了采用该方法进行边坡动态预警分析及安全分级的流程。结果表明:针对类似边坡,先结合已有相关资料合理预判边坡影响因素的不利演变规律,再采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可达到良好的预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2](2016)在《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单滑动面滑坡的变形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地震滑坡变形破坏是否沿坡体内软弱夹层带而滑动,以玉树2#典型滑坡为试验原型,并以地震时采集的不同强度的地震波为试验动荷载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滑动面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坡体的破坏是先从坡体后缘浅层开始,进而向前缘和坡体内不断发展,而并非一定沿破体内软弱夹层(带)滑动。本次振动台模型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单滑动面滑坡的牵引式滑移破坏特征,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地震作用下滑坡的裂缝是由后部到前部的顺序出现,但是破坏是从前面先破坏,逐级往后部延伸,而且裂缝多为圆弧形。(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6年01期)
戴妙林,黄天成,张胤,钱赟,匡义[3](2011)在《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数值计算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确定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和判别边坡临界稳定状态的方法。为便于强度折减法与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比较,以典型单滑动面边坡数值计算为例,比较分析了滑动面材料屈服准则、自重应力场施加方法、计算模型单元网格尺寸和边界范围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数值模拟建议,以提高已知滑动面岩质边坡数值计算的精度。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法较为合理,超载法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无法得到安全系数。(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李治广,马建,徐盈娇[4](2009)在《削坡在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治理中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选择边坡治理方法往往依靠定量分析和工程经验,通过分析坡角、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作用,得出了削坡效果与斜坡几何尺寸的关系模型,实现了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治理工程中削坡适用性的定量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9年04期)
李治广[5](2007)在《单滑动面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是世界性的,滑坡灾害给世界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美元,我国70%地域为山区,滑坡发生密度大,频率高,是世界上受滑坡危害最严重国家之一。随着对滑坡危害的逐步重视,我国对边坡治理的投入越来越多,虽然有关滑坡治理的研究成果每年达上百项,但就滑坡治理的具体环节的研究仍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如: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结构面抗剪强度、选择稳定性评价方法、治理方案的确定等。以上每个环节都关系着边坡治理工程的成败,边坡治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治理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确定滑动面抗剪强度、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治理方法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对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治理中的叁个主要环节进行了研究。对确定岩质边坡滑动面抗剪强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说明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使用条件,针对使用反分析法及应力为零的原位抗剪试验的需求,本文对10m-30m高的单滑动面边坡结构面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 c值对稳定系数的影响随坡高增大逐渐减弱,φ值对稳定系数的影响随坡高增大逐渐增强;得到了不同坡高下c、φ值边坡稳定作用等值曲线,该曲线很容易区分抗剪强度参数c、φ值在边坡稳定中作用大小。通过极限平衡分析,建立了单滑动面岩质边坡二维稳定分析模型、叁维稳定分析模型。其中二维分析分为基本模型和考虑地震力两种;叁维分析分为考虑侧向切割面作用力和不考虑侧向切割面作用力两大类,并分别考虑了地下水作用、地震力作用、外部荷载作用。根据本文建立的稳定分析数学模型开发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治理辅助计算软件,实现了单滑动面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削坡适用性分析,c、φ值对稳定性影响分析三种功能,其中稳定性分析可以连续计算同地质条件下不同坡高时的稳定系数。将此软件应用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分析计算了叁个典型剖面处的稳定性系数,通过削坡适用性分析排除了原设计采用的削坡治理方法,最后确定采用排水、坡角挡墙、锚杆支护叁种方法综合进行该斜坡的加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7-05-01)
单滑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验证地震滑坡变形破坏是否沿坡体内软弱夹层带而滑动,以玉树2#典型滑坡为试验原型,并以地震时采集的不同强度的地震波为试验动荷载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滑动面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坡体的破坏是先从坡体后缘浅层开始,进而向前缘和坡体内不断发展,而并非一定沿破体内软弱夹层(带)滑动。本次振动台模型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单滑动面滑坡的牵引式滑移破坏特征,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地震作用下滑坡的裂缝是由后部到前部的顺序出现,但是破坏是从前面先破坏,逐级往后部延伸,而且裂缝多为圆弧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滑动面论文参考文献
[1].晏长根,孙巍锋,徐伟,刘保健.基于锚杆监测的单滑动面边坡动态预警分析及安全分级[J].中国公路学报.2018
[2].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单滑动面滑坡的变形机理[J].中国科技论文.2016
[3].戴妙林,黄天成,张胤,钱赟,匡义.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数值计算影响因素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
[4].李治广,马建,徐盈娇.削坡在单滑动面岩质边坡治理中的适用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9
[5].李治广.单滑动面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