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16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黄光斌(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卫生院621000)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7-0034-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4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80例患者痊愈51例,好转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例患者痊愈38例,好转2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t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偶尔涉及回肠末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病可缓渐或突然发生,多数病人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后期易导致肠纤维化,甚则恶变的可能。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患者80例并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作对照,疗效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诊断标准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持续的反复发作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检查至少有一项特异性改变,并除外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明确的结肠炎症。

1.1.2排除标准(1)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2)有严重并发症,如局部狭窄、肠梗阻、肠穿孔、直肠息肉、中毒性结肠扩张、结肠癌、直肠癌及肛门疾病者。

1.1.3选择对象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5~69岁,平均47.9岁,病程3个月~16年不等。对照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1~70岁,平均49.5岁,病程3个月~21年不等。两组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等均无可比性(P>0.05)。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腹痛、腹泻、黏液便、脓血便、肠鸣、腹胀等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嘧啶(SASP),1g/次,3次/d,连服3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煎剂(柴胡10g、陈皮8g、白术12g、白芍15g、黄连6g、黄柏10g、白头翁25g、广木香15g、薏米20g、甘草8g),1剂/d,分3次服用,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蒲公英25g、大黄15g、三七20g、乌梅15g、苦参25g加水500ml,文火煎至250ml,纱布过滤后,制成灌肠液。待37℃左右进行灌肠),保留1h,每晚1次。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休息5d后,进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1.3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2]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天1次),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正常者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天2~3次),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溃疡及炎症明显好转者为显效;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示溃疡缩小及炎症减轻者为有效;症状无变化,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无变化或加重者为无效。治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2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中药治疗作用机制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口服煎剂中白术、薏米健脾燥湿、黄柏清热燥湿,白头翁清利肠道湿热,陈皮燥湿行气,广木香行气导泻,配伍白芍以缓急止痛,紫胡疏肝解郁行气,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上方共奏健脾祛湿,行气止痛之功效。而中药灌肠液中的苦参含有的氧化苦参碱是一种低毒、有效免疫抑制剂,配合蒲公英有广谱抗菌作用[3];三七有化瘀止痛、祛腐生肌的作用,且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中西医结合,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更有利于达到消炎、止血、保护肠粘膜、促进病变粘膜的修复,继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故笔者根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为主的病理表现,选用具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口服中药煎剂,以饴糖益脾气并养脾阴、温中焦,可缓肝急。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及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兼症加减运用,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柳氮磺胺吡啶经肠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嘧啶,5-氨基水杨酸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作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消除氧自由基、抗炎、抑制免疫反应,从而使病人腹痛、腹泻缓解。本研究显示,综合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在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的影响上,均有明显优势。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取长补短,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顾,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定国,刘玉兰,刘海林.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记要[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陈治水,危北海,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9.

[3]熊芬霞,乔立新.愈疡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37.

标签:;  ;  ;  

16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