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锰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施锰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一、施锰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哲[1](2021)在《锰肥不同施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研究不同施用量锰肥播种前随旋耕机翻入地里对隆子黑青稞栽培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重点研究了锰肥不同施用量对隆子黑青稞作物生理特性、养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推动西藏地区黑青稞产业化发展及地方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锰肥播前一次性基施,锰肥不同用量7.5 kg/hm2(M1)、15kg/hm2(M2)、22.5 kg/hm2(M3)、30 kg/hm2(M4)、37.5 kg/hm2(M5)处理的黑青稞花后旗叶叶面积、叶绿素(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在花后各时期,较对照0 kg/hm2(M0)处理相比有所增加;且叶绿素(SPAD)、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整体上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因此,施用锰肥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综合黑青稞各项光合特性指标看来,在花后各时期,以M4处理的各项光合指标增加尤为明显。(2)施用锰肥能够增加隆子黑青稞开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对照M0处理相比,其余锰肥处理的黑青稞开花期和成熟期各个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均有所提高,且M4处理的各项指标增幅最为明显,但其对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率影响较小。锰肥可以显着促进黑青稞花后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及转运,以M4处理效果最为明显。(3)施用锰肥的黑青稞在开花期及成熟期各个器官氮素积累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M4处理表现最佳。在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素转运率及贡献率方面则以M1、M2两个处理表现最佳。而花后同化物氮素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方面以M3、M4、M5三个处理表现优异。综上所述,以M4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从而使得黑青稞籽粒产量的提高。(4)施用锰肥能够延长各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增加各时期籽粒干物质的积累量。发现青稞籽粒千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Hmax、快增期持续时间H2、缓增期持续时间H3呈现显着正相关,其次,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对籽粒千粒重的增加有增大的促进作用。综合不同处理下隆子黑青稞灌浆各项指标,以M4处理效果最好。(5)施用锰肥能使黑青稞产量显着提高。锰肥能够增加隆子黑青稞产量和有效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穗长,施用量在30 kg/hm2效果最佳,产量达5744.83kg/hm2,符合高产栽培要求,利于黑青稞获得高产。

罗茜[2](2021)在《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小麦响应锰胁迫的影响》文中认为植物内生菌与宿主长期共生,能够增强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锰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但高浓度的锰会对植物产生严重毒害,筛选耐锰内生菌并接种于植物中,是提高植物耐锰的有效手段。本文从龙葵等植物中分离、鉴定出具有耐锰性的内生菌,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开发了快速鉴定的分子标记,随后对其最高耐受浓度、锰离子去除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最后探究耐锰内生菌对小麦锰胁迫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对实验室保藏的365株细菌进行初步筛选,其中165株内生细菌对锰具有耐受能力,经过鉴定,可知165株菌分别属于4个属:沙雷氏菌属(Serratia liquefaciens,MTEB-1)、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erius,MTEB-2)、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faecalis,MTEB-3)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gallinarum,MTEB-4)。在高达2000 mg/L锰离子浓度胁迫下,4株高耐锰内生菌仍对锰有良好的耐受性,耐受能力最强的菌株MTEB-1能在锰离子浓度为5000mg/L环境下生长。进一步设置了实验测定4株高耐受菌株的在2000 mg/L锰离子浓度胁迫下的锰离子去除能力,结果表明4株细菌的锰离子去除率在72h时处于10.64%-11.46%之间,其中MTEB-1锰离子去除率最高且其48 h至72 h之间锰去除能力提升幅度最大达到5.85%。并开发了LAMP标记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能够快速并特异地鉴定MTEB-1。(2)定殖实验表明EGFP标记的菌株MTEB-1经蓝光激发后能发出亮绿色的荧光,并在小麦体内能清晰地观察到荧光产生,表明菌株MTEB-1可以在小麦内部存活和定殖。统计小麦在不同锰浓度梯度下MTEB-1菌液浸种对其发芽率、根长、芽长、生物量、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MTEB-1菌液浸种对小麦种子的发(3)芽率、根长、芽长、生物量、形态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锰胁迫浓度为0、700 mg/L锰胁迫浓度下菌液浸种以后,发芽率从95%提升至98%,且经过浸种处理以后,小麦在锰胁迫下的黄化现象得到缓解。(4)采用水培实验探究小麦在不同锰浓度梯度下对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H2O2含量、叶绿素含量、锰吸收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发现MTEB-1菌液浸种对小麦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H2O2含量、叶绿素含量、锰吸收含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浓度锰胁迫下的内生细菌MTEB-1对小麦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浸种处理组比对照组SOD、POD、CAT活性显着提高;在各浸种处理与对照小麦叶片中MDA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锰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加,MTEB-1浸种以后,小麦MDA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有一定的降低,但是随着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小麦受损伤程度加剧,M DA和脯氨酸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含量;在不同浓度锰胁迫处理后,MTEB-1能促进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DAB染色观察小麦体内H2O2含量变化,在锰胁迫条件下,处理组与对照组小麦体内的H2O2含量都随锰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锰浓度越大H2O2含量越高;在不同浓度锰胁迫处理下小麦地上部、地下部锰含量随着锰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经过浸种处理以后,小麦地上部、地下部锰含量均上升,说明MTEB-1可以促进小麦吸收锰。本研究中耐锰内生细菌能够显着提升小麦的锰吸收能力,为提高小麦的锰含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内生微生物促进小麦在锰污染土壤中的生长,使其能够正常生长的同时富集重金属,实现边生产边修复,为重金属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绿色修复替代方法。

王丽[3](2020)在《黄土高原旱地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质元素在植物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正常代谢中不可或缺。目前全球营养不良人口高达8.21亿,其中超过66.7%的人口缺乏铁、锌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小麦等粮食作物是人体矿质营养的主要来源。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旱地小麦主产区,研究其不同地点间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对科学施肥、提高谷物矿质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至2019年在陕西永寿和杨凌同时开展田间试验,以我国主要麦区20个品种为供试材料,基施氮180 kg N hm-2、磷100 kg P2O5 hm-2和钾75 kg K2O hm-2处理,在开花期和成熟期采集植物样品,分析两地土壤养分含量、降水量、产量形成与小麦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吸收累积及转移利用的关系,探讨两地小麦籽粒养分含量差异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 永寿和杨凌小麦籽粒氮、磷和钾含量差异因年份而异。2018年永寿小麦籽粒氮和钾含量比杨凌低10.6%和6.7%,两地磷含量无显着差异。2019年永寿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比杨凌高13.1%和29.6%,两地钾含量无差异。与杨凌相比,永寿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有效硫较高而速效钾较低,有利于小麦氮磷吸收。2018年永寿产量相比杨凌的增幅高于籽粒氮和钾吸收量增幅、与磷吸收量增幅接近,因而产量稀释效应导致较低的籽粒氮和钾含量。2019年两地产量无差异,永寿花前氮和磷累积、转移、吸收量显着高于杨凌;较长灌浆期内较低的降雨量有利于钾向籽粒运输分配,小麦钾收获指数较高,使两地籽粒钾累积无差异。两地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供应能力、降水和灌浆期等气候与物候因素综合作用下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平衡关系。2. 永寿小麦钙和镁含量均显着高于杨凌,两地硫含量差异因年份而异。2018年永寿小麦籽粒钙和镁含量比杨凌高19.0%和10.3%,两地硫含量无差异。2019年小麦籽粒钙、镁和硫含量分别比杨凌高31.9%、15.4%和10.5%。两地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均高;但永寿土壤较低的速效钾、较高的有效硫和硝态氮有利于小麦吸收钙镁硫。与杨凌相比,2018年永寿小麦籽粒钙镁吸收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硫吸收量增幅与产量接近。2019年两地产量无差异,永寿花前钙镁硫累积、转移和吸收高于杨凌。除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平衡关系外,小麦籽粒钙镁硫含量高低还与土壤钙镁硫有效性及其与其他养分的相互作用有关。3. 两地小麦籽粒铁、锰、铜和锌含量高低在两年间一致。2018和2019年永寿小麦籽粒铁、锰和铜含量分别比杨凌高9.3%和29.3%、22.2%和36.4%、12.7%和36.8%,锌含量分别比杨凌低63.1%和37.3%。两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铜均较低;永寿土壤较低的有效锌、较高的有效磷、较长的灌浆期、较低的降水量,有利于小麦对铁、锰、铜的吸收累积。两年永寿小麦地上部和籽粒铁锰铜吸收量均显着高于杨凌,但锌吸收量低于杨凌。小麦籽粒铁锰铜锌含量主要受土壤养分供应、养分间相互作用、降水与灌浆期的综合影响。综上,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与养分交互效应是影响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较高的硝态氮、有效硫、有效磷有利于小麦吸收氮、磷、硫、铁、锰和铜,较高的有效磷、较低的有效锌不利于锌吸收,较低的速效钾影响小麦钾吸收、但促进钙和镁吸收。灌浆期长短和降雨量对小麦籽粒养分含量也有较大影响,较长的花前期和灌浆期、灌浆期内较少的降雨可促进钾、铁、锰、铜的吸收,但不利于锌吸收。农业生产中,针对不同矿质营养元素,应根据小麦籽粒含量与土壤养分、气候物候因素的关系,优化施肥调控措施,同时提高粮食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

李春霞[4](2019)在《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必需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粮食生产中由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及有机肥料投入数极低,单位面积耕地生物总产出水平不断增加,而土壤中微量元素被不断消耗,致使微量元素逐渐成为制约作物产量与营养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石灰性土壤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目前粮食作物生产上微肥的施用并不广泛,微量元素不同施用方法及其对作物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尚很薄弱;另一方面,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人体疾病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提高主要谷类作物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满足人体营养需要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籍此,本研究采用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地区小麦主产区土壤缺乏锰、铁和钼等三种微量元素的现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用量对小麦地上与根系生长、光合与抗逆生理、产量及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锰肥、铁肥和钼肥处理种子有效影响小麦的个体生长生理,促进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光合性能与花后干物质累积量,增加千粒重和单株粒重。(1)锰肥处理种子促进了小麦冬前根系生长及整个生长期的光合性能,以30mg·kg-1浓度浸种效果最为明显,分蘖期根表面积和根长分别增加115.7%和67.6%,分蘖期和越冬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62.8%和250.8%;并通过增强SOD酶活性和延缓生长后期绿叶面积的衰减进程,增加了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量和源器官向籽粒的转化效率,单株粒重比对照增加15.9%,千粒重增加6.4%。(2)铁肥处理种子增强了小麦分蘖期的根系活力,显着增加了越冬期的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同时增加了小麦开花前的叶面积和地上地下部的干物质累积,增加了灌浆期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净净光合速率,其中1 g·L-1 FeSO4种子处理的千粒重提高12.9%,5 g·L-1 FeSO4种子处理的单株粒重提高了4.8%。(3)钼肥处理种子显着增强了小麦越冬前的根系生长和花前的叶面积,增加了越冬期和返青期的干物质累积、返青期和灌浆期的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但降低了小麦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随钼肥浓度增加而增加,浓度为2 g·L-1 Na2MoO4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分蘖期和越冬期分别比对照(清水处理)高61.2%和48.0%,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分别提高8.3%、5.7%和13.0%。(4)铁肥和钼肥种子处理能提高小麦大田种植的出苗率,增加冬前分蘖,改善小麦群体生长状况,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产量。随着铁肥浓度的升高,小麦出苗率呈升高趋势,浓度5 g·L-1 FeSO4种子处理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6.8%,单位面积成穗数提高6.9%,13 g·L-1 FeSO4种子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3 g·L-1 FeSO4浓度效果较好,有效分蘖提高2.4%,增产8.5%。1 g·L-1 Na2MoO4浓度钼肥处理种子效果明显,出苗率较对照提高5.4%,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别增加8.4%、11.4%和21.1%。2.叶面喷施锰肥、铁肥、钼肥提高了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有效改善了小麦花后的光合性能,协调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花后的源库转运效率,提高籽粒产量。(1)拔节期喷施锰肥、铁肥和钼肥均显着提高了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以浓度0.5%MnCl2·4H2O、0.1%FeSO4和0.025%0.1%的Na2MoO4效果最显着,Pn分别较对照增加15.2%、29.6%和31.2%以上。开花期喷施铁肥和锰肥显着增加小麦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以0.4%FeSO4和1.0%1.5%的MnCl2·4H2O处理最高,喷施钼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拔节期喷施铁肥增加了灌浆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浆后期的叶与茎鞘干重、穗重;喷施锰肥提高了开花期、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其中喷施浓度为1.0%MnCl2·4H2O处理的LAI和穗重较对照分别提高29.0%和16.2%以上,浓度0.1%Na2MoO4处理开花期LAI增加30.8%以上,穗重增加7.514.4%。开花期喷施0.0250.05%浓度Na2MoO4处理延缓了叶片衰老,灌浆前期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增加4.547.9%,叶重和穗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1.113.0%和12.618.0%。(3)拔节期喷施锰肥、铁肥和钼肥显着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成穗数和籽粒产量(钼肥对穗粒数影响不显着),提高了花后的源库转运效率,以浓度0.5%MnCl2·4H2O、0.4%FeSO4、0.025 Na2MoO4处理效果最好,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2.0%、8.6%、4.3%,其中铁肥、锰肥处理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0%和7.6%;开花期喷施微肥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明显。3.锰肥、铁肥和钼肥不同处理能有效增加小麦籽粒中喷施元素含量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处理种子对小麦吸收具有激发效应,种子处理与喷施对小麦吸收均具有协同效用。(1)锰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锰和钼含量,拌种和180 mg·kg-1 MnCl2·4H2O浸种处理小麦籽粒中的锰含量分别增加10.0%和27.5%;拌种和3060 mg·kg-1MnCl2·4H2O浸种处理籽粒中钼含量增89.0%和78.5%86.0%;开花期喷施1.5%和1.0%MnCl2·4H2O处理籽粒中锰和铁含量分别增加77.8%和36.2%。(2)铁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铁和锰含量,其中浓度0.8%FeSO4种子处理籽粒中铁含量较对照增加190.3%,锰含量增加26.3%;0.1%和0.4%FeSO4开花期喷施处理籽粒铁含量分别增加13.9%和22.3%,锰含量增加17.2%和7.9%。(3)钼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锰及铁、钼、锌四种元素含量,1g·L-1 Na2MoO4种子处理籽粒中锰含量提高15.8%,开花期喷施0.05%和0.1%Na2MoO4处理籽粒锰、铁、钼、锌含量分别增加1.7%和12.7%、140.2%和39.2%、278%和22.4%、21.4%和12.7%。综上,微肥处理种子的小麦大田增产幅度可达8.5%21.1%,高于拔节期喷施增产幅度4.3%12.0%,可能是通过在生长早期增强抗逆能力与根系活力进而提高吸收能力有关。锰肥、铁肥和钼肥处理种子和开花期喷施均能显着提高小麦籽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因此,微肥种子处理技术是提高大田作物籽粒微量元素营养和产量的重要途径。

张明艳[5](2017)在《不同基因型小麦锌强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锌(zinc,Zn)是生命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全球有超过30%的人口锌缺乏,缺锌导致的营养失调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人们所需要的Zn等营养元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摄取。小麦作为世界上近40%人口的主食,因其种植区域土壤中可利用锌含量偏低或品种吸收锌效率偏低,而导致籽粒中Zn元素含量偏低,不能满足最低推荐摄入量40mg kg-1的国际标准。因此,对小麦进行Zn强化研究以提高其籽粒Zn等元素含量已被农学家和营养学家所关注。前人对Zn强化做了许多研究,大多报道是以少数小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根施或叶面喷施Zn肥,研究Zn在不同组分的分布、对小麦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由于样本量的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尤其对Zn强化潜力、施Zn对其它同价矿质营养元素在小麦组分中的分配和积累、加工品质(如面粉糊化特性)、营养品质(如蛋白质含量等)等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报道鲜见。本研究选用104个小麦品种在两年度进行锌强化的基因型差异研究,分析了基施Zn条件下不同品种的Zn含量及与其关联的SNP位点,为Zn的生物强化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从中选出40个品种进行Zn喷施强化效应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Zn及Ca、Fe、Mg、Cu、Mn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小麦品质指标、小麦叶片生理特性对Zn强化的响应;进一步选取Zn含量高、中、低三种类型共10个品种,分析不同Zn强化时期和强化浓度对Zn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在小麦地上部不同器官中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104个小麦品种籽粒中Zn元素含量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自然条件下,绝大部分品种籽粒中Zn元素含量低于小麦籽粒全锌推荐含量40-60mgkg-1,变幅为20.17mg kg-1-55.44 mg kg-1,Zn强化后变幅为25.49mg kg-1-63.83mg kg-1。2.不同品种小麦叶面喷施Zn肥后,籽粒中Zn元素的含量均有显着增加,增幅因品种而异,有70%的品种籽粒中Zn含量提高到50mg kg-1以上,37.5%的品种Zn含量>60.5mg kg-1,且增幅不受籽粒中本底含量的影响。叶面喷施Zn对籽粒同价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协同或拮抗效应,总体上降低了籽粒中Fe和Ca的平均含量,增加了Mg和Mn的平均含量,而Cu的平均含量Zn处理前后基本保持不变,但不同小麦品种对Zn强化的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就Fe和Ca两种有益元素而言,Zn处理后40个品种中有22个品种籽粒Fe含量较对照有所下降,18个品种籽粒Fe含量有所上升;26个品种籽粒Ca含量较对照有所下降,14个品种的籽粒Ca含量有所上升。扬麦2号、扬麦4号、扬麦6号和Bobwhite施Zn处理后,籽粒中Zn、Fe、Ca、Mg、Cu、Mn六种元素含量都有所上升,因此是比较理想的强化载体品种;Wheaton、HFZ、扬麦1号、扬麦5号、扬麦10号、黑小麦、6209和鲁麦21施Zn处理后,Zn、Fe、Ca、Mg、Cu、Mn六种元素中有5种元素含量有所上升,这类品种也具有较好的强化潜力。3.基施Zn后籽粒Zn含量(对照、处理、处理-对照)与全基因组SNP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A、5A、6A、7A、2B、3B、4B、7B和4D染色体上均有重现性好的显着关联标记,这些标记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7.3%-15.7%,其中位于3B和7B染色体携带新的Zn含量主效QTL位点,且7B染色体上携带的有利变异对Zn含量增效效应较大。4.不同小麦品种面粉、麸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Zn、Ca、Fe、Mg、Cu、Mn六种元素含量均为麸皮>面粉。麸皮中元素的平均含量是面粉中的3-19倍,其中Mg在麸皮中的含量是面粉中的19倍,Fe在麸皮中的含量是面粉中的近3倍。按绝对含量计算面粉中不同元素含量的总趋势为:Ca>Mg>Fe>Zn>Mn>Cu,麸皮中总趋势为:Mg>Ca>Fe>Mn>Zn>Cu;Zn强化后不同元素在各组分中对Zn的响应因品种而异,但所有品种面粉Zn含量均有所上升,Ca、Fe、Cu、Mn、Mg含量变化因品种而异。按面粉/麸皮元素含量比,Ca、Fe、Mg、Cu、Mn 分别为 0.61、0.68、0.16、0.43 和 0.14。Bobwhite和漯珍1号面粉中Zn、Ca、Fe、Cu元素含量都较高,紫麦1号面粉中Mg、Cu、Mn含量较高,Chokwang面粉中含有较高的Mn和Fe,荆州D402面粉中Mg、Cu、Fe含量较高。紫麦1号、漯珍1号和黑小麦三个有色小麦面粉和麸皮中六种元素含量都超过所有品种的平均值。5.叶面喷施Zn肥对小麦面粉的RVA特性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Zn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峰值粘度、衰减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5个指标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表明Zn处理可能会改变小麦的食品加工特性。Zn处理后D402、扬麦6号、扬麦20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度都有所增加。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施Zn后籽粒蛋白质含量总体有所增加,并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对Zn强化的响应不同,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有Wheaton、HFZ、扬麦4号、扬麦5号、扬麦6号和Chokwang。叶面施Zn对淀粉含量改变总体不显着。湿面筋含量对Zn处理的响应因品种而异,HFZ和Bobwhite对照和Zn处理湿面筋含量均位于前两位,HFZ也是Zn处理后湿面筋含量增幅最大的品种。6.不同小麦品种茎、叶、籽粒和颖壳穗轴中Zn、Ca、Fe、Cu、Mg、Mn六种元素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喷施Zn肥后Zn元素含量在处理间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品种-时期-浓度互作效应显着。Zn处理影响或显着影响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含量,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不同浓度Zn肥,各器官中的Z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着增加,但增幅与喷施浓度并不呈线性关系,花后10天喷施较扬花期喷施增幅大。对照(CK)和低浓度Zn处理,Zn含量为:叶>颖壳穗轴>籽粒>茎,高浓度Zn处理为叶>颖壳穗轴>茎>籽粒。随着Zn处理浓度的增高,叶/粒、颖壳穗轴/粒和茎/粒Zn含量比也随之增大,更多Zn元素留在叶、颖壳穗轴和茎中,但相对含量因品种而异,其中Bobwhite、HFZ、Chokwang、合选198籽粒绝对含量较高且叶/粒、颖壳穗轴/粒和茎/粒总体较小。扬花期喷施对颖壳穗轴、茎中Ca含量影响高于或显着高于花后10天喷施;喷施Zn肥总体降低了叶中Ca含量,但能够增加籽粒中Ca含量。不同时期Zn处理降低或显着降低颖壳穗轴、叶和籽粒中的Fe含量。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均显着降低颖壳穗轴中的Mg含量,尤其花后10天处理降幅更大;花后10天0.3%Zn处理增加了叶中Mg含量;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不同浓度Zn肥均能显着增加籽粒中的Mg含量,尤其是扬花期0.5%Zn处理。扬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Zn肥降低了颖壳穗轴的Cu含量,花后10天喷施显着降低茎中Cu含量,而扬花期喷施增加或显着增加茎中Cu含量,但浓度间无显着差异;扬花期喷施能够增加或显着增加叶片中Cu含量,而花后10天处理则显着降低叶片中Cu含量,两个时期的不同Zn处理能够增加或显着增加籽粒中Cu含量。两个时期不同Zn浓度处理均降低或显着降低地上部器官的Mn含量,降幅因时期-浓度组合而异。表明外源Zn处理能改变其他五种同价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总体上有利于促进Ca、Mg、Cu从茎、叶向籽粒运输,Fe和Mn向根部运输,但具体响应因品种而异。7.不同品种小麦叶片SPAD值存在极显着差异。施Zn对叶片SPAD值没有显着影响籽粒Zn含量与剑叶SPAD值无显着相关性。施Zn后不同品种的SOD和CAT酶活性略有下降,而POD活性略有上升,但对SOD、POD、CAT酶活性总体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以上结果表明,Zn农艺强化能极显着增加籽粒中Zn含量,也可改变面粉的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因此进行Zn强化时,需要综合考虑Zn强化对小麦籽粒中其它矿质元素、面粉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的品种数和品种代表性广泛,并结合与Zn含量关联的标记位点及增效等位变异,则有利于筛选出适宜Zn强化的品种,实现提高Zn等矿质营养并满足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

亓振[6](2016)在《化学调控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化学调控和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试验于2013年9月-2014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圃场进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田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京冬8号和中麦8号为供试材料,在小麦起身期喷施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研究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有一定调控作用,起身期喷矮壮素、多效唑和抗倒型吨田宝中麦8号籽粒产量下降,喷施抗逆型吨田宝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提高;对京冬8号而言,喷施四种化控剂均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可以提高中麦8号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改善了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筋指数。四种化控剂均可提高京冬8号的蛋白质、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改善了粉质参数和面筋指数,抗逆型吨田宝处理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着提高;(3)、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抗倒型吨田宝均显着降低了小麦的株高和重心高度。不同的化控剂处理均提高了小麦基部茎秆的抗折力、穿刺强度和抗压强度,矮壮素和多效唑处理效果更佳。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施化控剂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稳产性。2、以四个强筋春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单施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钾肥均能能够显着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其效应值为氮>磷>钾。单施氮磷钾肥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有显着影响,不同蛋白质组分对不同肥料响应不同,氮肥对可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调控最为显着,对强筋春麦营养品质改良效果最优;钾肥对谷醇比和贮藏蛋白含量的调控最为显着,对强筋春麦加工品质改良效果最优。强筋春麦生产中增加钾肥用量有利于小麦品质改善。3、以四个强筋春麦品种为材料,研究铜、锌、锰肥单施和混施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微肥对小麦产量。施用微肥提高了小麦总蛋白质含量,并且影响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铜肥处理清蛋白、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显着提高;锌肥处理清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显着提高,谷醇比显着降低;锰肥处理和铜锌锰肥混施处理显着提高了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谷醇比显着降低。铜、锌、锰单施均显着提高了对应元素的含量,锌肥处理铁元素含量提高,铜、锰处理铁元素含量降低;三种肥料混施协同提高了铜、锌、锰元素含量。

刘蒙蒙,王宜伦,韩燕来,苗玉红,谭金芳[7](2012)在《施用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产量及锰素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产量及锰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与锰配施可以提高矮抗5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但显着地降低郑麦366的有效穗数和产量;硝态氮与锰配施可以显着地促进矮抗58和郑麦366千粒重的提高。矮抗58施用铵态氮可以促进锰素的积累,而施用硝态氮能促进锰素向籽粒的转移。不同形态的氮素与锰配施可以显着地促进郑麦366各部位对锰素的积累。

刘蒙蒙[8](2012)在《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的营养效应》文中提出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氮素及锰素积累量、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R)、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形态与锰配施显着减少花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且硝态氮与锰配施处理硝态氮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但总量最高,这与硝态氮是土壤中主要的氮素形态,且能提高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的结论相一致。矮抗58成熟期土壤中氧化物结合态锰高于矿物态,郑麦366与之相反,但两品种均为硝态氮处理有效态锰含量较高;开花期铵态氮与锰配施降低了矿物态锰的含量,且矮抗58土壤中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锰的含量较高,但矿物态锰的含量有所降低;郑麦366施铵态氮降低了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锰,增加了矿物态锰含量。2.小麦成熟期土壤pH较开花期低,施铵态氮能降低土壤pH值,且铵态氮与锰配施土壤pH值最低,但郑麦366开花期pH值低于成熟期,其原因可能为开花期郑麦366根系对铵态氮吸收作用增强,释放出较多的H+,降低了pH值。3.施锰提高了矮抗58的千粒重,铵态氮与锰配施促进小麦有效穗数增加,铵态氮与锰配施产量增加26.6%;郑麦366施锰降低有效穗数,提高了穗粒数,而硝态氮与锰配施千粒重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氮素形态、锰对郑麦366的产量影响显着。4.两品种各生理指标均为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其后开始下降。两品种表现为施硝态氮叶绿素含量最高,但郑麦366铵态氮处理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下降较迅速。矮抗58铵态氮与锰配施处理促进叶片NR活性、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而郑麦366为硝态氮与锰配施处理最高;郑麦366开花期旗叶GS活性高于矮抗58,矮抗58花后硝态氮与锰配施GS活性较高,郑麦366花后前14天硝态氮处理较高,之后铵态氮处理最高;说明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不同品种小麦影响不同。5.硝态氮处理显着提高两品种小麦各部位氮素含量、积累量,硝态氮与锰配施显着提高植株氮素积累,籽粒氮积累量最高。且郑麦366硝态氮处理氮素积累量均高于铵态氮处理;施锰显着促进矮抗58籽粒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三因素主效应及对其交互作用小麦各部位(除籽粒外)氮素积累量影响达到显着水平;但两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着。6.施铵态氮显着提高矮抗58各部位的锰素含量,铵态氮与锰配施处理锰素积累量为叶片>籽粒>鞘;郑麦366两氮素形态间差异较小,单施铵态氮处理小麦各部位锰素含量高于单施硝态氮,铵态氮与锰配施显着提高了小麦各部位(除茎外)的锰素含量,硝态氮与锰配施植株锰素积累量(除穗外)为最高。7.施锰促进产量的增加。但锰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为氮素是大量元素,且氮素形态对NR活性、GS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使锰肥对其的影响没有显现出来。且施锰促进了氮素的吸收,其中硝态氮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从提高锰素活性的角度看,铵态氮效果较好。

乔鲜花[9](2012)在《不同时期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及铁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北方地区人们的重要主食;小麦籽粒中铁也是人体所需铁的主要来源。因此,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改善小麦铁营养,提高小麦籽粒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而保障人体健康在全球备受关注。本研究包括:2008年10月-2009年6月以14个基因型小麦为材料,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喷施铁肥的盆栽试验;2009年10月-2010年6月以2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材料,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五个生育期喷施铁肥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的最佳叶面喷施铁肥时期并筛选出高铁基因型小麦。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均证明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喷施铁肥都有提高小麦产量的趋势。2、小麦籽粒中铁含量具有显着的基因性差异,盆栽条件下,14个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最大相差1.71倍,其中豫麦34、荔垦2号、小偃503和西农889为高铁基因型小麦,H9511、普冰202、普冰151和中国×加拿大34-2-7-2为低铁基因型小麦。田间条件下,25个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最大相差1.5倍,紫麦、西农9871、小偃503、周麦19、西农889、荔垦2号为高铁基因型小麦,秦农142、陕229、小偃22、黑小麦33-29-6-1-4、普冰151为中铁基因型小麦,西农979、烟农19、中优9507、V9846、烟农21、济南17为低铁基因型小麦。盆栽和田间试验均证明,在供试的所有小麦基因型中以西农889为高铁基因型。3、盆栽条件下,拔节期喷施铁肥不仅能显着提高低铁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也有助于高铁基因型小麦籽粒含铁量的提高。不同时期喷施铁肥均能提高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单位穗数,而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着。小麦不同器官中铁的分配比例以根系>叶片、颖壳、茎>籽粒、穗轴,铁主要累积在小麦根系中。低铁基因型小麦的根系和穗轴的生物量均高于高铁基因型小麦;高铁基因型小麦籽粒的铁含量显着高于低铁基因型小麦;以拔节期喷施铁肥效果最好。4、田间条件下,拔节期和开花期喷施铁肥均能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喷施铁肥虽能增加高铁基因型小麦产量,但籽粒铁含量却有降低趋势。叶面喷施铁肥不仅能增加低铁基因型小麦产量,而且也能提高小麦籽粒的铁含量。铁肥喷施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影响各异:拔节期喷施铁肥能显着提高低铁基因型小麦的千粒重,开花期喷施铁肥则能显着提高高铁基因型小麦的穗粒数,灌浆期喷施铁肥能显着提高低铁基因型小麦的穗粒数。喷施铁肥处理和基因型均对小麦的公顷穗数无显着影响。5、不同基因型小麦,对同一喷施铁肥时期的响应不同。喷施铁肥有提高秦农104、小偃503、普冰202的穗粒数的趋势,显着提高了这三种基因型小麦的千粒重,而单位穗数和株高却都有所降低的趋势,但各个基因型间差异不显着。小麦各器官的铁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而增加,小麦茎、叶片、颖壳中铁含量规律一致,表现为成熟期>灌浆期>开花期;而籽粒中铁含量却是灌浆期>成熟期。从苗期至成熟,小麦地上部的铁累积量逐渐增加至孕穗时达到最高峰。在小麦生育前期铁主要累积在叶片中,到生育后期叶片中铁转移到颖壳中。喷施铁肥提高了小麦成熟期颖壳中铁的累积比例。喷施铁肥可以提高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中铁累积比例。

党红凯,李瑞奇,孙亚辉,张馨文,孟建,刘红彬,李雁鸣[10](2010)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锰的吸收、积累和分配》文中研究指明20042006年冬小麦生长期间,通过田间取样研究了超高产(≥9000 kg/hm2)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锰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地上部不同器官的含锰量为11.5137.7 mg/kg(干重)。叶片的含锰量在生育期间始终最高,开花后穗部和子粒的含锰量也较高。小麦各器官对锰的积累量,生育前期以叶片中最高,生育后期以子粒最高。各品种全株的锰积累量均随生育进程而增加,在开花后10 d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865.51350.0 g/hm2。冬前、开花期和成熟期对锰的累进吸收百分率分别约为12%、80%和100%。小麦吸收的锰在孕穗期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达50%以上;成熟期锰在整个穗部(颖壳和子粒)的分配达50%以上。全生育期小麦对锰的阶段吸收量和日吸收量均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在冬前,第二个峰在起身到开花期。说明冬前和生育中期是超高产冬小麦吸收锰的关键阶段,应通过播种前浸、拌种与生育中期叶面喷施相结合,保证关键吸收阶段充足的锰供应。

二、施锰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锰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锰肥不同施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2 研究内容与测定项目
        2.2.1 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2.2.2 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2.3 氮素积累量的测定
        2.2.4 籽粒灌浆速率的测定
        2.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3 技术路线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绿叶叶面积的影响
    3.2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3.3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4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3.5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3.6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4.1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开花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2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4.3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养分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5.1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开花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2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成熟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3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氮素转运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6.1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千粒重的影响
    6.2 锰肥不同用量对最大灌浆速率(R_(max))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H_(max))的影响
    6.3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的影响
    6.4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产量及构成因素、籽粒表型的影响
    7.1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株高的影响
    7.2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7.3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籽粒表型性状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光合特性的影响
        8.1.2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8.1.3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养分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8.1.4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8.1.5 锰肥不同用量对隆子黑青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8.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小麦响应锰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重金属锰研究现状
        1.1.1 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1.2 重金属锰研究现状
    1.2 锰耐受菌研究进展
    1.3 内生菌研究进展
    1.4 内生菌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可培养锰耐受内生细菌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筛菌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常用溶液
        2.1.4 试剂盒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内生细菌的活化、纯化
        2.2.2 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
        2.2.3 耐锰内生细菌的鉴定
        2.2.4 耐锰内生细菌的耐受浓度检测
        2.2.5 重金属胁迫下耐锰内生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2.2.6 耐锰内生细菌的锰去除能力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耐锰内生细菌筛选
        2.3.2 耐锰内生细菌的耐受性
        2.3.3 4 株内生细菌的最高耐受浓度(MTC)
        2.3.4 耐锰内生细菌鉴定
        2.3.5 耐锰内生细菌的LAMP检测
        2.3.6 耐锰内生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2.3.7 耐锰内生细菌的锰去除能力测定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在小麦体内定殖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菌株与载体
        3.1.2 植物材料
        3.1.3 培养基
        3.1.4 常用溶液
        3.1.5 试剂盒
        3.1.6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定殖检测
        3.2.2 小麦生长指标测定
        3.2.3 小麦幼苗生理指标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转化株EGFP基因的PCR检测
        3.3.2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小麦体内定殖
        3.3.3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3.3.4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3.3.5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形态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锰胁迫下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菌株与载体
        4.1.2 植物材料
        4.1.3 培养基
        4.1.4 常用溶液
        4.1.5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小麦叶片生化指标测定
        4.2.2 过氧化氢染色观察
        4.2.3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锰含量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
        4.3.2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过氧化氢含量(H_2O_2)的影响
        4.3.3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幼苗锰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3)黄土高原旱地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量元素含量研究进展
        1.2.1 小麦大量元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1.2.2 小麦大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1.2.3 小麦大量元素含量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1.3 中量元素含量研究进展
        1.3.1 小麦中量元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1.3.2 小麦中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1.3.3 小麦中量元素含量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1.4 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进展
        1.4.1 小麦微量元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1.4.2 小麦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1.4.3 小麦微量元素含量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高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养分含量差异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概况
        2.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差异
        2.2.2 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2.2.3 籽粒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差异
        2.2.4 籽粒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差异
        2.2.5 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差异
    2.3 讨论
        2.3.1 土壤养分与籽粒氮磷钾含量差异
        2.3.2 土壤养分与籽粒钙镁硫含量差异
        2.3.3 土壤养分与籽粒铁锰铜锌含量差异
    2.4 结论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养分含量差异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
        3.2.2 小麦籽粒的养分含量
        3.2.3 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转移分配
        3.2.4 硫钙镁的吸收累积与转移分配
        3.2.5 铁锰铜锌的吸收累积与转移分配
        3.2.6 土壤养分差异
    3.3 讨论
        3.3.1 氮磷钾吸收转移与籽粒含量差异
        3.3.2 钙镁硫吸收转移与籽粒含量差异
        3.3.3 铁锰铜锌吸收转移与籽粒含量差异
    3.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肥、锰肥、钼肥的植物生理功能
        1.2.2 微量元素在植物上的施用方法
        1.2.3 提高作物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微肥处理种子对小麦根系、地上部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1.5.2 微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5.3 微肥叶面喷施对小麦花后光合生理与抗衰老的影响
        1.5.4 微肥叶面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1.5.5 微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0 试验区自然及土壤状况
    2.1 试验设计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种子处理试验
        2.3.2 叶面喷施试验
    2.4 测定项目
        2.4.1 处理种子试验
        2.4.2 叶面喷施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锰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3.1 锰肥浸种和拌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3.1.2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干物质分配与累积的影响
        3.1.4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3.1.5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2 锰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锰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3.2.2 锰肥喷施小麦花后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3.2.3 锰肥喷施小麦的花后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3.2.4 锰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3.2.5 锰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锰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3.2 锰肥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3.3.3 锰肥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3.4.1 锰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4.2 锰肥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对小麦光合生理与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4.3 锰肥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铁肥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1 铁肥浸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4.1.2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1.3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4.1.4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4.1.5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的群体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4.1.6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2 铁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铁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铁肥喷施小麦花后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4.2.3 铁肥喷施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4.2.4 铁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4.2.5 铁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铁肥施用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3.2 铁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4.3.3 铁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4 小结
        4.4.1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4.2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4.4.3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钼肥处理对小麦光合、衰老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5.1 钼肥浸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1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5.1.2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1.3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5.1.4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5.1.5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1.6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的群体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5.2 钼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钼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2.2 钼肥喷施小麦灌浆期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5.2.3 钼肥喷施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5.2.4 钼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5.2.5 钼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钼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5.3.2 钼肥施用对小麦光合及抗衰老生理的影响
        5.3.3 钼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5.4.1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4.2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生理的影响
        5.4.3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锰、铁和钼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1.2 锰、铁和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6.1.3 锰、铁和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6.2 主要结论
        6.2.1 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2.2 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抗逆生理的影响
        6.2.3 锰、铁和钼肥叶面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2.4 锰、铁和钼肥叶面喷施对小麦光合与抗衰老生理的影响
        6.2.5 锰、铁和钼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不同基因型小麦锌强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中锌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2 作物体内锌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3 麦类作物中锌的生理功能、分布和基因型差异
    4 小麦锌吸收、转运和积累的特点
        4.1 小麦根系对锌的吸收
        4.2 小麦植株对锌的吸收、转运和积累
    5 小麦中锌与其它营养元素及环境的互作
        5.1 锌与氮、磷、钾的交互作用
        5.1.1 锌与氮的协同效应
        5.1.2 锌与磷的拮抗效应
        5.1.3 锌与钾的协同效应
        5.2 锌与微量元素的交互作用
        5.3 锌与环境因素的互作
    6 锌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6.1 对蛋白质的影响
        6.2 对淀粉的影响
    7 小麦锌强化的途径与方法
        7.1 育种方式强化
        7.2 农艺措施强化
        7.3 基因工程强化
        7.4 加工强化
    8 锌含量基因定位及关联分析在锌强化中的应用
    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麦籽粒锌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材料与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籽粒中Zn、Fe、Ca、Mg、Cu、Mn含量的测定
        1.3.2 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对锌强化的响应
        2.1.1 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2.1.2 小麦籽粒锌含量对Zn强化处理的响应
        2.2 小麦籽粒五种同价矿质元素的基因型差异及对锌处理的响应
        2.2.1 小麦籽粒五种同价矿质元素的基因型差异
        2.2.2 小麦籽粒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对Zn处理的响应
        2.2.2.1 籽粒Fe含量
        2.2.2.2 籽粒Ca含量
        2.2.2.3 籽粒Mg含量
        2.2.2.4 籽粒Cu含量
        2.2.2.5 籽粒Mn含量
        2.3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矿质元素变化对锌处理响应差异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麦籽粒锌含量变异及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籽粒锌含量的测定
        1.3.2 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1.3.3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1.4 关联及其统计分析
        1.5 等位变异以及效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度小麦品种对锌处理的响应
        2.2 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2.4 性状和标记的关联分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2.5 优异等位变异、效应和载体品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麦面粉和麸皮锌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含量与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材料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面粉和麸皮的制备
        1.3.2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Zn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2.2 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2.2.1 Ca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2.2.2 Fe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2.2.3 Mg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2.2.4 Cu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2.2.5 Mn在面粉、麸皮中的分布及其对锌处理的响应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锌强化对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
        1.3.2 面粉糊化特性(RVA)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2.2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3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2.4 小麦面粉糊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锌强化的响应
        2.4.1 小麦面粉糊化特性各指标对锌强化反应的基因型差异表现
        2.4.2 锌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面粉糊化特性的效应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施锌对小麦不同器官锌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锌时期和浓度对不同小麦品种锌含量的影响及其类型间差异
        2.1.1 锌强化时期和浓度的效果分析
        2.1.2 不同锌含量小麦品种的锌强化时期和浓度效应分析
        2.2 喷施时期和不同浓度Zn处里对五种同价矿质元素的调控效应
        2.2.1 对不同器官Ca含量的影响
        2.2.2 对不同器官Fe含量的影响
        2.2.3 对不同器官Mg含量的影响
        2.2.4 对不同器官Cu含量的影响
        2.2.5 对不同器官Mn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锌强化对小麦花后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SPAD值
        1.3.2 SOD、POD、CAT活性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麦品种的花后叶片SPAD值及其对锌强化的响应
        2.2 不同小麦品种SOD、POD、CAT对锌处理的响应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Zn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Zn强化潜力
        1.2 Zn强化与锌含量关联的QTL(或标记)位点
        1.3 叶面喷施锌强化对籽粒其它同价矿质元素(Ca、Fe、Mg、Cu、Mn)含量的影响
        1.4 叶面喷施Zn肥对面粉、麸皮中Zn及五种同价矿质元素分布的影响
        1.5 喷施锌肥对小麦不同器官中Zn及五种同价元素含量的影响
        1.6 锌强化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粉RVA特性的影响
        1.7 Zn强化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花后叶片生理特性表现
        1.8 施锌技术及安全性评价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化学调控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
    1.2 化控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1.2.1 化控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2.2 化控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2.3 化控技术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1.3 肥料运筹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1 氮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1.3.2 磷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1.3.3 钾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1.3.4 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蛋白质与小麦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2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田间调查和取样
        2.2.2 基本农艺性状统计
        2.2.3 茎秆强度和重心高度测定
        2.2.4 品质指标测定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对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2 对小麦磨粉品质的影响
        2.3.3 对小麦二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2.3.4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2.3.5 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2.4 讨论与结论
        2.4.1 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2.4.2 化控处理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2.4.3 化控处理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第三章 单施氮磷钾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3.2.1 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
        3.2.2 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小麦产量、蛋白质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对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3 对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4 对小麦开花前干物质向籽粒转运的影响
        3.3.5 对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器官中氮素含量的影响
        3.3.6 对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3.3.7 对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影响
        3.3.8 对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影响
        3.3.9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与结论
        3.4.1 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3.4.2 对小麦器官中氮素含量、积累量、分配比例与转运的影响
        3.4.3 对营养器官开花前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与向籽粒中的转运的影响
        3.4.4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基施微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3.2 对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4.3.3 对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4.3.4 对小麦开花期干物质向籽粒中转移的影响
        4.3.5 对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4.3.6 对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影响
        4.3.7 对小麦开花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向籽粒转移的影响
        4.3.8 对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4.3.9 对小麦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与结论
        4.4.1 对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4.4.2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4.4.3 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5.2 单施氮磷钾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5.3 基施微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施用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产量及锰素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氮素形态与锰配施对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形态的氮素与锰配施对小麦锰素积累量的影响

(8)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的营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Abstract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土壤锰素营养状况
    1.2 土壤中锰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1.2.1 影响土壤中锰素有效性的因子
        1.2.2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对土壤锰素有效性的影响
    1.3 不同氮素形态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1.3.1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2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3.2.1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1.3.2.2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1.3.2.3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叶片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3.2.4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叶片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1.3.3 不同氮素形态对小麦光合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3.4 不同氮素形态对作物吸收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
        1.3.5 不同氮素形态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4 锰对小麦的营养作用
        1.4.1 锰素的营养作用
        1.4.2 施锰对其他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4.3 小麦施锰的研究
    1.5 营养元素与锰配施对作物营养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条件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3.1 采样方法
        3.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2.1 锰素形态测定
        3.3.2.2 硝态氮、铵态氮测定:0.1mol/L 氯化钙浸提,流动分析仪测定
        3.3.2.3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3.3.2.4 植株全氮测定
        3.3.2.5 植株锰素测定
    3.4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4.2 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中锰素形态变化的影响
    4.3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
    4.4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5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4.5.1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叶绿素的影响
        4.5.2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 NR 活性的影响
        4.5.3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 GS 活性的影响
        4.5.4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6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小麦氮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4.7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小麦锰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土壤中氮素形态、锰素形态及 pH 的影响
        5.1.2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5.1.3 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5.1.4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5.1.5 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锰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5.2 讨论
参考文献

(9)不同时期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及铁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铁营养现状
        1.2.2 植物铁营养生理
        1.2.3 小麦铁营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和铁吸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含铁量的差异
        2.2.2 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3 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各器官含铁量的影响
        2.2.4 喷铁对各器官铁累积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喷施铁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铁素分配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喷铁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3.2.2 喷铁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3.2.3 喷铁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含水量的影响
        3.2.4 喷铁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铁含量的影响
        3.2.5 喷铁对不同生育期小麦铁分配的影响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不同时期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铁吸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的差异
        4.2.2 喷铁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的影响
        4.2.3 喷铁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4.2.4 喷铁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4.2.5 喷铁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论文创新点
    5.3 存在不足之处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锰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地上部各器官含锰量的变化动态
    2.2 地上部各器官中锰的吸收和积累规律
        2.2.1 地上部各器官中锰的积累量
        2.2.2 锰的阶段吸收量和日吸收量
3 讨论
    3.1 小麦植株中锰的含量和积累量及其影响因素
    3.2 超高产冬小麦需锰的关键时期与施肥

四、施锰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锰肥不同施用量对隆子黑青稞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李哲.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2]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小麦响应锰胁迫的影响[D]. 罗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黄土高原旱地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D]. 王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D]. 李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5]不同基因型小麦锌强化效应研究[D]. 张明艳. 扬州大学, 2017(06)
  • [6]化学调控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亓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7]施用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产量及锰素积累的影响[J]. 刘蒙蒙,王宜伦,韩燕来,苗玉红,谭金芳.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5)
  • [8]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的营养效应[D]. 刘蒙蒙.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6)
  • [9]不同时期喷铁对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及铁吸收的影响[D]. 乔鲜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10]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锰的吸收、积累和分配[J]. 党红凯,李瑞奇,孙亚辉,张馨文,孟建,刘红彬,李雁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3)

标签:;  ;  ;  ;  ;  

施锰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