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初论文-李轶男

年代初论文-李轶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代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分子,叙事,历史,断裂

年代初论文文献综述

李轶男[1](2019)在《历史的断裂与叙事的弥合——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与90年代初知识分子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出现,成为一次重要的发声。在这一兼具总结性和实验性的文本中,知识分子,尤其是掌握话语特权的"作家"群体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反思与自我反思实践在小说叙事的多个层次中相互映照,并勾勒出"历史"这一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书写欲望对象在文本形式、形象与内容中的多重投射,展现出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性历史焦虑的反思与弥合历史断裂感的努力。(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范小仲[2](2019)在《20世纪90年代初清理“叁角债”的考察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叁角债"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摩擦和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该时期的叁角债清理经历了从清欠到清欠与防欠相结合再到防欠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触及了经济深层次矛盾,而且形成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共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行动准备。叁角债的清理为目前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建立协同机制、健全长效机制和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是当前清欠和防欠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陈先发[3](2019)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忆《诗歌报》》一文中研究指出1989年冬天我以《树枝不会折断》为题的一组诗在《诗歌报》刊出时,我其实并不清楚与我同在一城的这份报纸在当代诗学版图中的特殊性——在许多年轻诗人心里,甚至是有一些"神圣"的意味——那年我22岁,刚从复旦毕业回合肥工作不久。当时,我跟众声喧哗、风云四起的所谓先锋诗坛相当疏离。多年后,我看到同时期的一个诗人在那个时段累如膝高的疯狂通信后,震惊不已。据说以信论诗,是那几年的常态,我所知最夸张的一例,某人一年曾写了七百多封信与人论诗。说来惭愧,直至今日,我也未曾与任何一人在信件中谈过诗。在复旦的后半段,我的阅读沉浸于博尔赫斯和《五灯会元》中,(本文来源于《诗歌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毕颖达[4](2019)在《20世纪70年代初驻韩美军减撤与韩国“自救”政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开始对韩国实施减撤政策,在撤出大批作战部队的同时,着手推进韩国裁军计划,但受当时国际环境和朝鲜半岛局势制约,这种减缩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伴随着尼克松主义的出台,美国进一步推进减撤驻韩美军计划,然而这一计划遭遇韩国的强烈反对,双方就此展开了艰难曲折的协商,最终美国强行从韩国减撤了部分驻军。这一行动使韩国陷入极度的安保焦虑之中,同时也激发了韩国强烈的自主意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朴正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政策,走向了经济"自立"、国防"自主"、外交"自强"道路。(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9年06期)

陈益雄,王一雄[5](2019)在《千山拦不住 一渠映初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半个世纪来,一条长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宛如长龙横跨,吞云吐水,滋养着云东大地。山水虽不语,走近向东渠,这里的一山一水却见证着老一辈人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草木虽无言,走近向东渠,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提醒着新一代人(本文来源于《闽南日报》期刊2019-10-24)

朱至刚[6](2019)在《作为方法论的“阶级”:试论1930年代初中国“新的新闻学”的缘起和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对《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宣言》的理路研判为起点,剖析为何1930年初,新闻学在中国刚具规模,就发生了试图从立场到知识全面更化的"新的新闻学"。透过对相关文献的文本细读和历史解读。笔者认为(1)"阶级"学说在知识阶层几成共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一旦这一观念作为方法论被接受,在"阶级社会"的尺度下,原本以"国民社会"为框架的"过去的新闻学",势必不被看作产生知识的有效途径。(2)此时中国报界和新闻学界的具体状况,既为"新的新闻学"成为潮流创造了现实动因,也提供了言说空间。(3)然而此时国人所秉持的"阶级"学说派别众多,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不全面。因此,"新的新闻学"既没有立即形成路径共识,也未能生成相对完备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9年10期)

,丁云[7](2019)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和扬州的情缘》一文中研究指出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被颁授共和国勋章。她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昨晚,采访了高邮相关人员,听他们讲述屠(本文来源于《扬州日报》期刊2019-09-30)

汤世亮[8](2019)在《战天斗地缚苍龙》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事件建国伊始,万业待兴。刚成立的新中国农业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江河水患肆虐。当时农业完全处于靠天吃饭、受大自然摆布的状况。因此,治理江河水患成为共产党和新成立的人民政府亟待开展的最大民生工程。建国初,中央政府召开最多的(本文来源于《桂林日报》期刊2019-09-04)

王德胜[9](2019)在《票证时代的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直到1993年。那段日子是苦一点,但也浸润着一代人满满的回忆。买米买面到粮店票证时代最金贵的是粮票。城里的市民,粮票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营单位里,按照工种的不同,每月有不同补(本文来源于《德州日报》期刊2019-08-30)

樊树娟[10](2019)在《20世纪30年代初国立青岛大学特色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国立青岛大学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其秉承民主开放的办学理念,打基础、创特色,兼容并蓄,广揽人才,迅速在高校群体中找到了立足之地,对之后山东大学的发展和青岛城市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9年16期)

年代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叁角债"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摩擦和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该时期的叁角债清理经历了从清欠到清欠与防欠相结合再到防欠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触及了经济深层次矛盾,而且形成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共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行动准备。叁角债的清理为目前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建立协同机制、健全长效机制和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是当前清欠和防欠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代初论文参考文献

[1].李轶男.历史的断裂与叙事的弥合——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与90年代初知识分子叙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范小仲.20世纪90年代初清理“叁角债”的考察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陈先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忆《诗歌报》[J].诗歌月刊.2019

[4].毕颖达.20世纪70年代初驻韩美军减撤与韩国“自救”政策探析[J].史学集刊.2019

[5].陈益雄,王一雄.千山拦不住一渠映初心[N].闽南日报.2019

[6].朱至刚.作为方法论的“阶级”:试论1930年代初中国“新的新闻学”的缘起和展开[J].国际新闻界.2019

[7].,丁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和扬州的情缘[N].扬州日报.2019

[8].汤世亮.战天斗地缚苍龙[N].桂林日报.2019

[9].王德胜.票证时代的记忆[N].德州日报.2019

[10].樊树娟.20世纪30年代初国立青岛大学特色及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9

标签:;  ;  ;  ;  

年代初论文-李轶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