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图”与上古天文中心在湖南考(论文文献综述)
古宏韬[1](2021)在《明清祭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祭文是礼仪活动中人与鬼神互动的告祝文本,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以表达情感或思想主张见长,兼具礼仪功能和文学价值。论文以明清时期的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祭文的文本整理、分析,深入到礼仪文化与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和内涵之中。在传统文学研究基础之上,侧重发掘明清祭文所具备的社会、思想价值。根据祭文的功能与对应的社会领域,划分出国家礼仪祭文、儒家士人祭文、民间祭文等类型,主要探讨明清时期祭文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或历史趋势等问题。最后,对明清祭文的总体特征得出一些结论。明清祭文的体例和文风基本继承唐宋,而文学创作水平有所停滞。但与此同时,明清祭文比较突出地展现了一些人文主义关怀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反映出当时人对社会现实以及人类幸福的关注。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明清之前中国祭文历史作简要回顾。祭文产生于上古“祝”的传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是国家礼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在魏晋南北朝后,抒发情感的哀祭文兴起,并在唐宋发展成熟。祭文在礼仪功能和文学形式上的丰富,为此后时代的这类文本创作打下了基础。第二章梳理明清国家礼典中常见的祭文,包括对其功能、种类的分析。国家礼典、礼书保存了多种礼仪文本,其中就包含了各种礼仪场合中使用的祭文。在天地、社稷、宗庙、孔子以及各种神只的祭祀礼仪中,祭文反映了礼制或政治事件的变迁。明朝建国初期、嘉靖时期“大礼议”对祭文制度的建立和改造,乃至清代满人对祭文的利用方式等,均是加强国家祭文与政治联系的重要节点。第三章在国家礼典祭文的基础上,讨论明清皇权与祭文书写之间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帝制时代一个高峰,专制权力对国家、臣民的生活产生重大作用。祭文作为权力叙事的工具,反映了多种历史事件的走向。清代满人祭文还与多民族事务的处理方式存在关系。通过一系列清代祭文的制度规定和实施手段,清人多民族视域下的政治权威得以展现。祭文在这些国家权力的层面体现出较强的实用、功利性。第四章关注对象为儒家士人阶层,涉及包括哀祭与祷神在内的多种祭文形式和体裁。士人祭文主要含有文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信息。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特征及其与唐宋以来文风的关系,是探索明清祭文之文学价值的核心。明清士人祭文还反映了一些思想史的现象,例如理学、阳明学、乾嘉汉学崛起、三教会通等风潮,以及政治上的“学统”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明清中国文化与欧洲文明发生互动,“礼仪之争”里中国士人围绕祭文的往来争论,使中国文化重视人世、排斥鬼神迷信的价值观得到重新阐释。此外,明清士人的祭文中,具有较多的对个体生死的关怀,这些方面都是展现人文精神价值的重要内容。第五章谈明清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下移、传播。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和发展,是儒家主流的礼文化发生下移的过程。通过考察儒者在民间的礼文实践,以及日用书籍、大众文学等知识载体中的祭文信息等,将有效揭示民间文化在世俗化上的发展方向。民众在祭文中寄托的现世追求,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陈晓媛[2](2020)在《浙东文人钱肃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钱肃乐是明末清初浙东着名的抗清文人,他的抗清事迹多为世人研究,而他的文学作品却鲜有人论及。本文从钱肃乐的家世生平、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和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其做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是考辨钱肃乐的家世与生平。钱氏家族自皖南宣城迁浙江宁波府鄞县,其家族最早可追溯到宋朝,而宁波开基始祖则始于明初,是一个贯穿于明代历史的世代书香的家族。由此形成钱氏家族的文化特征:科宦隆家、忠孝传家、诗文誉家。钱肃乐终年42岁,其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家居读书时期、科举仕宦时期和抗清斗争时期。钱肃乐交游广泛,交游对象涉及到地域文人、官员僚友及方外人士,尤以前两者为主体。第二章是对钱肃乐诗歌创作的研究。钱肃乐生于地崩山摇的时代,命运多舛,有着家破国亡的多重打击,诗歌创作虽不是他生命的主体,却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有着较为深刻叙述和反映,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哀叹民生疾苦、咏叹亲情友情、书写眷念故国和悲叹身世浮沉四个方面。钱肃乐诗歌创作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一是意象苍凉,意蕴悲吟;二是语言典雅,善用典故;三是风格多样,沉郁为主。第三章是对钱肃乐散文创作的研究。钱肃乐的散文创作,文体多样,而以“疏”“赞”“传”三种文体最为突出和代表性。疏体文的核心内容是陈词报国,向鲁王上言关于抗清复国的战略谋划,在艺术上呈现出雄文博论的特征。赞体文是钱肃乐散文文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文体类型有图赞、像赞以及序赞,整体上呈现出古雅的艺术特色,以四言句式为主,重视语句的押韵。传记作品存量不多,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学特征,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审美性的有机融合。第四章是对钱肃乐的文化影响的探究。以后人对钱肃乐纪念的诗词文等作品为样本,可以探讨钱肃乐对当时乃至后世之人的文化影响。首先,纪念文本作者从时代分布看,由明末到晚清,尤以明末清初为集中;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两浙地区,尤以浙东为多,同时辐射到江苏等附近地区;从社会身份看,涉及到各个阶层,有士人、官员、布衣、僧人,尤以士人为多。其次,钱肃乐精神的外在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集重编、文本揄扬。最后,钱肃乐精神的内在影响则表现为清正廉洁的为官品质以及忠贞不屈的为人气节。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王丽莎[4](2019)在《李锴《睫巢集》笺注》文中研究说明李锴是清代学术研究中不可绕过的一位重要人物,《睫巢集》是研究李锴诗歌的重要文籍。李锴与戴亨、陈景元并称为“辽东三老”,因为李锴的祖籍在东北,所以他属於广泛意义上的东北诗人。同时,还是清朝八旗诗人的重要成员。作为一代通儒,李锴博览群书,研习经典,勤於着述,为清代学术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着作。李锴一生可谓是四处漂泊,广交朋友,游历於山水之间,笔耕不辍。直至晚年隐居盘山,诗歌创作也从未间断。李锴之诗,主要收集在《睫巢集》、《睫巢後集》、《含中集余稿》、《集杜》等作品集中。《睫巢集》为李锴亲手修订的一部较为全面的诗集,应该是收录了清乾隆六年之前,即在56岁之前的主要诗作。《睫巢集》分为六卷,共532首诗。李锴之诗贵在没有功利色彩,诗歌倾向於内心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与其一生的交游轨迹可以相互印证。在诗歌的艺术表达方面,李锴广泛摄取汉魏、唐宋诗歌创作精华,并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和人生感悟,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李锴之诗,广泛的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诗歌作品中更多地弥漫着佛道气息,即便是杂糅於其中的景物描写,字里行间无不展现出峻峭锋利又不失和谐自然的风貌。然学界对於李锴其人及其学术成果的关注寥寥无几,缺乏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文利用文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李锴《睫巢集》进行校注与评析。
闫梦珂[5](2019)在《《广成集》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成集》由唐末五代着名道教学者杜光庭编纂而成,共十七卷。当今,学术界对《广成集》的研究有不少成果,主要集中在作者生平、着作、考证史料、文献整理、历史流变地探讨及其文学成就等方面,但在词汇研究方面还是空白。此书体现了唐末五代道教以斋醮科仪活动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词汇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此章主要说明选题缘起与杜光庭《广成集》概况、道教语言与《广成集》语言研究现状、文体分类、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内教词汇研究此章主要研究与道教关系密切的科教仪式类词语、天堂仙境类词语、天文术数类词语、经书简牍类词语、服食炼养类词语、天神地只类词语、洞天福地类词语。本章考察道教特色词汇,说明道教对汉语发展的贡献。第三章:外教词汇研究此章主要研究书中借用的佛源词、本土传承词。考察佛教特色词汇,揭示道经词语与佛教文化的互动关系;考察本土传承词,揭示儒家学说、传统文化与礼俗对道经词汇的影响。第四章:新词研究此章主要研究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词汇,这些词汇可称当时的新词,我们将这些词分为结构新词和语义新词进行讨论。第五章:颜色词与带“三”数字词研究此章主要研究具有深厚文化含义的色彩词汇和数字“三”构成的词汇。结语通过对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广成集》中的各类词汇,既有对道教文化的弘扬,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借鉴了佛教外来词汇,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对于系统而全面地把握杜光庭的道教思想,研究唐宋道教乃至道教各方面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罗冰[6](2018)在《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中国化研究也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而要全面地理清这一问题,做好不同区域的佛教地方化过程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皖江流域早在东汉时期就沾染佛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片区域的佛教发展具有很强的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于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皖山地区是佛教中国化早期的重要区域,在这里来自古天竺的菩提达摩禅法同大乘禅法相融合,使皖山地区成为中国禅宗的滥觞之壤。九华山地区是中国佛教高度世俗化的典型代表,佛教在这里同民众的希冀、精神的信仰相融合,使九华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此,皖江流域应当成为研究佛教地方化的标本区域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历史时期佛教的主要因子在皖江流域的地理分布变迁及其原因,并试图划分不同时期皖江流域的佛教文化区,初步总结其演变规律。在因子选择上,由于规模宏大之寺院,造诣高深之僧侣,影响深远之佛法,虔诚狂热之檀越是构成佛教传承与佛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因此,本文以皖江流域地方志为基础史料,选取寺院、僧人、佛教学术、居士与檀越四个因子,来具体分析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的发展情况。第一章选取寺院这一角度,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整理,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两宋时期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寺院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分析寺院分布规律及特征,并对影响佛寺分布的重大事件与政策进行了适当的分析。第二章则选择僧人这一因子,通过分析往来于皖江流域传法僧人的籍贯来理顺不同时期皖江流域佛法的主要来源;通过梳理皖江流域内本土僧人的籍贯地与成长地,来具体分析流域内各地区佛教的发展程度以及皖江流域僧人对于其他地区佛教发展的影响情况。第三章选择学界较少使用的居士与檀越这一指标,分析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不同时空间的俗家信众的活动情况,并具体分析各地民间奉佛的浓淡程度,以了解佛教世俗化的变迁情况。第四章通过统计同皖江流域相关的佛教着作的分布情况,探究皖江流域佛教学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发展程度,并通过分析不同时空佛教典籍的流传情况,明晰皖江流域佛教经典的传播情况。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在以上四章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进行了划分,并勾勒了其主要特征。同时重点关注了佛教文化的重心——皖山地区与九华山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最后综合分析了皖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以及历史上的人口、交通、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佛教各要素分布与变迁的影响。
邹虎[7](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梁译尹[8](2018)在《岭南遗民陈恭尹山水诗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易代之际,在惨淡现实氛围和高压政治环境的影响下,无数遗民诗人在山水诗中曲笔抒怀,藉以表达故国沦亡之悲和寄寓坚贞不屈的气节。作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亦侧身其间,吟咏了大量云霞满纸的山水诗篇。本文拟结合明清易代的历史背景以及陈恭尹的人生遭际,在着力论述其山水诗中的遗民情结和岭南地域特色的同时,力求形成对其山水诗的系统分析。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探讨山水诗的渊源与发展,追寻明清之际山水诗的审美流变,并介绍陈恭尹的研究现状和界定其山水诗的范畴,指出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一章以诗学与史学交汇的眼光对陈恭尹的山水诗进行观照,在江山易代的特殊背景下,分析陈恭尹的遗民行迹与山水诗创作历程的关系,从其山水诗中管窥其遗民心迹的变化,并表现其山水诗中凸显的黍离之悲。第二章从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出发,强调陈恭尹山水诗与岭南地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其山水诗与岭南地域的联系,并指出岭南遗民诗坛以及岭南群体性诗风对其山水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阐述山水审美中陈恭尹的主体建构与人格完成,包括以隐逸山水的方式寻求对现实苦难的超脱,通过观揽宇宙追求“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以及在山光物态中突破身世的痛苦和自我的局限,在山水诗中体现出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第四章从诗画同构、妙用修辞、驰骋想象、以境映心四方面分析陈恭尹山水诗的艺术特征。第五章则将陈恭尹山水诗置于诸类题材诗歌和“岭南三大家”山水诗中进行比较,彰显其在岭南诗坛和清初山水诗坛中的地位,指出其对后世山水诗创作的深远影响。
蒋南华[9](2018)在《梵净武陵:中华文明最早发祥地考析》文中认为武陵山主峰梵净山位于贵州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是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的分水岭,覆盖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和桂北地区。通过考古发掘和发现,所有生命的生存和进化过程,都可以在这一地区找到重要证据和最具代表性的化石标本,由此认为梵净—武陵地区是"世界古生物的摇篮","世界最早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起源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赵延花[10](2017)在《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蒙古族建立的统—封建王朝,元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农耕二元文化、蒙——汉二元文化碰撞最为剧烈、交融最为深入的时代。元代诗歌作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媒介和纽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诗史互证理论,对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诗歌作宏观研究和个案分析,试图梳理诗歌在元代蒙汉文化交融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元代诗歌中关于蒙古族接受汉族文化的诗歌众多,除了已有的研究,可以开拓的空间巨大。论文第一章研究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儒家文化的崇尚。在中原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居于核心位置,是维系政统所必需的道统。为了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蒙元统治者逐步将尊孔崇儒演变为元朝的基本国策,元代诗歌演绎了蒙古族崇尚儒家文化的历史进程:诏请汉族儒臣,学习儒家思想,祭祀孔子,建立儒学教育体系,实施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儒家文化的播迁,加强了汉族文人对蒙古族统治的认同,元代诗歌也表现了蒙古族诗人的儒者情怀。第二章研究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道教文化的青睐。蒙元王朝占领金宋故土的同时,也据有了金宋人民。金宋故地的道教掌教及弟子进入蒙元政权,道教文化获得蒙古族的青睐,直接推动蒙汉文化及文学的交融。元代诗歌既表现了全真、正一等道派受到蒙古族的青睐,同时也表现了蒙古族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接受。第三章研究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汉传佛教文化的认同。蒙元政权虽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对汉传佛教也优礼有加,耶律楚材作为禅宗居士,是最早将禅宗思想传播到蒙古族上层的诗人,其诗歌中对元初佛道之争的描写,具有重要的意义;刘秉忠是忽必烈重要的谋士,也是禅宗临济宗的僧人,他在描写忽必烈征讨大理的诗歌中,书写了蒙古族对佛禅戒杀思想的接受;元代的诗僧描写了蒙古族对汉文化的重视,蒙古族诗人与诗僧多有交往,也留下诸多涉佛创作。元朝建立之后,文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参加上都巡幸。关于参加上都巡幸的诗人及其创作,自元代开始已有相关研究。论文第四章从蒙汉文学交融的视域出发,将两都巡幸制放在元代实施的“蒙汉二元”制度之下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这类诗歌新的文化内涵。主要论述了元诗对两都巡幸意义的思考、对驿路风情的描写、对巡幸期间元朝皇帝在上都举行的皇家宴会的吟咏等。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民族群体中产生、发展和演变,是规范一个地域生活群体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本力量。蒙元政权的建立,尤其是两都巡幸制度的实施,蒙古族从历史舞台的幕后走向了前台,草原民俗文化也开始受到诗人的关注。论文第五章通过研究元代诗歌对草原民俗的书写、草原民俗诗内容上的新变以及草原民俗诗中的蒙古语等内容,拓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在近百年的岁月里,蒙古族统治集团通过战争结束了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大江南北,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统一的时期。宋金元文人目睹了蒙元政权通过战争结束分裂,统一大江南北的史实,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丧乱诗。论文第六章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关注由金入元和由南宋入元的众多文人,以他们记录兵连祸结的时代、记录文人充满创伤和矛盾的心灵的丧乱诗为对象,研究这些诗作对家园残破、生灵涂炭的书写,研究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对参战各方的褒贬,对蒙古族统治者接受仁民思想的称颂以及慷慨悲怆的风格。中华多民族形成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诗歌在这部历史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独特的,是政治、经济、军事等交流手段不能比拟的。研究蒙汉诗歌交融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能为研究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学交流提供范式。
二、“皇图”与上古天文中心在湖南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皇图”与上古天文中心在湖南考(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祭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祭文的定义和范畴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选题思路、意义与展望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以前的中国祭文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先秦至秦汉的祭文概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祭文概况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祭文概况 |
第四节 明以前祭文史小结 |
第二章 明清祭文与国家礼典 |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祭文书写与收录概况 |
第二节 吉礼祭文 |
一、祭天的祭文 |
二、祭地与社稷的祭文 |
三、祭祀宗庙先祖的祭文 |
四、日月星辰的祭文 |
五、内殿节日祭先的祭文 |
六、劝农之礼的祭文 |
七、岳镇海渎山川的祭文 |
八、动物神的祭文 |
九、城隍神与祭厉的祭文 |
十、历代帝王与三皇的祭文 |
十一、关羽神祀祭文 |
十二、孔圣的祭文 |
十三、祭祀功臣亲信的祭文 |
第三节 凶礼祭文 |
一、皇室的丧葬祭文 |
二、品官士庶的祭文 |
第四节 嘉礼祭文 |
第五节 满族朝廷礼仪中的祭文 |
第三章 明清祭文与专制皇权 |
第一节 谕祭文的频繁化和权威化 |
第二节 宗教化的祭文:青词、道士与政治权力 |
第三节 祭文与封神运动 |
第四节 祭文与满人政权的威信 |
第四章 明清士人的祭文世界 |
第一节 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创作 |
一、明清士人祭文的常见书写形式 |
二、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史特点 |
(一)明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
(二)清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
第二节 思想史视野下的明清士人祭文 |
一、明清祭文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建构 |
(一)祭文与理学的“学统”“道统”意识 |
(二)以阳明学为中心的祭文与思想传承情况 |
(三)清代乾嘉学术氛围中的士人祭文 |
二、祭文与儒学面临的挑战:“学禁”和三教会通 |
三、明清之际天主教与中国士人的祭文解读 |
第三节 士人祭文中的政治生涯图景 |
一、明清儒家祭文中的节义现象 |
二、祭文中的士人从政生涯 |
(一)军旅事务 |
(二)荒政与灾患的祈祷 |
(三)治河 |
(四)左迁与流放 |
第四节 士人祭文与生死观念 |
一、自祭文与士人的生死观 |
二、士人祭文与贞烈女性塑造 |
第五章 民间祭文与礼制下移 |
第一节 士人阶层与民间祭文的关系 |
一、民间祭文用典及其内在精神 |
二、士人引导下的民间祭文 |
三、祭文与士人的负面形象:以“错死人”笑话为例 |
第二节 民间日用书籍所见祭文及其礼仪 |
一、日用类书所见民间祭文的类型和特点 |
二、民间日用祭文的礼仪损益 |
(一)祭文中祭品称谓的统一简化 |
(二)祭文与宗族祭祀 |
(三)世俗趣味的墓祭文 |
第三节 祭文与民间俗文化 |
一、祭文的社会节庆风俗 |
二、礼文学的雅俗分合 |
三、祭文与地方社会的信仰 |
四、通俗文学中的祭文:从“歌祭文”引发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2)浙东文人钱肃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钱肃乐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钱肃乐的家世概述 |
一、钱氏家族之世系传承 |
二、钱氏家族之文化特征 |
第二节 钱肃乐的生平履历 |
一、家居读书时期 |
二、科举仕宦时期 |
三、抗清斗争时期 |
第三节 钱肃乐的交游述考 |
一、与地方文人的交游 |
二、与官员僚友的交游 |
三、与方外人士的交游 |
第二章 钱肃乐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钱肃乐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一、民生疾苦的深沉哀叹 |
二、亲情友谊的真情咏叹 |
三、眷念故国的壮心书写 |
四、身世浮沉的人生感叹 |
第二节 钱肃乐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意象苍凉,意蕴悲吟 |
二、语言典雅,善用典故 |
三、风格多样,沉郁为主 |
第三章 钱肃乐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疏 |
一、疏之思想:陈辞报国 |
二、疏之艺术:雄文博论 |
第二节 赞 |
一、赞之文体类型 |
二、赞之艺术特征 |
第三节 传 |
一、历史真实性 |
二、文学审美性 |
第四章 钱肃乐的文化影响 |
第一节 文化影响的时空视阈 |
一、时代分布 |
二、地域分布 |
三、人物身份 |
第二节 文化影响的外在表现 |
一、文集重编 |
二、文本揄扬 |
第三节 文化影响的内在精神 |
一、清正廉洁的为官品质 |
二、忠贞不屈的为人气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李锴《睫巢集》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李锴生平与着述 |
(二)李锴文集的整理与研究现状 |
(三)李锴《睫巢集》的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 |
(四)《睫巢集》的价值及影响 |
二、凡例 |
三、笺注 |
睫巢集卷一 |
睫巢集卷二 |
睫巢集卷三 |
睫巢集卷四 |
睫巢集卷五 |
睫巢集卷六 |
四、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广成集》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杜光庭《广成集》 |
第二节 道教语言与《广成集》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体分类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二章 内教词汇研究 |
第一节 科教仪式类 |
第二节 天堂仙境类 |
第三节 天文术数类 |
第四节 经书简牍类 |
第五节 服食炼养类 |
第六节 天神地只类 |
第七节 洞天福地类 |
第三章 外教词汇研究 |
第一节 佛源词汇 |
第二节 本土传承词汇 |
第四章 新词研究 |
第一节 新词概述 |
第二节 结构新词 |
第三节 语义新词 |
第五章 颜色词与带“三”数字词研究 |
第一节 颜色词 |
第二节 带“三”数字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文化地理学研究成果 |
(二) 历史宗教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 |
(三) 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结构 |
(三) 创新点及不足 |
四、研究背景 |
(一) 概念界定 |
(二) 自然与人文背景 |
第一章 皖江流域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 |
第一节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 |
第三节 两宋时期 |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 |
第二章 皖江流域僧人籍贯与活动空间的分布 |
第一节 僧人籍贯的分布 |
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五代时期 |
三、两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 僧人的活动频率 |
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五代时期 |
三、两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僧人的游徙空间 |
一、隋唐五代时期 |
二、两宋时期 |
三、元明清时期 |
第三章 皖江流域佛教居士与檀越的分布及其地域差异 |
第一节 发端与滋长——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
一、早期居士与檀越的活动情况 |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居士与檀越的奉佛活动与地理分布 |
第二节 扩散与繁荣——唐宋时期 |
一、唐宋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的分布轮廓 |
二、唐代居士与檀越的地理分布 |
三、两宋居士与檀越的地理分布 |
第三节 世俗化地鼎盛——明清时期 |
一、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的分布轮廓 |
二、各地区分布的具体情况 |
第四章 皖江流域佛教学术文化的区域发展及其时空差异 |
第一节 皖江流域佛教学术着作的地理分布 |
一、佛教学术着作分布的基本轮廓 |
二、佛教学术着作分布的时空差异 |
第二节 佛教经典的传习及其地理分布 |
一、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经典分布的轮廓 |
二、各时期佛教经典分布的主要特点 |
三、各地区佛教经典传习简况 |
第五章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与重心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条件 |
第一节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历史变迁 |
一、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划分原则 |
二、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格局 |
三、唐宋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演变 |
四、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扩大 |
第二节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 |
一、中国禅宗的滥觞——皖山地区 |
二、佛教世俗化的典范——九华山地区 |
第三节 影响皖江流域佛教地理分布的条件 |
一、自然地理条件 |
二、交通条件 |
三、人口条件 |
四、经济条件 |
五、政治条件 |
六、宗教条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所见宋至清时期皖江流域寺院分布详表 |
附录二: 文献所见元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分布详表 |
附录三: 文献所见区内高僧游徙简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
一、文字书写传承 |
二、前代字书贮存 |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
四、借字 |
五、新造俗字 |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
参考文献 |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
凡例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8)岭南遗民陈恭尹山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山水诗的渊源与发展 |
二、陈恭尹研究现状及其山水诗范畴 |
1.研究现状 |
2.陈恭尹山水诗范畴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1.选题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1章 陈恭尹山水诗与遗民情结 |
1.1 寓于山水诗中的遗民气节 |
1.2 陈恭尹的遗民游迹与山水诗创作 |
1.2.1 初游阶段与吴越山水诗 |
1.2.2 中游阶段与两湖山水诗 |
1.3 由“遗”到“逸”:从隐居阶段山水诗管窥其遗民心迹 |
1.3.1 隐居前期——“遗民”心态 |
1.3.2 隐居后期——“逸民”心态 |
1.4 陈恭尹山水诗中蕴含的黍离之悲 |
第2章 陈恭尹山水诗与岭南地域 |
2.1 陈恭尹山水诗与岭南自然地域环境 |
2.1.1 对南粤山水的描摹 |
2.1.2 对岭南名胜的吟咏 |
2.1.3 对海国物产的书写 |
2.1.4 对炎州气候的表现 |
2.2 陈恭尹山水诗与岭南人文地域环境 |
2.2.1 乡土文化的浸润 |
2.2.2 园林文化的陶冶 |
2.2.3 禅宗文化的体悟 |
2.3 陈恭尹山水诗与岭南诗坛 |
2.3.1 陈恭尹与岭南遗民诗群 |
2.3.2 陈恭尹山水诗彰显的岭南诗风 |
第3章 山水审美中陈恭尹的主体建构与人格完成 |
3.1 隐逸山水——对现实苦难的超脱 |
3.2 观揽宇宙——追求“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 |
3.3 山水有情——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 |
第4章 陈恭尹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
4.1 诗画同构 |
4.2 妙用修辞 |
4.3 驰骋想象 |
4.4 以境映心 |
4.4.1 清寒之境 |
4.4.2 深远之境 |
4.4.3 幽独之境 |
第5章 陈恭尹山水诗的地位与影响 |
5.1 陈恭尹山水诗在诸类题材诗歌中的地位 |
5.2 陈恭尹山水诗在岭南三大家山水诗中的地位 |
5.3 陈恭尹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陈恭尹山水诗一览表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9)梵净武陵:中华文明最早发祥地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起源的摇篮 |
二、中华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
三、中华古帝故里 |
四、中华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首创之区 |
(10)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元代蒙汉文化交融概论 |
二、元代蒙汉戏曲、散文交融概论 |
三、元代蒙汉诗歌交融概论 |
第一章 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儒家文化的崇尚 |
一、“河汾诸老”诗歌与文人出仕新朝的热情 |
二、元初诗人对蒙古族接受儒家思想的书写及其正统观的转变 |
三、祭祀孔子的诗歌对儒家文化播迁的展现 |
四、元代诗歌对蒙古族帝王学习儒家思想的再现 |
五、元代诗歌对儒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及科举考试的实施的吟咏 |
六、蒙古族诗人的儒者情怀 |
第二章 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道教文化的青睐 |
一、元代诗歌对全真教受到蒙古族器重的描写 |
二、元代诗歌对正一教受到蒙古族垂青的表现 |
三、元代诗歌对受到蒙古族关注的其它道派的描写 |
四、蒙古族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接受及书写 |
第三章 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汉传佛教的认同 |
一、耶律楚材对元初佛道之争的书写及影响 |
二、临济宗僧人刘秉忠对忽必烈的辅佐及相关创作 |
三、元代诗僧对蒙古族帝王重视中原文化的表现 |
四、蒙古族诗人与诗僧的交游及涉佛诗歌创作 |
第四章 元代诗歌对两都巡幸制的书写 |
一、元代诗歌对两都巡幸意义及驿路风情的展现 |
二、元代诗歌对上都“皇家宴会”的描绘 |
第五章 元代草原民俗诗创作及特色 |
一、元代诗歌对草原蒙古族民俗的书写 |
二、元代草原民俗诗内容上的新变 |
三、元代草原民俗诗平易写实的创作特色 |
第六章 元初丧乱诗创作及特色 |
一、元初丧乱诗对家园残破、生灵涂炭的描摹 |
二、元初丧乱诗对参战各方的褒贬 |
三、元初丧乱诗对蒙古族统治者接受仁民思想的称颂 |
四、元初丧乱诗慷慨悲怆的风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部分元代诗歌系年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皇图”与上古天文中心在湖南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祭文研究[D]. 古宏韬. 武汉大学, 2021
- [2]浙东文人钱肃乐研究[D]. 陈晓媛.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李锴《睫巢集》笺注[D]. 王丽莎.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2)
- [5]《广成集》词汇研究[D]. 闫梦珂.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4)
- [6]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D]. 罗冰. 安徽大学, 2018(09)
- [7]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岭南遗民陈恭尹山水诗研究[D]. 梁译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1)
- [9]梵净武陵:中华文明最早发祥地考析[J]. 蒋南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0]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D]. 赵延花. 内蒙古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