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

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

朱华伟[1]2004年在《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文中指出网络品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得到极大的关注。网络企业虽然投入巨资建设网络品牌,但对网络品牌的含义和其建设方法却知之甚少。本文在阐释网络品牌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网络市场这个前所未有的独特环境中如何建设网络品牌,并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虚拟体验影响他们对网络品牌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意向。本文的研究目标如下:(1)找出影响网站互动性和生动性的关键的网站功能设计和形象设计因素;(2)探讨网站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对消费者的虚拟体验的影响;(3)探讨虚拟体验对消费者的网络品牌态度的影响。 与传统品牌相比,网络品牌在展示、个性以及绩效皆呈现出独特性(Sandeep Dayal et al,2000):网络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工具使企业可以生动形象以及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传统的媒体中只有成本高昂的影视媒体的效果可以与之媲美,其余的媒体只能提供静态、片面的品牌展示;网络品牌强调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顾客的个性化,而传统品牌的个性化强调的是品牌自身的个性化,是与其它品牌相比而形成的差异;由于消费者利用网络获得的信息可以对网络品牌的绩效进行综合、客观和精确的评价,所以网络品牌的绩效表现是全面、理性和精确的,而传统的品牌绩效表现则主要依靠广告轰炸,因而是片面的、感性的和模糊的。 网络品牌的独特性使得虚拟体验(telepresence)成为建设网络品牌的重要方式。虚拟体验指个体在由沟通媒体创造的环境中的体验(Steuer,1992),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者在网站感知的虚拟体验的程度——网站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它们都需要通过网站的设计因素加以体现。本文在Coupland.et.al(2003)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网站生动性和互动性的五个网站设计因素:网站的反应速度、网站的描述性、网站的可控性以及网站提供的信息的质量和网站的多媒体演示,并分别研究它们对虚拟体验的影响。 虚拟体验提供一个媒体环境,消费者在其中通过体验获得信息,并通过所拥有的品牌知识形成品牌态度(Klein,2001),本文根据“顾客导向的品牌资产理论”(Keller,1998),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情感(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倾向)和意向(消费者针对品牌所采取的行动倾向)叁个方面研究虚拟体验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目标导向型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以半控制性实验的形式要求他们在指定的叁个网站之一进行虚拟的购买—在电脑网站购买一台式电脑,然后独立填写问卷。研究发现网站的可控性和信息质量对消费者感知的虚拟体验有显着的影响,反应速度、描述性和多媒体演示并没有如期望地那样对虚拟体验产生积极显着的影响;虚拟体验显着影响消费者对网络品牌的认知、情感和意向。

雷璐屹[2]2012年在《基于网络的品牌形象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类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主要媒介,为品牌形象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企业标志(logo).象征图形、标准字体和色彩等元素在网络设计上应用,促进了使企业的品牌形象传播的高度统一,使企业的形象达到最理想的品牌传播效果。论文力图基于网络媒介作为传播的平台,与网络CI设计相结合,对企业网站形象设计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建构、对企业形象设计语言做一个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网页动画的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前瞻性的研究。文章以神旅股份网络推广为例,结合设计实践做出深入分析。论文主要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网站品牌形象的内涵,为本论文选题铺垫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网站CI、网站的标准字体和色彩、网络平台的品牌形象诉求等。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网络品牌形象的设计与传播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深入探讨网络品牌形象设计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思想,从企业的差异化入手剖析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和网络品牌形象设计两个方面,为品牌的树立与识别系统设计的确立建立完整理论。网络品牌形象设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文本识别系统等等。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是市场认知程度的象征,认知度高的品牌为企业的成功提供了很大的保险系数,也即企业与成功只是咫尺之遥。网络品牌的理念所强调的是品牌所承载的价值观,品牌所弘扬的企业使命和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与识别。第叁部分是神农架旅游公司网站的案例分析,根据神旅公司网站的规划设计结合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相关要素,呼应前两个部分对网络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进行分析,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在这个部分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整个网站页面看上去非常的简洁、明快,旅游文化清晰明确,设计要素选取神农架地区的鸽子花作为企业的文化要素,无疑网站的设计与企业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总之,企业网络品牌形象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如果要形成一个企业网络品牌形象更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但从一个网页设计师要把企业的网站设计好的角度,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还要有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知识,按照企业的差异化设计的方法准确地设计出既符合企业的需求,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富有创意的视觉传达作品。

刘文研[3]2011年在《e品牌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CNNIC的统计,到2008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2.53亿,远远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08年奥运会期间,观众首选的媒体由电视和报纸变为电视和互联网,互联网从此由“第四媒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媒体。目前互联网正在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向农村和老年人扩散,网络的渗透率还在不断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种全新的、以网络为生存空间的e品牌应运而生。e品牌属于网络品牌,但它又不等同于网络品牌,它是必须以互联网为生存空间的网络品牌。e品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与我们产生互动,而网络品牌可以。有些网站比方说淘宝、可口可乐,他们就属于网络品牌,因为他们的产品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与人们产生交流。但e品牌不是这样,例如:Google、搜狐、腾讯等。e品牌无法在现实中与使用者产生互动,它的网站是它与使用者交流的唯一平台,这就决定了这类网站品牌的特点和个性只能通过他的标志、界面、色彩和技术传递给我们,所以这类网站的CI形象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e品牌传播和沟通方式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与传统品牌和网络品牌在视觉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本文首先对e品牌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总结出e品牌的概念,并对e品牌的发展历史做了细致的分析。之后又从传播学、符号学、心理学角度对影响e品牌形象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引入本文的主题e品牌形象设计研究。e品牌的CI形象设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文本识别系统。现今的e品牌中不乏成功案例,Google、百度、优酷等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行业的领头羊,除此之外,大多数中小网站都被淹没在茫茫网海。研究e品牌的CI形象设计和品牌建构模式有助于国内各中小网站迅速提升品牌形象,从而使中国的网站建设尽快的从对技术的关注转移到对品牌的打造上来,实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不仅如此,新兴的e品牌也为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e品牌的特殊性决定了CI形象设计不能沿袭传统品牌形象塑造的方式,必须有所改变。这也在无形中丰富了CI形象设计理论,促进了CI理论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倪书筠[4]2017年在《“她经济”背景下的网络品牌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也不断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女性庞大的消费力对经济起到了明显的推动效果,从而带来了一个“她经济”的时代。尤其是在越来越广泛的网络购物中,女性成为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消费人群,不难看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网络市场中,抓住女性消费者就可以抓住市场竞争力。本论文通过研究概括“她经济”与网络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详细分析“她经济”对网络品牌构建、网络品牌设计的影响,从情感化影响、审美需求影响、认同感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从研究女性消费特征、女性消费心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网络消费的流行趋势,分析当前网络品牌形象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她经济”背景下的网络品牌形象设计理念、建构理念以及建构流程。深入探讨网络品牌定位在“她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性,并详细的从网络品牌形象设计的基础部分、包装设计、网店设计及其他设计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将实践经验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归纳总结出符合女性消费喜好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作者长期设计实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总结理论成果,对网络品牌形象设计做出理论指导。

邢影[5]2011年在《企业网络品牌建设及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建立和巩固企业的品牌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营销重心。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对宇通客车网络品牌营销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了传统企业在互联网世界进行网络品牌建设的途径、过程、方法以及前期需要分析的因素,并且根据以往的文献梳理,借鉴网络营销的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案例,设计出企业网络品牌的绩效评价体系,分别为自身网站关注度、品牌转化度和自外部网站关注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影响企业网络品牌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业网络营销成熟度、行业网络营销适应度、企业的需求度以及企业的执行力。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客车行业以及其他传统企业的建设网络品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式、途径;并且根据本文提出的网络品牌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对自身的网络品牌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最后提出了企业建设网络品牌的影响因素,为企业提高网络品牌传播效果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贺丹[6]2014年在《基于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购物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经营者和企业开始通过互联网建设和发展品牌。由于网络营销的特殊性,因此基于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品牌塑造也呈现不同的形式。相对于传统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而言,除了基本的视觉设计外,网络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一些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客户体验,品牌网站或网络店铺设计、社会化媒体营销等。论文首先对这些构成网络品牌的新要素首先从理论上解释说明,然后结合现有的网络农产品品牌使用这些要素的案例,分析其在塑造品牌形象中的表现形式以及作用。设计规划方面,应从农产品品牌形象出发,结合网络销售的特点,了解互联网和网络营销的特点,厘清基于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品牌与传统线下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区别。然后对网络销售农产品品牌进行整体的形象建构,对市场进行细分、品牌的精准定位,明确目标消费群体。接着围绕品牌定位和品牌个性,设计以品牌标志为核心的包括标准字、标准色以及卡通形象等基础设计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包装、网站或网络店铺设计以及其他应用部分等方面的设计,同时注意品牌应当合理利用社会化媒体等方式来进行品牌形象推广和客户关系维护。

舒伟[7]2007年在《品牌网络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的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一方面,中国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海外扩张屡受挫折;另一方面,国内众多行业排头兵品牌危机四伏,中国企业进入品牌危机高发期。严峻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重建中国品牌新形象?中国企业能否参与重构全球品牌新秩序?与国际着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形象力差距较大。我国许多企业的形象与品牌意识薄弱,许多企业领导人只重视生产力和销售力,忽视形象力;只算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价值,不算企业形象与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现实中仍有许多企业把网站当作电子宣传册用,而不像纯粹的网络公司那样看重品牌网络。面对强大的国际资本与着名品牌的进攻,反映迟钝,招架无力,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忽略使许多企业与外资合资中损失惨重。与世界着名企业相比,中国大型国企的形象力太差了!国人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比国外品牌认知度低。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企业在INTERNET上拥有自己的网站和博客将是必然趋势,网上形象的树立将成为企业宣传产品和服务的关键。品牌形象代表国家形象,品牌之争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的命运之争。中国要从一个世界制造大国成为品牌大国将有一段崎岖、艰苦、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我们首先找准制约中国品牌发展的瓶颈和突破口,才能寻找出一条超越竞争的捷径。那么,什么是造成“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差的关键因素呢?通过对国际知名品牌的分析,我认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无论是整个行业还是具体到每个企业,都缺乏形象力,品牌形象差。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品牌网络的建设已越来越显得迫切,国内企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传统离线品牌的塑造。本文首先纠正了当前社会各界对形象的片面理解,提出了基于形象的品牌内涵,同时创造性的提出了与企业CIS设计相统一的“BNIS”品牌网络识别设计标准模型,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品牌网络识别设计(BNIS)”的概念,文章主体分别从品牌网络识别设计的五个层面入手对网络环境下的品牌识别设计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在写作过程中,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注重实证性的研究,结合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期望能给我国企业的品牌建设有所参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的品牌竞争形势,介绍了本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意义,同时评述了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品牌与网络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品牌新定义;第叁章系统介绍了品牌网络理论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原则等,并区分了目前相对混乱的品牌网络与网络品牌概念;第四章突破了通常的品牌识别设计仅停留在视觉识别设计的局限,建构起包括品牌网络理念识别、品牌网络行为识别、品牌网络听觉识别、品牌网络视觉识别及品牌网络文本识别在内的完整体系,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层次的内容;第五章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采取的一些具体可行的网络品牌战略对策。

陈志平[8]2007年在《B2C购物网站消费者感知互动对态度的影响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而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生活方式、个性体验和虚幻体验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迅猛增加,引起消费者经济生活的巨大变革。感知是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基础,消费者心理是研究消费者态度行为的前提。对于感知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行为的本质。本研究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研究的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为基本框架,结合电子商务消费特性,从体验角度出发,以感知因素为切入点,在原TAM模型加入感知互动各维度(感知生动、感知控制、感知响应和感知个性化)这一关键外部变量,同时,增加虚拟体验,结合原有的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探讨它们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以及内在的作用机制。首先,本研究对消费者态度、虚拟体验、感知互动和科技接受模型(TAM)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着重探讨了国内外研究中,科技接受模型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各变量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模型的构建。本研究以东南沿海四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网络用户为调研对象,结合SPSS 13.0与结构方程统计软件AMOS5.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模型的验证,探知消费者的感知互动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模式。实证结果表明,感知互动各维度正向影响消费者网站购物的娱乐性感知——虚拟体验,功能性感知——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其中虚拟体验对感知生动和感知个性化的中介作用显着,感知易用和感知有用则对感知生动、感知响应和感知控制的中介作用显着),进而通过虚拟体验、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的中介效应,最终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购物网站建设的营销建议,以提高购物网站的营销效果。

林好[9]2006年在《网络品牌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品牌体验设计是一个较新的设计领域,是随着近年来体验经济概念的提出,网络技术及品牌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以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良好体验为设计目标,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 本文首先结合时代背景,对网络体验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分析人的体验需求层次,论述了网络品牌体验设计中多元而综合的设计诉求,以及针对审美、娱乐、教育、参与这四种不同体验类型可以采用的设计手法。消费心理学原理是品牌体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消费者需求类型提炼了品牌体验设计的四个重要环节:品牌形象展示设计,品牌产品体验设计,品牌绩效体验设计,品牌文化体验设计,并深入阐述了这四个环节中的设计要点以及不同的体验诉求手法。 除了丰富的设计诉求手法和多样的设计环节,网络品牌体验设计的成功离不开整体效果的控制。本文探讨了体验诉求矩阵在设计中的多种运用,通过实例探讨了体验设计的整体流程,以及其他相关的整体控制问题。 最后,本文对网络品牌体验设计的未来发展作了简要的探讨。

戴瑞[10]2013年在《以优化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品牌网络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随着人对精神、心理和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进步,体验作为一种设计思想开始得到重视,尤其是在网络时代,随着互动性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意识到在网络中品牌形象塑造的范畴早已超越了界面,开始深入到消费者的心里、行为方式和自我价值体现等方面。品牌网络形象带来的情感体验,是指消费者在品牌网站中通过感观、思考以及交互行为所获得的体验,是对与品牌形象、个性和文化整体感知及思考的过程。研究的品牌网络主要是指传统消费产品品牌的网络形式,这些品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关系密切,因为这类品牌的网站设计,不仅要应注重信息的传播,更应该注重将品牌文化、个性融入消费者的体验之中去,为消费者创造愉悦而难忘的情感体验。本文首先结合品牌网络推广、品牌形象塑造的发展,分析了传统品牌都重视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并阐述品牌网络形象的构成要素识别的定义和四个系统。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得出了品牌网络形象设计中需要重视用户情感体验的结论,并具体阐述了情感体验的相关理论。将唐纳德.诺曼教授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情感体验划分的层面结合了情感设计模式引入品牌网络形象设计中,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品牌网络形象中情感体验的叁种不同过程及表征、每种情感体验类型的特点以及对设计不同属性的侧重。根据网络受众的主要特征和情感需求,归纳出优化情感体验的方法、表达途径及目标确立,提出较为完整的基于情感体验层面的品牌网络设计流程。在流程各阶段,提出需要优化的环节,以便在设计中用于指导实践。重点研究建立以优化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品牌网络形象设计,从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和反思层面入手,论述了了各个层次相对应的优化环节,并逐级递进,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将设计方法通过具体的设计实例阐释说明,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D]. 朱华伟. 武汉大学. 2004

[2]. 基于网络的品牌形象传播研究[D]. 雷璐屹. 中国地质大学. 2012

[3]. e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 刘文研. 长春工业大学. 2011

[4]. “她经济”背景下的网络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 倪书筠. 浙江农林大学. 2017

[5]. 企业网络品牌建设及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D]. 邢影. 河南工业大学. 2011

[6]. 基于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 贺丹. 浙江农林大学. 2014

[7]. 品牌网络形象设计研究[D]. 舒伟. 山东大学. 2007

[8]. B2C购物网站消费者感知互动对态度的影响模式研究[D]. 陈志平. 浙江大学. 2007

[9]. 网络品牌体验设计研究[D]. 林好. 同济大学. 2006

[10]. 以优化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品牌网络形象设计研究[D]. 戴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