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邮政扭亏为盈

山东邮政扭亏为盈

一、山东邮政实现扭亏为盈(论文文献综述)

王可[1](2020)在《财务困境企业危机化解模式研究 ——基于重庆钢铁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日益复杂严峻的环境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攀升,企业的财务困境问题由此出现,并考验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公司治理水平、决策科学性和化解危机的能力。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对财务困境、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进行了概念界定,阐明了财务困境与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破产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收集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财务困境企业化解危机的各种模式的应用状况。接着,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重庆钢铁为案例,从其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为摆脱困境所采取的措施、措施背后的模式、所用措施的成效等方面对重庆钢铁如何化解危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了财务困境企业的危机化解模式,构建了基于目标和对价的财务困境危机化解框架,对比总结出每种脱困模式的特点及主要适用情形。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化解危机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张飞雁[2](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胡金星[3](2019)在《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研究 ——以京东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出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树立良好投资环境等多方面的考虑,不断加大对上市公司的补助力度,并且补助具有持续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上市公司收到的大部分政府补助可以直接计入利润表中。随着政府补助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覆盖面广,持续性好,这也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盈余管理现象——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提高利润,改善公司业绩。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尝试通过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如何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回顾了国内外政府补助和盈余管理相关的文献,了解现阶段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并从政府补助、盈余管理以及政府补助和盈余管理三大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2年-2017年新旧政府补助会计准则衔接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对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现状以及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再次,基于现状分析的内容,选择京东方作为案例公司,具体分析京东方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包括具体行为和实施效果,并探讨京东方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所揭示的问题。最后立足于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结合上文发现的问题,就规范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的规模大、覆盖面广、频次高,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政府补助占据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居于高位,帮助部分亏损公司扭亏,政府补助确实成为一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蓄水池”;(2)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改善业绩、满足上市制度要求,利用递延收益科目进行盈余管理,研发支出也会对政府补助和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影响较大,对长期业绩基本没有正向影响。(3)新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存在缺陷。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从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宇[4](2019)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上市公司的出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随之出现。证券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最主要依据是上市公司使用资金创造财富的效率和效果,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其使用资金使用能力的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市场参与者评价一家上市公司最为重要的依据。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经过人为的篡改而无法真实反映其实际经营状态,将严重误导市场参与者,导致有限资源的错误配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进行研究,一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总体特征变化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另一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总结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一个变化趋势,最后对相关特征及特征变化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形成了如下研究结论:(1)得益于我国股票发行保荐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管机构财务专项核查的持续执行,2004年以来上市公司舞弊问题日益好转;(2)由于未得到纠正的舞弊行为对财务报告具有持续影响和公司管理层的侥幸心理共同作用,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持续性没有好转;因为舞弊行为的隐蔽性以及监管程序的复杂和周期较长的特征影响,证监会在识别和惩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监管效率方面仍然较低,没有看到明显改善;(3)我国财务报告舞弊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在2010年以前以国企为主,2010年随着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国资监管水平的提高,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发生主体;(4)受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影响,制造业仍然是舞弊数量最多的行业,但综合行业以及农、林、牧、渔业是舞弊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业;(5)70.41%的舞弊上市公司会对表内确认事项进行舞弊,其中调节资产类项目的占比达到57.14%,调节收入和其他损益类项目占比达到65.82%。通过对圣莱达财务报告舞弊案例的研究,笔者认为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司公司,在以营业收入为代表成长性指标、净利润代表盈利性指标持续恶化且与行业总体水平相背离,则公司存在进行舞弊的动机。如果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和其他应收款异常增加,则存在通过关联方舞弊的可能性。本文对2001年至2018年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总体特征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对2018年证监会查处的典型案例圣莱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舞弊动因“三角理论”对舞弊压力、机会和借口进行分析。客观评价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总体变化情况、上市公司对待财务报告舞弊的态度以及监管机构执法效率、舞弊公司所有制结构和行业变化情况,并从一个侧面还原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变化。本文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为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一定支持。

朱玉斐[5](2018)在《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7月,中国邮政正式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与社会,又相继成立了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全国速递、物流完成整合,成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2010年6月10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是根据国务院邮政速递物流股份制改革方案,整合山东省邮政公司下属速递、物流两大板块的业务、人员和资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具体负责全省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速递业务是邮政业务中增长较快且效益较好的业务,同时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业务。从中国市场来看,1980年至1986年为邮政独家经营,1986年DHL(敦豪环球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此后,1987年FedEx(联邦快递)、1988的UPS(美国联合包裹公司)、1990年TNT(荷兰TNT邮政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1990年以后,这5家主要竞争对手开始真正全方位地展开竞争。进入中国这四家外国公司,均是全球跨国速递公司,在全球拥有自己的机队,拥有庞大的国际网络。而邮政速递的国际网络主要是依托各国邮政在万国邮联倡导下构成的国际网络,由于各国邮政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且是不同的利益主体,难以形成水平统一、规范、高效的国际网络,总体看,邮政速递的国际网络松散,对客户的服务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跨国速递公司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从邮政速递那里夺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从国内速递市场看,邮政速递仍占绝对统治地位,但民航快递、中铁快运这些具有强大的行业支持的竞争者切走了一大块与其相关的行业速递市场,它们正在逐步向其他行业渗透,对邮政速递逐渐形成威胁。从同城业务看,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经营灵活,成本低廉,对邮政速递也形成巨大压力。而且,同城速递业务增长快,开发潜力大,利润大,邮政速递不可将这块市场拱手相让。本论文通过分析山东邮政速递业务市场情况,结合企业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并辅之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对速递业务的竞争环境和营销战略做出分析和研究,确定在未来发展中企业应当如何把握机遇、避开威胁、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并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山东邮政发展速递业务可以采取的较为合理的营销战略,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措施。

孙阳铭[6](2018)在《企业资产重组动因与绩效研究 ——以中航沈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重组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们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伴随现代社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市场中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资本,如何挖掘自身优势,从而谋求企业自身更加长远发展这一重要问题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越来越多。一方面,资产重组成为了一种被越来越多企业青睐的重要方式,这和资产重组能够帮助企业合理优化经济结构、配置资源,使得企业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重新焕发活力所分不开。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资产重组能够把资本集中于最重要的领域,集中力量做大事,从而帮助更多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我国资产重组的主体也由单一的国有企业逐步发展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共存的局面。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活动选择的重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当然,资产重组在其实际应用历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瑕不掩瑜的。山东黑豹作为我国农用车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初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一时无两的。然而自山东黑豹1996年上市之后到2018年,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已经经历过三次重组,最近一次重组于2017年12月完成,目前公司名称也已变更为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家曾经如此风光的企业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组,其重组的动机是什么?历次重组之间是否又存在什么联系呢?这系列重组的背后是否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建议和启示?本文对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系列重组这一事件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首先,本文在学者们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定义了资产重组的概念,介绍了目前比较公认的资产重组相关理论和资产重组具体方式。其次,在资产重组的动因理论、重组方式和影响因素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航沈飞的历次资产重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公司基本情况,三次重组的历程介绍,重组方情况介绍,重组前后的绩效表现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力求分析出历次重组的动因,分析企业反复重组的目的和最终目标以及寻求几次重组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从而给其他也想通过重组改变命运的企业带来启发和感悟。本文的创新点是从一个最新的重组案例入手,分析了 一家公司的多次重组活动,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比较少见的。中航沈飞这一系列反复重组的背后,历次重组的主要动因可能不尽相同,但追根揭底,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业绩,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实现公司盈利。反复重组的背后,也启发其他公司吸取经验教训,企业资产重组活动要注重重组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重组后的整合。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警示其他企业发展要注重抓住机遇并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遵循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引。

张丹丹[7](2018)在《黑龙江邮政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现代新媒体的相关理论,本文尝试对黑龙江邮政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为新闻中心未来的新媒体发展中管理制度体系、组织结构以及市场运营提供了一些理论的借鉴。在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的环境里,报业的传播技术革命已经刻不容缓,媒介融合势在必行。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中心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方面的革命,更是思想理念的革新,这其中包含着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革新。也正是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对黑龙江邮政新闻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中心必须正面现实,迎接挑战。而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新媒体运营的相关材料及案例进行研究,总结一些成功的新媒体运营经验,结合新闻中心的实际,并运用SWOT工具深入分析了黑龙江邮政新闻中心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结合媒体整合的理论,对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新闻采编组织、数据信息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与激励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以新闻中心总编、省、市、县集邮文化与传媒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中心总编中心和以数据信息平台为核心的新闻中心新媒体组织架构方案和新媒体市场及渠道拓展方案、新媒体资源整合方案,以及新媒体数据信息平台设计方案,同时,阐述了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支撑、制度支撑等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建立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渠道实现报、网、端的全面融合,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真正地“融”入一体,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维度传播”的市场拓展新格局。本文设计的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将能促进组织高效地、优质地完成新媒体宣传工作;完善组织设计并保持组织运营的稳定;建立组织与环境迅速对接、反应敏捷的信息系统,以实现新闻供需的精准化对接。同时,可以有力地推动新闻中心实现扭亏为赢的发展步伐。

李家涛[8](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北洋政府时期,邮政事业在邮政总局的悉心擘划与惨淡经营之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邮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邮政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邮政制度建设相对健全与邮政业务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邮政法律体系方面,形成了以《邮政条例》为基础性法规的邮政法律体系。《邮政条例》的出台既为邮政提供了法律保障,亦是邮政行业运行的规范。保障体现在内谋邮政行政,外争邮政主权;规范则是对邮政有效运作而言。《邮政条例》规定了邮政制度框架,使我国邮政事业从此走上法治的道路。此后中国邮政在组织法和业务法两个领域相继修订、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邮政法律体系得以构建和逐步完善。邮政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健全的邮政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业务制度以及人事制度。邮政组织制度以邮政组织体系为框架,形成了由交通部、邮政司、邮政总局组成的中央邮政系统及由邮务管理局、一二三等邮局、邮务支局、邮政代办机构组成的地方邮政系统。中央邮政系统督理全国邮务,而不参与邮政经营,为纯邮政行政机构;地方邮政系统中邮务管理局外,均为经营业务机构,邮务管理局主管地方邮务亦参与邮政业务经营。邮政业务制度具有种类齐全、建设完整及流程明确可操作性的特征,规定并区分了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邮政业务类型。无论是按邮件性质划分的专营业务、兼营业务,专营业务仅指信函、明信片业务,兼营业务包括由新闻纸类、刷印物类、贸易契类、商务传单、货样类、包裹类各项寄送门类组成的寄送业务,由储金与汇票构成银钱业务,由售卖印花税票、代订刊物与代购书籍等业务构成的代理业务;还是按邮件寄递手续划分的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快递邮件、代收货价邮件、保险邮件以及存证信函等各项业务,均有相应的制度规章与之对应。邮政人群按照邮政班次划分为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捡信生四班,每班各有等级。邮政当局出于用人治事的目的,积极推动邮政人事制度建设。邮政人事制度在有功则奖,有过必究的制度运行理念指导下,以精细且严密制度安排为规尺,规范、约束邮政员役行为,维持邮政纪律,鞭策邮政员役勇于任事,尽心服务邮政。邮政当局在邮政组织、管理、业务及人事等方面建立的较为完善邮政制度体系,为邮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邮政事业稳步发展的阶段。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性,形成基本遍及全国的邮政线路网络,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邮政运输领域都有使用,各类邮政局所规模日益扩充,邮局、代办机关沿交通线路渐次铺展。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无论是专营的信函与明信片业务,抑或是由邮政系统兼营的寄送、银钱、代理等各项业务均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邮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亦是该时期邮政稳步发展重要表现。邮政作为国家专营的经营事业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且运行有效地邮政制度以及在邮政法律法规和邮政制度规范下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邮政人群擘画经营,在北洋政府时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为我国邮政事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静[9](2017)在《寻租、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 ——基于勤上光电行贿案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地方政府给予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越来越多,政府补助的覆盖率也越来越大,各行各业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能获得政府补助。与政府补助金额节节攀升相对应的是,我国政府补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规问题也越来越多。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权改革之后,中央政府一般只负责制定具有纲领性的财政路线和政策,对企业具有直接效力的政策则是通过地方政府来制定的。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就造成了租金的产生,企业为了谋求政府手中的权力获得租金从事"寻租活动"。寻租活动能帮助企业加强政企关系,以此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而且政府补助作为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无疑会帮助企业提高经营业绩,这种偶发性的地方政府补助会很快改变企业的经营业绩。另外,我国对国有企业有亏损补贴,可以帮助企业扭亏为盈。这些导致了我国经济市场有一种特殊的盈余管理现象,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这也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寻租活动的一大动因。首先,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寻租、政府补助和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后,选取2008年到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没有2015年的样本是因为政府补助数据缺失严重),从分年度、分行业和分地区三个角度对政府补助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除此之外,还统计了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例、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扭亏为盈的情况以及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情况。然后,本文选取勤上光电作为案例公司进行具体研究,因为勤上光电所属行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LED产业,政府补助与其业绩必定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在勤上光电行贿案的基础上分析其寻租活动,并进一步研究寻租和政府补助的关系、企业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的盈余管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以及政府补助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在总结案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寻租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上市公司会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虚增企业利润;政府补助与同为盈余管理手段的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的联系:进行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例较大。

杨为华[10](2015)在《山东邮政转型下的网点优化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省邮政公司是提供用邮服务的社会公用企业,2 0 0 4年以来,企业实施了公司化改革,省邮储银行和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先后成立并独立运用。政企分开后企业需商业化运作,经营业务范围和经营模式相应调整和变化。同时面对通讯信息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运用对传统邮政业务、用邮需求带来的冲击,以及互联网经济及金融政策调整对企业经营带来诸多影响,储蓄、快递等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选择战略转型发展,逐步从提供用邮普遍服务的寄递服务型向业务多元化销售型企业转变。邮政网点是企业提供服务和进行生产经营的主要场所,是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多年来,作为以提供邮政普遍服务为前提的营业网点在选址布局、功能定位、管理运营、经营服务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下及未来市场、客户和企业经营发展之要求,应顺应企业转型要求率先进行调整和优化。本研究首先简要阐述了邮政企业的性质,近十余年来发展历程,简要分析了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挑战,进行战略转型的背景和原因。并运用战略变革及经营模式等理论,分析了中国邮政及山东邮政战略变革的方向,实施经营调整的要求,以及未来业务开办需求。以此分析邮政网点建设发展趋势。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同类比较等方式掌握了山东邮政网点的基本数据,运用调查问卷对济南历下区及枣庄滕州市的网点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透视和找出山东邮政网点在规划选点、改造、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分析研究邮政网点的建设改进的方向。并针对这些问题与弊端,结合企业经营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分别在邮政网点选址、标准化改造、功能定位、内部布局、日常管理、信息化管控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和思路,有针对性设计了一些解题办法和具体方案。期望本研究可以准确的发现问题,并较为有效的解决当前山东邮政在网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粗放、落伍等问题,为下一步网点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以及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也可以供其他省(市)邮政企业或性质相似的行业借鉴。

二、山东邮政实现扭亏为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邮政实现扭亏为盈(论文提纲范文)

(1)财务困境企业危机化解模式研究 ——基于重庆钢铁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意义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
    2.1 财务困境
        2.1.1 财务困境的操作定义
        2.1.2 财务困境的事件导向定义
        2.1.3 财务困境的动态过程导向定义
    2.2 债务重组
        2.2.1 债务重组的内涵
        2.2.2 债务重组的相关理论
    2.3 资产重组
        2.3.1 资产重组的内涵
        2.3.2 资产重组的相关理论
    2.4 破产重整
        2.4.1 破产重整的内涵
        2.4.2 破产重整的理论依据
        2.4.3 破产重整的研究文献
    2.5 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财务困境企业危机化解现状分析
    3.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现状
    3.2 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
    3.3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化解危机现状
第四章 重庆钢铁财务困境成因与化解方式分析
    4.1 公司简介
    4.2 陷入财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4.3 财务困境中重庆钢铁化解危机的方式
第五章 化解危机的模式分析
    5.1 以获取资金为目的脱困模式
    5.2 以清偿债务为目的的脱困模式
    5.3 以获得优质资产为目的的脱困模式
    5.4 综合性的脱困模式——破产重整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经济思想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研究 ——以京东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府补助的影响因素
        1.2.2 政府补助的实施效果
        1.2.3 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政府补助的相关理论
        2.1.1 政府补助的定义
        2.1.2 政府补助的形式
        2.1.3 政府补助的理论基础
    2.2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盈余管理的定义
        2.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2.2.3 盈余管理的动机
    2.3 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
        2.3.1 政府补助影响盈余管理的原因
        2.3.2 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
        3.1.1 上市公司政府补助总体趋势分析
        3.1.2 上市公司政府补助行业分布情况
        3.1.3 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地区分布情况
    3.2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
        3.2.1 政府补助占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情况分析
        3.2.2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扭亏分析
        3.2.3 新旧政府补助准则执行前后情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东方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4.1 京东方的基本情况介绍
        4.1.1 公司背景
        4.1.2 经营状况
        4.1.3 政府大力支持京东方发展
    4.2 京东方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
        4.2.1 京东方获得政府补助的规模
        4.2.2 京东方获得政府补助的原因
    4.3 京东方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分析
        4.3.1 利用政府补助直接提升公司业绩、避免被*ST
        4.3.2 利用递延收益科目进行盈余管理
        4.3.3 提高研发费用获取更多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
    4.4 京东方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效果分析
        4.4.1 政府补助对京东方当期业绩的影响
        4.4.2 政府补助对京东方长期业绩的影响
    4.5 京东方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所揭示的问题
        4.5.1 上市公司过度依赖政府补助
        4.5.2 地方政府主动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4.5.3 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存在缺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规范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5.1 针对上市公司层面
        5.1.1 完善政府补助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5.1.2 转变经营观念,提高自身竞争力
    5.2 针对地方政府层面
        5.2.1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5.2.2 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合理定位自身角色
    5.3 针对监管机构层面
        5.3.1 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5.3.2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界定
        1.2.1 财务报告舞弊的含义
        1.2.2 财务报告舞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舞弊动因理论基础
        2.1.1 国外关于舞弊动因理论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舞弊动因理论的研究
    2.2 舞弊特征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舞弊特征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舞弊特征的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总体特征变化研究
    3.1 舞弊公司总体数量变化情况
    3.2 舞弊时间变化情况
    3.3 舞弊公司所有权性质变化情况
    3.4 舞弊公司所处行业变化情况研究
    3.5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圣莱达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分析
    4.1 圣莱达公司简介
    4.2 圣莱达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回顾
        4.2.1 违规关联交易被调查
        4.2.2 财务报告舞弊暴露
        4.2.3 财务报告舞弊手段
    4.3 圣莱达财务报告舞弊动因分析
        4.3.1 压力
        4.3.2 机会
        4.3.3 借口
    4.4 圣莱达财务报告舞弊的财务特征分析
        4.4.1 营业收入持续减少
        4.4.2 净利润持续减少
        4.4.3 营业外收入突然暴增
        4.4.4 其他应收款大幅增加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概述
    2.1 服务营销理论概述
    2.2 营销策划理论概述
        2.2.1 4P营销理论
        2.2.2 4C营销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概述
        2.3.1 五力模型理论
        2.3.2 SWOT分析
3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邮政管理体制简介
    3.2 山东邮政基本情况
    3.3 速递业务发展情况
        3.3.1 EMS业务发展历史沿革
        3.3.2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发展情况
    3.4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目前存在的问题
4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4.1 一般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科学技术环境
        4.1.4 社会文化环境
    4.2 行业结构分析
        4.2.1 新进入者
        4.2.2 现有竞争对手
        4.2.3 替代产品
        4.2.4 卖方能力
        4.2.5 买方能力
    4.3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4.3.1 组织结构
        4.3.2 人力资源
        4.3.3 物力资源
        4.3.4 财务能力
        4.3.5 营销能力
    4.4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的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会分析
        4.4.4 威胁分析
5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战略的选择
    5.1 总体营销战略
        5.1.1 波士顿矩阵法(BCG)
        5.1.2 企业战略目标
        5.1.3 企业宗旨
        5.1.4 企业营销战略目标
    5.2 合作战略
        5.2.1 建立战略联盟
        5.2.2 实施错位竞争,尽量避免价格战
    5.3 一体化战略
        5.3.1 后向一体化战略
        5.3.2 横向一体化战略
    5.4 服务营销战略
6 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战略实施
    6.1 强化营销意识,深化关系营销
        6.1.1 强化营销意识
        6.1.2 关系营销
    6.2 营销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创新经营管理
        6.2.1 营销战略审计
        6.2.2 营销战略的创新经验管理
    6.3 注重人才培养,着力建设营销队伍
        6.3.1 重视人才的培养
        6.3.2 打造王牌营销队伍
    6.4 改善营销方式,优化营销渠道
        6.4.1 改善营销方式
        6.4.2 优化营销渠道
7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企业资产重组动因与绩效研究 ——以中航沈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资产重组的概念
        2.1.2 资产重组概念的中国特色
        2.1.3 资产重组的具体方式
        2.1.4 资产重组相关理论
        2.1.5 企业重组的影响因素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关于资产重组动因的研究
        2.2.2 关于资产重组绩效的研究
        2.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中航沈飞资产重组案例简介
    3.1 企业最初概况
    3.2 企业资产重组历程
        3.2.1 第一次资产重组
        3.2.2 第二次资产重组
        3.2.3 第三次资产重组
第四章 中航沈飞历次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1 第一次资产重组
        4.1.1 资产重组方企业概况
        4.1.2 宏观层面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1.3 微观层面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2 第二次资产重组
        4.2.1 资产重组方企业概况
        4.2.2 宏观层面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2.3 微观层面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3 第三次资产重组
        4.3.1 资产重组方企业概况
        4.3.2 宏观层面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3.3 微观层面资产重组动因分析
    4.4 本章分析与小结
第五章 中航沈飞历次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1 第一次资产重组
        5.1.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1.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2 第二次资产重组
        5.2.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2.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3 第三次资产重组
        5.3.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3.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5.4 本章分析与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企业不应盲目重组
        6.2.2 注重重组后的整合
        6.2.3 企业的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
        6.2.4 要注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2.5 企业发展要注重政府政策的指引
参考文献
致谢

(7)黑龙江邮政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新媒体运营方案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新闻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2.2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开展情况分析
        2.2.1 新媒体业务运营SWOT分析
        2.2.2 新媒体业务机构设置
        2.2.3 新媒体业务内容
        2.2.4 任务指标完成及绩效考核情况
    2.3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行存在的问题
        2.3.1 新闻中心新媒体制度不健全
        2.3.2 新媒体组织架构不完整
        2.3.3 数据信息管理不科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设计
    3.1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的目标
        3.1.1 新媒体业务运营的具体目标
        3.1.2 新媒体业务运营的措施
    3.2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整体方案
        3.2.1 新媒体组织架构应遵循的原则
        3.2.2 新媒体组织架构方案
        3.2.3 新媒体市场及渠道拓展方案
        3.2.4 新闻中心新媒体资源整合方案
    3.3 新闻中心新媒体数据信息平台设计方案
        3.3.1 新媒体数据库的构建
        3.3.2 新媒体客户管理系统建设
        3.3.3 新媒体大数据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的保障措施
    4.1 新闻中心新媒体的人才引进与培养
        4.1.1 新媒体人才引进策略
        4.1.2 新媒体人才培养方案
        4.1.3 新媒体人才机制的完善
    4.2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的技术支撑
        4.2.1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4.2.2 新媒体技术引进渠道
    4.3 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的制度支撑
        4.3.1 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
        4.3.2 建立常态的沟通机制
        4.3.3 形成具体的考核评估及激励制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与意义
    学术史回顾
    相关概念界定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
第一章 邮政基础法规解读——邮政条例
    一 邮政条例的修订
    二 邮政条例的解读
    三 邮政条例的施行
第二章 邮政组织与管理制度
    一 组织体系
    二 各级邮政机构的权限与职责
    三 管理制度
第三章 业务制度
    一 按性质分类
    二 按寄递手续分类
    三 其他业务
第四章 邮政人群
    一 邮政员役
    二 邮政人事制度
    三 邮政人事制度的运行
第五章 邮政业务状况
    一 邮政基础设施
    二 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的发展
    三 邮政收支状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9)寻租、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 ——基于勤上光电行贿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寻租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1 寻租的成因
        2.1.2 寻租和政府补助
        2.1.3 理论分析
    2.2 政府补助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2.1 政府补助的影响因素
        2.2.2 政府补助的实施效果
        2.2.3 理论分析
    2.3 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3.1 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
        2.3.2 保牌动机的盈余管理
        2.3.3 相关制度变更前后的研究
        2.3.4 理论分析
3 我国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寻租的现状分析
    3.1 政府补助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背景
        3.1.1 政府补助的理论基础
        3.1.2 我国政府补助的制度背景
    3.2 我国政府补助的现状
        3.2.1 我国政府补助的种类
        3.2.2 我国政府补助相关措施
        3.2.3 我国政府补助存在的问题
        3.2.4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3.3 我国上市公司寻租现状
        3.3.1 媒体披露的上市公司行贿案
        3.3.2 行贿案主体的行为方式分析
        3.3.3 寻租的来源
        3.3.4 寻租和政府补助的联系
4 我国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的统计分析
    4.1 政府补助的描述性统计
        4.1.1 分年度的统计分析
        4.1.2 分行业统计分析
        4.1.3 分地区统计分析
        4.1.4 小结
    4.2 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的描述性统计
        4.2.1 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的统计分析
        4.2.2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扭亏为盈的统计分析
        4.2.3 政府补助和真实盈余管理统计分析
        4.2.4 小结
5 勤上光电案例分析
    5.1 勤上光电简介
        5.1.1 公司简介
        5.1.2 主营业务
    5.2 勤上光电行贿案回顾
        5.2.1 李兴华受贿案时间节点
        5.2.2 勤上光电行贿案
    5.3 勤上光电的寻租活动
    5.4 寻租对政府补助的影响
        5.4.1 纵向比较
        5.4.2 与行业的横向比较
    5.5 勤上光电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的盈余管理
        5.5.1 纵向比较
        5.5.2 与行业的横向比较
    5.6 勤上光电真实盈余管理分析
        5.6.1 真实盈余管理操纵方法
        5.6.2 勤上光电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
        5.6.3 政府补助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5.7 勤上光电政府补助的实施效果
6 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性建议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山东邮政转型下的网点优化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企业战略变革理论
        2.1.1 企业战略变革概念
        2.1.2 战略变革方式
        2.1.3 邮政业战略及变革
    2.2 企业经营模式
        2.2.1 经营模式概念和内涵
        2.2.2 经营模式分类
        2.2.3 邮政行业经营模式
        2.2.4 邮政行业普遍服务规定
        2.2.5 邮政行业改革转型之道
    2.3 商圈理论
        2.3.1 商圈理论的概念
        2.3.2 邮政业商圈理论的应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邮政转型方向与目标
    3.1 山东邮政战略转型
        3.1.1 转型发展方向
        3.1.2 转型思路
        3.1.3 主营业务转型目标
    3.2 山东邮政经营模式调整
        3.2.1 山东邮政经营调整方向
        3.2.2 经营业务范围
        3.2.3 营销方式调整
        3.2.4 网点及网络平台建设
    3.3 山东邮政转型发展对营业网点的要求分析
        3.3.1 网点平台建设方向
        3.3.2 网点服务与营销理念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邮政营业网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山东邮政网点概况
        4.1.1 山东邮政网点调查情况
        4.1.2 济南市邮政网点调查情况
        4.1.3 部分区(县)网点调查情况
        4.1.4 兄弟省份网点情况比较
    4.2 山东邮政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网点规划选址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网点定位及分类方面的问题
        4.2.3 网点形象标准化及内部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4.2.4 普遍服务与企业商业化经营的矛盾
    4.3 山东邮政网点建设发展趋势分析
        4.3.1 邮政营业网点的SWOT分析
        4.3.2 邮政营业网点建设发展方向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邮政网点优化方案设计
    5.1 山东邮政网点选址规划优化方案
        5.1.1 网点选址布局优化
        5.1.2 结合普遍服务的网点整合
        5.1.3 网点数量建设目标
    5.2 山东邮政网点分类管理设计方案
        5.2.1 网点分类设计
        5.2.2 网点定位及功能设计
    5.3 山东邮政网点形象及营销优化方案
        5.3.1 网点装修标准化
        5.3.2 网点营销功能优化
        5.3.3 网点内部布局分区优化
    5.4 山东邮政网点管理优化方案
        5.4.1 网点管理标准化
        5.4.2 网点管理智能化、网络化、远程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山东邮政实现扭亏为盈(论文参考文献)

  • [1]财务困境企业危机化解模式研究 ——基于重庆钢铁的案例分析[D]. 王可. 南京大学, 2020(02)
  • [2]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研究 ——以京东方为例[D]. 胡金星.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D]. 赵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山东邮政速递业务营销战略研究[D]. 朱玉斐.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企业资产重组动因与绩效研究 ——以中航沈飞为例[D]. 孙阳铭.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7]黑龙江邮政新闻中心新媒体业务运营方案研究[D]. 张丹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D]. 李家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7)
  • [9]寻租、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 ——基于勤上光电行贿案的分析[D]. 陈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山东邮政转型下的网点优化方案设计[D]. 杨为华. 山东财经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山东邮政扭亏为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