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面孔——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人物形象研究

世纪末的面孔——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人物形象研究

张结宜[1]2004年在《世纪末的面孔》文中指出进入90年代以后,受社会政治、经济、消费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在观念和实践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在实践和观念上更为关注中国当代社会问题以及生存和环境问题,图式上也发生了视觉和图像上的转向。研究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批评文章,大致有从艺术发展的基本历史来总结并分析研究90年代以后的中国艺术发展或者从文化上、经济消费上研究90年代中国的艺术现象。本论文试图站在另一角度对这特定时期的当代油画艺术作研究。管中窥豹,略见一斑。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中国人在这时期的精神状态的缩影。本文正是从油画中人物的“面孔”中进入对90年代的文化、经济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的研究,并且对其具有强烈本土意识的油画语言和符号化的图像特点进行研究,进而以以点带面的方式研究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深层意义。

徐晓东[2]2010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AI写作实油画语言”作为研究课题,具体讨论从叁个方面展开(一)八十现AI写作实油画语言的自觉与寻找(二)八十年AI写作实油画语言的实践与成就(叁)八十年AI写作实油画语言的意义与启迪。这叁个方面构成论文的叁章即主体部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写实油画这一画种适逢其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备受关注的艺术形式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发展,由于社会与文化的多重因素影响,其发展在之后时期发生了种种嬗变,据今回望,这一特殊的现象依然富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写实油画语言”具备了超越画种之外的更为丰富复杂的意涵,它既是一个艺术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甚至政治现象。写实油画因此具备了“表现”的意味。本论文通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AI写作实油画语言传承与嬗变的历史资料梳理,尤其通过对经历并构成了二十世纪八十年AI写作实油画发展过程的着名画家的采访,结合第一手田野调查的详细资料,得出研究结论:二十世纪八十年AI写作实油画的发展是由于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西方油画经典的学习吸纳促成,这一学习吸纳过程虽然有所中断并未彻底完成,但继承这一精神,将学习吸纳经典(包括西方经典更包括东方经典尤其中国经典的学习吸纳)的努力继续贯彻下去、贯彻到底,从理性的角度解决感性问题、从艺术的高度解决技术问题、从精神的高度解决物质问题,是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获得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必由之路。

郑成江[3]2011年在《当代具象绘画中的单纯色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油画在“85新潮美术”之后出现多元并存的局面,具象绘画在不断寻求色彩语言的新突破,出现了脱离传统的新特征。当代具象油画在观念和创作形态以及色彩运用上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单纯色运用是一种主要形式特征。本文主要从国内当代具象绘画的色彩表现入手,以中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演变为线索,适度分析传统绘画与当代具象绘画的色彩关系,例举西方传统古典绘画中固有色表现,现代绘画中色彩单纯化现象以及波普艺术对中国当代具象绘画的色彩影响,列举了国内85新潮后的具象油画色彩单纯化现象,尝试从几个方面分析形成这种单纯化色彩的原因。本文首先明确当代具象绘画的概念,以及当代具象绘画的色彩表现特征,找出当代具象绘画运用单纯色语言表现画面色彩的现象。其次通过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绘画流派对国内当代具象绘画的影响及新时代大众审美的转变,得出造成单纯色成为当代具象绘画主色调的原因,并列举了国内外现代主义的作品在创作观念与画面色彩的创新。最后分析国内“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时期的单纯色绘画,针对当代具象油画色彩语言的单色化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深度分析当代国内外知名画家的单纯色画作品,挖掘这种单一化色彩在油画作品中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

聂道汨[4]2014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的深刻变迁,国门的继续开放,中外各种流派思潮的碰撞与交融,使得中国美术界真正进入了一个多元共存的空间,并迅速滋长出这个时代的话语方式、价值观念、思想主题、表现方式、文化情绪等。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下,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既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也迎来了多年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挑战的是在这个西方当代艺术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创新)以及绘画死亡的背景中,而机遇既来自于“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政策,也来自于具象油画的逐渐回归,市场发展、商业繁荣所带来的画廊业的逐步成熟。本文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发展现状及语言特征作简要回顾与梳理,为研究90年代以来古典风油画起到一个自然的承接和对照作用;第二章,分析90年代以来古典风油画语言形成、转型的背景以及影响因素;第叁章,从内容与题材、审美与观念、材料与技法叁个方面分析90年代以来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与80年代的不一样的特征:第四章,对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古典风肖像画家的油画语言作具体分析,探索其在构图、造型、色彩、技法以及题材、审美意向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五章,对古典风油画语言的现代性、本土性以及转型问题上提些思路和建议。这五章将构成论文的主体。通过以上研究,笔者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经过20多年的继续发展,古典风肖像油画已由对西方古典油画样式和技法的学习转向对人性生命的关注和对西方古典精神的深入把握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不断融合,题材、技法进一步融汇拓展;其次,对古典风油画语言的研究不可能只限制在技法风格史的范围内,其风格取向必定与画家个性、审美趣味、社会环境、意识形态、民族精神和题材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因此综合研究是其必要方法;第叁,对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课题,还可以对其归纳总结进而思考传统绘画在当下的生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古典风肖像油画的发展虽然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瓶颈,但笔者相信在继续融汇东方精神以及拓宽西方写实技法的基础上,在不久地将来,古典风肖像油画一定会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结出更多、更丰硕的果实。

刘洋[5]2017年在《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认为造型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演进,从简单的上古岩画逐渐地丰富和发展,衍变成了由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共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艺术家族。而绘画艺术中造型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观念更新的历史。对造型的理解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造,更为重要的是时代的变迁以及审美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艺术家的判断。我们可以通过造型本身了解作品所生成的环境,种族、时代,以及悄然发生改变的观念。如果把造型当作打开艺术家观念的钥匙,莫不如说是时代改变了对造型的认知。而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同样也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影响,通过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生成的动因,每一件油画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通过造型的特点进入到东北地区油画演变的过程之中,试图通过造型的演变找到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共性。艺术家、作品、时代等共同形成了一条无法割裂的纽带,分析地域作品的同时要将它放置到属于自身的时间与空间,试图接近真相,找到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突出特征。而内容框架结构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外篇、结论,上篇主要论述东北油画造型所关联的文化背景对其的影响;而中篇是研究东北油画造型形成的内因与演变,尤其是以1985年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转折点为界所进行的分析;下篇是东北代表性油画家的作品分析;外篇是东北地域文化与油画造型特征的演变;最后是结论部分,得出东北油画造型的演变特征。上篇为第一章;通过东北文化背景的分析来说明对于东北油画造型演变的影响。中篇为第二章;第二章是通过油画作品的形式与图像的关系来分析作品造型形成的背后动因;第叁章是下篇(人物志),通过代表性东北油画家的不同阶段的作品来分析东北地区油画造型一些多样复杂的特征。而第四章是外篇;集中讨论地域文化对于东北油画造型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部分,集中系统的论证了东北地区油画造型发展演变的过程。

邵建明[6]2009年在《论消费时代下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中的人文关怀》文中研究说明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对人们的生产活动构成了重大的影响,它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引向了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消费不仅表现为一种商业经济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景观。消费文化对艺术,尤其是对当AI写作实油画的影响也是直接和深远的,它导致了当代艺术的转向问题。在当今社会文化和艺术形态的现代转向背景下,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传统的写实绘画观念似乎被认为不再适应当前的艺术发展与需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图像化、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写实油画逐渐缺失了他应有的本质与艺术精神,而变的越来越潮流与时尚。“诗意的栖居”变成了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在物质追求和金钱至上的利诱下,写实油画显现的或是平淡油滑、或是精细媚气,或是技术至上而无灵韵、或是追求怪异而荒诞不经……而艺术的本质应当是关注人性的,人文精神便是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一种思考,也是一种时代精神。人文精神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能。因此,作为人类的艺术,写实油画在当今消费文化下更应具有一种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对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在消费文化的现状与现代形态的转向的分析,阐明了人文关怀在当今物欲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关怀和同情是艺术的生命,追求人文关怀,是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的精神品格的重要表现。论文分以下几个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对消费文化、人文关怀和现代性作基本概念界定,并着重强调“现代性”是“中国的现代性”。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消费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和艺术中的表现特征,进一步论述在消费文化对当代文化转向问题的影响之下,必然会带来艺术的转向;总的来看,当今艺术的现象是用观念来取代艺术本身,偏离了艺术的精神性,陷入了对哲学、社会学等的图解方式,并对事件的关注超出了对当代的人性的关注。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使人类丧失自我而成为了商品的奴隶。第叁部分,论述了人文关怀在中国当代社会和艺术中的表现特征,阐明当今艺术中人性观念和表现的叁个方面,即“人道”、“人文”和“人态”,叁种观念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开始从对传统所持有的批判态度转向对大众日常生活和环境变化的关注,并思考个人在物欲社会中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由以上各部分的理论作铺垫,和在对当今社会、艺术背景的分析下,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消费文化下,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人物、风景中的人文关怀,并以艺术向现代形态的转向为切入点,从绘画的不同形式和特点上加以归类和概括来说明写实油画作品中具有的人文性和人文精神。最后,得出结论,当艺术回到人,即回到关注人性的方面来,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才能更加具有精神性和高品格,如此,写实油画艺术才会更有价值与生命。

李华[7]2016年在《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文中认为在中国50-70年代艺术发展之中,始终围绕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来发展。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美术创作发展到了一种在政治笼罩下的集体创作的形式。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陕西省成立的美术创作组“秦文美”作为文革时期的美术创作集体,其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并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陕西美术创作组是文革期间陕西美术界的由官方组织的美术创作团体,集体署名“秦文美”以强调集体性,其中“秦”代表陕西,“文”代表陕西省文化局,“美”代表美术创作组。它集中了当时年富力强的陕西美术界的美术精英,所创作的作品当时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成员也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引领着,影响着陕西甚至是全国美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对“秦文美”的历史时代背景进行了剖析,在结合史料和当事人的访谈,以及收集的相关文献整理出了相对完整的“秦文美”历史经历,对这个文革时期的集体美术创作的代表从当事人描述到资料收集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还原。。并对“秦文美”可考证的作品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历史渊源,美学理论进行了深度梳理,从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中寻找其成立的根本原因,在世界艺术史中寻找这种创作经历的历史共性。通过影响中国美学发展的典型论的分析,找出包括“秦文美”在内的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渊源。得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历史结论以及他真正的价值所在。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对文革时期的美术研究有相当部分停留在“口号”式反思上,并没有完全对其的美术发展脉络根源和其中的组成形式进行深度挖掘,对“集体创作”大都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并没有将这段历史看作是一个历史产物和客观存在来对待。虽然文革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性和发展性决定了一个时期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把“秦文美”作为一个典型研究对象来进行剖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我们对文革时期美术创作详细过程进行研究很好的切入点。以往对文革时期的美术研究几乎都跳入了对其指导思想“红光亮”成份的批判之中,而“秦文美”的创作中一直存在着对文革时期的美学观点的对抗,因此对“秦文美”的研究可以摆脱以往受“红光亮”解读思维的束缚,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文革时期美术。

王岩松[8]2016年在《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文中认为自1979年中国壁画复兴以来,当代壁画艺术经历了城市建筑空间、艺术观念和科技的新变化,传统的壁画理论已经无法诠释壁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功能转换、形态多元等新问题。当代壁画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静止的绘画形态,而拓展出多维、立体、动态的多元形态。壁画创作在媒介应用方面融入了新观念和新科技,创作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作品。新型材料、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应用,超越了传统壁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多元的壁画形态。媒介作为壁画最根本、最主要的载体,是壁画理论研究和壁画实践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壁画媒介是壁画形态与叙事模式的传达媒介物。从壁画的演进轨迹来看,壁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壁画媒介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壁画创作者的观念、壁画的叙事模式、壁画的形态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推动了壁画的发展。因此,壁画媒介的演进与壁画的发展同步。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这一现象的研究,归纳出当代中国壁画的叁种形态,即: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和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得出了“壁画传统的继承、艺术观念的冲击、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筑空间的制约是形成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现象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全文在论证过程中,“媒介如何介入壁画”是“线”,“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是“点”,通过对不同媒介、不同叙事模式、不同壁画形态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壁画形态多元化现象的成因,推论出中国当代壁画的未来走向,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分析。本文中的“当代壁画”界定为“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区别于“当代艺术”的概念特指。同时,本文从“媒介”这一理性、客观的脉络入手,提炼出关于媒介介入与壁画形态的本体问题,包括媒介的形式、媒介的介入方式、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叙事模式转换、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形态转换等问题。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论文从壁画媒介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媒介的概念、价值及影响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客观因素,概述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的分类及特征。同时,以历时性的视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去审视与梳理壁画的媒介与形态的嬗变历程,分别从新媒介的介入、媒介的拓展、媒介的创新叁个角度,剖析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例分析了传统壁画媒介介入与叙事模式转换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的成因;同时,又以多元媒介的实例论证了创新媒介介入后,促使当代壁画形态异化的成因。本文通过对壁画媒介多元介入壁画并形成多元的壁画形态这一现象的剖析,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壁画创作演进过程的梳理。最终,总结了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壁画形态的理论,剖析了壁画的现实形态,为壁画的未来走向做了前瞻性的论述和判断。

刘佳帅[9]2014年在《新中国美术中的农民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农民形象”进行社会学解读、意识形态分析、图式类型演变归纳以及视点研究,是当前学界针对农民形象这一美术符号进行研究所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每一种审视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必然在揭示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在遮蔽另外一些问题。由此,这为本文寻求另外一种理论视角对农民形象进行不同面向的学理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从话语理论出发,沿着“中国美术现代性”这一历史性线索,重新回到形象生产的历史语境,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形象的生成机制,以形象话语实践和意识形态机制互证为视角,考察农民形象所承载的意识形态诉求及创作主体对农民形象的“想象”和表达。同时,立足于当前“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的研究课题,考察新中国美术史中的农民形象与国家形象之间的互文表征关系。也就是说,本文的出发点不是研究“那个时代创造了什么样的农民形象”,而是研究“农民形象这一美术符号系统表征了什么”的问题。即考察1949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美术是如何对农民形象进行想象和表达的,这种想象生成于怎么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又是以何种视觉形象的彰显作为形象话语实践的“意义”结果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了当前学界对农民形象的研究现状,以理论视角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同时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详述了新中国美术在“十七年”和“文革”十年当中对农民形象进行的形象塑造,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形象”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综合文化关联。新中国的成立,预示着对旧形象的告别,同时开启了对新形象的塑造。在50—70年代发生于新中国这一特定历史语境的形象话语实践,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农民形象: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农民形象在中/西、古/今的“断裂”历史语境中被塑造成一种全新的表意符号,承载着时代中人的想象和实践,也在国内国际环境中借农民形象塑造的表意实践,构成了表征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内涵,以及在意识形态规约下进行视觉化生产的话语表述形式。第二章,以“现代性”为视角,论述了农民形象在80年代中国美术的特殊历史境况,阐述了80年代中国美术在对农民形象这一视觉符号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矛盾和悖论。在80年代的文化语境里,中国美术现代性在传统/现代、中国/西方二元对立的逻辑延展当中呈现出颇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而作为“新时期”的80年代对农民形象的形象话语实践,在与毛泽东时代美术中的农民形象互为差异的形象彰显中,表征了中国美术现代性之路的复杂面向。以“现代性”为视角考察80年代中国美术中的农民形象,可以深度解读出中国美术在自塑与他塑、想象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把握农民形象在80年代的历史情境当中所彰显的符号意涵。第叁章,论述了农民形象在特定的时代语境当中所面对的新的“用法”和“意义”。在90年代的全球语境里,“后殖民话语”和跨国资本对中国美术的选择机制,使9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术对农民形象的表达,呈现出形象的多样化、视角的多元化、审美诉求的复杂化等特点,构成了新中国美术中描绘农民形象最丰富也最具反思意味的形象实践特征。结语部分,对农民形象在当前历史情境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和符号表征关系作了个人观点的阐述。在全球化当中,西方依旧作为主导权力话语的一方,以自身“有意味”的“眼光”和“趣味”观看其他民族国家的艺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艺术交流,是以“文化自觉”进行“民族文化身份”建构的实践诉求当中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在这里,不可能仅仅追求自身“民族”的特色,以“民族化”为目的自说自话。若想与西方强势话语进行对话,中国本土艺术就不得不先进入世界文化这个“整体”,然后再言说自己的“故事”。对农民形象的重塑和建构,正可以使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而表征当下“对话”语境中的权力关系。

易柳[10]2015年在《析蒙克绘画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文中研究指明蒙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表现主义画家,他的艺术创作是继后印象派之后在西方美术史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蒙克突破了以往绘画的客观再现而将绘画的重点转向主观表达,由此奠定了其在美术史上表现主义先驱的地位。他的艺术创作成为了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绘画创作而言,绘画形式从早期的单一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绘画所表现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然而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是时代现实的反映。蒙克的绘画作品使人震撼,他的绘画是他内心真实情感的表现,他毫不吝惜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情感表达与绘画语言的完美融合体现在蒙克的绘画作品中。本文主要论述蒙克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试图结合其人生经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其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情感的表达必然与所处的时代有关,因此第一章就讲到蒙克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和艺术思潮等方面。第二章主要论述蒙克绘画风格形成的历程,为接下来分析蒙克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供理论基础。第叁章主要是通过蒙克的作品来论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从绘画的题材和作品的视觉形式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蒙克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蒙克绘画中情感表达对同时代及其后人的影响,我们应当从蒙克的艺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能够做到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画出真诚的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世纪末的面孔[D]. 张结宜.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 徐晓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3]. 当代具象绘画中的单纯色现象研究[D]. 郑成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1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研究[D]. 聂道汨.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5]. 东北地区油画造型的发展演变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6]. 论消费时代下中国当AI写作实油画中的人文关怀[D]. 邵建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7]. 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D]. 李华. 西安美术学院. 2016

[8]. 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D]. 王岩松. 上海大学. 2016

[9]. 新中国美术中的农民形象研究[D]. 刘佳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10]. 析蒙克绘画语言中的情感表达[D]. 易柳.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世纪末的面孔——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人物形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