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系统论文_王淋,齐志男,雷为民,赵峰,刘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机,稳定,系统,低频,斯特,广义,调速器。

多机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淋,齐志男,雷为民,赵峰,刘辉[1](2019)在《虚拟同步发电机对多机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力电子接口并网的新能源具有低惯性的特点,对扰动的响应能力差; VSG(虚拟同步发电机)能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是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建立VSG数学模型,对含VSG的多机电力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最后利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VSG对多机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并与时域仿真法进行对比,所得结论可为VSG参数调节和布局等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09期)

马美玲,王杰,王子强,李鹏瀚,熊林云[2](2019)在《多机系统全局相轨线的暂态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研究电力系统功角暂态稳定的结构特征,该文提出计及无穷远奇点的稳定域定性分析方法,给出相平面上全局相轨线(global phase portraits)的结构分布。首先,给出稳定域和无穷远奇点的理论基础,利用微分流形中子流形同胚变换的不变性,将系统状态轨线映射到Poincaré球面,借助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求出系统无穷远奇点,分析系统轨线在无穷远处的形态。其次,根据同调性对多机电力系统进行分群与等值处理,通过分析闭轨线、鞍点分界线和无穷远奇点的稳定性,给出全局相平面上的暂态功角稳定域,讨论阻尼系数以及不同故障切除情况对稳定域边界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域分析中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李升,卫志农,孙国强,汪子琦[3](2018)在《大型光伏电站接入多机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接入IEEE 14节点系统为例,运用时域仿真法对含大规模光伏多机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除感应电动机外,光伏逆变器的动态特性以及光伏电站的运行模式也是影响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系统负荷较轻时发生短路故障或系统发生断线故障时,较小的光伏逆变器响应时间常数有利于系统恢复暂态电压稳定;系统重载时光伏采用PV模式比PQ模式更有利于维持暂态电压稳定性。当光伏采用PQ模式运行,若系统重载,则会使短路故障极限切除时间大大减小,而在较大的光伏有功出力下断线故障易造成电压崩溃现象。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可有效提高含光伏多机系统在重载时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黄伟,段荣华,江崇熙,周靖皓,甘德强[4](2018)在《多机系统超低频振荡稳定分析与调速器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实施异步联网后出现了长时间的超低频振荡。基于奈奎斯特矢量裕度对超低频振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轮机传递函数存在右半平面零点使水电机组相位在振荡频率附近大幅滞后是引起超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切除调速器使跟踪性能下降,提出了一个考虑鲁棒稳定约束下最大化跟踪性能的调速器参数频域优化方法。该方法同时满足了多个方式的稳定需求,且可同时对多个机组调速器进行优化。分析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云南电网算例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21期)

陈登义,孔繁镍[5](2018)在《基于Hamilton理论的多机系统励磁与UPFC的非线性鲁棒协调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机电力系统中参数的不确定扰动对系统稳定控制器影响的问题,利用广义耗散Hamilton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机励磁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包含UPFC动态调节作用的多机电力系统动态方程,构造了系统的Hamilton能量函数,从而将系统表示成广义耗散Hamilton系统形式。其次,利用含参数摄动的L_2干扰抑制控制理论设计了多机励磁和UPF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此控制器设计过程同样适用于含有参数摄动的其他FACTS装置与多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设计。最后,以四机两区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中存在多种参数摄动时,所设计协调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的功角稳定、实现UPFC接入点电压的无差调节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15期)

张乾,胡雪凯,李均强,刘翔宇,孙惠文[6](2018)在《基于复合功角及稳定裕度的多机系统分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机电力系统中,首先需要进行机组分群的研究,才能开展后续的低频振荡分析、暂态稳定分析及动态等值计算等。根据实测的各机组功角、角速度、功率等状态量计算复合功角,通过复合功角间隙筛选多机系统的主导模式,然后选取其中稳定裕度最小的主导模式作为最终分群结果。最后通过WEPRI-36系统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无论针对多机系统的失稳情况还是稳定情况,该方法都可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群及等值计算。(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8年07期)

马云松[7](2018)在《U型装配线工人行为建模与一人多机系统仿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U型装配线源自于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分割式的U型装配线生产模式最为普遍,每个生产单元都是由一名工人和若干台机器组成,这种单元式生产也可称为“一人多机”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工人的行为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作业速度的变化,行为决策或是人因失误都会对一人多机系统的产出造成显着影响,一条U型装配线同时包含多个一人多机系统,显然,人的行为表现最终会对整个生产系统的性能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旨在对U型装配线中包含人的行为模型的一人多机生产系统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更为完善的人的行为模型,以生产实际中某U型装配线为研究背景,通过向工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影响工人作业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身体疲劳、心理负荷、时间压力和人因失误四个方面,心理负荷包含感知负荷与认知负荷,时间压力来自看管巡回周期与缓冲区中在制品的数量,并通过信息搜集获知各影响因素对作业速度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VACP方法对心理负荷进行了量化,使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对其它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并且以Em-plant离散事件仿真软件为载体,构建出包含工人行为模型的U型装配线仿真模型。随后,从工人作业时间误差与生产线日产量两个方面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2)在工人行为模型研究基础上进行一人多机实验研究,首先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可控因素包括:工人看台数量,机器可靠性分布模式,人机协同模式、任务总时间和手工作业时间分布模式;不可控因素包括:机器故障和工人失误。同样使用Em-plant仿真软件为实验载体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一人多机生产系统性能的相对影响程度,同时找到各因素在何种组合下可以达到生产系统最佳的性能,为生产线设计与工艺安排提供有效的参考。实验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它影响因素,人机协同模式对一人多机生产系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生产性能最差的协同模式是人机同步,这种协同模式会更多的受到机器故障和工人行为表现的影响。(2)当对生产线的作业时间进行分配时,任务总时间按照逐渐增加或逐渐降低设置,同时手工作业时间按照碗装或倒扣碗状进行设置会有效提高生产系统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赵路[8](2018)在《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建模与多机系统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的巨大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面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枯竭的双重危机,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微电网技术将会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微电网主要由新能源、储能设备以及能量传输转换设备等组成,不仅可以实现本地的自我管理还能够与外界进行互联通信,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功率平衡和能量调度。作为转换接口的高频逆变器惯性较小,有可能对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逆变器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利用小信号分析法对微电网主体—逆变器进行了数学建模。首先从开环和电压电流内环的角度建立了不含外环控制的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了各控制参数与输出阻抗之间的关系。之后,引入了功率外环,功率外环采用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以电压和系统角频率为扰动量分析了功率外环+电压电流内环的闭环输出阻抗模型。至此,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完整清晰,易于分析。在研究整个微电网系统时,本文应用该输出阻抗模型和广义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在进行合理的“源载划分”后,分别分析了单台运行、两台并联和叁台并联叁种不同工况下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的稳定性并搭建了对应工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本文搭建了基于TMS320F28335控制的两台叁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的实验平台。分别对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部分进行了介绍,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和该阻抗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谢平强[9](2018)在《基于柔性等值的多机系统极限功率分析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电力系统通常运行在正常工况下,随着系统当前运行点逐渐靠近临界点,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逐渐下降。因此,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角度出发,监视稳定裕度的变化比失稳判据更有实际意义,这也为确定电力系统静态功角稳定水平提供量化指标。但实际电力系统是一种多机系统,其功率—角度特性曲线是一种多变量函数,理论上无法准确求出多机系统极限功率,所以不能求出静态功角稳定裕度。目前,计算复杂系统静态功角极限功率的实用计算法,根据不同的假设前提,有两种计算方法,即角度恒定法和有功功率恒定法。但这两种算法都采用负荷恒阻抗模型,该模型下的负荷功率要小于系统受小扰动时的期望值,且没有完整保留系统结构特性,其计算结果可能有所偏差。本文基于柔性等值原理,采用恒功率负荷模型,对PV节点看进去的系统做柔性等值简化,通过分析柔性等值简化后系统中PV节点有功功率的极值条件,提出了电力系统静态功角稳定的临界状态判据,并由此得到评价系统PV节点静态功角稳定性的电阻裕度。根据系统潮流方程求出PV节点的电阻裕度,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非线性元件的电压静态特性,完全保留了系统的结构特性,能准确判断系统的静态功角稳定状态。且电阻裕度等效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整步功率系数,具有正弦函数的变化规律,它能直观反映系统当前运行点到达临界点的距离,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量化指标。根据前述静态功角稳定的临界状态判据,提出了电力系统静态功角稳定极限功率的计算方法。利用高阶泰勒级数的收敛性,结合系统潮流网络方程,建立了节点电压模、节点电压相角以及功率因数角的叁阶泰勒级数非线性等值模型。根据静稳功角临界状态判据,确定系统临界状态下泰勒级数自变量的唯一极大值,并应用泰勒级数非线性等值模型,可快速求出复杂系统的临界功角和极限功率,从而克服了复杂系统极限功率难以求解的困难。IEEE标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实用计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保留了系统元件的非线性,且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大大提高,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弥潇,王杰,王芮[10](2018)在《基于能量函数与不完全椭圆积分的多机系统低频振荡频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是一个存在着诸多扰动的非线性系统,扰动的存在引起了输电线路功率的振荡。为有效抑制低频振荡,研究了低频振荡频率的非线性计算方法及相关应用。基于能量函数及不完全椭圆积分,提出了一种新型振荡频率非线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多机系统模型,通过同调分群法将多机系统等值为单机无穷大系统,然后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法构造对应化简系统的哈密顿能量函数,最后利用椭圆积分的衍生形式求出该状态下发生低频振荡的频率的精确表达式。采用所提方法在MATLAB中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低频振荡现象的仿真,并与传统线性化方法在频率计算与分析中进行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中对振荡频率的最大计算误差≤0.04 Hz,且计算速度快。(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多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力系统功角暂态稳定的结构特征,该文提出计及无穷远奇点的稳定域定性分析方法,给出相平面上全局相轨线(global phase portraits)的结构分布。首先,给出稳定域和无穷远奇点的理论基础,利用微分流形中子流形同胚变换的不变性,将系统状态轨线映射到Poincaré球面,借助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求出系统无穷远奇点,分析系统轨线在无穷远处的形态。其次,根据同调性对多机电力系统进行分群与等值处理,通过分析闭轨线、鞍点分界线和无穷远奇点的稳定性,给出全局相平面上的暂态功角稳定域,讨论阻尼系数以及不同故障切除情况对稳定域边界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域分析中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机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淋,齐志男,雷为民,赵峰,刘辉.虚拟同步发电机对多机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浙江电力.2019

[2].马美玲,王杰,王子强,李鹏瀚,熊林云.多机系统全局相轨线的暂态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李升,卫志农,孙国强,汪子琦.大型光伏电站接入多机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8

[4].黄伟,段荣华,江崇熙,周靖皓,甘德强.多机系统超低频振荡稳定分析与调速器参数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5].陈登义,孔繁镍.基于Hamilton理论的多机系统励磁与UPFC的非线性鲁棒协调控制器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8

[6].张乾,胡雪凯,李均强,刘翔宇,孙惠文.基于复合功角及稳定裕度的多机系统分群研究[J].智慧电力.2018

[7].马云松.U型装配线工人行为建模与一人多机系统仿真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

[8].赵路.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建模与多机系统稳定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8

[9].谢平强.基于柔性等值的多机系统极限功率分析与计算[D].湖南大学.2018

[10].弥潇,王杰,王芮.基于能量函数与不完全椭圆积分的多机系统低频振荡频率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数字化焊机框图基于SC-FDE的UWB系统框图监控程序运行界面多品种小批量机加车间生产设备集成运...飞行器外形图飞行器外形图

标签:;  ;  ;  ;  ;  ;  ;  

多机系统论文_王淋,齐志男,雷为民,赵峰,刘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