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流层环流转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流,平流层,两年,年代,南海,梯度,臭氧。
平流层环流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闵凡花,王盘兴,夏佰成,陈长胜,罗璇[1](2011)在《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气候及异常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北半球1958—1997年40a中平流层(10~70 hPa)逐日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其余弦球函数~YC20的系数A20。根据A20稳定由负转正的日期,确定了中平流层各层环流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的日期。结果表明:1)由冬入夏,20 hPa环流最先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平均为4月24日;6月17日向下传播到70hPa,历时54d,此时整个中平流层进入盛夏。2)50、70hPa环流转型日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表明,50、70hPa环流转型日期与低纬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张灵,李维京,陈丽娟[2](2011)在《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转型的基本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48—2009年NCEP/NCAR逐日高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平流层各主要层次上环流转型的年际、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的过程是高层环流转型早,低层环流转型晚,但在各层次上环流转型早晚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自新地岛到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的环流转型最早,且该区域与北半球环流平均转型时间的年际以及年代际特征最相近。北半球平流层环流转型的气候平均时间早于东亚热带季风爆发时间,从而可能成为季风预测的前兆信号。分析还得到平流层各主要层次环流转型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环流转型时间呈现由偏晚到偏早、又从偏早到偏晚的变化特征,只是年代际转折年份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存在差异。此外,平流层环流转型时间普遍存在准2年、准3~6年、准9~12年以及准21~24年的周期,可能与气候系统其他成员有密切联系。(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张灵[3](2011)在《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型特征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流层环流是整个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早于对流层,前者的异常变化可能对后者的发展有重要指示意义。为此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根据北半球平流层大气在冬、夏季节不同的环流特征,定义了平流层大气环流季节转型的算法,确定了近六十年以来平流层环流的季节转型日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季节转型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与对流层内南海夏季风、副热带高压的年际相关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北半球平流层冬、夏季环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冬半年极区被强大的极涡所控制,存在绕极西风,夏半年极区则为绕极反气旋环流,强西风转为弱东风。平流层—对流层内环流的月际变化在冬季达到最大,夏季达到最小,月际变化值随层次的增高而加大。2)利用平流层高度梯度反转和风场反转的特征,提出了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由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的时间定义方法,平流层环流转型时间具有上下层不同步性。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最早出现在高层,逐渐向下传播,向下传播的速度随着层次的降低而逐渐减慢。在平流层各层上,虽然不同区域环流转型时间不一致,但近六十年都经历着自偏晚转为偏早,又逐渐转为偏晚的年代际特征,同时也都存在着准2年、准3-6年、准9-12年以及准21-24年的周期特征。3)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型与对流层内南海夏季风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的关系显示平流层环流的季节转型平均时间早于对流层内南海夏季风的平均爆发时间,同时它与南海夏季风爆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的21年滑动相关都在90年代发生了转折。在转折前,相关关系为显着正相关,而在转折后,为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得知,在转折前的时段内(1958-1990年),平流层环流转型时间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测的参考意义较强,同时与北半球6月500hPa高度距平场以负相关为主。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型特征及其与对流层内南海夏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所完成工作揭示了平流层环流的季节转型作为南海夏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测的前兆信号是随时间变化的事实,为进一步全面利用平流层异常信号预测对流层特征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5-01)
闵凡花,王盘兴,陈长胜,盛日锋[4](2005)在《北半球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北半球1958~1997年中平流层(10~70hPa)逐日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其余弦球函数Y~C20的系数A20。根据A20稳定由负转正的日期确定了中平流层各层流型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的日期。分析发现,20hPa环流最先转换为反气旋型(平均在4月24日),然后逐渐向上、向下传播,到70hPa历时54天;50、70hPa层环流转型日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分析表明,50、70hPa层环流转型日期与低纬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闵凡花[5](2004)在《北半球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成因及其与对流层环流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平流层(10-70hPa)半球环流流型年变化不同于对流层、低平流层的显着特点是其夏季存在以极地为中心、范围达半球的反气旋型环流为主的阶段。因此,在由冬到夏或由夏到冬的某个阶段,该层环流流型出现由气旋向反气旋或由反气旋向气旋型环流转变的过程。等压面半球高度场球函数系数A_2~0由负转正和由正转负能客观定量地反映这一转变。本文用NCEP/NCAR北半球1958~1997年中平流层五层(10、20、30、50和70hPa)逐日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其球函数系数A_2~0,并据A_2~0稳定地由负转正的日期确定了逐年中平流层各层环流转型的日期,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春季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的气候及异常规律及它们与平流层环流异常及与对流层环流的关系。其主要结果如下: 1.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的多年平均值及其随高度的变化,各层转型日期的气候变率及异常存在年代际、年际变化规律。多年平均20hPa环流最先转为反气旋型(平均在4月24日),然后逐渐下传,至70hPa(平均在6月17日)历时54天;而中平流层上部(10hPa、20hPa和30hPa)转型日期的年际差异较下部(50hPa、70hPa)大;50、70hPa层环流转型日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78年以前转型日期偏早,1978年以后偏晚。 2.中平流层环流转型异常与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及平流层臭氧总量异常存在显着相关联系。分析发现10hPa及70hPa层的热带纬向风与相应层环流转型日期之间的相关显着,10hPa热带东(西)风位相、70hPa西(东)风位相时环流转型滞后(提早)。臭氧总量异常与中平流层转型日期异常之间为反相关关系,臭氧总量偏高(低),流型转型日期偏早(晚)。 3.中平流层环流转型与对流层重要系统(极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存在一定关系。70hPa层转型日期偏早(晚)时,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强)、位置偏东(西)。10-70hPa转型日期偏早(晚)时,5-7月亚洲区极涡面积偏大(小),强度偏强(弱);10-30hPa环流转型日期偏早(晚)时,4月亚洲区和北半球极涡偏弱(强)。(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期刊2004-05-01)
平流层环流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48—2009年NCEP/NCAR逐日高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平流层各主要层次上环流转型的年际、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的过程是高层环流转型早,低层环流转型晚,但在各层次上环流转型早晚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自新地岛到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的环流转型最早,且该区域与北半球环流平均转型时间的年际以及年代际特征最相近。北半球平流层环流转型的气候平均时间早于东亚热带季风爆发时间,从而可能成为季风预测的前兆信号。分析还得到平流层各主要层次环流转型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环流转型时间呈现由偏晚到偏早、又从偏早到偏晚的变化特征,只是年代际转折年份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存在差异。此外,平流层环流转型时间普遍存在准2年、准3~6年、准9~12年以及准21~24年的周期,可能与气候系统其他成员有密切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流层环流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1].闵凡花,王盘兴,夏佰成,陈长胜,罗璇.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气候及异常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1
[2].张灵,李维京,陈丽娟.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转型的基本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1
[3].张灵.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型特征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
[4].闵凡花,王盘兴,陈长胜,盛日锋.北半球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5].闵凡花.北半球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成因及其与对流层环流关系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