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酶论文-张海涛

防卫酶论文-张海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防卫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豆,叶斑病,变灰尾孢菌,产孢条件

防卫酶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17)在《绿豆响应变灰尾孢菌侵染的防卫酶活性变化及抗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引起的绿豆叶斑病是我国及亚洲地区绿豆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国内外对绿豆变灰尾孢菌叶斑病的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导致病害防治不力,严重影响绿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研究从病原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及萌发条件入手,明确了该病菌的适宜接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绿豆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对绿豆不同抗性品种响应病菌侵染不同阶段防御相关酶活性及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绿豆变灰尾孢菌叶斑病的植物病理学的相关研究和品种抗病性利用奠定基础。取得以下重要研究结果:1.研究明确了变灰尾孢菌的产孢条件和分生孢子萌发条件。供试的9种培养基中,高粱粒培养基上病菌产孢最快且产孢量最大,于培养后10 d开始产孢,培养14 d后产孢量可达9×105个·mL-1;最适产孢条件为25℃、12 h/12 h光暗交替。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25℃、pH 6~7、全黑暗条件,该条件下培养3 h即可萌发,培养后24 h,萌发率最高可达8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氮源为蔗糖和蛋白胨,萌发率分别为87.0%和86.3%。然而,变灰尾孢菌分生孢子在无菌水中的萌发率也可达72.33%,表明碳氮源不是变灰尾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2.从接种体、接种方法、培养温度、保湿时间等方面开展了变灰尾孢菌的适宜接种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丝块刺伤接种和孢悬液微伤接种均可用于绿豆与变灰尾孢菌互作体系的研究,但菌丝块刺伤接种更为方便。菌丝块刺伤接种的最佳条件为25℃,保湿培养24h。采用菌丝块刺伤接种法对18份绿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共鉴定获得抗病品种1份,中抗品种11份,中感品种4份,重感品种2份。3.研究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后叶片中CAT、SOD、APX、POD等酶活性变化,接种后抗病品种CAT活性快速升高,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感病品种接种后CAT活性虽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SOD活性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均表现快速上升然后回落的变化趋势,但抗病品种在接种后第1d迅速升高达到峰值,感病品种在接种后3d才达到显着高于对照的峰值;APX活性在接种后1d迅速达到峰值,且活性是对照的2倍,随后一直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而感病品种在接种后没有明显变化,仅在接种后10d活性略高于对照;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POD活性均显着升高,抗病品种在接种后3d达到最高值之后迅速下降,至第15d时再次升高,呈现双峰变化趋势,感病品种POD虽在接种后第6d才达最大值,但活性升高幅度显着高于抗病品种。以上结果表明,病原菌接种后SOD、CAT、APX、POD等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总的趋势是抗病品种响应时间早、响应强度大,为植物抵御病菌入侵和扩展,启动防御反应赢得时间。4.研究分析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后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与几丁质酶(CH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抗病品种接种后PAL、GLU和CHI基因显着上调表达,且基因表达的响应时间显着早于感病品种,表达倍数也显着高于感病品种,说明病菌侵染激发了编码这叁种抗病相关蛋白的基因的表达,编码产物参与了绿豆对尾孢叶斑病菌侵染的防御。(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7-06-01)

马祥,马晖玲,安惠惠,白生军[2](2012)在《诱导剂丁二醇对匍匐翦股颖抗病相关的防卫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丁二醇作为诱导剂,水杨酸和朴海因作对比,进行了匍匐翦股颖抗病性的诱导,比较分析了丁二醇喷施前后匍匐翦股颖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50~150μmol/L丁二醇均对匍匐翦股颖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100μmol/L丁二醇处理效果最好,病情指数由对照的93.33降至31.33。100μmol/L丁二醇处理后,匍匐翦股颖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明显增强,在处理后的第7d,POD,PAL和PPO分别是对照的1.8,1.9和4.3倍。(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2年03期)

白春微,蒋选利,李琼朴[3](2012)在《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受叶锈菌侵染前后防卫酶活性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麦叶锈菌侵染前后2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叶片中的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4种防卫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和PPO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抗、感品种间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差异不大;接种叶锈菌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小麦叶片中的4种防御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处理,并且抗病品种接种后PPO活性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抗病、感病的小麦接种叶锈菌处理与未接种处理的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4种防卫酶的活性均升高,POD、PPO、PAL 3种酶活性在接种后3 d达到峰值,β-1,3-葡聚糖酶在接种后4 d达到峰值;相对于其他防御酶,PAL在测定期内活性变化程度不高,表现平稳。(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1期)

陈年来,乃小英,张玉鑫,乔昌萍,张建农[4](2010)在《植物源诱导剂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甜瓜主栽品种‘银帝’(抗病)和‘卡拉克赛’(感病)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诱导剂对其接种古巴假霜霉菌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和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影响,以阐释植物源诱导剂提高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机制。结果显示:苯丙噻二唑(BTH)、侧柏叶提取液(CB)和中草药制剂(ZY)处理对甜瓜霜霉菌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诱导处理或接菌后甜瓜叶片中上述抗病相关酶活性都显着上升,抗病品种‘银帝’的PPO、PAL、CHI、GLU活性增幅大于感病品种‘卡拉克赛’,‘卡拉克赛’的POD活性增幅则较‘银帝’大。研究表明,叶面喷施两种植物源诱抗剂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增强具有系统诱导作用,而叶片防卫酶活性增强可能是诱导剂处理后甜瓜对霜霉抗性提高的重要生化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刘丽,马永毅,张志明,冷鹏飞,潘光堂[5](2009)在《玉米不同防卫酶系对纹枯病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玉米高耐纹枯病材料R15和高感纹枯病材料478接种高致病性的优势融合菌群AGl-IA后,设置不同时间段进行取材,测定两个材料相同部位的叶片及叶鞘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耐材料R15的叶鞘中除PAL变动不大外,POD、CAT、SOD和APX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POD活性变化最为剧烈,叶片中POD、CAT和APX表现上升,SOD、PAL表现下降。高感材料478的POD、CAT在叶片与叶鞘中均表现上升,SOD在叶片中上升、叶鞘中下降,PAL和APX均无明显变化。表明POD、CAT水平与材料抗性呈正相关,并且上述防御酶系在植物体中的不同作用区域和作用时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陈年来,朱振家,安翠香,胡敏[6](2008)在《诱抗处理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河蜜幼苗为材料,分析了化学诱导物处理后甜瓜叶片中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经5种化学诱导物处理后,甜瓜叶片PAL活性快速增加,于处理后第6天出现活性高峰;苯丙噻二唑(BTH)、水杨酸(SA)、草酸(OAA)和硅酸钠(Na2SiO3)处理后GLU活性变化与PAL相似,PPO活性在测定期内持续升高;磷酸氢二钾(K2HPO4)处理对GLU和PPO活性无明显影响;SA处理后叶片CHI活性明显升高,其它诱导物处理对CHI活性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防卫酶(特别是GLU和PPO)活性表达增强是BTH、OAA、SA和Na2SiO3等诱导物处理系统诱导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增强的重要生化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马永毅[7](2007)在《立枯丝核菌AG1-IA诱导玉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防卫酶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近年来该病流行速度和蔓延趋势日渐严重,加上该病害喜温喜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流行病害。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该病害的发生已严重制约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深入研究玉米对纹枯病的抗病机制,发掘抗病基因并对其克隆和功能分析,是加快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cDNA-AFLP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相关抗病基因表达谱,从抗病基因表达的水平上探索玉米对纹枯病的系统抗病机制。实验所用材料为本课题组多年筛选鉴定出的高耐玉米纹枯病材料R15和高感材料478,纹枯病菌为立枯丝核菌高致病性融合菌群AG1-IA。材料种植于四川农业大学濆江农场,拔节期时采用人工嵌入法将两粒布满菌丝的麦粒接入玉米叶鞘,并保温、保湿,分别取接种后16 h、24 h、36 h、48 h、60 h的玉米接菌叶片,提取叶片的总RNA进行反转录并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AG1-IA诱导下高耐玉米纹枯病材料R15的基因表达谱,同时对接菌后两个存在抗病差异自交系材料的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段的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经56对AFLP选扩增引物筛选共观察到87个差异片段,选取效果较好60个进行回收,有35个可得到有效回收,将经过两次回收得到的差异片段连接载体转化到质粒中,并选送18个克隆由测序公司测序。2.将18个EST序列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进行Blast比对,5个EST序列未找到同源序列,已知基因功能的EST序列11条,已知mRNA和基因组序列各1条。13条具同源性的EST具体比对结果如下:玉米锈病抗性蛋白基因、衰老相关蛋白、gag蛋白、SNF2因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酶家族蛋白、NADH脱氢酶亚基K、NADH脱氢酶亚基2、墨西哥蜀黍颖可塑因子1、多蛋白(polyprotein)、Zea mays PCO118792mRNA sequence. Zea mays subsp. parviglumis mitochondrion, complete genome。3.通过对接菌后两个玉米不同抗性自交系间叶鞘及叶片两个部位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抗性材料R15的叶鞘中除PAL变动不大外,POD、CAT、SOD和APX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POD活性变化最为剧烈,接菌后的R15叶片POD、CAT和APX表现上升,SOD、PAL表现下降;高感材料478的POD、CAT在叶片与叶鞘中均表现上升,SOD叶片中上升叶鞘中下降,PAL和APX均无明显变化。总体而言POD、CAT水平与材料抗性呈正相关。结果表明上述防御酶系在植物体中的不同作用区域和作用时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高学文,杨春,樊建坤,丁俊杰,郑天琪[8](2003)在《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早期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豆同一品种与不同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不同品种与同一生理小种互作 ,测定了大豆叶片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与不同亲和性的小种互作后POD和SOD活性都有增强 ,但非亲和互作中防卫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强度显着高于亲和互作。POD和SOD同工酶谱带仅发生强弱变化 ,未见有数量改变 ,说明POD和SOD活性的增加与同工酶活性的增强有关。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显示 ,在非亲和或亲和互作中大豆某些可溶性蛋白谱带有所增强 ,是一些病程相关蛋白。而大豆不同品种与灰斑病菌同一生理小种互作后POD快速而显着表达也与大豆和灰斑病菌的非亲和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防卫酶POD和SOD活性的快速而显着增高是大豆与灰斑病菌非亲和互作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03年03期)

何晨阳[9](2001)在《双核丝核菌诱导水稻增强广谱抗病性和防卫酶系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无致病性的双核丝核菌 (Binucleate Rhizoctonia species,简称 BNR)菌株 2 32 - CG预接种处理水稻品种 IR2 6苗期植株根茎基部 ,可以诱导水稻增强对纹枯病 (R.solani Kühn)的抗性。与未处理对照相比 ,BNR处理水稻植株的纹枯病害严重度明显降低。 2 4 h以上的 BNR处理 ,可以彻底保护幼苗不受立枯丝核菌侵染的危害。经 BNR诱导的水稻也表现对白叶枯病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和条斑病 (X.oryzae pv.oryzicola)的抗性。BNR可以显着地诱导水稻防卫反应中的 2类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和过氧化物酶 (POX)活性提高。受 BNR诱导的抗病性与 PAL和 POX活性呈正相关。对 BNR在水稻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防卫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丁二醇作为诱导剂,水杨酸和朴海因作对比,进行了匍匐翦股颖抗病性的诱导,比较分析了丁二醇喷施前后匍匐翦股颖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50~150μmol/L丁二醇均对匍匐翦股颖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100μmol/L丁二醇处理效果最好,病情指数由对照的93.33降至31.33。100μmol/L丁二醇处理后,匍匐翦股颖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明显增强,在处理后的第7d,POD,PAL和PPO分别是对照的1.8,1.9和4.3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卫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涛.绿豆响应变灰尾孢菌侵染的防卫酶活性变化及抗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2].马祥,马晖玲,安惠惠,白生军.诱导剂丁二醇对匍匐翦股颖抗病相关的防卫酶活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2

[3].白春微,蒋选利,李琼朴.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受叶锈菌侵染前后防卫酶活性变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

[4].陈年来,乃小英,张玉鑫,乔昌萍,张建农.植物源诱导剂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0

[5].刘丽,马永毅,张志明,冷鹏飞,潘光堂.玉米不同防卫酶系对纹枯病作用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9

[6].陈年来,朱振家,安翠香,胡敏.诱抗处理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8

[7].马永毅.立枯丝核菌AG1-IA诱导玉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防卫酶活性检测[D].四川农业大学.2007

[8].高学文,杨春,樊建坤,丁俊杰,郑天琪.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早期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J].大豆科学.2003

[9].何晨阳.双核丝核菌诱导水稻增强广谱抗病性和防卫酶系活性[J].植物病理学报.2001

标签:;  ;  ;  ;  

防卫酶论文-张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