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育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育率,育龄,文化程度,妇女,年龄,水平,欧洲。
生育率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查瑞传[1](1996)在《再论中国生育率转变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982年中国第叁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了大量数据,使人们有可能从多方面对1981年的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和影响生育率的各种因素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同年还进行了1‰生育率抽样调查。198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则提供了各年份的人口数据和各地区的经济指标。作者曾依据这3项资料来源,对中国的生育水平、发展变化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过一些分析探讨,得到某些结论,写成《中国生育率的水平和变化》一文,提交1984年12月2~8日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举行的“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此后,该文始终未以中文在国内发表。11年后重读此文,觉得当时所概括的对某些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进一步为80年代的人口发展所证实,现在仍有必要重申。(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1996年02期)
马瀛通[2](1994)在《生育率反弹是我国八十年代人口控制中的一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一个人口或若干人口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不同年龄的年龄别生育率具有显着的差异。一般来说,生育率在15~19岁较低,这是由低向高转变的加速阶段;20~30岁通常达到峰值,然后逐龄加速下降。不同国家与地区在不同时间的年龄别生育率差异也是不同的,有的差异很大。 在控制条件下,生育率峰值在20~24岁之间的,称为早期生育控制型;生育率峰值在30~34岁之间的,称为晚期生育控制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即生育率峰值在25~29岁的,称为中期生育控制型。从中期生育控制型向早期生育控制型逆向转变,以及其间峰值年龄别生育率前移等连锁性逆向前移,就是生育率的反弹现象。(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1994年05期)
刘平榆[3](1993)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育龄妇女特征及生育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克苏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近万人及以上的有四个民族: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汉族,回族和柯尔克孜族(以下简称柯族),各占总人口的79.14%、19.49%、0.69%和0.52%。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特征影响着育龄的妇女的生育水平,育龄妇女的总体规模、(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1993年02期)
宋瑞来[4](1992)在《中国生育率转变的特征和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目的 从1949年到1991年,中国的人口形势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特别是从1970年到1980年,中国的TFR从5.81骤降至2.24。1980年以后,TFR基本上在2.5左右的水平波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1992年05期)
郝虹生,高凌,沈青[5](1992)在《北京市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妇女生育率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的生育率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在8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中,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3~1.8之间波动,在全国生育率水平最低的叁大直辖市中仅略高于上海。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提前抽样数据计算,1989年北京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3,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就整体而言,尽管北京的生育率已属于全国最低之列,但不同类型妇女的生育状况却存在着差别。分析这(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1992年01期)
郝虹生,高凌,沈青[6](1991)在《北京市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妇女生育率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的生育率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在8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中,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3至1.8之间波动,在全国生育率水平最低的叁个直辖市中仅略高(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1991年06期)
生育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纵观一个人口或若干人口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不同年龄的年龄别生育率具有显着的差异。一般来说,生育率在15~19岁较低,这是由低向高转变的加速阶段;20~30岁通常达到峰值,然后逐龄加速下降。不同国家与地区在不同时间的年龄别生育率差异也是不同的,有的差异很大。 在控制条件下,生育率峰值在20~24岁之间的,称为早期生育控制型;生育率峰值在30~34岁之间的,称为晚期生育控制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即生育率峰值在25~29岁的,称为中期生育控制型。从中期生育控制型向早期生育控制型逆向转变,以及其间峰值年龄别生育率前移等连锁性逆向前移,就是生育率的反弹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育率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查瑞传.再论中国生育率转变的特征[J].中国人口科学.1996
[2].马瀛通.生育率反弹是我国八十年代人口控制中的一大特征[J].人口与经济.1994
[3].刘平榆.新疆阿克苏地区育龄妇女特征及生育率分析[J].西北人口.1993
[4].宋瑞来.中国生育率转变的特征和原因[J].中国人口科学.1992
[5].郝虹生,高凌,沈青.北京市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妇女生育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2
[6].郝虹生,高凌,沈青.北京市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妇女生育率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