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经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教育体制,意识形态,舆论,民间,经理,社会,国家。
五经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徐建委[1](2003)在《两汉教化故事的流通和《五经》理念的伦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的一些像“孝敬”这样的所谓传统的观念是在何时、在什么力量下、在什么样的过程中成为“传统的”观念的。所以本文将着力点放在了下面这个具体问题上:汉帝国的意识形态、国家教育体制、民间社会的舆论空间是如何与教化故事这种文学形式相结合,逐步把以《五经》理念为代表的国家主张贯彻到乡里生活中去,成为个人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的。 具体行文中,本文将切入点放置在山东沂南北寨村1954年发掘整理的画像石上,通过对沂南古墓画像石中的历史人物画像的分析,可以发现两汉时期地方社会流传的一些教化故事与经学有一定的关系,并且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播的。值的注意的是,这些故事经过了汉代文人改编,其叙述有明显的君主意识和君臣观念,因此具有了汉帝国意识形态的特点。 在对沂南地区故事传播的历史可能性的考察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教化故事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流传是在基本母题保持不变情况下故事的历史演化。这种历史演化的特点是:流传中的故事会逐渐加大它对流传区的影响。结合对汉代国家教育体系的考察,本文认为教化故事在汉帝国以文教策略重新整理地方社会的政治权力秩序,并使其意识形态向下层社会渗透的过程中,是主要的文教通俗形式之一,也是帝国权力表达的文学形式,它在使普通的民众接受“皇权”和“天下”观念的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使地方社会的战国纵横风气在不知不觉中淡出历史舞台。同时在地方社会从先秦前汉文明类型过渡到东汉之后文明类型的“文明化”过程中,它也是汉帝国播向民间的“文明”知识的有效的传授方式之一。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的角度而言,以《五经》为主的知识体系经过两汉社会,由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学术——“儒学”,转变成了一种全社会遵行的伦理——“儒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化故事作为一种通俗的知识形式,成为推动上述转变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03-05-01)
五经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五经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1].徐建委.两汉教化故事的流通和《五经》理念的伦理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