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渊源论文-徐大军

情节渊源论文-徐大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情节渊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楼梦,神幻情节,文艺渊源,叙事建构

情节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徐大军[1](2018)在《《红楼梦》叙事建构的文艺渊源刍议——以《红楼梦》开篇神幻情节的属性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在化用前代文艺创作经验以为自己的叙事建构服务方面,表现出了精细巧妙的构思,这在其前五回的叁段神幻情节中表现得颇为典型。石头故事有对框套情节模式的化用,绛珠还泪故事有对杂剧楔子体制的化用,太虚幻境故事有对戏曲副末开场程式的化用。《红楼梦》在叙事建构中借鉴前代文艺经验的精细构思和优秀实践,使得这些已成套路的文艺手法在小说叙述中起到了有效的修辞作用,从而更好地达成了自己的叙事目的,实践了自己的审美追求。《红楼梦》的创作实践所表现出的化用前代文艺营养以求变革创新的思路,代表了明清小说利用前代文艺经验的创作实践所能达到的理想标高,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王青[2](2015)在《元杂剧《张生煮海》的情节渊源及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张生煮海》的故事情节最直接的来源可能是沙门岛的地方传说,但其远源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的"抒海索宝"故事。这一民间故事被佛教吸收,以宣扬属于六波罗蜜之一的"精进"观念,为各经籍反复引用,流传颇广。唐朝小说作家将"胡人识宝"情节与此一故事结合,创作出"炼珠索宝"故事。这以后,由于"抒海"与"煮海"音近,在元杂剧中完成了从"炼珠索宝"到"煮海求婚"的本土化转变,提升了此一类型故事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艳辉[3](2014)在《西方情节剧电影兴起的艺术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情节剧电影自诞生那日起,就受到了中外电影创作者和编导以及电影评论家们的普遍关注,情节剧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样式,贯穿了西方电影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尤其是美国好莱坞情节剧电影,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电影史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以历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法国戛纳电影节以及其他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电影节的获奖情况为衡量标准,那么,西方情节剧电影类型的影片几乎占了这些重要奖项总数的叁分之一,成为自电影产生以来各个时代的电影文化与艺术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4年10期)

李传江[4](2013)在《“虎皮井”故事的文化渊源及其对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基干情节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虎皮井"故事在中国有较为深厚的文化渊源,其脱皮为女、穿皮为虎的情节想像既继承和创新了中国早期的"毛衣女"故事,又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流传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中国的形成与流播,在故事类型学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3年06期)

张蕾[5](2013)在《论“游地狱”情节的渊源与表演——以秦腔《唐王游地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游地狱"是传统戏剧剧目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情节,其故事内容主要源自佛教经变和宝卷。将宣教文本中为宣扬报应轮回观而虚构的地狱酷刑搬上戏曲舞台,除了需要内容方面的准备,更对装扮和表演技术有特殊要求。秦腔传统戏《唐王游地狱》"游地狱"一场戏的装扮形制与关中地区"血社火"极其相似,以此为线索,本文认为傩仪和百戏杂剧中恐怖造型的装演经验,是"游地狱"情节被搬上戏剧舞台在技艺层面的基础。当"游地狱"成为一个独立的表演片段而被世情故事戏所吸收,其中的恐怖装扮便具有了一定娱乐意义。(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期刊2013年02期)

赵婵媛[6](2011)在《刘宋一代滋生山水情节的佛教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画同为表达、传释作者思想、意图、情感的艺术,需借助文字、色彩、意象、图案等不同的媒介,同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却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刘宋的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他把自然界中的美景援引入诗,使山水成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同时,也开创了中国诗(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1年08期)

许晓英[7](2011)在《《梅丽迪安》碎片化情节的渊源与构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梅丽迪安》的艺术魅力之一在于其独特的碎片化情节。碎片化情节来自于百衲被用形状各异布块缝制的启示,即每一个碎小的布块相当于一个情节。每一个情节的象征意义与结成百衲被的每一个布块的意义也有相同之处。沃克通过碎片化情节的拼贴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敏锐观点,具有深刻蕴意。(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陈开勇[8](2009)在《道化剧《黄粱梦》“杀子”情节的佛教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黄粱梦》杂剧的本事是沈既济《枕中记》,他根据全真教思想将《枕中记》的内容修改为断酒色财气。但是,杂剧的内容重点在于摔杀子女的情节构想与具体描写。一方面,这一"杀子"的情节构想,直接渊源于杜子春故事,杜子春故事又沿袭自佛教的烈士池传说;同时,一子一女的设计以及情感冲突的具体描写,实际上是来自须大拏本生故事。另一方面,杂剧作者之所以要重点写"杀子"情节,是因为这部杂剧的主旨宣扬的是修道者断灭对子女的亲情爱恋。(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09年02期)

王青[9](2004)在《天鹅处女型故事渊源再探——兼谈《召树屯》的情节来源及其流播渠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天鹅处女型故事最早记载于印度文献《百道梵书》(公元前10-7世纪)中,故事中的人物则可上承到《梨俱吠陀》。它是印度最有影响的神话故事之一,一些最重要的梵语文学作品均涉及它,在于阗文献中也发现了此故事,但是其中的“羽衣”情节则是中国的独创。作为“天鹅处女型”故事异文之一的傣族长诗《召树屯》,渊源于佛教说出世部和说一切有部的律藏文献,主要人物与情节通过南传佛教的路线从泰国流播到西双版纳。中原地我作为此故事的次级传播地区之一,对诗歌情节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04年01期)

宋珂君[10](2000)在《《韩湘子全传》的情节模式与佛传故事渊源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湘子全传》,明后期佛道类小说。这部小说叙述了韩湘子“修行成道”以及度化叔父韩愈等人的故事。小说的来源可以从叁个方面看:一个是传统文学历史以及传说中有关韩湘子的材料;二是道家的经典;第叁就是佛传故事对小说情节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前两点,学者已多有论述(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00年03期)

情节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杂剧《张生煮海》的故事情节最直接的来源可能是沙门岛的地方传说,但其远源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的"抒海索宝"故事。这一民间故事被佛教吸收,以宣扬属于六波罗蜜之一的"精进"观念,为各经籍反复引用,流传颇广。唐朝小说作家将"胡人识宝"情节与此一故事结合,创作出"炼珠索宝"故事。这以后,由于"抒海"与"煮海"音近,在元杂剧中完成了从"炼珠索宝"到"煮海求婚"的本土化转变,提升了此一类型故事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节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1].徐大军.《红楼梦》叙事建构的文艺渊源刍议——以《红楼梦》开篇神幻情节的属性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8

[2].王青.元杂剧《张生煮海》的情节渊源及其演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

[3].李艳辉.西方情节剧电影兴起的艺术渊源[J].电影文学.2014

[4].李传江.“虎皮井”故事的文化渊源及其对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基干情节贡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

[5].张蕾.论“游地狱”情节的渊源与表演——以秦腔《唐王游地狱》为例[J].文化遗产.2013

[6].赵婵媛.刘宋一代滋生山水情节的佛教渊源[J].文艺评论.2011

[7].许晓英.《梅丽迪安》碎片化情节的渊源与构成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

[8].陈开勇.道化剧《黄粱梦》“杀子”情节的佛教渊源[J].文学评论.2009

[9].王青.天鹅处女型故事渊源再探——兼谈《召树屯》的情节来源及其流播渠道[J].民族文学研究.2004

[10].宋珂君.《韩湘子全传》的情节模式与佛传故事渊源辨析[J].明清小说研究.2000

标签:;  ;  ;  ;  

情节渊源论文-徐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