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滨水场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场所,精神,空间,水景,毕尔巴鄂,水界,城市。
滨水场所论文文献综述
张灿灿,任舟[1](2019)在《城市滨水界面的场所性塑造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滨水界面的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滨水界面的场所性塑造的途径,以实现城市滨水界面的健康发展,并为未来滨水区的开发、改造等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贾佳[2](2016)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研究——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滨水景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体验的主观角度出发,探寻了场地特征和场所精神对于场地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以人的场所体验通过对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滨水景观的设计解读,重新审视场地场所精神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6年07期)
李冉冉[3](2016)在《基于场所精神构建的中小城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城镇是由聚落演变而来,拥有与聚落相似的活动空间密集,交往空间相对较小的本质特征。在日常的活动中,由于居民的活动与交往空间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熟络,所以在中小城镇这样的地方居民很容易产生深厚感情与精神依赖。滨水空间是城镇中多元文化融合以及最富有历史特色的场所之一,在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传承并延续城镇历史文脉、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与活力、创造舒适宜居的人文生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滨水空间也是居民活动较为集中和最容易产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因此中小城镇滨水空间情感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居民生存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城镇更新发展的前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面临的却是心理层面精神寄托的遗失与归属感的丧失。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在滨水空间发展建设与人的精神寄托二者之间寻求平衡,是当下中小城镇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运用“场所精神”理论探讨滨水空间的使用者如何实现与场地的精神对话,从而赋予滨水空间更多的生命力与活力,达到人与场地和谐共生的发展态势。本文对中小城镇滨水空间的场所精神从定向与认同两个层面解析。在定向分析层面,将影响场所精神定向解读的重要因素分为叁个方面,空间结构、空间尺度与可达性。将城镇空间以城市意象的五要素为认知前提,划分为城市-区域尺度、节点-城市尺度、标志物-节点尺度。针对每一个方面都从叁个尺度运用空间量化分析为主,定性描述为辅的方法进行合理、全面的解析,从而完成场所精神定向层面的构建。在认同体验层面,将体验方式分为知觉体验、情感体验和行动体验,运用相对应的社会调查法探究每一种方式会产生的体验感知的内容,从而完成认同体验层面的构建,最后确定中小城镇滨水空间场所精神的构建模式。我们将构建的场所精神框架模式应用于沂南县界湖镇滨水空间现状评价中,分别对城镇空间的山水格局、河网水系以及滨水空间从定向与认同两个方面进行现状评价,发现山水格局是人们对居住地产生依赖感的重要因素,然而河网水系与滨水空间在场所精神营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于是我们对现状空间环境进行改进与设计,将构建的场所精神框架应用于界湖镇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从水系景观规划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力求找回界湖镇滨水空间缺失的场所精神,实现人与空间的精神交流,营造人与界湖镇滨水空间和谐相处的氛围。(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6-04-01)
舒姗[4](2015)在《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是城市中最具活力、人气、吸引力的场所。优秀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与精神需求,同时还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城市个性与地域文化的表达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场所精神理论与城市滨水区设计结合起来,从场地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宜人的滨水场地,获取人们对场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城市滨水区的场所精神。因此,本论文从解析场所精神的本质入手,结合国内外优秀滨水案例的成功经验,分析滨水场所精神塑造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滨水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通过POE评价方法的引入,对南昌市秋水广场滨水带场所精神塑造的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探讨了场所精神在南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不足,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探讨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将场所精神理论运用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中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相关概念阐释与研究进展分析。对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与场所精神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梳理,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与优秀案例的分析,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叁部分滨水开放空间场所精神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场所精神的本质,并归纳总结出滨水开放空间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设计原则与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提出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引入POE的评价方法,以滨水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为理论依据确定评价因子,选取南昌市秋水广场滨水带为研究对象,进行场所精神塑造的现状调查。第五部分案例分析。在场所精神的理论基础上,对南昌市秋水广场滨水带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归纳。(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李忠元[5](2014)在《基于“场所精神”的厦门马銮湾滨水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迫切呼唤城市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景观是与城市形象、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场所。那么如何在城市滨水空间中营造场所精神则是亟需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厦门马銮湾滨水景观设计的分析,寻找营造场所精神的关键着手点,即解读场地的自然环境属性、挖掘场地的历史人文特色、拓展场地的多元化功能性以及促进场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期刊2014年04期)
刘晓平[6](2013)在《滨水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场所思维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考察分析了近年落成的两个北欧滨水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从中总结了滨水标志建筑的场所设计思维:建筑结合基地,结合城市地段因素来营造场所感;建筑与水呼应和互动;新建筑不模仿历史建筑,而是强调创新,塑造城市独特的新地标;建筑尽可能对公众开放、提供滨水的观景休憩场所。文章介绍了笔者近年完成的叁个滨水标志性建筑实践案例,案例涉及高层和多层建筑,类型涵盖游轮管理服务大楼、渡轮客运楼和海滨旅馆。尽管叁个项目基地各不相同,但都从基地环境特质出发,通过建筑对基地的营造,对环境特性的呈现和强化,较好地实现了滨水标志性建筑的场所个性。场所个性的塑造贯彻在总体布局,空间环境营造,标志性形象构思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塑造了滨水建筑的场所感。(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3年10期)
吴志刚,郭隽[7](2012)在《老城区滨水空间的场所营造——以泉州铜佛寺“百源川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区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和陆地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本文以宗教载体泉州铜佛寺的"百源川池"为例,论述滨水空间的场所精神对营造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人文景观,增加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郑燕宁,江芳[8](2012)在《基于城市滨水区景观意象的滨水场所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析了滨水场所的概念及我国城市滨水区城市景观的建设现状,介绍了滨水环境的设计方法。以南宁市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场所意象现状,解读了场所精神,认为场所设计应依据特色性和可识别性意象,统一性及多元化意象,整体连续性意象,可达性和人本性意象,景观敏感区生态保护性意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所规划设计思想,划分了功能分区,进而详细说明了滨水区空间环境中的景观组织。旨在形成具备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可识别的独特乡土文化的滨水景观场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20期)
王冀[9](2012)在《城市滨水区亲水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特色的营造及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而滨水区亲水空间作为城市与水环境联系最密切、最具活力的场所不仅是城市滨水区建设中的关键,更是满足人们亲水需要、营造舒适宜居生活环境的途径。本文将场所精神理论与滨水区亲水空间设计相结合,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充分尊重并支持人们在亲水空间中功能上的以及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从而获得人对于空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亲水空间的场所精神。研究方式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多种方法相结合,并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的结合,运用场所理论对具体项目设计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并加强理论研究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意义。场所精神塑造的关键在于设计师在对场地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对于场地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场地内涵的领悟与运用,只有充分领会原初场地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氛围、空间环境,才能将这种潜在的精神特质运用具体的设计手段展现出来,促进空间使用者与场所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实现滨水区亲水空间原本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2-05-01)
罗丹[10](2011)在《城市滨水空间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地域性表达——以都江堰内江沿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都江堰古城区中最具特色的内江两岸滨水空间对水文化的利用和体现,从场所精神层面探求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视觉、触觉和听觉几个方面详细描述内江沿岸滨水空间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亲水性和参与性、识别性和易达性,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建立场所精神下滨水地区的地域性表达。(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1年04期)
滨水场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从体验的主观角度出发,探寻了场地特征和场所精神对于场地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以人的场所体验通过对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滨水景观的设计解读,重新审视场地场所精神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滨水场所论文参考文献
[1].张灿灿,任舟.城市滨水界面的场所性塑造途径研究[J].安徽建筑.2019
[2].贾佳.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研究——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滨水景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
[3].李冉冉.基于场所精神构建的中小城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4].舒姗.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
[5].李忠元.基于“场所精神”的厦门马銮湾滨水景观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
[6].刘晓平.滨水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场所思维逻辑[J].华中建筑.2013
[7].吴志刚,郭隽.老城区滨水空间的场所营造——以泉州铜佛寺“百源川池”为例[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
[8].郑燕宁,江芳.基于城市滨水区景观意象的滨水场所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9].王冀.城市滨水区亲水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10].罗丹.城市滨水空间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地域性表达——以都江堰内江沿岸为例[J].四川建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