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饱和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溶质,水污染,土壤,含水层,地下,硝酸盐,岩溶。
非饱和带论文文献综述
覃夏南,姜光辉,夏源[1](2019)在《考虑非饱和带作用及管道流的岩溶泉流量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S31号岩溶泉域的叁维地下水数学模型,采用包含UZF模块与CFP模块的叁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2005)对S31号泉流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UZF模块可以模拟非饱和带内表层岩溶带的水分运移及其对泉流量的调蓄作用,CFP管道模块能模拟岩溶区的地下管道流动。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岩溶泉流量的模拟效果。(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郭峻[2](2019)在《降水条件下排土场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规律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普遍存在排土场随意堆积的现象。基于滤波算法随机生成的两种质地的排土场介质空间分布场,采用HYDRUS-2D模拟降雨强度为0.55cm/h条件下排土场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规律。通过观测点含水率变化及湿润峰下移来分析不同质地、倾斜层分布、侧向渗流对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排土场介质质地对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起着控制的作用,粗/细质介质的交界面具有阻滞和减渗作用。粗质介质的倾斜层空间分布影响着非饱和带中优势路径的形成,在重力势的作用下水分易汇聚于倾斜层的下界面处,粗质介质中湿润峰下移快于细质介质,细质介质中水分运移除了受到重力势的作用外,还会受到侧向土水势梯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李斌[3](2019)在《煤矿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非饱和带溶质运移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土壤水和溶质运移过程。非饱和带中土壤水是溶质运移的主要载体,溶质随水分运动而发生迁移。溶质运移受到土壤水文性质、土壤水运动特征与植被状况的影响,并受其在迁移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影响。认识和描述非饱和带溶质运移过程是矿区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以山西古交矿区草本、灌草和乔灌草3种植被修复区和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力参数,揭示不同植被修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阐明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中Cl~-的运移特征,并用对流-弥散模型、两区模型和随机对流-弥散模型进行参数模拟和影响因子分析,模拟预测SO_4~(2-)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经植被修复后,有机质、全氮、全碳、硝态氮等养分含量和土壤持水性均显着增加,20-40 cm土层容重最大,40 cm以下容重逐渐降低。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被修复应首选草本植物作为主要植被修复方式,然后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土壤吸附试验表明,矿区土壤对SO_4~(2-)的吸附主要是非均匀吸附。模拟表明当表层土壤SO_4~(2-)浓度为0.411 mg/cm~3时,51.90天后,离表面3 m处的SO_4~(2-)含量达到相同浓度。SO_4~(2-)在非饱和带中以较快速度向下运移,应采取一定防渗措施,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CDE模型对Cl~-运移过程的拟合效果最佳。研究区溶质运移过程以对流为主要方式,主要受容重和砂粒含量的影响。平均孔隙流速、弥散系数和弥散度随容重增大而降低,弥散系数和弥散度随着砂粒含量减少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仁敏,梅向阳,覃荣高,曹广祝[4](2019)在《含巨厚非饱和带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岩溶区固废填埋场选址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项目选址过程中,如何平衡项目建设成本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成本是项目选址的关键。因此,本文以云南岩溶区某垃圾填埋场项目选址地下水污染评估为例,通过详细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及勘察,在查明拟建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解析法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上覆红粘土及巨厚非饱和带岩溶含水层对特征污染物迁移扩散具有较大的阻滞及延迟作用。(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苏文豪,甘淑,赵文栋[5](2019)在《昆明市呈贡区马卡山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分类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斜坡非饱和土体中大孔隙直接决定着土体的渗透特征,从而在降雨条件下决定着斜坡土体对水分的吸收-渗透能力。研究通过现场试验手段(染色示踪试验),选择亚甲基蓝染色剂,以模拟喷洒降雨方式并开挖斜坡非饱和剖面观察染色剂染色情况,以期得到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的类别及影响因素,从而对斜坡土体大孔隙的存在状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试验结果表明,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分为植物根系及腐烂后形成的通道、裂隙通道、团聚体间的结构性孔隙、动物通道等4类,其中植被是大孔隙形成和演化的决定性因素,植被根系生长延伸、对土体的挤压、死亡腐烂等因素都会形成大孔隙,加上其细小的根系能网捕土体细颗粒而成结构性大孔隙,此外,植被的枯枝烂叶层的覆盖能为大孔隙的长久存在提供保护效应。(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余伟,赵士成,杨兴东,刘晓,姚宝林[6](2018)在《南疆膜下滴灌棉花不同种植模式生育期非饱和带水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疆"一膜两带六行"和"一膜叁带六行"两种种植模式现行灌溉制度下棉花生育期非饱和带土壤水分、土壤盐分、根系和地上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非饱和带水盐时空分布规律、根重密度分布及根冠比特征。结果表明:非饱和带浅层0~50 cm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一膜两带六行"大于"一膜叁带六行";膜下滴灌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范围,分别占97.39%和98.42%,0~50 cm范围内,棉花根重密度"一膜叁带六行"大于"一膜两带六行";"一膜叁带六行"根系分布范围浅,根冠比小,有利于盐分淋洗和棉花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王锦国,刘子辉,李伟健[7](2018)在《污水灌溉区土壤非饱和带氮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徐州市铜山区奎河段两岸的农业灌溉区为例,结合当地典型的4种不同种植方式,对非饱和带土壤中的硝酸盐氮和铵氮质量比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硝酸盐氮质量比为3.8~128.1mg/kg(平均33.0mg/kg),铵氮质量比为2.3~5.7mg/kg(平均3.8mg/kg);非饱和带土壤中氮主要来自常年施肥和污水灌溉;由于不同种植方式具有不同的施肥和灌溉条件,因此土壤中氮的分布亦不同;在接受地表灌溉和施肥补给之后,硝酸盐氮主要以下渗迁移为主;铵氮在下渗过程中会产生吸附作用,其质量比与土壤中黏土颗粒的含量呈一定的相关性,但在常年灌溉的水稻-冬菜种植点,在表层土中尽管黏土颗粒含量不高,铵氮质量比仍然较高。(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严怡君,谢先军,肖紫怡,李俊霞[8](2018)在《灌溉对非饱和带中砷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场地灌溉试验,探讨了灌溉活动对非饱和带中砷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灌溉过程中非饱和带中砷的迁移转化受多个地球化学过程共同控制,非饱和带pH值、Ec值、SO_4~(2-)和HCO_3~-与As的竞争吸附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波动都会影响土壤孔隙水中砷的质量浓度。灌溉活动导致土壤处于相对还原环境,铁氧化物矿物还原溶解,被吸附或与之共沉淀的砷被释放进入水相,灌溉结束后,土壤逐渐恢复相对氧化环境,重新生成铁氧化物矿物,土壤孔隙水中砷以吸附/共沉淀形式被其固定。因此,通过改变非饱和带氧化还原条件导致铁氧化物矿物的沉淀/溶解是灌溉作用下非饱和带水体中砷迁移转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柒国,郑西来,胡荣庭,田飞飞[9](2018)在《非饱和带强化反应层脱氮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堆肥过程中,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渗滤液入渗土壤非饱和带.高浓度有机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由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转化为各种含氮物质,其中硝酸盐迁移能力较强,在降雨条件下入渗地下水,造成区域性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在非饱和带中构建由木屑和壤土组成的强化反应层,通过间歇性的原位淋溶脱氮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非饱和带含水量及COD、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变化规律,评价了强化反应层的脱氮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反应层中木屑材料的强吸水特性使得灌水后短时间内反应层含水量大幅提升,形成有利于反硝化进行的厌氧环境.木屑通过水解作用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碳,供给反硝化微生物进行脱氮.②在入渗硝态氮浓度为170.00 mg·L~(-1)条件下,反应层对硝态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7.63%.反应层脱氮量随处理水量增加而提升,当上层为砂土时脱氮量最高,可达24.61 g·m~(-3).③反应层中的NO~-_3-N发生了完全反硝化,出水中NO~-_2-N浓度低于0.5 mg·L~(-1),几乎不发生积累.同时,反应层中发生的DNRA过程使氨氮浓度小幅升高.强化脱氮反应层可阻控硝酸盐污染地下水.(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刘庆[10](2018)在《叁泉水库非饱和带多组分溶质迁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泉水库地处山西省着名岩溶大泉古堆泉域的泉口出露区,利用叁泉水库渗漏补给以达到生态修复古堆泉,此对策给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水质问题。本文选取叁泉水库库尾为研究区,采用静态吸附-解吸试验、反应动力学试验以及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饱和带多组分溶质的吸附-解析特性,反应动力学规律以及水库入渗条件下多组分溶质在非饱和带土壤中的运移规律,共同揭示了库水渗漏过程中非饱和带多组分溶质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多组分溶质的吸附-解析作用规律及影响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F~-、SO_4~(2-)在试验过程中发生解吸反应,Fe、Mn、Ca~(2+)、Mg~(2+)、Na~+发生吸附反应。选用不同(非)线性等温吸附方程拟合水库表层淤积物对7种离子的(非)线性等温吸附方程结果均较好。F~-解吸量随着pH值的增大逐渐增大,不同pH条件下,解析曲线趋势一致,快速上升—缓慢上升—趋于稳定。不同温度下F~-在淤积物上的解吸呈快速上升-缓慢平稳的共性规律,40℃是F~-解吸的最佳时间。淤积物溶液共存离子中,Fe、Mn和SO_4~(2-)对F~-解吸影响大体趋势呈正相关,Mg~(2+)、Ca~(2+)呈负相关。(2)非饱和带对多组分溶质的反应动力学规律不同离子在反应速率的变化上规律相似,大概分为叁部分,初始部分比较陡峭,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快,第二阶段扩散速率减慢,离子浓度变化速率减缓,随着时间的延长,曲线不再变化,曲线的平缓意味着达到了最终的吸附平衡,此时扩散速率极小。试验的影响因素有pH值和土壤有机质,p H值对阴离子的影响表现的不明显,但对阳离子的影响表现相对明显,pH值越大,相对应阳离子的吸附结合量也越大。土壤有机质能通过表面络合、离子交换和表面沉淀等方式增加土壤对离子的吸附能力。(3)多组分溶质在非饱和带垂向反应运移规律水库垂向渗漏过程中,对该地区地下水可能造成威胁的离子包括:COD、Fe、Mn~(2+)及F~-。水库淤积层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最活跃层为50cm以上地层,在蓄水状态下,该层基本处于还原环境,Eh可低至-400mv,直接影响着变价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较高pH的库水入渗淤积物层,使土壤水的酸碱环境发生变化,pH趋于增大,进而影响土壤的吸附与解吸平衡和碳酸系统平衡等。低矿化的库水渗漏,使淤积物中的可溶盐组分向下部非饱和带地层迁移,F~-是相对污染较严重的离子,受到上层高氟水与本层溶出氟的迭加效应,使得土柱最下层F~-含量高达初始溶液的16倍。从F~-、Fe和TDS等污染因子看,库尾(T1)淤积物的环境负效应要大于库中(T2)。(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非饱和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普遍存在排土场随意堆积的现象。基于滤波算法随机生成的两种质地的排土场介质空间分布场,采用HYDRUS-2D模拟降雨强度为0.55cm/h条件下排土场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规律。通过观测点含水率变化及湿润峰下移来分析不同质地、倾斜层分布、侧向渗流对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排土场介质质地对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起着控制的作用,粗/细质介质的交界面具有阻滞和减渗作用。粗质介质的倾斜层空间分布影响着非饱和带中优势路径的形成,在重力势的作用下水分易汇聚于倾斜层的下界面处,粗质介质中湿润峰下移快于细质介质,细质介质中水分运移除了受到重力势的作用外,还会受到侧向土水势梯度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饱和带论文参考文献
[1].覃夏南,姜光辉,夏源.考虑非饱和带作用及管道流的岩溶泉流量模拟[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2].郭峻.降水条件下排土场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规律模拟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3].李斌.煤矿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非饱和带溶质运移过程研究[D].山西大学.2019
[4].王仁敏,梅向阳,覃荣高,曹广祝.含巨厚非饱和带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J].价值工程.2019
[5].苏文豪,甘淑,赵文栋.昆明市呈贡区马卡山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分类及影响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余伟,赵士成,杨兴东,刘晓,姚宝林.南疆膜下滴灌棉花不同种植模式生育期非饱和带水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8
[7].王锦国,刘子辉,李伟健.污水灌溉区土壤非饱和带氮分布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严怡君,谢先军,肖紫怡,李俊霞.灌溉对非饱和带中砷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J].地质科技情报.2018
[9].孙柒国,郑西来,胡荣庭,田飞飞.非饱和带强化反应层脱氮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10].刘庆.叁泉水库非饱和带多组分溶质迁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