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复合乳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位聚合法,聚四氟乙烯,疏水性,耐热性
纳米复合乳液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杨建军,付立兵,吴庆云,吴明元[1](2019)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SiO_2/PTFE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TMPT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2-甲基-2-丙烯酸十叁烷基酯(TDMA)、硅酸乙酯(TEOS)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MPS)为反应单体,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作种子,通过原位聚合法和种子乳液法制备出纳米SiO_2、PTFE协同改性的丙烯酸酯(SiO_2/PTFE/PA)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对复合乳液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当PTFE占体系中丙烯酸酯类单体总质量16%、纳米SiO_2用量为2.4%(质量分数)时,复合乳液平均粒径为151nm,胶膜表面水接触角为112.3°,吸水率为3.8%;在热失重5%和10%条件下,纳米SiO_2/PTFE/PA胶膜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47.7℃和375.5℃,相比改性丙烯酸酯胶膜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59.6℃和27.7℃,疏水性和耐热性均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杜娟,顾洪溪,刘恒超,吕福林[2](2019)在《水性聚氨酯基粒径均一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及疏水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水性聚氨酯基粒径均一纳米复合乳液(WPU/PBMS),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及接触角测试研究其疏水性能。方法以传统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为基础,采用混合合成技术制备出一系列WPU/PBMS乳液,利用多种表征技术研究探讨单体对复合乳液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整理到棉织物表面,研究整理后的纯棉织物的疏水性能。结果 TEM分析表明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配比为10∶14∶14时,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约40~50 nm;乳液涂膜FTIR,SEM及XRD分析表明涂膜呈现明显的微观相分离且形成的核壳结构使涂膜结晶度下降;此外,TG分析表明形成的核壳结构增加了涂膜的耐热性。SEM和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经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覆盖了聚合物薄膜,且静态水接触角可达114.1°,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结论采用混合合成法制备的WPU/PBMS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并且疏水性能较好,可用于棉织物防水涂层。(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孔子文[3](2019)在《WPU/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性聚氨酯(WPU)因其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同时具有高分子量、低粘度等优点,在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等领域广泛应用。但WPU在强度、耐水及阻隔等性能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其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文针对WPU的上述问题,设计将蒙脱土(MMT)的表面、层间化学特性与WPU合成化学相结合,制备WPU/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具有不同软硬段结构的WPU,分别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聚碳酸酯二醇(PCD)、聚丁醚二醇(PTMG)为软段,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通过预聚体乳化法合成一系列WPU乳液。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软硬段结构,以HMDI为硬段、PTMG为软段的WPU具有较好的性能,拉伸强度达到54.6 MPa,吸水率为14.6%。2.采用聚醚胺(PEA)对MMT进行有机改性,并将其与WPU复合,制备WPU/PEA-MMT纳米复合乳液。探究不同PEA-MMT添加量对WPU/PEA-MMT纳米复合乳液粒径尺寸和分散性的影响,及对纳米复合膜形貌、力学性能、耐水性、热稳定性及阻湿性等方面的影响。粒径和SEM分析表明PEA-MMT可以稳定分散在WPU中,并在纳米复合膜中均匀分散且呈插层结构;应力-应变分析表明,3 wt%PEA-MMT的加入,使WPU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由54.6 MPa和433.7 MPa增至81.0 MPa和689.3MPa;吸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显示,WPU/PEA-MMT-5 wt%纳米复合膜及涂层的吸水率降至2.8%,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9.3%。3.进一步通过乙二胺基磺酸钠(A95)改性MMT,制备WPU/A95-MMT纳米复合乳液。相较于PEA-MMT,A95改性MMT可用于制备高蒙脱土含量且具有良好分散稳定性的WPU/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通过TEM、DLS、XRD、FT-IR、TGA、AFM、SEM、DMA、拉伸试验、吸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率、透氧率等测试分析纳米复合乳液、膜及涂层的结构、形貌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95-MMT在纳米复合乳液中稳定分散;5 wt%A95-MMT含量的纳米复合膜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WPU/A95-MMT-5 wt%纳米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吸水率分别为80.6 MPa、612.3 MPa和3.1%;30 wt%A95-MMT含量的纳米复合乳液仍保持良好稳定性,MMT片层在纳米复合膜中呈规整的层状排布,纳米复合涂层保持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同时使WPU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降低了92.8%和64.7%。本课题采用PEA、A95改性MMT,为解决MMT在WPU中的相容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制得的WPU/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可作为环保型胶黏剂、涂层产品应用于对力学、耐水及阻隔性要求较高的高端市场如食品、药品及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膜包装等行业。(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丹彤,赵璇,夏强[4](2019)在《用于负载Res的复合营养纳米乳液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选用食品级原材料和功能性油脂,制备了一种用于负载白藜芦醇的复合营养纳米乳液,并对其进行了包封率、粒径及形貌的表征。此外,考察了纳米乳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体外模拟消化情况。又将其加入到不同厂家的牛奶和乳制品中,初步评估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孙萌,顾飚,田大为,东为富,张胜文[5](2019)在《基于MIS改性的WPU/GO纳米复合乳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MIS)为改性剂,通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活化羧基制得MIS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分散液;并在水性聚氨酯乳化过程中引入MGO分散液制备水性聚氨酯/MIS改性氧化石墨烯(WPU/MGO)纳米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纳米粒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力学分析对MGO,复合乳液和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GO的添加量为1%时,MGO在水性聚氨酯中均匀分散,纳米复合膜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张玉明[6](2019)在《蓖麻油基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油与纤维素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综合利用备受关注。植物油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抗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微波、水热等方法制备该材料时会用到非环保溶剂并且不易控制银纳米粒子(Ag NPs)的尺寸与分散。为此,本文利用构建的两种蓖麻油微乳液来制备该复合材料,并探究其催化性能。以蓖麻油为非极性相,TX-100和正丁醇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Ac)或水作为极性相,均能形成微乳液,但[Emim]Ac体系的成相能力明显大于水体系。[Emim]Ac体系随油相的增加会出现离子液体包油(O/IL)到双连续再到油包离子液体(IL/O)结构的转变,而水体系随水相的增加会出现油包水(W/O)到双连续再到水包油(O/W)结构的变化。IL/O与W/O微乳液的液滴均呈单分散状态而且尺寸随各自极性相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大。IL/O微乳液的微极性随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该体系形成的驱动力是表面活性剂与离子液体之间的氢键作用。水能够降低IL/O微乳液的增溶能力且会进入其极性内核。IL/O与W/O微乳液混合后,体系液滴聚结后的尺寸会随极性相总量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R_(total)值)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表明,球状的Ag NPs均匀分布于纤维素表面。随着AgNO_3浓度增加,复合材料中银的负载量与Ag NPs的粒径同时增大,Ag NPs的分布也逐渐变得密集。另外,复合材料中Ag NPs的粒径与体系液滴尺寸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R_(total)值的增加而增大。然而,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75℃时,复合材料中Ag NPs的粒径则从271.8 nm减小到149.0 nm。催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催化能力明显高于无载体的Ag NPs,并且催化速率随其银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此外,催化速率最高的催化剂经过8次重复催化后,4-硝基苯酚的转化率无明显改变,依然达到94.0%。(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4)
常瑞[7](2019)在《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Janus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复合乳液中乳胶粒的形貌会直接影响其成膜及应用性能。Janus复合乳胶粒具有形貌与结构的不对称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能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能,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通过一步细乳液聚合法、交联驱动相分离法和自组装结合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哑铃状和雪人状的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PA)Janus复合乳液以及棒状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探究Janus结构对乳液成膜及皮革涂饰应用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采用一步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哑铃状纳米SiO_2@苯丙Janus复合乳液。当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3.5%,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质量比为4:6,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用量为4%,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为6%时,复合乳液基本无凝胶、转化率高及粒径分布窄,并且成膜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TEM结果表明:复合乳胶粒的形貌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现由核壳结构到哑铃状的过程。SEM和EDS能谱结果表明:纳米SiO_2在薄膜内部均匀分散且薄膜出现了一些孔隙。应用结果表明:该乳液涂饰后的革样相对于纯苯丙乳液和市售PA复合乳液涂饰后革样的撕裂强度提升13%以上,透气性提升了80%以上,透水汽性提高了2%以上。采用交联驱动相分离法制备雪人状纳米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当过硫酸铵用量为4.5%,二乙烯基苯用量为5%和TEOS用量为2%时,复合乳液转化率高、粒径分布窄并且成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FT-IR结果表明:二乙烯基苯与聚丙烯酸酯链段发生交联反应。对雪人状纳米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Janus C-PA/SiO_2),交联PA乳液(C-PA)以及无规型纳米SiO_2/PA复合乳液(PA/SiO_2)的成膜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C-PA和PA/SiO_2薄膜,Janus C-PA/SiO_2薄膜的抗张强度提高142%以上,水汽透过率提高7%以上;并且相比于PA/SiO_2薄膜,Janus C-PA/SiO_2和C-PA薄膜的耐水性提升91%以上。DSC和TG结果表明:Janus C-PA/SiO_2薄膜的热性能高于其他两种薄膜。AFM结果表明:Janus C-PA/SiO_2乳液在成膜过程中乳胶粒发生一定自组装行为,形成类似“麻花状”的聚集体。应用结果表明:与市售PA乳液和无规型纳米SiO_2/PA复合乳液涂饰后的革样相比,该乳液涂饰后革样的透气性提升91%以上,以及透水汽性提升17%以上。采用4%用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结构诱导剂,10%用量的TEOS作为硅源前驱体制备棒状SiO_2,通过在棒状SiO_2一侧上原位生长PA聚合物,得到棒状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TEM结果表明:1.5%SDS用量形成球形胶束和4%SDS用量形成棒状胶束。相比于球形SiO_2/PA复合乳液成膜,棒状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成膜的抗张强度提升392.58%、耐水性提升127.06%。AFM和SEM结果表明:棒状SiO_2均匀地分布在薄膜的内部和表面。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市售PA乳液和球形SiO_2/PA复合乳液涂饰后的革样,该乳液涂饰后革样的抗张强度提升了14%以上,断裂伸长率提升了23%以上,以及撕裂强度提高了29%以上。最后,将制备的叁种不同形貌的纳米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进行成膜和涂饰性能对比。成膜性能结果表明:棒状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成膜的力学性能最优,雪人状纳米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成膜的耐水性最优。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市售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雪人状纳米SiO_2/PA Janus复合乳液涂饰后革样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较其他两种提升幅度最大,分别是19.34%和20.33%。哑铃状纳米SiO_2@苯丙Janus复合乳液涂饰后革样的卫生性能和耐干湿擦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邓成浩,汪进前,李朝利,盖燕芳[8](2019)在《改性纳米T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_2溶胶,接着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降低纳米TiO_2的团聚效应,制备出可与丙烯酸酯单体聚合的改性纳米TiO_2溶胶。然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出改性纳米T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盐酸、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对纳米TiO_2溶胶粒径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引发剂与改性纳米TiO_2溶胶用量对复合乳液粒径及凝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T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且当引发剂、乳化剂和改性TiO_2溶胶的用量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0.5%、4%、1.5%时乳液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现代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瑞琦,唐文婷,蒲传奋[9](2019)在《玉米醇溶蛋白肽-丁香酚纳米复合粒子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的制备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胰蛋白酶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水解,采用反溶剂法用制得的水相肽与丁香酚制备纳米复合粒子。考察油水比例、粒子质量浓度、离子强度、p H对纳米复合粒子制备乳液的性质影响。最终发现在油水体积比1∶5、粒子浓度0.06 7%、离子强度在0.3 mol/L、p H为7.5时,乳液的乳化活性为4.77×10~(-2) m~2/g、乳化稳定系数为1.368×10~(-2),离心分层系数为0.780。(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9年03期)
李青,曹婷,杨韵仪,黎荷,骆土华[10](2019)在《用大豆蛋白-甜菊糖苷复合稳定剂制备植物甾醇纳米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使用大豆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甜菊糖苷(Steviol glycosides,STE)复合体系作为天然稳定剂制备荷载植物甾醇的纳米尺度乳液,进一步通过喷雾干燥获得油粉。油-水界面张力测试表明,STE的添加有利于快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液的粒度及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独SPI稳定的新鲜乳液平均粒径为282.9nm,而添加1wt%和2wt% STE复合稳定的乳液粒径分别为217.2和193.9nm;与单独稳定的乳液相比,复合稳定的乳液在4℃下放置30d后,粒径变化较小,表明STE的添加有利于降低乳液粒度及提高贮藏稳定性。SEM图及油粉结构表征表明,单独SPI稳定的粉剂表面光滑平整,球形颗粒很少,但黏性较强;当添加STE(尤其是1wt%~2wt%)时,复合稳定的油粉无明显黏性,表面粗糙,布满了大小均匀的球形颗粒,表明植物甾醇能被很好地包埋在乳液油滴中;该分析进一步在FT-IR及XRD数据中得到证实。本研究以天然SPI-STE作为稳定剂制备的植物甾醇纳米乳液及其粉剂,这样能改善植物甾醇的水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所得的复合稳定的油粉可用作一种新型的植物甾醇功能性食品配料。(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纳米复合乳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水性聚氨酯基粒径均一纳米复合乳液(WPU/PBMS),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及接触角测试研究其疏水性能。方法以传统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为基础,采用混合合成技术制备出一系列WPU/PBMS乳液,利用多种表征技术研究探讨单体对复合乳液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整理到棉织物表面,研究整理后的纯棉织物的疏水性能。结果 TEM分析表明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配比为10∶14∶14时,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约40~50 nm;乳液涂膜FTIR,SEM及XRD分析表明涂膜呈现明显的微观相分离且形成的核壳结构使涂膜结晶度下降;此外,TG分析表明形成的核壳结构增加了涂膜的耐热性。SEM和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经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覆盖了聚合物薄膜,且静态水接触角可达114.1°,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结论采用混合合成法制备的WPU/PBMS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并且疏水性能较好,可用于棉织物防水涂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复合乳液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静,杨建军,付立兵,吴庆云,吴明元.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SiO_2/PTFE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杜娟,顾洪溪,刘恒超,吕福林.水性聚氨酯基粒径均一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及疏水性测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孔子文.WPU/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
[4].王丹彤,赵璇,夏强.用于负载Res的复合营养纳米乳液的制备与评价[J].中国乳品工业.2019
[5].孙萌,顾飚,田大为,东为富,张胜文.基于MIS改性的WPU/GO纳米复合乳液的研究[J].塑料工业.2019
[6].张玉明.蓖麻油基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常瑞.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Janus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D].陕西科技大学.2019
[8].邓成浩,汪进前,李朝利,盖燕芳.改性纳米T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研究[J].现代纺织技术.2019
[9].刘瑞琦,唐文婷,蒲传奋.玉米醇溶蛋白肽-丁香酚纳米复合粒子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的制备及性质[J].粮食与油脂.2019
[10].李青,曹婷,杨韵仪,黎荷,骆土华.用大豆蛋白-甜菊糖苷复合稳定剂制备植物甾醇纳米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