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基于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

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基于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

张振勇[1]2004年在《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文中提出本文以相关产业组织理论为依托,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为参考,对我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分析,旨在探索适合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途径。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就是在保持“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利益集团的推动来促进准市场组织的发展,途径有:通过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来组建银行控股公司、通过中小商业银行利益集团的推动来建立银行战略联盟以及拥有民营资本的新兴利益集团以产权改造方式建立民营银行,从而实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的合理化;同时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银行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代替古典竞争,达到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合理化,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组织化程度,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房树人[2]2010年在《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或影响着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银行业产业组织。因此,中国银行业活力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银行业产业组织。本文在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叁方面对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经验,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提出可行的政策选择。前言包括论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及其不足六个部分,着重说明了选择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作为论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本章内容在对产业组织概念、理论渊源、主要流派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为后面的论文展开及分析提供了铺垫。第二章是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章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银行业产业组织,全面把握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并得出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演变趋势,这包括:大型银行继续扮演着银行兼并特别是跨国兼并的主角;银行规模大型化与资产集中化潮流加剧行业垄断,深化竞争;广大的中小银行在严峻的挑战中积极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银行业的混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的银行监管由分散的部门的分工日益走向跨部门的集中和统一。第叁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诸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由传统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逐步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并进一步剖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和成因。本章是产业组织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为改善市场结构和优化产业组织提供重要借鉴。第四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的竞争行为:二是非价格的竞争行为。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表现在存贷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兼并收购、实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和从事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第五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从市场绩效看,2003年是中国银行业的分水岭,从长期的效率低下逐渐走向绩效的良好表现,从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走向风险拨备的空前提高,从体系的脆弱走向行业的成熟,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国际地位获得显着提高。第六章是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这部分是文章的归宿和落脚点。研究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的在于优化市场结构、引导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实现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标。在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得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至少包括:市场结构的垄断竞争和适度集中;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创新性;市场绩效的持续提高和富有竞争力。为了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我们需要做到深入调整市场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努力提高市场绩效,同时要继续加大银行业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加强金融监管。

李果[3]2012年在《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结构及其导致的银行行为变化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之一,因为任何形式的市场失效或反竞争行为对经济增长、效率和福利都有深远的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开始日益增多。这不仅源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下,各国金融脆弱性问题集中爆发以及破坏力越来越强的金融危机不断侵扰,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各国政府金融监管过程中采取相机抉择策略的审慎思考。对于那些正在或刚刚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而言,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更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促进银行业的结构性变革,帮助自身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内银行业健康成长,并积极借助外资银行和国内民间资本的协助为银行业转型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心支持,才能使得国家金融稳定和经营效率提高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并不断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与此同时,在社会大转型的年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各个产业各个层面都在经历着急剧变革,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银行业也是如此。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会如何影响银行业改革进程?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会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特点?与一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平稳时期的表现有何差异?不同的制度绩效在不同转型国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站在制度变迁视角对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动态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结论。这些结论的获取对于指导各国金融业结构性调整、制度建设以及各项维护金融稳定的改革实践无疑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最终选定以“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为题,拟以制度变迁为分析背景,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动态关系,为转型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和金融稳定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副标题揭示了研究对象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主要基于叁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是这两类国家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转型国家。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是:前者已经成功完成了转型,后者还处于转型过程中。但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制度变迁系背景下的银行业改革实践,而这两者都符合研究的基本条件:它们都经历了或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而且在经济金融改革进程中都有广泛而频繁的制度变革。因此,这些国家成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极佳样本,其分析结论也能很好地作为理论研究的事实依据。原因之二是这些国家金融业改革成效不一。相比较而言,中东欧国家改革比较成功,其银行业发展已逐步步入良性轨道;而独联体国家改革成效不佳,部分国家还爆发过规模较大的银行业危机。因此,对于这两类国家银行业改革中制度变迁、结构演进与金融稳定关系和影响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比较分析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主题。原因之叁是我国也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的进程中。虽然有着不同的银行业发展历程和制度背景,但我国金融业改革同样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制度创新的方式和途径,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方式选择等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稳定实践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依据,这也是文章最终的研究目的之所在。在主题明确后,文章对具体内容的架构设计如下:首先,是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其研究目的、篇章结构分布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为接下来可能进行的的研究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进入到正文部分。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这一章主要是对于文章将要分析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银行业结构、金融稳定及其制度变迁等进行界定和关系梳理。然后从文章立论的角度,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与金融结构、制度及其变迁理论以及脆弱性和金融稳定等方面进行理论溯源,为论文研究主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分析背景知识和研究框架。最后,将在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与本文主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并进行评价,找出前人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研究框架,为本文接下来的分析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借鉴。第二章是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关系研究。这一章主要是以理论分析为主。文章通过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借助一定的理论模型刻画了银行业改革前期和中后期两者关系的演进路径。其次,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并借助对一定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下不同的分工格局、价格联动、银企关系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变动来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具体机制。第叁部分则从银行业产权结构直接影响或者通过影响市场结构的方式间接影响金融稳定的角度对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作为文献综述后正式进入论文核心的起始章节,本章主要是为下文的研究起到一个理论积淀的作用。第叁章是以实际情况分析的方式具体评估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水平。作为背景介绍,文章首先从两类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分析入手,概述了各国银行业改革的主要特点,为后文的比较分析提供了相应的事实依据。接着,分别运用结构和非结构方法对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测算和横向比较,同时也通过对不同产权属性银行资产占比的分析评估了各国的产权结构水平。最后,在总结和借鉴前人对于金融稳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核心指标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金融稳定状况及其变化历程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这一章实际上是为第二章起到事实依托的作用。第四章主要以理论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制度变迁对于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问题。文章先从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在制度对于不同银行行为的作用如何间接导致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变化,即分析制度变迁、银行行为和银行业结构之间的影响关系。接着,通过对具体制度形式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开放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在内的多种金融制度实施影响银行行为的变化间接作用于金融稳定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制度变迁引起银行业结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稳定变动的机制分析也是这一部分分析的内容之一。第五章从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转型实际情况来分析其银行业改革中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建设成就,并尽可能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总结当中的经验和教训。文章首先从社会建设成就、经济制度改革和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对两类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幅相对全景式的制度建设成就版图。其次,通过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分析,具体阐述了金融开放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程中两类国家的不同态度和具体方式。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俄罗斯金融危机和波兰金融安全网建设进行了分析,具体探讨了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第六章是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模型分析研究。建立在前文理论阐述和实际情况分析大量铺垫的基础上,这一章将通过实证模型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的方式,对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注解或是实证悖论,最后对于两者的一致性或差异性提供解释和分析。主体内容将围绕两部分展开:一是不考虑制度变迁作用下的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这也是为了和传统分析结论做比较而特意作的安排。二是考虑制度变迁影响后对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这也是本文立论的主要目的所在。而且,在制度分析的部分,文章将分基本经济制度、金融业制度和银行业制度叁个层次依次展开分析,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制度变迁对银行业改革和金融转型的综合影响和作用效果。最后,第七章是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作为全文的结尾,这一章主要起到总括的作用:一方面它将对全文的研究和分析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梳理出全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即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另一方面,也是全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即对我国银行业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作为同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而言,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中得到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我们经济体制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将有着难得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也正是本文选择研究对象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菲[4]2010年在《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到民营银行的研究中,从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壁垒入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我国银行业监管在民营银行准入-退出监管中存在的不足,继而对完善我国市场化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提出构想。首先,利用结构法中SCP范式研究我国银行业结构,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发现我国2000-2009这10年间市场结构从垄断竞争Ⅲ型发展到垄断竞争Ⅳ,竞争程度明显增强,进而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水平。其次,利用结构法中PR模型对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进行考察,并分别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会带来行业整体竞争度的提高,进而带来市场绩效的增强。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现实选择是现有金融机构的存量改革,对民营银行实行分级牌照管理。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建设存款准备金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等。

屈明颖[5]2006年在《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产业组织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整体绩效持续低下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转型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既有行政垄断制衡有效竞争的原因,也有制度缺陷导致产权结构失衡的原因。目前我国银行业国有产权的比重较大,由于国有产权比重越大,银行的规模就越大,进入该行业越困难,垄断性也越强,市场行为也就越偏离市场化轨道,因此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难以提高。研究银行业SCP框架的意义在于,试图发现在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以及这种因果关系决定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从而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和发展的规律性。然而这一模型主要是针对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我国的转轨经济而言,其特殊性就是我国特有的银行产权结构。因此,为了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本文加入了产权因素,拓展了传统的SCP框架,形成了“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框架作为分析工具,构建了产权和市场二元结构分析模型,力求更加全面而深入地将我国银行体系的产业组织问题诠释清楚。全文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的重点,结合国外银行业的改革经验,在深入论述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系统地对银行业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之后,研究了我国银行产业组织的政策措施问题。文章认为,一定的产权结构和相应的市场结构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依存的,当把银行业的绩效问题放在市场和产权两者互动发展的空间结构的两维空间内进行考察时,可以发现银行业一定的市场与产权结构的相关性,产权与市场结构是怎样相互决定的,究竟是哪种因素在决定绩效中更为重要,从而发现更有效的决定绩效因素的证据或理由。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共同影响着经济绩效,只强调产权结构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改革抑或只重视市场结构改革而否定产权结构改革的主张均有失偏颇,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因此我国银行业改革应该以产权改革为主、市场结构调整为辅。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中长期目标以及今后10年银行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

张振勇[6]2008年在《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优化的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相关产业组织理论为依托,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为参考,探讨适合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优化的途径。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优化的过程就是在保持"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利益集团的推动来促进准市场组织的发展,途径有:通过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来组建银行控股公司、通过中小商业银行利益集团的推动来建立银行战略联盟以及拥有民营资本的新兴利益集团以产权改造方式建立民营银行,从而实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的合理化;同时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银行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代替古典竞争,达到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合理化,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郑立明[7]2006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越来越成为焦点问题。国有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不良资产率高、资本充足率低和银行绩效差的根源又在于国有银行治理效率的低下。因此,探讨国有银行的治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公司治理,其实质是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核心是解决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Control Rights)分离后产生的代理问题即经营者选择与激励问题,形式是关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一系列治理机关的契约规定,目的是保护加入企业契约的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因此,我们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定义归纳如下:即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一组联结并规范股东、债权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其实质是一种责权的分配和制衡机制,其核心是针对银行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从风险管理角度来定义,商业银行治理是指一套关于促使银行经理层在风险配置活动中有效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治理的内容,是基于对银行所有权的合理配置,通过内部治理、市场治理和政府监管等一系列机制,推动银行家更好地进行风险配置活动,从而维护风险配置契约的安全运营,保障参与商业银行契约的出资者、存款人、借款人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原则要求和风险监管框架,在综合商业银行治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第2章),通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3章)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和缺陷(第4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第5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系,并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结构模型(第5章)。治理的层次、治理的主体、治理的环境和条件、治理的载体和核心、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治理的原则和规范、治理的目标共同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主体或力量分叁个层次:微观层次有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银行员工;中观层次是指由投资者、消费者、存款人、同业竞争者和银行家组成的市场力量;宏观层次主要包括政府、法律、

陈华强[8]2011年在《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各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太发达的今天,我国银行体系更突显其重要性。自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开创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以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多。但对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方面虽然也取得了若干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多为研究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几乎都未涉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更鲜有研究两者互动发展关系的成果。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互动关系如何,作用机理是什么?特别是怎样.的银行体系结构对实体经济有最优的促进作用?实体经济的波动对银行体系脆弱性有怎样的影响?这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银行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从各方面看都占大数,因此,本文在定量分析部分用商业银行(或主要商业银行)数据代表银行体系数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银行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机理分析。本文分类推导了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不同推动机制。第二,银行体系结构与实体经济增长研究。本文通过数据直观分析了银行信贷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结构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SCP范式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叁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银行体系前十家银行的绩效水平,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绩效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江西省为例实证分析我国区域银行体系的发展和区域实体经济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银行结构的优化,银行绩效得到提升,四大国有银行绩效提升更快,并推动了实体经济增长。第叁,实体经济促进银行体系的变迁研究。本文归纳了世界各国银行体系和我国银行体系变迁的史实,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银行体系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和实体经济发展在其中的作用。分析了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得出应以诱致性变迁,辅以强制性变迁的结论。第四,实体经济波动与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对1978年到2009年间银行体系脆弱性程度进行了判断,采用虚拟变量进行了标识。采用了Logit模型,就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变量和外部因素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货膨胀率和储蓄率与银行脆弱性显着相关。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发挥银行体系各类机构推动作用。借鉴各国银行体系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完善我国银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体系内各类机构作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二、优化银行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银行体系东中西部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降低银行集中度。控制银行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叁、强化诱致性变迁。借鉴世界各国银行体系变迁之路,推动我国银行体系机构分布、业务、所有制变迁。诱致性变迁应成为我国银行体系变迁的主要路径,并辅强制性变迁。四、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储蓄率。针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特点,重点监测和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储蓄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此减少实体经济波动,减弱银行体系脆弱性。五、推动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互进发展。一方面加快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支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对银行实行逆周期监管,完善银行监管体系,防止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出现互退、背离。

薛峰[9]2011年在《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转型不断深入。从长远来看,构建一个财务稳健、以市场为基础的银行体系是经济成功转向的基础和标志,这对宏观经济稳定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银行业在转型重构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在打破市场垄断、逐步放松管制、强化竞争与效率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银行业市场体制,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程度到底是高还是低?影响银行业竞争度的到底是什么?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和疑问中展开。文章运用CRn指数、HHI和Panzar-Rosse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充分展示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我们选取2000-2009年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2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全样本进行模型估计检验。同时还考虑到不同规模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度可能存在差异,不同时期银行业市场竞争度也可能有变化,我们分别以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与42家城市商业银行分别作为样本检验了银行规模不同所导致的竞争度变化;再以每两年为单位检验了银行业整体竞争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度要低于整体市场竞争度,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家的竞争度要略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度;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在2005-2006年有显着增长。为了充分展示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我们选择发达国家(欧盟主要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印度)为参照对象,与中国银行业竞争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没有实现利率自由化的中国银行业,具有相当于发达国家、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竞争度,这可能是由利率管制政策所导致的产品结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紧接着,我们将视角缩小到一个省份,以辽宁为样本,分析了该省银行业整体和不同时期的竞争度变化,结果显示,辽宁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略低于全国水平,这可能是由地区文化、管制和机构设置差异所导致的。为了探寻影响银行业竞争度的因素,我们选择2005-2009年八个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所组成的样本进行模型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业务管制因素确实是导致银行业竞争度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市场结构因素则并没有显着影响。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充分竞争、健康、高效的银行市场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理论参考。

赵玉龙[10]2009年在《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鉴于银行业在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中的重要性,本文侧重从竞争性和效率之间的联系出发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展开研究。由于我国银行业处于发展和变革阶段,该研究对于推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考察我国银行业发展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基于五方面对我国银行业进行了特征分析。利用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叁者之间内在关联性理论,区分并相互联系地考察了银行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利用非结构法中的PR模型、非参数DEA方法等定量研究手段,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性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银行业竞争性变化的趋势特征;对我国银行业的效率变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性与效率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并不损害竞争,银行业的竞争对银行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这些结论对我国银行业的下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D]. 张振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2].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D]. 房树人. 中共中央党校. 2010

[3]. 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D]. 李果. 复旦大学. 2012

[4]. 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 高菲. 吉林大学. 2010

[5]. 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产业组织分析与对策研究[D]. 屈明颖. 北京物资学院. 2006

[6]. 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优化的路径分析[J]. 张振勇. 华东经济管理. 2008

[7].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D]. 郑立明. 同济大学. 2006

[8]. 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 陈华强. 南昌大学. 2011

[9].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D]. 薛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10]. 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 赵玉龙. 吉林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基于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