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特质与乡村振兴道路的多样性

村庄特质与乡村振兴道路的多样性

论文摘要

在对乡村振兴道路的认识与探寻实践中,通常可见理想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倾向,想象着有一种理想化的、最优的模式可供复制和推广,而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则被忽视。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乡村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整合了自然、生态、文化、社会、经济及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的特质,发展模式其实就是这些特质的整合与维续。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或先进经验虽包含乡村发展的一些共性特征,但各地乡村都有着自身的特质。简单复制和推广统一的模式,不仅会导致乡村社会文化的断裂,甚至可能出现消极的意外后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道路自觉意识,尊重自己的历史,自知现实的问题和发展趋向,重新认识并发现村庄特质的价值,寻求在新时代将特质转化为特色资源以及把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重新整合的多样性道路。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陆益龙

关键词: 村庄特质,乡村振兴,文化相对论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文化,农业经济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NLG09)

分类号: G249.2;F323

页码: 141-14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22K

下载量: 31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村庄特质与乡村振兴道路的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