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王冬梅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并激荡着活跃生命的殿堂。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渠道。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工作的永恒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实效性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到底应拥有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理念,掌握哪些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格外的迫切与重要了。本文试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解剖分析,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中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运动。随着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是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的,如关注课堂观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和教学效能等。“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

二、“有效教学”的误区

1.“热闹”即有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学生们分组围坐在一起,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就像蜜蜂采蜜一样,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声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或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则是合作的分工和意图都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小组合作讨论就齐刷刷地停下。紧接着,小组汇报开始,听到的是:Inmyopinion,Ithink...一些很有条理性的回答。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作”。

2.“教得多”即效益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以教的多少来衡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认为只要加大投入,“搞大运动量训练”,总是能获得“高分数”的。其实,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因此,并不是输入的越多,产出的会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教师在每个输入的环节要给学生足够的示范,让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否则为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教学内容而加快上课的语速,反而会造成信息浪费。

3.“上得快”即效率高

我们有些老师认为,一堂课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花的时间越少就视为课堂效率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终导致忽视了教学是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的特征。以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为例,教材的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都有一个听力材料的教学,我们教师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听一遍录音,然后就相应的练习进行处理,最后是帮助学生校对答案的教学流程。在我们教师看来,这个教学过程进展顺利,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学生回答整齐划一的表象会让教师觉得这是一个很“高效”的教学环节,但如果让学生在对听力练习后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解释,学生会觉得语言的苍白无力,笔者认为这是学生对整篇材料内容的把握不到位所致。因为教师抬高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或者说不了解学生通过该听力教学可以知道什么、能够知道什么,凭单一的教学热情误以为教学用时少即课堂效率高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进步的空间,这只能说是比较低效的教学。

4.只看眼前,不顾将来

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就不仅要看学生记忆的多少和考分的高低,更要看今天的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终身受用的知识,看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生成了怎样的思考能力、生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非智力人格特征。如果仅仅要求学生机械地掌握一些肤浅的知识,虽然也能在有些考试中体现出教学的某种有效性,但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长远观点看,这种教学的有效性是令人怀疑的。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的倾向,缺乏整体和长远的教学效益意识。

三、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确立明确、有效的三维目标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尺度,“有效教学”应围绕学生为中心来进行目标设计,科学、全面地整合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完成任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尺度,因此,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建构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有效的教学目标,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2.合理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则是让英语教师接受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把任务引入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课文段落的阅读,同时以团队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常常会播放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在播放视频之前向学生明确提出一至三个和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让学生利用影片的内容去解决问题,细节之处都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多元化的课堂形式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简言之,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并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任务的设计要具备可操作性和渐进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难易适中,并且由易到难,要有层层递进的渐变过程,学生在完成较易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完成较难的任务,符合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的规律。

3.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个别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第二语言,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培养语言的交际策略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进行第二语言的交流,知识和经验在学生之间得到了交流和共享,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笔者要强调的是“教师”也要扮演好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及时地给与学生指导、评价和鼓励。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符合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的规律,也有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4.教师加强自我反思性评价

教师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既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做自我反思性评价时,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全面系统的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每节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败笔”。任何一节课,即使是课前反复推敲仔细研究的,在课堂实践之后,定会有可改进之处。若英语教师能反复推敲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推敲,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大有好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得不反思“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真正的有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除了文中提及的方方面面,还有更多的留待我们去体会、反思和改善。

四、结束语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而笔者认为,这种成功,体现在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和自信心;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而这也是我们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的初衷,相信通过对“有效教学设计”的课堂个案研究,不断反思我们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教学必然会更优化!

标签:;  ;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