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失业论文-郭帅,卢梦婷

自愿失业论文-郭帅,卢梦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愿失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原因,解决措施

自愿失业论文文献综述

郭帅,卢梦婷[1](2019)在《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愿性失业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社会对自愿性失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自愿性失业在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并从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招聘条件与毕业生心理预期差距、创业政策的激励和号召、就业信息等角度分析自愿性失业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从产业结构、企业、政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朱咸永[2](2018)在《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在干预经济下的存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在市场自由的条件下经济中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要实现经济的充分就业就需要国家的干预。该理论一度盛行,虽然也经历波折,但至今依然是主流。随着国家干预经济在实践中的深入,尤其是具有代表性措施的最低工资法的实行,"非自愿失业"似乎并未消除。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最低工资法的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5期)

陈德超,李中斌,蔡宝清[3](2018)在《基层员工道德风险与非自愿失业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用人单位与基层员工之间博弈分析模型,从博弈论角度说明道德风险行为和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必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指出用人单位必须完善当前不太健全的用人制度,并建议用人单位从提高工资水平、合理利用非自愿失业困扰、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等角度采取措施来提高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文来源于《台湾农业探索》期刊2018年01期)

许新芳[4](2016)在《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愿性失业则是指部分虽然具有适应的岗位,但却不愿意就业的失业人员,目前,大学生是自愿性失业的主要群体,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我们需要对造成该现象的相关的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只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的生产力与发展速度,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对于国家的壮大与发展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6年13期)

周晨[5](2016)在《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备受关注,而"就业难"宏观背景之下的自愿性失业现象则更加引起重视与思考。本文立足于就业工作者的视角,从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理论溯源出发,剖析这一现象实质,以此反馈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策略之中。(本文来源于《当代教研论丛》期刊2016年04期)

孙永国[6](2016)在《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自愿失业的缘由》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愿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影响很大,在今天的就业形势下备显突出。分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因素,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6年05期)

刘宇[7](2016)在《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未就业原因具有重要性和急迫性。基于我国近叁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即劳动力市场供需、保留工资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叁个方面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立健全就业市场机制,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本文来源于《对外经贸》期刊2016年01期)

李艺炜[8](2016)在《当代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与对策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大学生放弃已有的工作机会自愿性失业现象屡见不鲜,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围绕"大学生为何自愿性失业"这一问题,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以结构访谈为主,相关文献资料为参考,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表现、原因、影响及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主观方面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职业规划和攀比心理有关;客观方面则与父母权威、感情羁绊有关;同时也受到物质条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制约。(本文来源于《北京青年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王丽娜[9](2015)在《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毕业生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致使其不满足于或主动放弃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其他工作,即自愿性失业。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引起自愿性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避免大范围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对策,以改善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来源于《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顾珊珊[10](2015)在《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求职历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自愿性失业者。这种自愿性失业现象引人深思,一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这无形中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故本研究以自愿性失业现象为选题,以六位曾在兰州市内接受全日制本科教育的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的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以及分析资料,探讨自愿性失业现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六位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历程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求职尝试期、求职碰壁期、考试稳定期、自我尝试定位期。第二,影响他们的求职历程发展的因素包括:第一方面从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四个因素,一是自身因素,包括专业技能欠缺、职业定位不明晰与求职期望过高、初次求职的动力与行动力不足、求职观念落后;二是家庭因素,包括普通的家庭背景与家庭期望寄于“稳定”;叁是学校因素,包括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就业指导没有落到实处;四是社会因素,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明显差异。第二方面从经济学的叁大理论分析发现:所有的个案都符合职业搜寻理论,个别个案符合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保留工资理论在不同个案的具体情况中影响程度不同。第叁,职业的选择实则是个互动过程,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有其无奈和辛酸,从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本身、家庭、学校、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期待对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自愿失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在市场自由的条件下经济中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要实现经济的充分就业就需要国家的干预。该理论一度盛行,虽然也经历波折,但至今依然是主流。随着国家干预经济在实践中的深入,尤其是具有代表性措施的最低工资法的实行,"非自愿失业"似乎并未消除。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最低工资法的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愿失业论文参考文献

[1].郭帅,卢梦婷.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9

[2].朱咸永.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在干预经济下的存在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3].陈德超,李中斌,蔡宝清.基层员工道德风险与非自愿失业的博弈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8

[4].许新芳.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及对策分析[J].今日财富.2016

[5].周晨.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当代教研论丛.2016

[6].孙永国.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自愿失业的缘由[J].科技展望.2016

[7].刘宇.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6

[8].李艺炜.当代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与对策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6

[9].王丽娜.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

[10].顾珊珊.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求职历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  

自愿失业论文-郭帅,卢梦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