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雷暴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雷暴,电荷,粒子,结构,数值,感应,闪电。
雷暴云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笋,谭涌波,师正,王艺儒[1](2019)在《地面湿度对雷暴云电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南京地区2002~2011年(共10年)闪电和地面相对湿度的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闪电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相对湿度对雷暴云起电和放电的影响,采用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数值模式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云滴数目增多,上升风速增强;当相对湿度增加时,较大的上升气流和云水含量有助于产生更大尺寸的冰晶和霰粒子;较大的云滴、霰和冰晶通过非感应起电和感应起电机制促进电荷分离;当相对湿度从60%增加到90%时,总闪数增加,并且只有当相对湿度高达90%时,才能产生地闪。整体而言,相对湿度越大,对流活动更快更强,促进了雷暴云初始起电和放电。(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仇梦扬,谭涌波,师正,杜赛,林辉[2](2019)在《气溶胶作为冰核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和电荷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冰核对微物理过程和电荷结构的影响,在已有的二维积云模式中耦合一个气溶胶作为冰核的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冰核对核化过程有显着影响。除此之外,冰晶直径、比质量以及垂直分布的变化,使得雷暴云起电过程发生巨大变化。根据新的参数化方案可以得知,冰晶直径的增大是使得起电过程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同质冻结起作用时,雷暴云发展的成熟阶段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当采用有异质核化参加的核化方案时,会在主负电荷区下方出现一个次正电荷区,呈现叁极性电荷机构。由于处在反转温度下的冰晶较为丰富,所以会出现电荷极性反转现象。(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9年04期)
杨晖,杨彦,李燕玉,周亚萍[3](2019)在《雷暴云时空变化与拦截点避雷针接闪的物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雷暴云活动的主要物理量进行筛选,建立了一个物理模型。利用该物理模型,对拦截点避雷针与雷暴云时空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拦截点避雷针电场畸变最大值所需要的相对高度、电晕后离子层对下风向区域的屏蔽作用和数值研究的成果、地面电场强度随距离变化的计算方法。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当地保护区域的地理环境和雷暴云活动的主要参数,对模型赋值计算,确定区域防雷设计的拦截点避雷针位置、高度、保护半径和保护范围。(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9年04期)
李江林,余晔,李万莉,李亚珺[4](2019)在《不同非感应起电及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青海东部一次雷暴云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加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ersion 3.7.1),WRF3.7.1_ELEC),通过设计五组不同非感应起电及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敏感性试验,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大通地区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非感应起电机制及感应起电机制对雷暴云电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雷暴云发展旺盛阶段,Saunders(S91)、Riming Rate(RR)、和Saunders和Peck(SP98)叁种非感应起电方案模拟的雷暴云最低层均为负电荷区,而混合方案(Brooks and SP98,BSP)模拟的雷暴云最低层为正电荷区,主电荷区自下而上为"+-+-"排列的四层电荷结构.与甚高频辐射源定位法推算的结果对比,BSP方案模拟的本次高原雷暴云电荷结构更接近实际情况;几种不同非感应起电方案模拟的主电荷区外围与主电荷区电荷结构不同,说明在雷暴发展的不同阶段雷暴云的电荷结构是不同的;几种非感应起电方案模拟的电荷结构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霰、冰和雪粒子在不同高度所带电荷的极性及电量的大小不同,霰粒子的电荷密度对低层的影响较大,冰粒子和雪粒子的电荷密度对中上层的影响较大;加入感应起电机制后,雷暴云电荷结构分布几乎没有变化,但能使雷暴云发展旺盛阶段低层和中层的正负电荷区电荷密度有所加强.(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梦旖,谭涌波,师正,刘俊,于梦颖[5](2019)在《大气冰核谱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及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已有的二维对流云模式,讨论了叁种不同的冰核谱对雷暴云微物理、起电及电荷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不同的冰核谱环境对雷暴云中冰相粒子的含量及分布具有明显作用。冰核谱的垂直温区越大,产生的冰相粒子分布越广。在冰核浓度较大的个例中,冰晶和霰粒子的含量高,更多的小冰相粒子出现在海拔更高的区域;(2)高温区冰核的数量会对上升气流速度产生显着影响。高温区的冰核越多,冰相粒子在微物理发展过程中释放的潜热越多,上升气流强,对流发展越旺盛;(3)在低温区冰晶浓度高的谱环境个例中,雷暴云中的非感应起电率和感应起电率高,导致起电量增加。高温区冰核多的谱环境,大量冰晶和霰获得正电荷形成次正电荷区,电荷结构呈现叁极性;而高温区冰核少的谱环境,参与起电的水成物粒子少,易形成偶极性电荷结构。(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关屹瀛,张洋,杨帆,王冬冬,杨瑾哲[6](2019)在《滴水起电实验分析及雷暴云起电模型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雷暴云内电场的相对变化率与云内粒子(水滴、霰、冰晶)的宏观运动和微观物理过程有关。宏观运动与云内粒子的垂直加速度及粒子体积的乘积密切相关;微观物理过程与云内粒子体积变化率(或混合比对数变化率或数密度对数变化率)及粒子的碰并速度的乘积密切相关。因此,创立了雷暴云起电G模型,首次科学地解释了层云很少产生闪电,而强对流能够产生强闪电的自然现象。(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吴娟[7](2019)在《棒状水成物粒子在雷暴云电场中触发流光的物理机制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闪电在雷暴云中如何触发一直是雷电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因为对闪电始发过程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和解释雷电产生以及与其他宏观气象条件之间相互耦合的机制和实现防雷减灾。然而,迄今为止,关于闪电依旧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在雷暴云中当背景电场低于击穿阈值时是如何频繁引发闪电。研究者们提出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一种理论认为,是雷暴云中的水成物粒子在背景电场作用下极化使得局部区域电场显着增加,触发流光放电,最后引发闪电。因此,在雷暴云中,研究水成物粒子表面触发流光放电的物理机制及性质,对于理解和弄清闪电的启动和传播以及放电的整个过程都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研究了在背景电场E_0=0.5E_k时,在7 km高度处具有严格物理界面的真实的棒状水成物粒子模拟触发流光放电以及演化机制。建立了介质棒模型,但是在触发流光放电之前,将棒状水成物粒子视为在静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棒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导线短接的等势双导体球模型来代替导体棒模型,运用多重镜像法计算边界上的电势分布,以此来解决棒状水成物粒子界面的边界条件,根据逐次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泊松方程来计算初始空间电场的分布。在整个模拟过程中还包含了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漂移运动,电子扩散效应,电子碰撞电离,电子的两体和叁体的结合。并且还考虑碰撞电离、光解离、电子-离子复合、正负离子复合等多个物理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在背景电场E_0=0.5E_k时,雷暴云中的棒状水成物粒子极化使得局域电场显着增加,在具有严格物理界面的棒状水成物粒子正尖端实现触发正流光放电,并且正流光随着时间稳定演化。而在负尖端没有负流光产生。正流光的演化性质与等离子体柱模型的结果相似,但两种模型的结果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别与真实的棒状水成物粒子具有严格的物理界面有关。本文中峰值电场在达到最大值之前经历轻微下降,之后,它首先迅速下降,然后随时间缓慢下降。在我们的模拟时间范围内,峰值电场和电子密度都没有趋于恒定,同时也没有出现波动。在触发流光放电以及传播的过程中,棒状水成物粒子表面不断有电荷累积。但累积速率没有呈现单调变化,但在正流光完全形成后随时间呈线性增加。分析表明水成物粒子表面的电子通量经历复杂的变化。本文结果证实了雷暴云中的棒状水成物粒子可以在比较低的背景电场中极化使得局域电场显着增强,在具有严格物理界面的棒状水成物粒子的正尖端表面实现触发正流光放电,并且随着时间稳定演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弄清闪电产生过程的物理机制和性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付丽丽[8](2019)在《一朵中等强度雷暴云 携带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又是一年春末夏初,春暖花开的同时,高影响天气也进入多发季。像雷暴,往往伴随着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系统出现,破坏性、影响性极强。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研究人员应用一座渺子(μ子)望远镜设施,测出发生于2014年的历史上最高一次雷暴云电势,比此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4-25)
仇梦扬,谭涌波,师正,杜赛,林辉[9](2019)在《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微物理发展和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对流强度大小对雷暴云内微物理发展和起电过程的影响,基于已有的二维积云起、放电模式,改变其扰动温度进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内微物理过程、起电率及后续电荷结构的产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对流强度较小时,冰晶粒子极大值在高温区(高于-13.8°C)出现,对流强度较大时,上升风明显增强,将更多的水汽带入高空,气溶胶活化过程明显增强,使得云滴粒子明显增多,冰晶粒子较早产生,冰晶粒子极大值在低温区(低于-13.8°C)出现,发展过程更为剧烈;同时,较高的对流强度也使得降雨量增多,霰粒子数目也在对流发展旺盛时期显着增多。2)非感应起电率主要和冰晶—霰的碰并分离过程有关,对流强度较大时,非感应起电率较大,电荷结构持续时间较长,过程明显,感应起电率也较强。3)对流强度较大时,电荷结构更为复杂,雷暴云发展初期基本呈现为叁极性,发展旺盛时期底部正电荷区域嵌入一个较小的负电荷区,呈现四极性电荷结构,雷暴云发展末期基本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对流强度较小时,发展初期、旺盛时期均呈现叁极性电荷结构,发展末期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关屹瀛,张洋,杨帆,王冬冬,杨瑾哲[10](2019)在《雷暴云起电G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目前,对云内粒子荷电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还没有公认的理论。对雷电的成因有以下几种假说~([1])。感应起电是最早提出的雷暴起电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电场强度方向朝下的晴天电场中,云质粒和降水质粒(固态、液态)都会被极化,使粒子上半部带负电,下半部带正电。这一效应可引起不同的起电过程。碰撞弹开起电机制:假设一个降水粒子与小云滴碰撞并反弹,小云滴中的负电荷将传到降水粒子上,则降水粒子带负电荷而小云滴带正电。生成的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雷暴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冰核对微物理过程和电荷结构的影响,在已有的二维积云模式中耦合一个气溶胶作为冰核的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冰核对核化过程有显着影响。除此之外,冰晶直径、比质量以及垂直分布的变化,使得雷暴云起电过程发生巨大变化。根据新的参数化方案可以得知,冰晶直径的增大是使得起电过程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同质冻结起作用时,雷暴云发展的成熟阶段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当采用有异质核化参加的核化方案时,会在主负电荷区下方出现一个次正电荷区,呈现叁极性电荷机构。由于处在反转温度下的冰晶较为丰富,所以会出现电荷极性反转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暴云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春笋,谭涌波,师正,王艺儒.地面湿度对雷暴云电过程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仇梦扬,谭涌波,师正,杜赛,林辉.气溶胶作为冰核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和电荷结构的影响[J].电瓷避雷器.2019
[3].杨晖,杨彦,李燕玉,周亚萍.雷暴云时空变化与拦截点避雷针接闪的物理模型[J].广东气象.2019
[4].李江林,余晔,李万莉,李亚珺.不同非感应起电及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青海东部一次雷暴云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9
[5].王梦旖,谭涌波,师正,刘俊,于梦颖.大气冰核谱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及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9
[6].关屹瀛,张洋,杨帆,王冬冬,杨瑾哲.滴水起电实验分析及雷暴云起电模型建立[J].黑龙江气象.2019
[7].吴娟.棒状水成物粒子在雷暴云电场中触发流光的物理机制及性质[D].贵州大学.2019
[8].付丽丽.一朵中等强度雷暴云携带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能量[N].科技日报.2019
[9].仇梦扬,谭涌波,师正,杜赛,林辉.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微物理发展和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10].关屹瀛,张洋,杨帆,王冬冬,杨瑾哲.雷暴云起电G模型及其应用[J].黑龙江气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