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术前超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声,甲状腺,触诊,肿瘤,直肠癌,高强度,辐射力。
术前超声论文文献综述
郭良云,杨璨莹,刘燕娜,章春泉,平璐依[1](2019)在《术前超声对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对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39例在我院经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证实为TC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超声特征及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究儿童及青少年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结节的结构、内部回声、纵横比、血流及邻近被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最大径、边缘与结节内的微钙化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30mm、边缘不规则、结节内的微钙化是儿童及青少年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叁者联合下ROC曲线面积为0.719。结论甲状腺癌结节的最大径≥30mm、边缘不规则和结节内的微钙化可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术前超声对于预测儿童及青少年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何金朋,刘从兵,张明[2](2019)在《术前超声联合血清AFP和DKK1检测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判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检测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判价值。方法将60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组(20例)和无MVI组(40例)。患者均给予血清学检查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前超声联合血清AFP和DKK1预判MVI的诊断效能。结果 MVI组患者的血清AFP、DKK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类型和包膜类型比较,差异显着(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DKK1水平及包膜类型是肝细胞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包含血清AFP、DKK1水平及超声下所见包膜类型的MVI预判模型,绘制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670~0.931,P=0.033)。结论血清AFP和DKK1联合术前超声检查可提高肝细胞癌MVI预判的准确性,有利于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5期)
张磊,郑秀兰[3](2019)在《术前头部MRI结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对功能区深部脑肿瘤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头部MRI结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对功能区深部脑肿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择25例功能区深部脑肿瘤病例,术前行头部MRI检查,明确肿瘤的叁维空间结构关系,采用避开功能区皮层、尽量减少白质纤维束损伤的原则设计手术入路,并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肿瘤。根据术前MRI确定的手术入路选择头皮切口。颅骨骨窗暴露范围:预穿刺进针、造瘘处颅骨+预放置超声探头处颅骨。硬脑膜剪开范围:仅打开预定穿刺进针、造瘘处硬膜。利用生理盐水作为耦合剂,引入术中超声。探头在硬脑膜表面扫查,确定病灶位置。当获得与术前MRI确定的手术入路相同的平面时,调整超声探头位置,使导丝定位针按预穿刺的位置及角度进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术中徒手将导丝定位针尖端置于肿瘤中心或肿瘤边缘(根据肿瘤血运情况决定是否穿刺进入肿瘤瘤体),确定其位置后,术者一手持导丝,一手缓慢推出针鞘,以防导丝随针鞘脱出病灶,打开导丝尖端的倒钩,使其固定在肿瘤内部或肿瘤边缘,用缝合线将外部导丝固定在手术单上。退出超声探头到手术切口外,在显微镜下沿导丝方向寻找肿瘤并切除。切除过程中应避免用力提拉导丝而导致其脱出肿瘤,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导入超声以了解切除范围及程度。术后72 h内复查头部磁共振增强评估肿瘤切除率,术后4周采用KPS评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状态。结果在25例患者中,胶质瘤15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5例。25例患者肿瘤定位准确,20例患者瘤体完全切除,5例患者因术中冰冻病理报淋巴瘤,所以仅取活检。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9例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术前改善,6例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同术前。结论针对功能区深部脑肿瘤患者,采用术前头部MRI结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能精准定位肿瘤、并能够实时指引手术路径,在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张雯,刘为,周昆[4](2019)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前肠道清洁方法最佳实践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手术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了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FU肿瘤中心21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单用组9人与联合组12人在我科住院行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单用组以传统的肠道准备方式:术前1天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商品名:恒康正清)+温开水导泻,联合组以改良肠道准备方式:复方聚乙二醇散联合乳果糖导泻,所有患者术前2d内予以流质饮食,单用组按传统术前肠道准备进行。口服恒康正清电解质方案,联合组由责任护士负责拟定术前肠道准备计划单,改良肠道准备干预流程图。干预流程包括3个阶段。①饮食指导阶段:提高患者对饮食准备的认知,细化饮食准备的内容与量,帮助患者正确配合术前饮食准备,避免患者自行食用致大量食物残渣或颜色较深的食物,为肠道准备打下良好基础。②导泻一阶段:为患者合理计划时间,指导其使用50ml乳果糖口服液,在一小时内,分次口服,进行一阶段导泻。③导泻二阶段:责任护士根据对导泻一阶段效果评价,把恒康正清电解质散溶液加温水至1000ml,搅拌使完全溶解,即可服用,每隔15-30min服用一次,每次150-250ml,,2小时内服用完。同时,为减轻患者对该溶液的特殊味道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及恶心呕吐症状,服药间期,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选用益达无糖多口味口香糖)。分析患者术前晚21:00与次日6:00的灌肠效果。结果两组术前肠道准备灌肠次数比较,21:00灌肠时,联合组子宫肌瘤术前准备的灌肠次数平均值为1.8,单用组为5.7,次日6:00灌肠时,单用组子宫肌瘤术前准备的灌肠次数平均值为4.0,联合组为1.6,通过对比2个时间段的灌肠次数发现,联合组有效率为91.6%远远高于单用组有效率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道导泻效果更佳,且患者对肠道准备的方式更能接受并有效配合。结论本研究为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有必要继续进行,纳入更多的病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进行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前肠道准备,既可有效减少术前灌肠的次数,降低传统肠道准备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可减轻患者对肠道准备的痛苦不适感,提高了患者术前准备的依从性及成功率,且这种肠道准备方法能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可减轻临床护士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准备工作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徐涛[5](2019)在《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对直肠癌术前的T分期价值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对直肠癌术前的T分期价值探究。方法对51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经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观察肿瘤边界、形态,累及肠管长度、与肠管周径的比例,以及微循环灌注等情况,根据肿瘤与肠壁层次的关系进行T分期,分别将单纯灌注造影、360°直肠腔内超声和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直肠癌T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术前单纯灌注超声造影对直肠癌T分期总准确率70%(36/51),360°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T分期总准确率75%(38/51);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对直肠癌T分期总准确率84%(43/51),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的T分期准确性高于单纯灌注超声造影和360°直肠腔内超声。结论 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能清晰显示直肠癌的边界、形态、累及肠管长度、与肠管周径的关系和微循环灌注情况,对肿瘤术前T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对直肠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张丹玲,陈圣,吴松松,李建卫,林宁[6](2019)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ARF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术前疗效预估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术前预估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患者32例(41个肌瘤),运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获取HIFU消融术前子宫肌瘤的剪切波速度(SWV)值和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获取术前子宫肌瘤VTI弹性图并进行评分。所有的子宫肌瘤均以单点消融声功率为400W进行消融,HIFU治疗术后一个月内行盆腔增强MRI检查,对肌瘤的大小、体积及无灌注区体积(NPV)进行测定,并根据公式:消融率=无灌注区体积/靶肌瘤体积×100%,计算子宫肌瘤消融率。以术后消融率达70%为判断标准,将子宫肌瘤分两组(消融率≥70%组,消融率<70%组),对两组间的术前子宫肌瘤SWV值、VT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评价HIFU术前子宫肌瘤SWV值及VTI评分与HIFU术后消融率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获取HIFU治疗消融率达70%的子宫肌瘤SWV值界限。结果 1、消融率≥70%组子宫肌瘤,占73.17%(30/41),术前子宫肌瘤SWV值为(3.48±0.70)m/s,其中24个VTI图像弹性评分为2-3分,占80%(24/30);消融率<70%组子宫肌瘤占26.83%(11/41),术前子宫肌瘤的SWV值为(4.04±0.73)m/s,其中7个VTI评分为4分,占63.6%(7/11)。2、两组间肌瘤的SWV值和VTI评分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3、术前子宫肌瘤SWV值与HIFU术后消融率呈负相关(r=-0.403,p=0.009);术前VTI评分与术后消融率呈负相关(r=-0.417,p=0.023)。4、HIFU消融率达70%以下的子宫肌瘤术前SWV值预估以SWV值>3.915为标准,其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72.7%,ROC曲线下面积为75%,其阳性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约72.7%和80%。结论 ARFI技术在HIFU消融子宫肌瘤术前疗效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无创超声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郭芳琪,赵佳琦,刘晟[7](2019)在《人工智能自动检测系统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自动检测系统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7个甲状腺结节),回顾性分析其病理学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AI自动检测系统检测,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检查与AI自动检测系统检测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果,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90/96)、80.49%(33/41)、89.78%(123/137),AI自动检测系统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58%(86/96)、68.29%(28/41)、83.21%(114/137)。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常规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5,P<0.001);AI自动检测系统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9,P<0.001)。结论 AI自动检测系统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稍逊于常规超声检查,但较相近,可作为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有效补充。(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宋丰前,熊甲英,叶春华,曾异锋,付晓霏[8](2019)在《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超声内镜(EU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肿瘤患者术前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情况(N)及远处转移(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99例,均在手术前2周内完善经直肠超声内镜及CT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别对比EUS和/或CT检查对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EUS的T分期准确率为83.3%~90.0%,N分期为25.0%~84.2%,而EUS联合CT检查的N分期则有88.2%~88.9%。结论 EUS及CT检查对肿瘤的TNM分期均有较好的分辨,而EUS联合CT检查能大大提高术前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从而为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依据,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吴娅,吴云,王咏梅,周婷,钱宇佳[9](2019)在《超声联合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及对剖宫产术前实施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磁共振(MRI)检查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评估其对指导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实施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59例胎盘植入患者,对比超声与MRI检查的产前诊断准确性,并分析髂内动脉球囊预置介入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59例患者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其中47例诊断为胎盘植入,符合率79.66%;其中30例同时行MRI检查,28例诊断为胎盘植入,MRI诊断符合率93.33%,其中MRI纠正超声漏诊的2例后壁胎盘植入和3例较浅程度植入,2例MRI误诊病例超声也未明确诊断。59例患者中30例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治疗组),29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组),治疗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首选方法,MRI检查为必要的补充,两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高危病例剖宫产术前选择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黄冬宁,李振东[10](2019)在《术前超声与血液学检查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联合血液学检查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36例病理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征象(钙化、结节性质)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恶性组、良性组的血液学指标[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PLR)、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绘制血液学指标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术后病理诊断恶性249例,良性687例。超声钙化、超声结节性质、钙化+结节性质诊断HT合并甲状腺癌的准确度分别为70.3%、73.9%、65.0%,灵敏度分别为82.3%、97.1%、98.4%,特异度分别为65.9%、65.5%、53.0%。超声钙化、结节性质诊断的准确度均高于钙化+结节性质,诊断的灵敏度均低于钙化+结节性质,诊断的特异度均高于钙化+结节性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指标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恶性组PLR、TSH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血液学指标中,TSH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659(95%可信区间0.610~0.708),TSH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1.1%、54.2%。结论钙化、结节性质、TSH可协助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术前超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检测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判价值。方法将60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组(20例)和无MVI组(40例)。患者均给予血清学检查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前超声联合血清AFP和DKK1预判MVI的诊断效能。结果 MVI组患者的血清AFP、DKK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类型和包膜类型比较,差异显着(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DKK1水平及包膜类型是肝细胞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包含血清AFP、DKK1水平及超声下所见包膜类型的MVI预判模型,绘制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670~0.931,P=0.033)。结论血清AFP和DKK1联合术前超声检查可提高肝细胞癌MVI预判的准确性,有利于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术前超声论文参考文献
[1].郭良云,杨璨莹,刘燕娜,章春泉,平璐依.术前超声对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2].何金朋,刘从兵,张明.术前超声联合血清AFP和DKK1检测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判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张磊,郑秀兰.术前头部MRI结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对功能区深部脑肿瘤的临床应用[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4].张雯,刘为,周昆.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前肠道清洁方法最佳实践证据[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5].徐涛.360°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直肠双重造影对直肠癌术前的T分期价值探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6].张丹玲,陈圣,吴松松,李建卫,林宁.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ARF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术前疗效预估的应用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7].郭芳琪,赵佳琦,刘晟.人工智能自动检测系统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8].宋丰前,熊甲英,叶春华,曾异锋,付晓霏.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J].右江医学.2019
[9].吴娅,吴云,王咏梅,周婷,钱宇佳.超声联合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及对剖宫产术前实施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评估[J].中国临床研究.2019
[10].黄冬宁,李振东.术前超声与血液学检查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临床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