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元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声源,神经元,细胞,高尔基,瘤胃,中脑,传导性。
神经元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庞坤坤[1](2019)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亚群示踪定位及电生理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脑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参与躯体运动、情绪及动机等重要功能的调节,是脑内多巴胺系统中功能最为多样的细胞群之一。在神经发育过程中,中脑腹侧的DA神经元分别与纹状体、边缘系统和皮质建立了不同的多巴胺神经通路。当这些神经通路受损或功能失调时,将导致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药物成瘾等多种神经和精神源性疾病。这些疾病虽都与中脑DA神经元相关,但其发病机制、结构基础、病理改变等多个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明确中脑DA神经元的多样性,将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脑DA神经元主要位于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A10)和黑质区(Substantia nigra,SN,A9),依据解剖学定位将中脑DA神经元划分为SN区DA神经元和VTA区DA神经元,这种划分方法在探究其神经环路、分子表达、功能差异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通过荧光微球、病毒感染、光遗传学等新型技术,使我们对中脑DA神经元有了新的认识。多项研究均显示VTA和SN区DA神经元在分子表达谱及功能上存在异质性。此外,明确多巴胺能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规律,对于理解其在运动、动机以及奖赏行为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研究报道表明,SN和VTA区DA神经元在动作电位发放频率、超极化激活的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叁磷酸腺苷敏感钾通道等电生理学特性有差异。综上,目前的研究将我们对中脑DA神经元的认识上升到了亚群的水平,但对其描述都单一的依赖于形态、生化、分子表达谱或电生理特性,需要更为系统深入的探究,全面的描述脑DA神经元亚群的生理特性,是理解单亚群DA神经元受累相关疾病的理论基础。为了对中脑DA神经元亚群进行更为系统的分析,我们依据功能异质性及神经解剖特征对其叁条上行投射通路进行了细化,并设计了如下实验:1.通过荧光示踪剂脑内注射标记DA神经元亚群。C57B1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环路参与功能的异质性选取注射点,细化神经通路的划分。以脑立体定位仪作引导,将荧光示踪剂分别注射至前额叶皮质、边缘前皮质,伏隔核核部、壳部内侧区、壳部外侧区,以及纹状体喙侧、尾部腹侧区、尾部背侧区。2.术后48小时,对实验鼠灌注固定后取脑,行冰冻切片,留取注射脑区及相应中脑部位切片。选取注射脑区切片,应用全景数字扫描显微镜观察注射靶点,并对脑片进行全景重建明确注射脑区的准确性。3.将注射脑区相应的中脑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染色,并观察对应注射靶点中脑内标记DA神经元亚群的分布,细化并量化标记神经元在VTA和SN亚区的分布比例,明确不同神经通路DA神经元亚群的分布特征;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重建标记神经元,观察其胞体形态并测算大小,分析不同DA神经元亚群的形态学差异,明确基于神经投射通路的中脑DA神经元亚群的定位及形态特征。4.注射逆行示踪剂的小鼠麻醉后冰上取脑,行振动切片制备300μm中脑组织切片。孵育完成后,在红外相差显微镜下选取并封接标记神经元,采用脑片钳技术检测不同DA神经元亚群的电活动:I-clamp“Gap-free”模式下记录神经元亚群的自发放电频率及幅度;“Episodic stimulation”模式下给予步阶刺激,记录DA神经元亚群的诱发放电频率及幅度。5.除分析自发放电及诱发放电特征外,本实验引入一阶时间导数及相位分析,从毫秒级水平上辨别其发放过程中特定时间或膜电位对应的瞬时电流,更为精确的分析神经元亚群之间动作电位发放过程中动态的差异。经上述实验,结果显示:1.将示踪剂注射至不同的脑区后,可在中脑观察到标记的神经元,经TH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逆行示踪剂标记神经元呈TH阳性。其中,参与中脑-皮质投射通路的中脑DA神经元定位于mVTA,向边缘前皮质区的投射更为密集。投射至NAc核的DA神经元均匀的分布于mVTA和dlVTA,投射至NAc内侧壳的DA神经元主要定位于mVTA,而支配NAc外侧壳的DA神经元主要来自dlVTA。黑质-纹状体投射通路中,mSNc的DA神经元密集的投射至aCPu;投射至pdCPu的DA神经元主要定位于mSNc和dSNc;投射至pvCPu的DA神经元主要定位于dSNc,少量定位于dIVTA。2.各亚群DA神经元在中脑混杂存在,突破了解剖学区域的划分,但仍存在一定规律:分布于mVTA的DA神经元主要投射至NAc核及NAc内侧壳,在dlVTA的DA神经元主要投射至NAc外侧壳,位于mSNc的DA神经元60.32%投射至纹状体喙侧,定位于dSNc的DA神经元主要投射至纹状体尾背侧及尾腹侧;分布在ISNc的DA神经元主要投射至纹状体尾背侧。3.自发放电检测显示,中脑-边缘系统投射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基础兴奋性强于其他亚群,其次为黑质-纹状体投射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亚群,而中脑-皮质投射通路、中脑-边缘系统投射通路第一类和黑质-纹状体投射通路第一类DA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低,基础兴奋性较弱。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定位于中脑腹侧区的DA神经元基础兴奋性弱于背侧区。4.-100pA方波刺激,中脑-边缘系统投射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和黑质-纹状体投射通路的DA神经元均可产超级化激活电位变化,尤其以黑质-纹状体投射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产生的超极化电位最大。50-100pA步阶电流刺激,中脑-皮质通路、中脑-边缘通路DA神经亚群在放电频率上无区别,而动作电位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以此区分。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神经元亚群与上述叁个亚群放电频率及幅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黑质-纹状体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亚群对施加的刺激反应最为明显,在100pA电流刺激下,动作电位的发放直接被阻断。5.动作电位一阶时间导数及相位分析表明,在AP发放过程中,中脑-边缘神经通路第一类DA神经元亚群膜通透性最高,其次分别为黑质-纹状体通路第一类DA神经元亚群,中脑-边缘神经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亚群,定位于mVTA的中脑-皮质通路DA神经元亚群,膜通透性最低的为黑质-纹状体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亚群。综上,本课题通过神经逆行示踪技术标记了中脑DA神经元亚群,细化并明确了其在中脑的定位,进行了形态差异分析,进一步结合自发、诱发放电特征及动作电位的一阶时间导数、相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脑内投射至PFC,NAc和CPu的DA神经元亚群以特定的规律在VTA和SN混杂分布,突破了传统的解剖区域界线;亚群神经元在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及AP发放过程中膜电位通透性的动态变化上有明显区别;2)依据神经解剖、形态及电生理特性,可将中脑DA神经元分为以下亚群:中脑-皮质通路DA神经元亚群;中脑-边缘通路第一类DA神经元亚群;中脑-边缘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亚群;黑质-纹状体通路第一类DA神经元亚群;黑质-纹状体通路第二类DA神经元亚群。本实验明确了中脑DA神经元亚群的异质性,为深入理解和探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5)
梁玉,刘怡菲,王思弈,陈秋生,杨平[2](2019)在《新生羔羊瘤胃PGP9.5、一氧化氮合成酶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连续组织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使用3种抗体: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分别对新生羔羊瘤胃内的所有神经元、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进行定位分析。结果:PGP9.5、NOS和AChE阳性反应广泛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纤维中。阳性神经元胞体在黏膜下未发现,但成群出现在肌间神经节内。阳性神经元胞体数目PGP9.5最多,其次是胆碱能,氮能最少。阳性神经纤维成簇分布在神经节内和节间形成神经束,并且延伸到环纵肌内。阳性神经纤维密度PGP9.5最多,其次是氮能,胆碱能最少。另外,一些阳性神经纤维经常围绕在血管周围,甚至延伸入瘤胃上皮。PGP9.5、NOS和AChE神经元和纤维在新生羔羊瘤胃内有广泛的分布,该结果提示其分布模式可能与功能的适应直接相关。(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9年05期)
王秀文[3](2019)在《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对大鼠声源定位和听皮层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调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声源定位是指人和动物对声音的空间方位和距离进行判断的能力,精确的声源定位有利于人和动物感知声音环境、并从复杂声环境中将目标声信号进行分离和处理。已有的研究证明,对声源水平方位的精确定位依赖于听觉系统对来自双耳听觉信息的处理,包括双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信息。在人类,单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疾病,它可导致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并使双耳听觉信息输入出现异常,影响人对声源的精确定位。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影响声源定位的神经和分子机制并未完全揭示。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幼年和成年大鼠上建立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模型,观察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如何影响大鼠对声源水平方位的定位能力、以及如何影响听皮层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调谐,观察听皮层上表达AMPA受体亚单位GluR2的神经元以及小清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是否受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的影响。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两组分别为幼年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组(YUCHL组)和成年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组(AUCHL组),我们分别在P14龄(YUCHL组)大鼠和P57龄(AUCHL组)大鼠用损毁右耳鼓膜和锤骨的方法造成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在两组大鼠分别经历两个月的听力损伤后,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另外两组大鼠分别为YUCHL组和AUCHL组的同龄对照大鼠,分别为幼年对照组(YCon组)和成年对照组(ACon组),双耳听力正常。我们用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按上述研究目标进行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与两个同龄对照组大鼠声源定位的成功率相比,幼年或成年时期的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均造成YUCHL组和AUCHL组大鼠双侧声源定位能力的严重下降,在听力损伤耳侧的声源定位能力比在听力正常耳侧下降更多;在听力损伤耳侧,YUCHL组大鼠和AUCHL组大鼠的声源定位成功率均接近机会水平,无显着的组间差异;在听力正常耳侧,AUCHL组大鼠的声源定位能力优于YUCHL组大鼠。该结果提示,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发生在幼年时期比发生在成年时期对声源定位的破坏更大。该结果与在猫头鹰和雪貂上发现的对异常双耳听觉的适应现象(即在单耳听力损伤后,动物能利用新的声源定位线索学会新的声源定位策略)有显着的不同,该结果提示,对异常双耳听觉的适应现象可能不适合于所有动物。2.在四组大鼠的初级听皮层,我们分别记录了听神经元对来自大鼠前方听空间不同水平方位声刺激反应的放电数和潜伏期,根据听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调谐曲线分析了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偏好特性、选择性和敏感性。我们发现,YCon组和ACon组大鼠听皮层神经元主要偏好来自其对侧水平方位的声刺激,在对声源水平方位的偏好特性、选择性和敏感性等均无显着的组间差异。与同龄对照组大鼠相比,在听力损伤耳对侧的听皮层,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导致了YUCHL组和AUCHL组具有对侧偏好特性的神经元比例下降、以及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选择性和敏感性的下降;同时,也导致了具有同侧偏好特性(偏好听力正常耳侧声源)的神经元比例的升高,在YUCHL组这个比例的升高比在AUCHL组更多。此外,AUCHL组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选择性和敏感性比YUCHL组神经元差。在两个对照组,群体神经元对来自对侧水平方位声刺激反应的平均潜伏期相对较短,对来自同侧水平方位声刺激反应的平均潜伏期相对较长;与之相反,YUCHL组神经元对来自其对侧(听力损伤耳侧)水平方位声刺激反应的平均潜伏期相对较长,而对来自其同侧(听力正常耳侧)水平方位声刺激反应的平均潜伏期要短;AUCHL组神经元对分别来自其对侧和同侧水平方位声刺激反应的平均潜伏期无显着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传导性听力损伤显着影响了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正常调谐,其影响效果随出生后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发生的时期的不同而不同。3.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我们在四组大鼠听皮层上观察了小清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密度、以及表达AMPA受体亚单位GluR2的神经元的密度,结果发现,与同龄对照组大鼠相比,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对YUCHL组和AUCHL组大鼠听皮层上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均未产生显着影响,对YUCHL组和AUCHL组大鼠听皮层上表达AMPA受体亚单位GluR2的神经元的密度也均未产生显着影响。本论文首次在自由声场条件下在单细胞水平研究了出生后不同时期的的单侧听力损伤如何影响听皮层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的调谐,研究结果为理解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对声源定位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神经机制,为进一步理解单侧慢性中耳炎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对听觉系统功能影响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志,赵大哲[4](2019)在《一种基于卷积神经元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智能终端室内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信号传播模型和卷积神经元网络的指纹匹配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室内信号传播模型为每个定位参考点构建接收信号强度(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指纹数据集;其次,将该指纹数据集变换为灰度图像指纹样本;最后,基于图像样本使用卷积神经元网络训练出分类定位模型.使用智能手机在内廊式室内环境中对本算法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大幅的降低了指纹采集和维护的工作量,在信号传输受到一定干扰时仍能较稳定的保持2米左右的定位精度,优于基于最近邻指纹匹配和信号强度测距定位算法.(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9年03期)
陈潇[5](2019)在《并行获取高尔基染色神经元形态和定位信息的双模式全脑光学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态学分析对理解脑的结构与功能十分必要,它可以反映脑功能相关的神经结构基础。高尔基染色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形态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神经元形态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在灵长类脑组织的研究中,其他标记手段尚未成功应用的情况下,高尔基染色法仍是灵长类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记方法。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细胞构筑复染及成像方法,高尔基染色法虽然能获取单个神经元的树突形态,但难以获取共定位的准确位置信息,限制了其在神经元形态精确分析中的应用。因此,发展一种快速高通量地同时获取全脑高尔基染色神经元形态及其共定位解剖参考信息的成像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一需求,本文对红色荧光核酸染料复染厚组织中高尔基染色神经元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与荧光蛋白标记神经元的复染效果进行对比,证实了红色荧光核酸染料可用于为高尔基染色样本提供共定位的细胞构筑信息。进一步地,研究了红色荧光核酸染料在高尔基染色样本中的渗透规律,以及复染效果对轴向成像深度的影响,实现了高对比度、高效率、单细胞分辨的解剖定位信息的复染和获取。在此基础上,本文发展了一种双模式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方法并成功构建了成像系统,利用叁窗口二色镜,巧妙的实现了对荧光和反射双模式信号的同时探测,从而提高了荧光/反射全脑光学成像的效率。为了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研究了树脂包埋高尔基染色样本的切削性能,改良了成像系统的切削装置,并研究了快速切除样本对数据完整性的影响。进一步地,针对不同的成像目的,提出了完整获取与快速获取两种高尔基染色样本全脑成像的数据获取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实现了对高尔基染色灵长类脑组织的神经元形态与荧光复染共定位细胞构筑信息的同时探测,验证了系统大范围、单细胞分辨的双模式信号获取能力。在精准解剖定位信息的注释下,以阿尔兹海默病为例,利用高尔基染色对特定脑疾病不同脑区神经元形态差异开展了示范性研究。以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模型及其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选取海马区对高尔基染色神经元形态进行了分析。利用共定位的细胞构筑信息,对海马区的叁个亚区进行了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疾病与正常小鼠叁个亚区神经元的拓扑特征和度量特征进行了形态信息统计和定量对比分析,并研究了阿尔兹海默病小鼠脑海马区的神经元退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1-17)
周快[6](2018)在《Drp1与BAX共定位线粒体调节皮层神经元凋亡损伤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Drp1与BAX共定位线粒体调节皮层神经元凋亡损伤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空白组(A组)、DMSO溶剂组(B组)、谷氨酸钠组(C组)、Mdivi-1预处理+谷氨酸钠组(D组),beta III tubulin和MAP2荧光检测鉴定神经元,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分别分析皮层神经元全细胞提取液、胞质内及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asapse-3、Drp1、p-Drp1、BAX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p1和BAX的表达及其与线粒体位置关系。结果:Beta III tubulin和MAP2荧光结果清晰显示了神经元的特有形态;JC-1染色结果显示,A、B组之间线粒体膜电位没有明显区别,与之相比,C、D组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明显,C组尤其明显。Westen blot结束示:全细胞提取液中C组BAX、Drp1、Caspase-3明显增加且D组增加程度不如C组明显,p-Drp1与Drp1的变化趋势相反;胞质内C、D组中BAX、Drp1、Cyto-C明显增加且C组为着,p-Drp1与Drp1的变化趋势相反;线粒体提取液中C和D组BAX和Drp1明显增加且C组更为明显,A、B、C、D四组的p-Drp1表达量均很低,C和D组Cyto-C明显减少且C组更为明显。Drp1和BAX的荧光结果显示,荧光强度的变化趋势与Westen blot定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且随着Drp1和BAX表达增加,两者共定位于线粒体趋势更为明显。结论:线粒体膜是动态变化的结构,线粒体作为细胞重要的细胞器之一,为细胞提供能量,其结构完整与功能正常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神经元凋亡损伤过程中,BAX表达增加,p-Drp1去磷酸化为Drp1,BAX和Drp1共同聚集于线粒体,增加线粒体膜通透性,促进线粒体分裂,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Cyto-C从线粒体释放并激活Caspase-3介导细胞凋亡。Mdivi-1可以抑制p-Drp1的去磷酸化以及Drp1和BAX共定位,对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起保护作用,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线粒体内Cyto-C的释放及对Caspase-3的激活,抑制神经元凋亡损伤。(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傅鸣宇,王宁黔,肖中举[7](2018)在《声源定位过程中低位核团神经元的形态及功能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参与大鼠声源定位功能的3个低位脑干核团主神经元的细胞形态及膜特性异同,用免疫荧光方法染色并观察3类脑干核团细胞形态异同。用低温切片的方法将SD大鼠脑干切成厚度为350μm的脑片,电流钳模式下记录各脑区主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并统计比较电生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红外光差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3类神经元细胞胞体、树突及轴突差异大。在电生理记录过程中发现各神经元的放电模式表现各异。对电生理特性参数比较发现,3类神经元间的峰值幅度,去极化时程,复极化时程,第1、2动作电位间阈值,峰值时程差,第1动作电位延时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3种低位脑干核团主神经元从形态特征到膜电生理特性的显着差异暗示了在听觉通路中3种主神经元通过对声信息不同的处理特性而确定声源定位的精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06期)
苏雷[8](2017)在《TDI-fMOST鼠脑图集神经元轴突投射脑区定位的软件初步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定位神经元轴突投射的脑区,能够揭示其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通路,有助于研究神经元的类型和功能。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开发了基于时间延时积分的荧光显微切片成像系统(Fluorescence Micro-Optical Sectioning Tomography System Based on Time Delay Integration,TDI-fMOST)。在TDI-fMOST采集到的鼠脑图集中,不仅能够获取神经元轴突的精细投射通路,还可以对轴突投射纤维上突触结构例如突触扣结进行标记和定位。然而原始TDI-fMOST图集大小为10TB级别。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使得研究脑区定位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TDI-fMOST鼠脑图集里定位神经元投射脑区的工作一般分为图像预处理、手工重建和标记以及脑区定位等叁个环节。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参与了这些环节的工作,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需求;初步自主开发了四个软件——图像拼接软件、图像去背景软件、手工标记突触扣结软件以及自动配准和定位软件;选用了一个用于手工重建的第叁方软件Amira。这些软件满足了上述各环节中的一些基础需求:首先,能够针对定位工作后续环节的需要,对TDI-fMOST海量原始图集进行快速的图像预处理;其次,能够辅助人工对图像中目标神经元轴突进行有序的手工形态重建和突触扣结标记工作;最后,能够实现TDI-fMOST鼠脑图集与参考鼠脑图谱之间的粗略配准,并获取关于已重建神经元轴突投射末端和突触扣结的一定精度的脑区定位和统计信息。本文自主开发的所有软件总代码量约7300行,绝大部分已获得软件着作权。在开发各软件时,本文均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以便于后期的扩展和维护。这些软件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在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中均已投入使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9](2016)在《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控制饮酒的神经元》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克萨斯A&M健康科学中心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活特定的神经元,我们能够影响饮酒行为。该研究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会改变神经元的物理结构和功能,这个神经元的名称是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他们发现激活一种被称为D1的神经元,就能让人确定喝完一杯之后是否再喝第二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让我们停止饮酒的神经元。(本文来源于《创新时代》期刊2016年08期)
金晶[10](2016)在《回声定位蝙幅下丘神经元发声压抑与前掩蔽共享抑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声定位蝙蝠在对发声产生反应及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来自环境中的任何声信号呈现出一种抑制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声压抑(vocalization suppression, V-S)。这种抑制过后回声正好到达,为蝙蝠有效地听取回声提供了一种生理学基础。人类虽然属于非回声定位动物,同样需要具备在声语言交流或声通讯过程中排除环境噪声干扰的能力。前掩蔽(forward masking, F-M)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听声掩蔽现象,那么V-S与F-M之间是否存在某些机制方面的相似之处,甚至是否共享某种机制,尚需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回声定位信号中包含3个谐波(harmonic, H)的普氏蹄蝠(Pratt's roundleaf bat, Hipposideros pratti)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声场(free field)刺激和在体细胞内电生理记录(in vivo intracellular recording)方法,记录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对模拟蝙蝠自然状态下的发声-回声对刺激的反应,以及同一神经元对掩蔽-探测声刺激的反应,分析V-S与F-M所致的膜电位变化及突触机制,探讨这两种听觉现象是否存在共享机制。研究获得了以下几方面新的结果:1.实验采用发声为不同谐波的发声-回声对以及掩蔽-探测声对的双声刺激模式对V-S以及F-M进行研究。实验共记录到149个IC神经元(N=149),在其中21个神经元记录和分析了发声为第二谐波(second harmonic, _(H2))的发声-回声对及掩蔽-探测声的膜电位变化;在52个神经元上记录和分析了对发声为第一谐波(firstharmonic, _(H1))的发声-回声对及掩蔽-探测声的膜电位变化。2.在发声(H_2)-回声对以及掩蔽-探测声对的双声刺激模式下,根据神经元对模拟的_(H2)声刺激及掩蔽声刺激的声反应中是否出现超极化,将神经元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对模拟的_(H2)与掩蔽声刺激爆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后均跟随有超极化的神经元(n=8/21,38.1%):两种双声刺激模式下的50%恢复周期不随_(H2)及掩蔽声刺激诱发的AP后跟随的超极化的时程及幅度变化,且_(H2)及掩蔽声刺激各自诱发的超极化时程均显着小于各自反应的50%恢复周期,提示局部电位的整合作用、突触压抑、突触前抑制等机制均有可能参与了V_(H2)-S与F-M的形成;另一种类型是对模拟的_(H2)与掩蔽声刺激仅产生AP的神经元(n=13/21,61.9%):推测其中的抑制作用继承于IC以下核团。通过对神经元在两种双声刺激模式下声反应的比较,提示V_(H2)-S与F-M存在高度共享抑制机制的可能性。3.在发声(H_1)-回声对以及掩蔽-探测声对的双声刺激模式下,根据神经元对模拟的_(H1)声刺激及掩蔽声刺激的声反应中是否出现超极化,将神经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神经元对_(H1)及掩蔽声的声反应中均出现超极化(n=8/52,15.4%),其反应包括产生AP后跟随有超极化和仅产生超极化两种情况:此类神经元在两种双声刺激模式下的50%恢复周期随超极化时程的增大而增大,提示由_(H1)或掩蔽声刺激诱发的抑制性输入和回声或探测声诱发的兴奋性输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作用参与了V_(H1)-S与F-M的形成。第二种类型为神经元对_(H1)及掩蔽声刺激仅产生AP (n=14/52,26.9%),此类神经元在两种双声刺激模式下的50%恢复周期无明显差异,推测V_(H1)-S与F-M的抑制作用均继承于IC以下核团。第叁种类型为神经元对_(H1)声刺激无任何反应而对掩蔽声产生AP后跟随有超极化(n=8/52,15.4%),发声(H_1)-回声对下的较短恢复周期及掩蔽-探测声下的50%恢复周期随掩蔽声诱发的AP后跟随的超极化的时程的增大而增大,提示V_(H1)-S中的抑制作用是由IC下听觉核团的抑制性上传与外周耳蜗基底膜的震荡共同所致,而局部电位的整合参与了F-M的形成。第四种类型为神经元对_(H1)声刺激无任何反应而对掩蔽声仅产生AP (n=22/52,42.3%),且发声(H_1)-回声对下的50%恢复周期极显着的小于掩蔽-探测声,推测V_(H1)-S中的抑制作用是由IC下听觉核团的抑制性上传与外周耳蜗基底膜的震荡共同所致,而F-M的抑制作用继承于IC以下核团。前两种类型的神经元中V_(H1)-S与F-M的双声反应均相似,而后两种类型的神经元中VHl-S与F-M的双声反应都不同,提示VHl-S与F-M存在部分共享抑制机制的可能性。以上几点说明,蝙蝠IC神经元中V-S和F-M很大程度上共享了抑制机制,但是V-S与F-M之间的差异提示V_(H1)-S对普氏蹄蝠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神经元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连续组织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使用3种抗体: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分别对新生羔羊瘤胃内的所有神经元、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进行定位分析。结果:PGP9.5、NOS和AChE阳性反应广泛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纤维中。阳性神经元胞体在黏膜下未发现,但成群出现在肌间神经节内。阳性神经元胞体数目PGP9.5最多,其次是胆碱能,氮能最少。阳性神经纤维成簇分布在神经节内和节间形成神经束,并且延伸到环纵肌内。阳性神经纤维密度PGP9.5最多,其次是氮能,胆碱能最少。另外,一些阳性神经纤维经常围绕在血管周围,甚至延伸入瘤胃上皮。PGP9.5、NOS和AChE神经元和纤维在新生羔羊瘤胃内有广泛的分布,该结果提示其分布模式可能与功能的适应直接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元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庞坤坤.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亚群示踪定位及电生理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9
[2].梁玉,刘怡菲,王思弈,陈秋生,杨平.新生羔羊瘤胃PGP9.5、一氧化氮合成酶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定位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9
[3].王秀文.单侧传导性听力损伤对大鼠声源定位和听皮层神经元对声源水平方位调谐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李志,赵大哲.一种基于卷积神经元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9
[5].陈潇.并行获取高尔基染色神经元形态和定位信息的双模式全脑光学成像[D].华中科技大学.2019
[6].周快.Drp1与BAX共定位线粒体调节皮层神经元凋亡损伤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8
[7].傅鸣宇,王宁黔,肖中举.声源定位过程中低位核团神经元的形态及功能特性比较[J].中国科技论文.2018
[8].苏雷.TDI-fMOST鼠脑图集神经元轴突投射脑区定位的软件初步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7
[9]..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控制饮酒的神经元[J].创新时代.2016
[10].金晶.回声定位蝙幅下丘神经元发声压抑与前掩蔽共享抑制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