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林[1]2006年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政府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指出产业共性技术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所具有的突出作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机理、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共享机制、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环境、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对促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及创新工作如下: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指出产业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用管理系统工程的霍尔叁维方法论从公益性程度、共享层次以及重要性构建了产业共性技术叁维分类体系,指出对于不同类别的产业共性技术政府应给予不同方式的关注和支持,并对产业共性技术的识别标准进行了研究。其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产业共性技术进化过程和创新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框架,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创新主体与环境适应过程、创新网络涌现与进化的运行机理,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模式的特征和类型,并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体系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设计;应用行为科学理论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共享及扩散机制;应用激励理论提出产业共性技术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激励、经济激励、精神激励,以及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对各单项激励的合理组合及应用。提出风险评估、过程评估、绩效评估以及综合评估的模型与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模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构建了由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支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构成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归纳和提出了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模式;研究了针对平台运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第叁,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与共享的组织模式及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的多层次创新与共享平台框架体系及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在专项研究计划建设、区域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层次研发投入、健全完善共享机制等方面加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与共享的相关政策建议。
肖鹏[2]2004年在《电动汽车的创新工程研究》文中认为电动汽车是集汽车技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电化学技术、能源及新材料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是新一代清洁交通工具。随着电力、电子、控制、材料等技术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兴起了研究、开发、应用电动汽车的热潮。我国电动汽车也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中国传统汽车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30多年,但电动汽车技术只落后十年左右,部分核心技术反而还居世界领先水平,所以可以认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迅速赶上先进国家的步伐,实现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同步发展。但是对电动汽车相关的学术研究却没有同步发展,都只局限于其技术或产权专利等方面,很少涉及到创新管理这个领域。 综合国内外对电动汽车的研究成果,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国家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法规和政策还存在许多要完善的地方,而且地方政府也都在出台各种不一致的法规,进而从全国整体来看,没有整体效应,没有统一行业标准;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技术虽然正在发展,但难题还是存在不少,我国的技术和国外相比还是存在差距,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技术创新的内涵没有真正领会,技术创新战略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许多企业对此不重视。这些现象就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以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运用技术创新学、管理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从创新工程的高度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研究了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工程;在对电动汽车的政策与法规支撑环境的分析当中,指出了我国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激励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政策法规上的不足以及优惠政策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最后着重提出了加速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战略对策。
刘颖琦, 王静宇, Ari, Kokko[3]2014年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全球经验及中国实践》文中提出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本文以纽约、洛杉矶、波特兰、神奈川、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巴黎、巴塞罗那、柏林、汉堡、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东北英格兰和北布拉邦特14个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14个城市和地区的人口、面积、汽车保有量、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数量等基本数据的基础上,重点从产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相关补贴和税收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是否设立专门机构4个方面对14个城市和地区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按照电动汽车运营创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创新、电动汽车项目整合创新以及公众意识培育创新4个方面对14个城市和地区示范项目中特色鲜明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动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比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基础指标、相关政策和相关创新活动,本文得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在政府政策、商业模式创新、合作伙伴以及公众意识提升几个方面加大投入,从而加快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李增辉[4]2012年在《中国汽车产业多维评价模型构建与创新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销量连续叁年位居世界首位,然而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自主品牌的弱小、市场被外资品牌主导。我们是世界汽车大国,却不是汽车强国。我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主生产、改革开放后的合资合作以及当今的开放与自主创新全面发展,却依然没有改变关键技术落后、市场被外资品牌压制的局面。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缺少核心知识产权,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局。因此构建产业的多维评价模型,对汽车产业进行深入评价,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创新发展路径,是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迫切需要。本文依据产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大背景下,从世界汽车产业竞争和创新发展的特征出发,归纳与借鉴他国的创新路径及模式,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过程进行多维评价,分析制约其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产业的创新路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为一、二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相关研究现状,对产业创新和路径选择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为第叁章,主要论述了汽车产业的独特属性,归纳总结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路径及创新策略。第叁部分为四、五章的模型构建与评价,主要构建了产业“叁力”均衡评价模型和产业创新过程的“四维”关联动态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了深入评价分析。第四部分为六、七章,对我们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障碍与难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设计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五种路径:基于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集成的并行路径、基于并购与自主开发集成的跨越式路径、基于技术创新推动与制度创新引导的产业集群路径、基于“两权”掌控的产业主导型转化路径、基于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重大专项推进路径。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创新点归纳和研究展望。
严筱[5]2016年在《低碳交通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提出了低碳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行业,其碳排放量超过世界碳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到2030年交通碳排放量将以1.7%的年增长率递增,且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的交通碳排放增长率将会更高。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将推广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低碳交通的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汽车产销量迅猛提升,我国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已颁布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政策规划,涉及宏观规划、制造标准、配套设施建设、购买补贴、扶持电价等诸多方面。政策的支持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也导致新产品推广严重依赖政府扶持,市场的作用先天不足。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必然由政府的财政补贴向市场机制过渡。如何有效地发挥市场的潜在力量,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快速发展,这是我国“新经济”下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因此,关注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新动向,积极探讨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中可能存在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运用仿真的方法对市场扩散进行模拟,得出一个全方位考虑、多维度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新思想,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使其从依赖政府扶持的“政策市”转向“大众化消费市”,早日达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本文首先以低碳交通为研究背景,对我国交通碳排放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与政策,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瓶颈,以创新产品扩散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进而紧密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的实际问题,构建多类产品竞争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多Agent仿真模型,对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扩散进行仿真,并利用仿真数据对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使用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估算;最后,得出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启示和政策建议。按照以上研究思路,在收集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及技术,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低碳交通、新能源汽车、创新产品扩散、消费者行为等相关文献的充分研究,可知新能源汽车的扩散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方向,但对于新能源市场扩散的研究十分鲜见;而运用仿真预测手段,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由政府扶持转向市场化的相关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2)利用1996-2013年的历史统计数据,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发现柴油、汽油的消耗是我国交通运输能源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且柴油、汽油的碳排放量呈现增长的趋势。运用扩展的交通碳排放Kaya恒等式和广义费雪指数法,对我国交通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就我国交通碳排放增长的贡献而言,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虽然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和交通强度在总体上呈现促进作用,但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因此,要发展低碳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走向“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3)在对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类产品竞争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多Agent仿真模型,结合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创建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机函数,用以模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构建小世界网络,模拟消费者间的口碑效应;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对我国2016-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基础仿真和情景仿真,并对新能源汽车价格和使用便利性两个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新产品的进入将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且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扩散优于混合动力汽车,随着时间的推移,纯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2022年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为75%,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为25%;且在短期内,我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纯电动汽车;相对于使用便利性因素而言,价格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影响更大。(4)利用我国2016-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仿真得到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和具体数量,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消费者每日出行距离数据及占比,以及传统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综合工况耗油量等数据,根据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公式,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下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估算,得到2016-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潜力,累计节油量为1 148.2万吨,碳排放累计减少量为1180.1万吨。(5)根据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给我国带来的启示,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的仿真结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引导,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感,重点加强对年轻人的宣传力度,扩大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扩大中小城市的试点范围;二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整车开发和品牌创建,开发纯电动汽车集成仿真技术平台,成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联盟,成立驱动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联盟,大力发展国际技术和产业化合作;叁是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推进充电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四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鼓励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破除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地方保护,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特别是对低价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培育;五是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探索适合国情的扶持政策模式,完善市场激励机制,扩大限制政策应用范围,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平台,运用税收手段扩大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应对汽车产业发展中的能源与环境危机,我国正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并将此作为国家战略。在市场培育期,政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大量扶持政策,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购买补贴将退出。若能克服从依赖政府的“政策市”走向“大众化消费市”的发展瓶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升级,最终实现国家制定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仿真的方法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进行模拟,找到了未来市场将向低价格、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全方位考虑、多维度扶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思想,此成果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新经济”的市场发展中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吴奕珺[6]2016年在《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燃油消耗量的不断上升,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快培育和发展纯电动汽车产业,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战略举措。纯电动乘用车作为纯电动汽车市场推广的重点车型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其市场业绩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其商业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受阻,制约了纯电动乘用车产业的发展。面对我国电动汽车加速发展的态势及其未来市场的巨大商机,探究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推进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纯电动乘用车为研究对象,从纯电动乘用车行业视角,对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及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及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研究的主题、目的及意义,认为研究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是符合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二章对论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对纯电动乘用车的概念、商业模式及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综述和总结。第叁章分析了国内外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及商业模式,对纯电动车用车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现状以及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等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研究了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及关键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对商业模式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关键影响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进行了测度;结合用问卷设计及专家咨询方法,对汽车企业、行业专家及部分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确保问卷收集数据有效的基础上,同时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利用SPSS21.0及AMOS22.0软件分析了不同市场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变量及其之间的影响关系。第五章提出了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在基于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该论文的研究结论将为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的创新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黄少芳[7]2008年在《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谐波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当前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能源是经济的基础,而环境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能和环保促使汽车朝电动汽车方向发展,这也是汽车行业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的整个研究工作是紧密结合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相关内容,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规范研究”展开的。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离不开充电站的建设,而充电站中的充电机为非线性负荷,会产生谐波,对电网是一种污染。因此,对充电站谐波问题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课题以Matlab作为编程和仿真的工具,着重于充电站谐波问题的研究。课题工作属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系统前设计阶段所需要做的工作,内容包括:1.设计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配电系统。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功能和总体布局,并设计了充电站配电系统的典型方案。最后,根据上海沪西、沪南供电所和北京奥运会充电站的充电需求,给出了相应充电站的配电系统实例。2.结合实际工程,研究充电机(站)的谐波问题。首先从理论入手,推导分析了充电机(站)的谐波特点;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充电机(站)的仿真模型,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通过实测和理论验证该仿真模型适于工程应用。3.研究影响充电机(站)谐波大小的因素。利用所建的充电机(站)仿真模型,改变模型中的相应参数,研究谐波大小的变化规律,为充电机功率的选择和充电站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4.提出一种简化的充电机(站)谐波工程算法——谐波变化及最大值算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仿真数据的分析,提出一种可减少计算量的谐波工程算法,并验证了该算法可以工程应用。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5.给出充电站的谐波治理方案。首先研究了一般的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技术,结合充电机(站)谐波的特点,提出了充电机(站)电能质量改善的几种方法,最后给出了北京奥运会充电站的谐波治理方案。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仿真模型同样适用于其他规模充电站的谐波分析。
王静宇[8]2017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复杂性使得国内外的企业纷纷通过产业联盟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来进行技术创新。2009-2015年,中国先后成立了 30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形成了成员众多、结构复杂的大型联盟网络,并进行了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等系列实践探索。与实践中迅速发展的态势相反,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多。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继续壮大,联盟实践将越来越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和指导。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这一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需要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特征,还需要考虑单个成员、单个联盟乃至整个联盟网络的作用。论文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联盟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以上研究,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该框架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分析框架,主要包含叁部分:产业联盟的创新主体、产业联盟的创新成果和产业联盟的创新评价。"产业联盟的创新主体"部分涉及对联盟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设计了"各成员隶属的联盟"、"联盟类别"两级递进的划分标准,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从属网络,使研究兼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结构复杂和成员多元的特点。"产业联盟的创新成果"部分,结合已有研究,引入专利数据和新产品数据两个指标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联盟的创新评价"部分以嵌入性理论、强弱关系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叁大社会网络核心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联盟技术创新收益模型框架,试图利用"产业联盟的创新主体"和"产业联盟的创新成果"两部分的研究结论,推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收益,揭示联盟技术创新过程。论文利用这一框架,完成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深入剖析:在主体分析部分,形成了分散型竞争联盟、集中型竞争联盟、分散型伙伴联盟和集中型伙伴联盟四类联盟的从属网络;在成果分析部分,完成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发展历程、技术创新领域以及技术创新路线的剖析;在创新评价部分,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联盟技术创新收益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利益类别、时间序列、联盟类别叁个维度出发对联盟技术创新收益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最后对典型的集中型伙伴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对联盟中的信息收益、控制收益、合作和知识共享收益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本文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完成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成果及技术创新评价的全过程研究,并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联盟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在实践方面能够为产业联盟的管理以及联盟成员的决策提供支持。
王光辉[9]2017年在《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15年12月通过的《巴黎气候协定》见证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探索节能与减排的方法与途径。汽车是石油消耗的大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汽车技术进行变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更是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方兴未艾,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面对这样的成就,回顾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演进过程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的演进进程。由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依据广义对称性原则力求平等的看待人类和“非人类”力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展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本文从叁类别电动汽车专利、车型和销量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划分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叁个阶段,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步发展的第一阶段;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竞相发展的第二阶段;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第叁阶段。每一阶段行动者网络不同,关键的行动者也不完全相同,叁类别电动汽车同步发展阶段关键行动者是政府;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竞相发展阶段的关键行动者是政府;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阶段的关键行动者是市场。后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行动者网络的行动者比前一阶段的行动者更为丰富和多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不同时期的电动汽车技术的演进是行动者网络各个行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演进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行动者网络主体与结构的改变影响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创新的选择与发展。2、“非人类”行动者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演进,是不同时期行动者网络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7年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 郭晓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 电动汽车的创新工程研究[D]. 肖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3]. 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全球经验及中国实践[J]. 刘颖琦, 王静宇, Ari, Kokko. 中国软科学. 2014
[4]. 中国汽车产业多维评价模型构建与创新路径选择研究[D]. 李增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5]. 低碳交通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研究[D]. 严筱. 中国地质大学. 2016
[6]. 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吴奕珺. 武汉理工大学. 2016
[7]. 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谐波问题的研究[D]. 黄少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研究[D]. 王静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7
[9]. 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研究[D]. 王光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17
[10].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
标签:汽车工业论文; 工业经济论文; 电动汽车论文; 新能源汽车论文; 汽车论文; 新能源技术论文; 碳排放论文; 新能源产业论文; 新能源指标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联盟标准论文; 新能源论文; 产业联盟论文; 商业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