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淑萍陕西省周至县二曲镇东街小学710400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导入的目的,一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约翰·洛克说:“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在“导”字上做文章,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可以引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兴趣。
一、故事切入法
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则是吸引儿童的最好方法之一。如欣赏乐曲《鸭子拌嘴》时,我给学生讲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摇摇摆摆地来到了小河边,准备教他们游泳,小鸭子们高高兴兴地一个个跳下了水,可是这时候有两只小鸭子却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听一下,然后猜猜看吧!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当然,故事切入要注意故事不宜过长,应恰到好处,不能让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二、设置情景法
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或富有感染力的画面等手段把景物具体地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想像与联想,获得生动鲜明的形象感受。比如教一年级《闪烁的小星》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夜景图,欣赏月亮和星星的动感画面,把他们逐步带入宁静的带有诗意的夜空中,然后我再用导语歌曲:“每天的夜晚,当我们在做着甜甜的美梦时,小星星却眨着它那明亮的小眼睛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多幸福啊,一起来听听小星星唱的歌吧。”学生立刻自然响应,学歌的情绪一下子到了位。
三、律动游戏法
好动是低年级小朋友的天性,游戏又是儿童的重要生活内容,将游戏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之中,定会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学习《老鹰捉小鸡》一课时,我先出示一个老鹰和一个小鸡的头饰,让学生猜猜看老师要带大家做一个什么游戏,这下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势必也要争着玩耍,我因势利导,在玩耍中播放《老鹰捉小鸡》的旋律,乘兴引入歌曲。
四、情景表演法
小学生爱表现自己,把歌曲内容编成微型情景剧,由老师或学生在课堂中表演,这是低年级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一种导入形式。这种导入形式新颖活泼、气氛热烈,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均有很好的效果。每次表演完毕,学生都能根据教师的提问踊跃参与各种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学唱歌曲,受到熏陶。例如在学《到小熊家里去》时,可先组织几位学生扮演客人上门做客、主人迎客、待客、送客等,表演完毕,再请小朋友听赏歌曲并学歌,学生的兴趣就非常高涨了。
五、肢体表演法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旋律自然进行肢体表演,是用形象感染学生的重要表现方式。比如在教《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伴随着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简洁柔美的动作定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在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他们自然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一起伸展肢体模仿孔雀的动作,感受傣族人民特有的风情,从而使教师顺利导入新课的教学。
六、“拟人化”导入法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将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带入课堂,必然会使学生耳目一新、视野大展。如在教学《认识1-10》一课时,我把“1—10”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七、“问题式”导入法
“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启迪思路的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先出示一些动物的尾巴,问:“谁能很快说出它是什么动物的尾巴?”学生答后,接着我又逐步出示两种动物的尾巴让孩子们比较。这时,学生就有了疑难,他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于是,我就顺势引入新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脑、最终获取了新知。
八、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一般由教师设计提问旧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使提问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自然过渡到对新课的学习和讲授。复习提问不是为弥补旧课的不足,主要为构建新知识而设。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关知识的因果关系。但与今天丰富多彩的教法相比,它往往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九、诗歌导入法
用诗歌导入,尤其是学生已学过的诗歌导入,可调动学生的认同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习“开元盛世”历史时我引用杜甫、杜牧、白居易等人的诗导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由诗句引入其反映的社会史实和现象,再转入新课讲授,这样导课较自然、生动。
当然,导入的方法很多,除上述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之外,还有歌唱导入、节奏导入、谜语导入等等,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