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论文_朱启莲,赵德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铜绿假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铜绿,耐药性,胞菌,药物,强度,糖苷,肉鸽。

铜绿假单胞菌论文文献综述

朱启莲,赵德军[1](2019)在《2016—2018年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016—2018年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8年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病区分布、标本来源及药敏结果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215株,以痰液标本来源为主,占84.2%,感染病区以呼吸内科、ICU和神经外科占前3位,分别占33.9%、18.1%、17.7%。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0.0%以上,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与2016年相比较,2018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6—2018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监控及耐药性监测,密切关注耐药性变迁,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2期)

王巧媚,陆丹倩,彭明,赖贵龙[2](2019)在《连续5年227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医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8年分离的P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到2 279株PA,其总体分离株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PA连续5年对监测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保持在20%以下,其中耐药率最低的是多黏菌素,其次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多,呼吸道标本来源的PA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结论 5年中PA分离菌株数呈增长趋势,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希望临床能密切关注药敏试验监测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尤其要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3期)

洪义东,胡楠,卞宝祥,宋子琰,吴风雷[3](2019)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NCI-N87胃癌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seudomonas aeruginosa mannose-sensitive hemagglutinin,PA-MSHA)对NCI-N87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A-MSHA对NCI-N87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PTEN蛋白和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转染PTEN siRNA敲低PTEN表达后,再次行MTT法检测PA-MSH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A-MSHA抑制NCI-N87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NCI-N87细胞经PA-MSHA处理后,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PA-MSHA显着提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AKT蛋白表达(P<0.05)。通过siRNA转染敲低PTEN表达后,PA-MSHA抑制NCI-N87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结论 PA-MSHA对NCI-N87胃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的作用,其机制与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2期)

方光远,樊金云,邵金凤,陈俊红,戴鼎震[4](2019)在《肉鸽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南京某肉鸽养殖场死亡病鸽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实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16S rDNA基因片段PCR检测及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在普通营养琼脂和SS琼脂平板上生长,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生化试验检测结果鉴定值为1 655,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磷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接种小鼠能导致其死亡并分离出同一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99%。综合以上结果鉴定该分离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9年12期)

徐荣,胡小雄,谭为[5](2019)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当人体的组织屏障破坏或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引起败血症、肺炎和伤口感染等严重疾病[1]。病原性PA有二种不同的生存形态,分别是游离细菌和生物膜(BF)。游离细菌主要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而BF则导致难治性慢性感染[2]。BF是微生物附着于物体表面并通常被细胞外高分子基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王超,郭帅,郭佳亮,罗敏[6](2019)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住院部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常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PA对各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为因变量,AUD为自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A耐药率与AUD的关系。结果 PA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A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头孢吡肟AUD呈正相关(β=0. 670,R2=0. 720),P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关(β=0. 865,0. 724,R~2=0. 815,0. 723); PA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呈负相关,与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β=-0. 657,0. 815,R~2=0. 858,0. 907),系数与回归方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A耐药率与AUD具有线性相关性,监测PA耐药率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3期)

申茉函,黄玉[7](2019)在《2016—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016—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2018年临床分离的146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 465株铜绿假单胞菌,痰液、尿液、引流液分别占53.9%、9.8%、9.1%;科室分布以ICU(23.3%)最多,其次为普外科(13.9%)、呼吸内科(13.4%)和新生儿呼吸内科(10.6%)。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2016—2018年变化不大,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在12.75%~31.69%波动;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30%~33.46%、12.94%~29.1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3.27%~4.54%。共分离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7株,占2.5%。其中,2017年分离率最低,为1.39%。结论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延缓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和防止传播。(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刘春都,朱叶飞[8](2019)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联合药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在临床上的分布,探讨联合药敏在临床上治疗MDR-PA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市浦口医院细菌室分离保存的全部32株MDR-PA,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共8组联合药物,分别测量每组每种联用与单用药物对MDR-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 8组联用药物中,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这7组药物的MIC值较单用时下降明显。而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组,头孢吡肟单用和与环丙沙星联用时,MIC值均为16μg/mL;环丙沙星单独使用时的MIC值为8μg/mL,与头孢吡肟联用时,MIC值仍为8μg/mL。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这7组药物的药物之间药效学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的构成比依次为90. 6%(29/32)、93. 8%(30/32)、90. 6%(29/32)、93. 8%(30/32)、87. 5%(28/32)、93. 8%(30/32)、87. 5%(28/32),而头孢吡肟与环丙沙星联合药物中药效学表现主要是无关作用占71. 9%(23/32)。结论通过联合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联合,可以抑制或杀灭MDR-PA,是临床治疗MDR-PA感染的有效方案。(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2期)

孙淑红,诸葛宝忠,朱德全,凌宗欣,胡晓峰[9](2019)在《多重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DR-m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临床分离的MDR-mPA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结果 61株MDR-mPA中共有23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其中aac(3)-Ⅱ阳性12株(48%),aac(6′)-Ⅱ阳性9株(36%),aac(6′)-Ⅰ阳性3株(12%),ant(2″)-Ⅰ阳性1株(4%)。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继美,师春焕[10](2019)在《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与常用抗菌药用量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12~2017年我院住院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和8种抗非发酵菌感染常用抗菌药的使用强度(AUD),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7年我院抗菌药管控成效显着,细菌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使用量正相关,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量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使用量正相关(P<0.05)。两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使用量负相关(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的使用量可能相关。(本文来源于《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铜绿假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医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8年分离的P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到2 279株PA,其总体分离株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PA连续5年对监测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保持在20%以下,其中耐药率最低的是多黏菌素,其次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多,呼吸道标本来源的PA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结论 5年中PA分离菌株数呈增长趋势,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希望临床能密切关注药敏试验监测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尤其要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论文参考文献

[1].朱启莲,赵德军.2016—2018年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2].王巧媚,陆丹倩,彭明,赖贵龙.连续5年227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3].洪义东,胡楠,卞宝祥,宋子琰,吴风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NCI-N87胃癌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4].方光远,樊金云,邵金凤,陈俊红,戴鼎震.肉鸽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与鉴定[J].畜牧与兽医.2019

[5].徐荣,胡小雄,谭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6].王超,郭帅,郭佳亮,罗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9

[7].申茉函,黄玉.2016—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8].刘春都,朱叶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联合药敏分析[J].医学综述.2019

[9].孙淑红,诸葛宝忠,朱德全,凌宗欣,胡晓峰.多重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10].王继美,师春焕.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与常用抗菌药用量的相关性[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根癌农杆菌中的群体感应调节机制(Qin...基因组DNA的EndoⅤ酶切实验A:Pa...带有exo一亚甲基环戊酮结构甜菊醇衍生...野生株PAK和突变株PAKΔdsbM的生长...比较数据散点图烧伤病房环境标本铜绿假单胞菌...

标签:;  ;  ;  ;  ;  ;  ;  

铜绿假单胞菌论文_朱启莲,赵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