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土地产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地,产权,城市,制度,租借地,产权制度,使用权。
城市土地产权论文文献综述
贾成义,黄朝明[1](2018)在《基于封闭住区开放博弈视角的城市土地产权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封闭住区开放对解决城市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城市空间和交通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封闭住区开放的目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博弈论为视角、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明确了土地产权结构形式与封闭住区开放的逻辑关系、封闭住区外部性内在化的机理,最后阐明了基于封闭住区开放博弈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理论认识,提出了封闭住区走向开放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8年05期)
陆铭,常晨,王丹利[2](2018)在《制度与城市:土地产权保护传统有利于新城建设效率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产权保护传统对地方政府的新城建设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一套自己手工收集的城市层面的新城建设面板数据,并且与城市层面的土地产权保护传统变量进行匹配,研究发现,土地产权保护传统好的城市,新城规划面积更小、密度更高、离主城区更近。特别是,在2009年之后,当建设新城被普遍用来作为遏制经济下滑态势的手段时,在土地产权保护传统良好的城市,其新城规划更有效率。本文的研究结果再次印证了制度传统对经济产出效率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黄素娟[3](2018)在《国家政权建设与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变迁(1911—1935)》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探讨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的变迁。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通过政权更迭取得了承袭公有土地的合法性,并用法律规章明确划分出官产,以区别于私有产权。广州市政厅成立后,为了明确省、市政府在税收中的权限范围,提出"市产"之名,在市区范围的公有和共有性质的产业随之都被纳入"市产"的范围。通过铺底登记,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实现了对双重产权的管理。最后,政府通过设立土地局进行土地登记,以实现私有土地的产权确认,进而征收土地税。至此,现代国家政府与民众在土地事务上重新确立了契约关系,城市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初步确立。(本文来源于《社会》期刊2018年02期)
张旭鹏[4](2017)在《基于宪法规范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问题不仅在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过程中是一个主要问题,其在中国当代经济改革和转轨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当下中国源自土地领域的矛盾和冲突广泛存在,由此也导致了各种社会关系的紧张。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发轫于土地产权权属性质的改革,1982年宪法在“一夜”之间宣布“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尽管这一规定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但是却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土地财产价值的彰显,城市公有制地权结构安排逐渐陷入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加快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论文将总体目标设定为:综合运用土地资源学、制度经济学、法律解释学、宪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从社会科学分析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并进行理论反思,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过程背景下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以城市土地产权制度为逻辑分析主线,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进行考察,在此过程中分析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回顾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差异,同时对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变迁模式进行阐述;其次,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一宪法条款进行解读。这一部分将从我国历部宪法对土地所有制规定的历史演变出发,对我国现行宪法第10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合法性进行分析,同时对现阶段学界关于这一条款的规范解释进行阐述及检讨;再次,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权关系变化以及城市二元地权格局的法律困境进行探讨,这一部分重点对城市化过程中“入城”集体土地产权变革的理论逻辑和制度选择进行系统论述;再其次,在对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困境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分析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权利冲突和结构缺陷,指出现有的“两权分立”的产权结构难以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紧接着论文对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绩效进行了分析,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绩效评价理论,建立起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绩效分析框架,通过对宏观数据的分析,得出改革开放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绩效;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探索了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重点对城市土地产权制度选择与变迁的约束条件、改革逻辑、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单项的国有化过程,最终形成了城市土地所有权为基本权层,使用权、抵押权和租赁权等为运作权层的城市土地产权结构;(2)1982年宪法制定时“有意的制度模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城市建成区的地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城市新建区的土地权利也有着显着影响;(3)现阶段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政府所设定的目标,但是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4)城市土地产权制度选择与变迁的前提条件是坚持城市土地的公有性质,其变革的基本逻辑就是在承认原有所有权资格的前提下,释放权能,以有效的产权制度将实际的权能赋予具体的权利主体,改革的价值取向在于坚持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11-27)
贾成义[5](2017)在《城市土地产权:封闭住区走向开放的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已建封闭住区开放路权,对新建住区采取街区制,实质是促进封闭住区走向开放。本文通过对住区封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表象认识,提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是封闭住区走向开放的主要挑战。从理论层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封闭住区走向开放的目标是构建"大开放、小封闭"的城市住区格局明晰了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影响住区封闭性的逻辑,以及封闭住区的适宜规模。实证分析表明城市土地产权合适规模的共有是理想目标。并指出了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四个变革趋势与特征,提出了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现阶段及未来的变革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7年04期)
贾彩彦[6](2017)在《近代租借地城市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变革及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形成了不同的路径,其中租借地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有的有明显的移植和独创的特征,有的则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以青岛和威海为例,二者同为租借地城市,但在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变革中,一个移植了西方的制度,确立了较为完善的近代化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一个却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制度。制度的不同变革模式既有德、英不同法律传统的影响,又有文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韦镇坤,尹兴,董金明[7](2015)在《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归全民所有这一基本原则,把土地产权分解为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和土地管理权,并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国有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国有土地产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强化国有土地产权的民生功能。(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彭雪辉[8](2015)在《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制度的产权规则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产权理论的视角指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制度具有产权规则的本质,是土地产权制度的一部分。事实上的土地经济权利客观存在,而法律上的土地发展权由规划控制得以生成,规划过程界定发展权的权利水平,规划实施保障发展权权利实现。规划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当时的社会交易成本和政府目标,并形成制度化的发展权权利结构和配置规则,最终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我国城市的规划制度研究当从其产权规则的本质入手,厘清其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关系,为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张诗雨[9](2015)在《发达国家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六》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来说,土地作为稀缺资源,越来越显得更加珍贵,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这一方面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对于促进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功能与布局(本文来源于《中国发展观察》期刊2015年07期)
贾彩彦[10](2015)在《近代北京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演变——对土地产权及使用管理制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北京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土地交易日益频繁,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出现了一些变革:土地产权凭证逐渐标准化、土地测量的基础上注重土地登记、政府对土地交易的管理也从直接干预到更加注重规范交易中介行为。同时,随着土地用途的转变和城市规划的展开,土地使用管理制度逐渐确立并以法规条例的形式颁布实施。(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城市土地产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产权保护传统对地方政府的新城建设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一套自己手工收集的城市层面的新城建设面板数据,并且与城市层面的土地产权保护传统变量进行匹配,研究发现,土地产权保护传统好的城市,新城规划面积更小、密度更高、离主城区更近。特别是,在2009年之后,当建设新城被普遍用来作为遏制经济下滑态势的手段时,在土地产权保护传统良好的城市,其新城规划更有效率。本文的研究结果再次印证了制度传统对经济产出效率的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土地产权论文参考文献
[1].贾成义,黄朝明.基于封闭住区开放博弈视角的城市土地产权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
[2].陆铭,常晨,王丹利.制度与城市:土地产权保护传统有利于新城建设效率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8
[3].黄素娟.国家政权建设与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变迁(1911—1935)[J].社会.2018
[4].张旭鹏.基于宪法规范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贾成义.城市土地产权:封闭住区走向开放的制度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
[6].贾彩彦.近代租借地城市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变革及渊源[J].社会科学.2017
[7].韦镇坤,尹兴,董金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
[8].彭雪辉.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制度的产权规则本质[J].城市发展研究.2015
[9].张诗雨.发达国家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六[J].中国发展观察.2015
[10].贾彩彦.近代北京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演变——对土地产权及使用管理制度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