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邹鑫[2](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汪娟[3](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5](2011)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鲁政发〔2011〕1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
王守宝[6](2010)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经济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现在我国正在进入科技对于经济增长产生引领作用阶段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系统、评价与相关政策等,对于深层次认识这一问题,指导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进行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系统、仿真、评价研究与实证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明显创新。论文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是由科技子系统、经济增长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多重反馈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机制是由主导环路的主要反馈回路的相互耦合作用体现出来的结果。通过研究以上反馈回路对系统整体起作用的方式和系统中不同变量目前所处的状态,找到了制约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该系统内部的关键变量进行调控,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论文建立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为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提供了政策制定依据。本文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在对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科技论等方面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内涵、、运行平台、保障体系、运行机理与发展路径等方面探讨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论文进行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系统仿真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应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仿真模型,运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对山东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仿真得到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分析了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促进山东省科技进步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对策,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戚汝庆,陈海燕,陈晓红[7](2008)在《山东科技创新30年》文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尤其是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更多国家(区域)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区域)竞争的焦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执行中央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
钟泽圣[8](2008)在《支撑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在对已有理论成果和国外实践的系统综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促进科技创新财政政策形成的资源要素、政策目标及其约束条件、政策环境、政策与目标的关系、政策的评估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的研究框架。在研究的途径及方法上,一是坚持系统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科技财政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思路去观察、分析,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观点。本文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既系统地研究了科技财政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又研究了中央与地方的科技财政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科技财政关系,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我国科技财政政策的框架和体系。二是注意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吸收借鉴。任何学术研究都要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各个时期、各种学术流派以及西方各发达国家关于激励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理论观点和和有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认真地梳理、分析、评价、把握,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近年来我国科技财政活动进展比较快,实证分析主要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规范分析主要探讨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导向,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一些负面效应,以及进一步发挥科技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等问题。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概要介绍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支撑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财政支出和收入两个方面剖析支撑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指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性优惠政策的现状、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中央与地方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激励措施的导向与作用——以山东省为例。本章在对我国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所采取的财政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近年来的政府科技投入为例,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激励科技创新措施的导向与作用。第五章,国外政府支持R&D活动的财政政策借鉴。本章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和科技政策的特点,同时,介绍了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第六章,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导向。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预算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税收激励的方向和方式、财政科技投入供需预测和直接资助的主体与领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选择与定位、促进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财政改革路径选择与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七章,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措施。从前几部分研究中,得出以下政策建议:保证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总量不断增长;努力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支出效益;支持科技人才的培养、激励与引进;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完整的提出了我国科技财政政策的框架和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近十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深入研究发现: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科技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理顺,财政科技投入的战略和重点不够明确,我国现行科技税收优惠存在区域、企业、产业歧视,在支持的环节和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效果上都存在不足等。2.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中,在不同的阶段对企业、中介机构、大学、科研机构等组织和个人实施的有关财政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调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3.运用博弈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央与地方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所采取的财政激励措施的视角与分工进行了研究,提出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按照职责的不同,合理分工和协调衔接,才能保证科技兴国战略在具体实施中规范、高效地操作。并且对山东省的科技财政政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提升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激励措施。4.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导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政府科技投入预算管理模式和要处理好的关键层次。对我国中长期财政科技拨款的需求和财政科技投入中长期供给能力进行了测算。
刘永彪[9](2006)在《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即使把1985年7月成立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区算做中国第一家高新区,至今也仅有短短20年的历史。尽管发展的时间不长,但高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愈发变得突出,正在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和中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新区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兴衰。 高新区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对它的研究当属于多学科的研究范畴。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然而,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对高新区进行研究的论文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高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高新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当前高新区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具体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论文正文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提出问题。论文首先指出高新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并对有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高新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对国内外高新区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论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内领导人关于发展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论述,接下来回顾了高新区研究的相关主流理论,最后引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 第二章着重分析创办高新区的历史背景。逐次研究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模式以及高新区发展的成功案例,从中得出对中国高新区发展的
山东省人民政府[10](2006)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数据来源说明 |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2.1 北京市经验 |
4.2.2 上海市经验 |
4.2.3 大连市经验 |
4.2.4 深圳市经验 |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
13.2.1 战略规划 |
13.2.2 政策导向 |
13.2.3 宣传引导 |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
13.3.1 财政扶持 |
13.3.2 税收扶持 |
13.3.3 公共投资 |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
2.1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
2.2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理论分析 |
2.3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 |
2.4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系统理论分析 |
2.5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理论分析 |
2.6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 |
3.1 系统科学及其应用 |
3.2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动力学理论分析 |
3.3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3.4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因果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仿真研究 |
4.1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仿真模型的机理 |
4.2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步骤与检验 |
4.3 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仿真与预测 |
第五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评价研究 |
5.1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 |
5.2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评价 |
5.3 地区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评价 |
5.4 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 |
5.5 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第六章 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研究 |
6.1 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6.2 促进山东省科技进步的总体思路 |
6.3 促进山东省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8)支撑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促进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财政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
二、促进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的理论考察 |
第三章 我国支撑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
一、支撑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二、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实证分析 |
三、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性优惠政策实证分析 |
第四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激励措施的导向与作用—以山东省为例 |
一、中央与地方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所采取的财政激励措施 |
二、政府科技采购的政府间博弈分析 |
三、山东省激励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
四、提升山东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激励措施的选择 |
第五章 国外政府支持R&D活动的财政政策借鉴 |
一、近年来外国政府预算对科技投入的趋势分析 |
二、近年来外国政府预算对科技投入的战略重点分析 |
三、外国政府预算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经验分析 |
四、外国政府预算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经验分析 |
五、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的国际比较 |
六、外国政府促进风险投资的财税政策概述 |
第六章 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导向 |
一、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预算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 |
二、税收激励的方向和方式 |
三、财政科技投入供需预测和直接资助的主体与领域分析 |
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选择与定位 |
五、促进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财政改革选择与定位 |
第七章 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
一、保证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总量不断增长 |
二、努力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支出效益 |
三、支持科技人才的培养、激励与引进 |
四、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五、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高新区实践呼唤关于高新区的“高新”理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党史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 |
二、概念与定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高新区研究尚不够“高新” |
一、研究现状 |
二、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本文旨趣:立意高,视角新 |
一、立意高在哪里 |
二、视角新在何处 |
第四节 两个四重奏:四个部分与四种方法 |
一、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新区理论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经典论述 |
一、马克思:从“蒸汽大王”到“电力火花” |
二、恩格斯:震撼旧世纪的伟大杠杆 |
三、列宁: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 |
第二节 中共四代领导人一脉相承的科技情怀 |
一、毛泽东:争取自由的武装 |
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兴办科技工业园区是本世纪的创举 |
四、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 |
第三节 高新区主要理论流派概述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产业集群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三元参与理论 |
第四节 本文的两大理论依据 |
一、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 |
二、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章 世界大势:高新区创办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球范围的高新区发展 |
一、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二、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动因 |
三、世界高新区的类型分析 |
第二节 世界高新区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
一、美国硅谷—世界高新区之母 |
二、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
三、新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风向标 |
四、成功者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国情 |
一、基本判断: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科技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
第三章 从无到有:高新区的孕育与诞生 |
第一节 以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 |
一、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经济特区 |
二、特区经验的辐射: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创办高新区经过 |
一、中关村民营科技—高新区创办前的酝酿 |
二、“863计划”与火炬计划—高新区发展的推进器 |
第三节 水到渠成—高新区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一、科技体制改革与中国高新区诞生 |
二、布局成型—高新区的初期发展 |
三、高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探索 |
四、中国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与时俱进:高新区的成长与崛起 |
第一节 随改革发展而来的高新区崛起 |
一、高新区形成的四种类型 |
二、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及短暂过热 |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新区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高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能与作用 |
一、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
二、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中的历史贡献 |
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碰撞调整中形成的中国高新区模式 |
一、形成不同—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模式 |
二、探索与创新—中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 |
三、政策鼓励—中国高新区的运作模式 |
第四节 中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研究 |
一、基于区位选择的高新区类型 |
二、沿海集中—高新区的地域布局 |
三、中国高新区优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
第五章 跨越发展:高新区的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一、创新探源 |
二、技术创新概揽 |
三、探寻制度创新 |
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创新认识的深化 |
二、高新区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
三、高新区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 |
四、高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制度创新分析 |
一、高新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 |
二、高新区制度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难题 |
第四节 自主创新: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
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
四、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五、自主创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典型示范:中国高新区的成功实践 |
第一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情况 |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要成就 |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成功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深圳高新区:中国高新区的先行者 |
一、深圳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深圳高新区的渐进式改革之路 |
三、深圳高新区的“六张王牌” |
第三节 苏州高新区:长三角重镇 |
一、苏州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苏州高新区的渐进式发展之路 |
三、来自苏州高新区的经验 |
第四节 西安高新区:风景这边独好 |
一、西安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西安高新区:三秦大地的发展引擎 |
三、西安高新区的成功启示 |
第七章 持续创新:中国高新区发展策略研究 |
第一节 WTO给高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WTO协议中的相关内容 |
二、充分利用入世机遇 |
三、以创新应对入世挑战 |
第二节 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大 |
二、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产业特色不鲜明 |
三、立法工作滞后,羁绊产业区深入发展 |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够,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
五、管理差距凸现,体制优势弱化,向旧体制回归的压力增大 |
六、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发展瓶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战略 |
一、战略定位:强化高新区的宏观调控机制 |
二、二次创业: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 |
三、健全法制:为高新区发展提供长效保护 |
四、转变职能:建立符合国际管理和市场准则的管理体制 |
五、锐意创新:探索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
六、面向世界:推进高新区国际化进程 |
附录 中国高新区大事记(1985-2005)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2]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3]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政报, 2011(07)
- [6]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 王守宝. 天津大学, 2010(07)
- [7]山东科技创新30年[A]. 戚汝庆,陈海燕,陈晓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 2008
- [8]支撑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D]. 钟泽圣. 山东大学, 2008(12)
- [9]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D]. 刘永彪.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10]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政报, 2006(05)
标签:科技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