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论文_吴艳,周贝

导读:本文包含了脊髓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脊髓,颈椎病,颈椎,椎管,丘脑,磁共振,韧带。

脊髓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周贝[1](2019)在《关于脊髓型颈椎病复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近期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药新药审评工作的思考,对该适应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重点从临床定位、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疗程设计、安全性风险的控制、疗效评价等方面对临床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唐冰,熊敏,张琼,何涛[2](2019)在《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为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对照组为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与组内术前、对照组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较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能显着减少颈椎曲度丢失及轴性症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陈基宇,庄怀铭,徐耿填,王德春,郑舜敏[3](2019)在《探讨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14)与对照组(n=13),观察组患者采用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单椎间盘摘除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JOA评分、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JOA评分、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的植骨融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6个月达到100.0%;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与前路单椎间盘摘除骨融合手术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前路减压术式,临床应用时,根据患者病情实际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周迎春,王旋,雷德强,王海均,赵洪洋[4](2019)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显微减压及融合术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后路显微减压及内固定融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并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CSM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28.7±8.2)个月。术后3个月[(14.76±2.4)分]、术后6个月[(15.3±2.1)分]、术后12个月[(15.48±2.3)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量表评分较术前[(11.24±2.8)分]均显着改善(P<0.05)。32例术后均复查颈椎CT和MRI平扫,显示置钉位置满意,脊髓减压良好,减压上下缘无明显压迫点。32例中,仅1例术中出现大出血,出血量约为3 000 ml;其余31例失血量不超过200 ml。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3个月后症状好转;出现轴性疼痛、肌肉间隙积液各1例。结论后路长节段显微减压术是治疗多节段CSM的有效方式,规范手术操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林恒山,林增如,李燕燕,许伟明,李铭[5](2019)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30例CSM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人群中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运用常规MRI序列及DTI技术进行扫描,运用DTI技术测量FA及ADC值,进行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根据MR平扫结果分为A组(n=10,单纯硬膜囊受压)、B组(n=14,颈髓受压,信号正常)和C组(n=6,颈髓受压,T_2WI高信号),分析各组FA及DA值差异,评价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脊髓C_(2-3)、C_(3-4)、C_(4-5)、C_(5-6)、C_(6-7)节段的ADC值与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B、C组的ADC值、FA值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B组、C组的ADC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FA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组ADC值、F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C组,ADC值呈升高趋势,FA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显着(P<0.05);MR T_2WI、DTI序列扫描FA值、MR DTI序列扫描ADC值诊断扫描诊断CSM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20.00%(6/30)与80.00%(24/30),80.00%(24/30)与20.00%(6/30),66.67%(20/30)与30.00%(9/30)。结论:DTI较常规MRI能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CSM,是一种显示CSM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吴开富,何来昌,谭永明[6](2019)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减压术后躯体感觉传导纤维损伤的纵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观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减压术前、术后躯体感觉传导纤维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及平均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 MD)变化,探究CSM患者感觉障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结构变化基础。材料与方法 27例CSM术前患者与2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接受大脑MRI扫描(DTI数据),27例CSM患者术后6个月再次进行同样扫描,将双侧丘脑皮质束及脊髓丘脑束(丘脑-中脑)作为感兴趣区,对叁组ADC、MD及FA值的独立或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间传导束FA值、MD值及ADC值的变化,以期揭示慢性颈髓压迫、减压对损伤远端的感觉传导纤维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SM术前患者的丘脑皮质束及脊髓丘脑束的FA值均减低(P<0.05),丘脑皮质束及脊髓丘脑束ADC、MD值升高(P<0.05);术后6个月,术后CSM患者丘脑皮质束较术前、对照组FA值均减低(P<0.05),脊髓丘脑束FA值较术前和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DTI数据值可以量化反映继发脊髓损伤远端神经微细损伤,对判断CSM病情及揭示病理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CSM可致脊髓丘脑束及丘脑皮质束发生继发性、逆行性损害,减压术后丘脑皮质神经束康复效能不明显,但是术后脊髓丘脑神经束存在重塑。(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11期)

叶洁,许金海[7](2019)在《脊髓型颈椎病可导致瘫痪》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小王参加了一次漂流活动,回来后就感觉双下肢乏力,而且越来越严重,至医院通过体检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原来是其患了颈椎病,还是最严重的那一种——脊髓型颈椎病。如今,颈椎病患病率明显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报》期刊2019-11-22)

焦斌虎,田永祥,王小民[8](2019)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及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和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历资料,微型钛板组70例和钛笼植骨组66例。微型钛板组采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钛笼植骨组采用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1、2、3年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系统(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ROM)评分。结果:微型钛板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着少于钛笼植骨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年,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提高(P<0.05),NDI评分均较术前显着降低(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组颈椎曲度改善程度均显着高于钛笼植骨组(P<0.05),颈椎活动度下降程度均显着少于钛笼植骨组(P<0.05)。结论: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颈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势,符合手术条件者推荐采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1期)

胡澄,吴敏,张凤仙[9](2019)在《“3H”模式干预联合心理抚慰对脊髓型颈椎病植物神经紊乱患者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型颈椎病(CSM)是由于颈椎椎体及其周围的软组织等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椎管狭窄、脊髓压迫,影响脊髓血供和脊髓继发损伤,是导致脊髓型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在CSM中,除了脊髓受压外还会出现继发的脊髓缺血,从而出现脊髓功能障碍。CSM是颈椎病当中最严重的一种,严重的可以导致残疾,占整个颈椎病发病率10%~15%~[1-2]。由于其发病隐匿,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故早期不易发现容易延误治(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周陈西,夏建龙,陈刚,杨挺,蔡平[10](2019)在《Klippel-Feil综合征导致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导致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5月至2017年10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并诊断为KFS综合征患者10例临床资料,7例行手术治疗。记录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随访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评估JOA评分术后均明显好转,症状恢复满意,其中3位前路融合手术1年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患者末次随访无神经症状进展,4位颈后路手术没有进展为颈椎不稳。结论 KFS以颈椎病为首发症状或仅仅体检发现不伴随症状为特点,应警惕其伴随的其他系统的畸形,如心、肾、听力、泌尿等系统需要评估,同时需要监测其进展,排出潜在的不稳和邻近节段脊髓病的高风险,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减少神经后遗症的有利因素,根据临床特点灵活选择入路方式,避免更多的融合节段。(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脊髓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为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对照组为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与组内术前、对照组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较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能显着减少颈椎曲度丢失及轴性症状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脊髓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吴艳,周贝.关于脊髓型颈椎病复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唐冰,熊敏,张琼,何涛.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对比[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3].陈基宇,庄怀铭,徐耿填,王德春,郑舜敏.探讨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9

[4].周迎春,王旋,雷德强,王海均,赵洪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显微减压及融合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5].林恒山,林增如,李燕燕,许伟明,李铭.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6].吴开富,何来昌,谭永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减压术后躯体感觉传导纤维损伤的纵向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9

[7].叶洁,许金海.脊髓型颈椎病可导致瘫痪[N].上海中医药报.2019

[8].焦斌虎,田永祥,王小民.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及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

[9].胡澄,吴敏,张凤仙.“3H”模式干预联合心理抚慰对脊髓型颈椎病植物神经紊乱患者疗效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9

[10].周陈西,夏建龙,陈刚,杨挺,蔡平.Klippel-Feil综合征导致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论文知识图

痛觉超敏(allodynia)和痛觉过敏(hy...创伤性脊柱骨折不同入院年度医保覆盖...创伤性脊柱骨折不同脊髓损伤ASIA分级...原位杂交探针检测杂合型(Tmef...1测量术前颈椎管矢状径(a)男,65岁...组患者,男,73岁,C3~7节段脊髓型

标签:;  ;  ;  ;  ;  ;  ;  

脊髓型论文_吴艳,周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