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花叶病毒论文_满卫萍,张志刚,刘栓桃,王荣花,王立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芜菁花叶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芜菁,花叶,病毒,太子参,抗性,柘荣县,大白菜。

芜菁花叶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满卫萍,张志刚,刘栓桃,王荣花,王立华[1](2019)在《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等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抗病材料之间抗性位点的异同,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pp. pekinensis)高代自交系抗病材料'73'和国家级TuMV抗源材料'8407'为核心亲本,对9个抗病材料('73','8407','早219','07-372','07-14','河南304','322','826'和'07-55') TuMV抗性位点的异同进行研究,通过杂交和自交,构建F1、F2群体,并分别对子代和亲本接种TuMV的C4株系,根据F1的抗性表现和F2的抗性分离情况,判断不同组合之间抗性位点的异同。结果表明,抗病材料'73'、'322'和'07-55'与'8407'的抗性位点连锁但不等位,抗病材料'322'和'07-55'与'73'的抗性位点等位,抗病材料'早219'、'07-372'、'07-14'和'826'与'8407'的抗性位点等位;抗病材料'河南304'与上述材料的抗性位点均不等位。这一结果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病材料、开展大白菜抗TuMV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拓宽了大白菜TuMV抗性育种的种质资源,为大白菜抗TuMV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吕红豪,邢苗苗,杨丽梅,庄木,张扬勇[2](2019)在《甘蓝抗芜菁花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危害甘蓝生产的主要病毒。从甘蓝对TuMV的抗性鉴定方法、抗源材料筛选、抗性遗传解析、抗性基因的挖掘与利用以及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甘蓝抗TuMV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畅[3](2019)在《eIF2Bβ基因调控芸薹属植物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发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集约化生产,病毒病已成为危害我国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其中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侵染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毒之一,严重制约了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前期已定位克隆到了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2Bβ基因是芥菜中抗TuMV的隐性抗病基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感病材料缩头种(STZ)为研究材料,探究了eIF2Bβ及基因对温度和ABA响应关系以及对病毒病发生的影响。同时,以K407为材料,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了eIF2β基因调控植株生长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环境对芜菁花叶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芜菁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受温度影响,依赖于eIF2Bβ基因的表达量。在28℃下,植株出现叶片畸形、褪绿坏死的典型症状,且eIF2B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TuMVV的积累量达到了最高。此外,发现外源ABA能诱导eIF2Bβ基因的相对表达,预示ABA对TuMV发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2.eIF2Bβ 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甘蓝型油菜中的eIF2Bβ基因进行了敲除,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成功获得了 eIF2Bβ(GSBRNA2T00057478001)基因敲除植株。将野生型和突变体置于相同的生长环境下培养,发现突变体均比野生型生长地更快,且不经过春化即可进入抽薹开花的阶段,表明eIF2Bβ调控植株的开花和生长过程。3.eIF2β基因调控油菜生长发育的机制:通过RNA-seq鉴定到多个野生型和突变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过程,为解析eIF2Bβ基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朱景花,刘保财[4](2019)在《太子参芜菁花叶病毒时空动态定性初步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柘荣县太子参携带芜菁花叶病毒情况,采用RT-PCR法对不同太子参植株进行芜菁花叶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同株太子参有无病斑的叶片、根部、茎部都可检测到病毒;未表现病毒症状与表现病毒症状太子参植株的9个部位均可检测到病毒,未表现病毒症状的太子参植株中叶脉及茎下部病毒含量相对较高;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太子参植株10个部位均可检测到病毒,花部位的病毒含量相对较少;对不同生长期太子参定株叶片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生长末期部分植株未检测到病毒,除此之外所取样品均携带芜菁花叶病毒。(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杨媛,蔡丽,刘淑晶,姚培杰,万正杰[5](2019)在《芥菜抗芜菁花叶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3份不同变种的芥菜种质资源材料(大头芥4份、笋子芥1份、茎瘤芥3份、分蘖芥6份、大叶芥11份、结球芥2份、长柄芥1份、籽用芥1份、宽柄芥菜4份)进行人工机械摩擦接种,通过病情调查和抽薹期ELISA检测,最终筛选出9份抗病毒病材料。在病情调查中,17Y-7V、17Y-36V病情指数都为0,表现为免疫,其ELISA鉴定DP/DN比值小于2.1,分别为1.38、1.97,呈阴性;17Y-13V、17Y-20V、17Y-21V、17Y-31V、17Y-33V、17Y-34V、17Y-35V病情指数分别为2.86、5.33、2.00、8.00、5.93、5.71、2.00,表现为高抗,其ELISA鉴定DP/DN比值分别为1.12、0.89、1.60、0.93、0.78、0.81、1.33,均小于2.1,呈阴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超尘,燕飞,陈剑平[6](2018)在《本氏烟Dna J-like蛋白在芜菁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休克蛋白40(HSP40)因其蛋白家族含有保守的J结构域又被称为DnaJ蛋白,其同源蛋白被称为DnaJ-like蛋白。研究表明,DnaJ蛋白家族响应了多种病毒的侵染,但发挥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一类重要的蔬菜病毒,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DnaJ-like蛋白是否响应TuMV侵染,是否在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在本氏烟中克隆了分属DnaJ蛋白A类亚家族和B类亚家族的16条基因; qRT-PCR分析表明,DnaJ-like蛋白家族基因在TuMV侵染后表达上调。分别沉默2个亚家族的典型基因NbJ1和NbJ5后,TuMV在沉默植株上的病毒积累量显着较少。结果表明,DnaJ-like蛋白可能在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为深入了解TuM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吴斌,张眉,姜珊珊,张安盛,崔汉青[7](2018)在《大白菜、萝卜芜菁花叶病毒系统进化及CP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2017年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及陕西等省份的具有TuMV症状的大白菜、萝卜样品进行检测,测序获得了214个TuMV CP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特点:各地大白菜、萝卜TuMV CP序列分离物大致归属于world-B和basal-BR 2个组;TuMV分离物归属既有寄主关联性,又有地域性;同一地点的物种内TuMV分离物表现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十字花科蔬菜抗TuMV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国亮,张淑江,李菲,张慧,章时蕃[8](2018)在《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鉴定及抗源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出抗芜菁花叶病毒(Tu MV)的白菜种质资源。[方法]选取8份白菜高代自交系种质材料,在3叶期人工磨擦接种Tu MV-C4株系,进行抗/感病表型调查、d CAPS功能标记筛选以及ELISA试验鉴定。[结果]1600011-1、1600043-3、1600045-3和1600331-3为Tu MV感病材料;1600031-2、1600067-2、1600105-1和1600485-2为Tu MV抗病材料。[结论 ]研究鉴定了大白菜抗Tu MV的性状,为大白菜抗Tu MV育种提供了抗源材料。(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8年04期)

熊艳,孙淼,向华丰,王鹤冰,张洪成[9](2018)在《重庆市萝卜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重庆市萝卜感染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情况,在重庆市巴南区、九龙坡区、北碚区等14个区县共采集了146份萝卜病毒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病样进行TuMV检测,并通过PCR、克隆和测序等技术获得13个TuMV分离物CP核苷酸序列,利用软件分析重庆市TuMV CP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利用系统进化树分析CP基因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结果表明,共有105份样品的TuMV检测为阳性,检出率为71.9%;所得13个分离物CP基因均为864 bp,测序的13个分离物CP核苷酸相似性为89.1%~99.2%,与国内已报道的TuMV各分离物CP核苷酸相似性在88.3%~99.4%之间;所得的13个分离物均分布在basal-BR和world-B组中,在Asian-BR和basal-B组中均无分布,进一步分析发现有9个分离物属于word-B组,仅4个分离物属于basal-BR组。研究表明,TuMV在重庆市萝卜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且word-B组为重庆市萝卜的优势毒源。(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郑庆伟[10](2018)在《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检测出太子参芜菁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德师范学院生物系和福建省特色药用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针对不同产地栽培的太子参中主要存在芜菁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侵染且为害严重的情况,建立能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的双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 ank数据库中的TuM V、BBWV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简并引物,在单一RT-PCR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02期)

芜菁花叶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危害甘蓝生产的主要病毒。从甘蓝对TuMV的抗性鉴定方法、抗源材料筛选、抗性遗传解析、抗性基因的挖掘与利用以及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甘蓝抗TuMV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芜菁花叶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满卫萍,张志刚,刘栓桃,王荣花,王立华.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等位性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2].吕红豪,邢苗苗,杨丽梅,庄木,张扬勇.甘蓝抗芜菁花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9

[3].刘畅.eIF2Bβ基因调控芸薹属植物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发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

[4].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朱景花,刘保财.太子参芜菁花叶病毒时空动态定性初步检测[J].福建农业科技.2019

[5].杨媛,蔡丽,刘淑晶,姚培杰,万正杰.芥菜抗芜菁花叶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6].孙超尘,燕飞,陈剑平.本氏烟DnaJ-like蛋白在芜菁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8

[7].吴斌,张眉,姜珊珊,张安盛,崔汉青.大白菜、萝卜芜菁花叶病毒系统进化及CP序列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8

[8].李国亮,张淑江,李菲,张慧,章时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鉴定及抗源筛选[J].园艺与种苗.2018

[9].熊艳,孙淼,向华丰,王鹤冰,张洪成.重庆市萝卜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与序列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8

[10].郑庆伟.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检测出太子参芜菁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J].农药市场信息.2018

论文知识图

抗芜菁花叶病毒和高度感芜菁2芥菜种质芜菁花叶病毒ELISA...生物催化沉积时间对金电极银沉积量的...烟草病叶中TuMV的RT2PCR扩增产物基于中国与其它国家部分分离物的HC-P...芜菁花叶病毒3'UTR的高级结构

标签:;  ;  ;  ;  ;  ;  ;  

芜菁花叶病毒论文_满卫萍,张志刚,刘栓桃,王荣花,王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