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略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张焕伟[1]2004年在《略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文中研究说明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有6年,面对学界和政界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实施的争论,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通过本文回顾总结了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及实施特点,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做出了客观评价,进而在理论和实绩的基础上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积极财政政策基本走向的一般性结论。 笔者认为,1998年我国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经典举措。这是因为,1998年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本已存在的后短缺经济的新问题进一步显性化。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迅速推进的医疗、住房、教育等各项改革,使人们的预期支出增加,造成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相应下降。二是投资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缓慢。国内需求不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迭加在一起,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放大效应,我国形成了通货紧缩的局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在反复权衡后,选择了扩大政府支出作为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投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推进税费政策,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外贸出口;降低关税税率,扩大利用外资;减免税收,鼓励外商和社会投资;恢复征收利息所得税,刺激个人投资和消费。 政策实施6年来,成效显着。具体表现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了基础设施状况,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推动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了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相结合;刺激需求与改善供给相结合;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相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的特点。 在充分肯定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积极财政政策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支出政策扩张性与税收政策紧缩性的矛盾。二是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选择存在税收保吃饭、国债保建设的误区。叁是国债资金投向出现失误,突出表现为:在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同时又不断为公务员加薪;扩大内需应增加农民收入,但积极财政政策支农的力度极为有限。 正是由于同时存在上述有利和不利影响,当前对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淡出一直没有形成定论。笔者从经济周期理论、赤字和国债规模及公共部门未被计入预算的债务状况叁个方面对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一项不可持续性的政策,不能长期化。但为了保证经济景气的持续、稳定回升,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积极财政政策在近期内仍有继续实施的必要。同时应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与投向的适度调整,即逐步减少基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目的而增长的国债数额,同时将国债资金投向转为公共服务领域。 按照以上思路,笔者认为在制定和调整财政政策时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一是逐步减少国债发行规模,二是加大财政对扩大就业的支持力度,叁是着力解决“叁农”问题,.四是对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五是调整和完善分配制度,六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七是发挥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 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财政政策的运用也受经济背景条件和自身运行规律的制约,因而这项政策的效果不是始终不变的。笔者以西方发达国家公认经济增长最快的德国和日本为例,分析了经济增长自然下降的趋势,证明试图长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没有先例的。我国做为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区间确定为6%一7%为宜。综合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在面临经济下滑威胁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用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的办法刺激经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千预以挽救市场失灵,其效果是显着的。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政府干预终究是有限度的,还是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弥补政府的不足。与其强化政府干预不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从而调动民间力量的积极性。经济长期增长并不完全取决于政府投资,而最终取决于企业,企业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主体,其创新能力和动力决定着经济增长水平。在宏观调控中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转向可持续财政政策的过程,正是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功能结合与优势互补的动态过程。财政政策从长远来讲应该是适度从紧并趋于中性。

闫革[2]2005年在《略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文中指出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发育很不成熟,市场功能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以便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失;另外,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宏观调控受到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来应对这种挑战。我们认为,发展计划、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等因素构成了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有机架构。

郭笑撰[3]2003年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刘国光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之一,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他的许多经济观点都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我国经济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较大影响。除了曾经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外,他还被聘为波兰等外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因此,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刘国光的经济思想都倍受关注。论文主要研究刘国光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经济观点,根据其经济观点,归纳和总结出刘国光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并进一步分析刘国光经济观点对相应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提供启示。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刘国光的主要经济观点是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刘国光能够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提出哪些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发展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有什么借鉴和启示?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刘国光又是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中央的整体战略部署,提出自己的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和建议,并最终被采纳的?论文首先从刘国光的身世谈起,介绍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的最初背景,根据时间和经济思想成熟和发展的线索,对刘国光的经济观点进行评述,从而揭示时代环境对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刘国光的观点与相应时期经济发展实践和其他经济学家观点的比较,分析和评述刘国光教授的相应观点,并正确分析其利弊,从中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同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刘国光有关观点进行分析,找出与整个个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相匹配的经济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创新的原理分析刘国光经济思想当中的创新思想,以便全面把握刘国光的经济思想,并为我国经济思想的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章(含序言),主要分叁个部分从5个方面问题对刘国光的经济思想进行把握:1.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2.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内在统一性(西方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机结合的产物);3.刘国光经济思想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4.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特点;5.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意义及其启示。第一部分总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刘国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分析和论述了刘国光年轻时经济思想的萌芽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时期刘国光对经济的初步探讨。文章介绍了刘国光的家庭背景与孩提时代受到的经济学熏陶、抗日战争时期刘国光的流亡生涯、刘国光在西南联大经济系学习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这时期刘国光市场经济思想的启蒙;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介绍了刘国光在土地改革时期的经济思想、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以及他对平民生活的经济学思考。文章指出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一个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国光出生于1923年,正是我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的时期,他的成长环境是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时代,在那样的年代里成长的人,对于旧中国所遭受的苦难是感受最深的,因此,也最能理解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最能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最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或者换言之,他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应当是独特和深层次的,他的经济思想是最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他的思维方式是最贴近国家经济发展现实的。这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当时历史时期的整个经济发展以及对现代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领会和理解党中央做出的各类经济决策是大有裨益的。第二章: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特征全面概括了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即理性思考经济问题、平实概括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借鉴、运用、反映最广大老百姓的呼声、“实用”经济观、稳中求进。文章指出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来源于实地的调查研究,最能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了解怎样去关心群众的生活有一定借鉴意义。刘国光的改革方针是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他不主张向前苏联一样采用所谓的“休克疗法”,认为那样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他非常重视改革当中老百姓的反映,经常深入群众进行调查,他不愿意匆忙提出效果不明显甚至不算太好的改革建议。只有等到他深思熟虑,觉得比较稳妥以后,他才会正式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也十分重视政策建议的实际效果,生怕老百姓在改革中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吃亏。他经常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中国改革保持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最基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给我们脚踏实地的进行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提供帮助和参考。第二部分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思想包括第叁章、第四章第叁章刘国光的市场经济思想从刘国光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出发,首先分析了刘国光在早期对价值规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基于价值规律思想的商品经济观;文章从刘国光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建设思想两方面出发通过对现实生产力基础的判断与分析提出必须辩证对待原苏联和东欧的经验并由此来确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文章认为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西方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机结合的产物,对于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刘国光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并且是西方市场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共同锻造的经济学家。因此,他更较于常人能够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他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上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又在经济过热时,提出实行“软着陆”,并且时常进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为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他很早就提出市场经济的观点,并十分关注经济特区的建设,为特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的具体方案。他同样也关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建设,为许多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找出路,寻对策。在中央号召进行西部大开发时,他又提出了利用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设想。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都与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是分不开的,同时与他的这样一种既熟悉西方理论又了解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的广博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第四章刘国光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思想。主要分析了刘国光提出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思路。刘国光在全面考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他的双重体制改革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他对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看法。文章具体分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企业体制改革思想、分配制度改革思想和金融与证券体制改革思想。第叁部分综合平衡思想和经济发展思想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刘国光对再生产理论和综合平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刘国光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经济思想和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通过纵向的比较和分类全面阐释了刘国光在平衡增长、有限买方市场、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并集中分析了这些观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刘国光有关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研究和论述了刘国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其中包括刘国光关于经济增长形势分析的思想、有关如何软着陆的思想、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反通胀、反通缩思想、经济结构调整思想、刘国光对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的主要看法以及刘国光对21世纪初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认识,并籍此提出的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基本原则。此外,文章就刘国光关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特区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等思想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被党和政府采用的最主要经济思想之一,对于我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领会党中央的有关精神能起到举一反叁的作用。刘国光的经济理论既体现了革新的一面,又比一些激进的观点更显得稳健。刘国光始终坚持在经济理论的研究方面结合国情和实际经济情况,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济发展对策,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正确决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初期,刘国光就发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强调必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气候下,加大商品经济发展的力度,重视商品的生产,承认商品是经济的核心,尊重价值规律。他一直都十分赞成和支持孙冶方关于商品和价值规律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最终十分切合实际提出了渐进式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得到中央的采纳和认可。结束语部分则着重指出了刘国光经济思想对于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本论文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部论着,文中运用路径依赖和理论创新的理论,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刘国光主要经济思想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部分对未来的预期,并从中考察经济思想发展的某些内在规律,既有历史的考察又有现实的论证,同时还有对比分析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景学成[4]2002年在《略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支持经济增长的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析去年金融运行态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诠释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含义 ,并针对今年的经济金融形势 ,提出了继续执行和改善稳健货币政策若干建议。

刘萍[5]2002年在《略论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经济生活中面临供求失衡的现象,即有效需求不足,这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其治理的措施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郭小兵[6]2012年在《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文中指出《财政评论》是民国时期一份以财政金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业性权威刊物,发表了许多经济学家财政金融方面的学术成果。《财政评论》的刊行为中国经济理论界探讨中国的财政经济问题、传播与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尤其是财税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财政评论》自1939年元月创刊至1949年停刊,历时十年之久,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两个阶段,且其所涉内容庞杂,既有对财政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的研究和介绍,也有对国内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说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因此,本文选取《财政评论》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该期刊的梳理和归纳,对民国特别是战争条件下的财政及经济思想有所认识。民国时期尽管在所有制方面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民国又是一个为中国未来的思想与制度建设而服务的“创造前提的阶段”,研究民国经济思想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应用现代经济学和史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财政评论》本身及其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全面地回顾、分析、解剖民国后期的经济思想,以期能为今天的经济思想研究提供借鉴与启迪。文章首先对《财政评论》的总体概况进行了分析。1939年元旦,民国期刊《财政评论》(1939-1948)在抗战的炮火声中创刊于香港,到1948(1948年第19卷只出版1-3期)年共计出版发行19卷,为月刊的形式进行出版,每卷6期,共计111期。《财政评论》以“进化论”为哲学理论基础,以“民生史观”作为发展观,以古典、新古典为研究范式,秉承“不急不随”的学术立场,以渐进与改良为其政策取向,对于经济问题的分析较少有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而更加崇尚价值中立的原则是其一贯的宗旨与办刊方针。《财政评论》的作者群体涉及十分广泛,其中不乏有各经济学界名人和政界要员。《财政评论》虽然以“财政”命名,但它涉及的研究主题甚为广泛,是一本以财政金融为特色的综合类学术期刊,其文章涉及经济学诸多领域,其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思想史、经济理论与流派、财政学、金融与贸易问题、国际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工业化问题等。在对《财政评论》的整体框架描述之后,作者对《财政评论》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以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是渐进的,是随着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的。《财政评论》的内容也大体围绕这一时期的主题来编排期刊。战时阶段,无论是税制改革还是统制经济的实施,抑或专卖的实施都是服务于战时的财政与经济的;战后无论是国际贸易问题还是金融领域的信托问题的探讨,都是围绕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可以说工业化是战后学者共同的理论指向。因此,本文的主体内容即围绕此“两大主题”,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以“专题”的形式对于《财政评论》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二章基于战时经济的角度分析《财政评论》体现出的财政思想,分别探讨了战时财政论、自治财政论、战时公债政策、战时租税政策以及在战时被国民政府特别倚重的战时专卖制度。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当时的学者们运用和借鉴西方财税理论对于战时财政所提出的观点,对国民政府解决战时财政困难、筹措战费从而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尽管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学者们能够提出利用战争时机着力推进直接税,进而改造我国的租税体系的思想相当可贵的。第叁章对《财政评论》中文章体现的公共财政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新公债哲学的评介、分税制改革思想、公共财政与宪政、财政管理与监督思想。其中两个方面的评介最为重要,一是民国财政学界分税制改革的思想,另一个是民国时期宪政与财政关系的思想,对于它们的讨论可以为今天公共财政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启发。除此之外,本章还关注了公共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问题,民国时期这方面的制度许多是开创性的,正是学者们的思想推动了民国时期财税制度的变革。第四章主要对《财政评论》的税收问题进行了考察。本章首先评介了租税原则与中国税制,租税原则是税收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了瓦格纳的租税原则将社会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凌驾于财政原则之上,主张累进税率,他的租税原则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很大,其思想特别受到民国经济学人的关注与钟爱,直接催生了我国民国时期的直接税改革,十分注重税收公平是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共同的价值观,这一点与上述思想不无关系。其次对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两种目标模式做了剖析,近代中国在税制目标模式的选择上直接税为主体的模式的提出体现了税收公平与财政的现代化特征,但“双主体”的选择反映了民国税制改革思想逐步趋于理性与现实。第叁节是税收改革思想分论,笔者重点选择了该期刊中关于直接税中的遗产税、间接税中的关税思想作为分析对象。主要是考虑遗产税在均平方面特殊的意义,加之在当今的中国遗产税也是呼之欲出,或许可以提供借鉴;近代中国税收制度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关税自主,该期刊所体现的思想可以代表民国学者的共同特征,即努力寻求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结合点,而骨子里却倾向于保护关税。第五章是总结概括《财政评论》中体现的货币金融思想,该期刊涉及金融问题的文章很多,主要是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说、通货膨胀问题、信托问题。在对这些介绍和评价西方经济思想的文章进行的梳理和总结中,可以使我们看到民国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于国外理论所持的态度是一种的“批判的接受”,这也是每一位学者所需要的治学态度;另外,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对现实的经济状况和问题也十分关注,适时的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意见,对于解决战时出现的诸如通货膨胀、国际货币制度、法币币值等问题均有所裨益。第六章对于战后国际贸易理论与思想作了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外汇政策与汇率问题、贸易政策与制度问题、国际收支问题。从理论视野的角度来看,国民政府后期的对外贸易研究的视野更加广阔。现代贸易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如关税问题、汇率问题、对外贸易政策等,在该时期的对外贸易研究中均有涉及。特别是关税与汇率两个问题,在这一时期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知识界和学者们对于对外贸易政策所持的主张不尽相同,但无论是主张自由贸易的还是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仅仅将贸易政策视为服务于中国工业化目标的手段,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展民族经济作必须采取的手段。政策只是手段,而发展才是目的,无论是自由还是保护,都要服务于发展工业这一根本目标。第七章是对《财政评论》所涉及的其他经济问题进行评述,主要是工业化思想以及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选择的论争,重点述评了统制经济与计划经济思潮以及对计划经济思潮的反思,特别介绍了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对于工业发展优先顺序的考虑符合中国国情的,他们认为,中国工业发展应该秉承“轻重工业应该同时并进”,应该说很好地处理了轻重工业的辩证关系。但学者们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处理国营与民营的关系时,对于国营企业的弊端和效率认识不足,他们的这种主导思想决定了他们国营化的政策取向,这点尤其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第八章是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对《财政评论》进行了总体总结与评价,进而得出借鉴与启示。笔者分析了《财政评论》积极影响因素,即它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同时也考察了《财政评论》存在的局限性,以期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王为民[7]2002年在《略论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即将全面启动事业单位的改革 ,作为各项事业中最重要的教育事业如何改革 ,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根据政府所能提供的叁种类型的公共服务 ,相应地教育财政的政策选择有叁个方面 :加大教育的直接投入、加强教育的机构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教育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投入。文章认为政府目前最应该重视的政策是加强教育的机构性基础设施建设。

景学成[8]2002年在《略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货币政策以其稳健的风格深入人心,但事实上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不止此。本文从定义、性质、效果以及展望等多个角度对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完整意义上的诠释。

胡文革[9]2004年在《略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高一新教材也据此调整了以往旧教材关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的目标。将十六大精神写进教材,这体现了

张晋武[10]2007年在《中国税式支出制度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式支出制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财税管理实践。其作为一种建立在“税式支出概念”基础上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税收优惠管理制度,赋予了税收优惠同直接财政支出一样的预算管理方法和预算管理程序,是西方国家在税收优惠管理改革中取得的一项重要积极成果和财税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建立中国的税式支出制度,已列入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国内财税界对税式支出制度问题的研究已有20余年的历史,并已在诸多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肯定性共识和显着进展。但对中国来说,税式支出制度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尝试也尚处于初步准备阶段。无论是在西方国家经验的消化吸收借鉴方面,还是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制度构建方面,都还任重道远。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力图在进一步深入认识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中国税式支出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较具体和较完整的制度建设构想,以期能对实现建立中国特色税式支出制度的目标有所助益。本文除绪论外,全部内容共分9章。其中,绪论部分概要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文的研究思路;1—4章主要为税式支出概念与税式支出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国际经验分析;5—9章作为全文的重点,分别从总体战略和具体制度安排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构建设想。税式支出概念是税式支出制度的理论基础,正确借鉴和运用税式支出概念,是构建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首要前提。为此,第1章首先以国内外不同观点的辨析、评价为主线,采用追溯本源和综合的方法探究税式支出概念的内涵,阐述了正确把握税式支出概念的基本原则和要领,并将税式支出定义为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通过税收制度及其执行中规定的某些与基准税制相背离的条款,以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的形式实现的一种旨在优待一部分纳税人和特定社会经济活动的特殊财政支出,其具有与直接支出相同或相似的预算管理和控制程序。然后,借助税式支出与直接财政支出的同异比较,揭示了税式支出的特点、利弊和效应,喻示了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一般意义。一个完整的税式支出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在税收上规定的各种优惠条款,二是为管理和控制已有的税收优惠采取的各种制度措施。前者即税式支出的具体表现形式,后者作为税式支出制度的本质内容,包括税式支出项目鉴别、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税式支出预算及报告的编制、税式支出评估等四个主要环节。第2章以此为纲,着重描述了税式支出制度的基本轮廓,并为进一步加深对税式支出制度精神的认识,逻辑地归纳和阐述了税式支出制度的财税管理功能。不同国家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主观认识、客观需要及相关条件存在差异,具体的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亦不尽一致。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构建,应在正确把握国外税式支出制度的精髓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和必要性与可行性、目的要求与条件支持的统一。基于这种考虑,第3章简要考察了西方国家税式支出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发展进程,并以税式支出制度的主要内容要素为线索,对13个典型国家实施税式支出制度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洞见和总结出了若干带有启示性、规律性的东西,为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安排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经验鉴照。第4章是对税式支出制度的公共管理改革视角分析。西方国家之所以建立税式支出制度,主要是直接针对财税实践中的税收优惠失控和失效,并为了达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税制改革和提高财政透明度等方面的目的。但是,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税收优惠管理属公共管理范畴。如果以对公共管理改革最具解释力的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工具进行深入分析,便可发现,税收优惠机制在发挥有利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与公共利益相悖的内在张力,极易导致变相侵权、“目标取代”及“敲竹杠”和资源配置僵化等问题,税式支出制度则恰恰在应对这种张力和克服传统税收优惠管理的缺陷上具有弥补法治不足、治理契约缺口、完善制度装置及信号传递等多种裨益。这些理论认识,将使建立中国税式支出制度具备更加坚实的应然性基础。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建立也是主要基于同西方国家一样的税收优惠失控问题,但中国税收优惠失控的具体机理与西方国家存在诸多差别,并属典型的政府型失控。第5章在据此强调中国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特殊必要性、澄清有关认识和现实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战略。即,在指导思想上,应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循序渐进,并正确处理“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税式支出制度目标的选择,应针对解决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运用和财政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需要,主要定位于财政总量协调、税负公平保全和优惠结构优化;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范围,应主要为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重点是针对其中一些影响较大的主要税种和经济领域的税收优惠;税式支出制度的实施步骤,应以国外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为目标取向,在适当超越国外准预算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第6章是对中国税式支出鉴别的考量与尝试。税式支出鉴别是对税式支出进行定性分析的过程,其主要涉及到以所得还是以消费作为标准税基、采取何种所得定义、基准税制如何界定及如何处理某些性质模糊的优惠条款的税制结构归属等问题。中国税式支出鉴别方法的考量,既需以国际经验作为基本参照,亦需针对中国的现实财税制度状况合理权衡。其一,以切实可行为主,选择借鉴比较贴近中国实际的国际经验。具体包括:在国外较细致、具有较严格的具体标准和较粗略、标准不太具体的两类鉴别办法中,选择实行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方案;在界定基准税制时,不考虑理论层面统一标准税基问题的争议;以实际税制规定下的常规所得概念和国际通行的“交易观点”界定所得税的基准税制结构;在基准税制的判断标准上,主要仿效美国财政部参考基准与正常基准并用的做法;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分的优惠条款主要实行简易归置办法。其二,在进行具体鉴别时采取现实和独立原则,并忽略目前我国相关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存在的相互间不协调状况。其叁,兼顾避难就易和科学规范,以较为适合我国的实用性标准为基本鉴别标准,同时辅之以政策目的性标准。其四,着眼现实可能和财政预算改革的方向,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界定基准税制与税式支出的会计基础。其五,与时俱进,随税制改革的进程对已确定的税式支出鉴别准则及时进行调整。依循上述思路,本章以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进行了初步的税式支出鉴别尝试,提出了主要税制条款的鉴别准则。第7章探讨中国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的策略与方法。税式支出成本估算是对税式支出定量分析的过程。本章基于中国目前相关情况所设想的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策略要点是:第一,遵行国际通行的“初阶”规则和适当舍繁就简。第二,在估算方法上主要采用国外收入放弃法和收入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并根据现实条件,适当加以变通和改造,灵活运用。对税收递延项目的成本估算,可以按收入放弃法原理计算损失的利息,也可以考虑引入现值法的做法。第叁,在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的会计基础选择上,应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和税收制度使用的会计基础保持一致。第四,在对将来年度税式支出成本的预测上只能“尽力而为”。估算税式支出成本,关键是对各种形式的税式支出项目的成本如何具体计算。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法规涉及的税式支出的成本发生机理,对各种形式的税式支出项目的支出数额多可在相关的税基估测基础上进行计算。税式支出成本估算可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同时展开探索试验。微观层面的税式支出成本估算,应以每个纳税人作为各个税式支出项目成本统计、测算的基本单位;宏观层面的税式支出成本估算应主要以各个税种为对象来估算各自税式支出成本总量的近似值,近期可采取税收收入能力估算法、样本推算法、基数估算法或回归分析法等。利用计算机微观模拟模型进行计算是现今许多先进国家确定税式支出成本数额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此亦应积极探索,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另外,还须适应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的需要,着力推进相关数据资料体系的建设。第8章探索建立中国税式支出评估的理论、程序与方法体系。一个完整的税式支出评估体系,应该在正确确定税式支出评估内容、目标的基础上,具备一套科学的评估方式、方法、评价指标和衡量标准。着眼税式支出政策的工具性意义,税式支出评估须以政策效果和政策方案为核心内容。现阶段中国税式支出评估体系的构建,应以税式支出政策的适合性、成果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评价作为基本点;评估的目标应主要侧重于为确定适度的税式支出规模提供数量信息、为优化税式支出结构提供行动指向、为税式支出政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适应性调整及税收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构建良好的公共财政关系和促进财税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必要保证等方面;评估方式应坚持定量评估、客观评估与定性评估、主观评估并重和有机结合,并以内部评估、事后评估和正式评估为主,以后随着条件和经验的积累逐步健全。在评估方法上,可探索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法、效应分析评估法、动态比较法、相关指标类推法与优势分析法、公众评判与评分评估法、摊提计算评估法等。在评估中,应以国家的社会经济战略目标和税式支出政策预期目标为衡量税式支出政策利弊优劣的基本标准;以满足税式支出评估内容与目的需要为依据,设置税式支出的具体衡量标准或指标,并须兼顾和正确处理相关性、可计量性与可解释性叁者之间的关系。税式支出衡量准值则应按照定性评价标准和定量评价标准的不同特点,分别择定。第9章对中国税式支出预算的编制与实施进行具体设计。税式支出预算设计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立税式支出预算的基本架构,具体包括税式支出报告的用途和内容、税式支出预算在整个财政预算体系中的归置及其与一般财政收支预算的联系、税式支出项目的分类及税式支出表的编列方法等。基于中国现阶段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需要,税式支出报告应主要用于控制税式支出规模和税式支出与直接支出的协调平衡,服务于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税制改革、提高税收政策透明度及扩大税收优惠监督范围和监控力度,并据此设定税式支出报告文件的内容。税式支出报告应采取逐年滚动编制方式,滚动估算期限以叁年为宜。报告中税式支出表涵盖的税种应逐步由少到多,先期试点阶段也可以先从某一类税式支出项目开始谋求突破。税式支出预算应作为财政预算体系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单独编制、成立,并以单向计列、统一分析方式纳入财政收支平衡体系。但在实施初期,可暂只作为财政预算中的一个参考性、指导性分析文件,并通过行政方式赋予其一定的实际控制效力,待形成较系统的制度规范后再使其成为财政预算的法定组成部分。从中国现阶段的财政预算和税收制度特色出发,采取以税种为基本分类,然后再按行业、部门和具体的税式支出形式进一步细分的方法来编制税式支出表最为适宜。税式支出预算设计需解决的第二大问题是选择税式支出适度规模的确定方式。根据税式支出规模的决定因素,税式支出预算规模的最高限量应从财政收支总量平衡关系和税式支出与直接支出的结构适应性及平衡关系中分析求得,最低限量应通过税式支出的不可替代性分析求得。另外,某些国家保持税式支出增长幅度低于税收收入和直接支出增长幅度的做法,也颇值得我们借鉴。税式支出预算设计面临的第叁大问题是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程序与措施安排。与我国现行财税管理制度相适应,税式支出报告可在税务部门的配合下,由财政部门的预算机构和税政机构共同编制;编制时间自每年下半年开始,并依次遵循确定规则——鉴别、估算、评估——形成正式报告——提交人代会参阅、讨论(或审议批准)和向社会公布的工作程序;税式支出预算的实施应由税政机构主管和监督,以税务部门作为具体的执行管理主体。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应充分利用现行的财税管理基础,重点是突出解决好税式支出预算编制与目前已经实行的优惠退税预算管理、税式支出预算管理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方式、税式支出预算管理与现行税收征管及税收优惠管理基础的衔接、适应和统合问题。在税式支出数量的预算控制措施方面,可效仿荷兰实行的分类预算控制体系与加拿大实行的支出“信件”管理办法。基于税式支出的或有负债性质,还须将税式支出风险控制作为税式支出数量预算控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1、本着既须遵循西方国家税式支出概念的原旨,又须考虑建立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具体需要,使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概括性和实际解释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税式支出的定义。同时,在税式支出特点的分析中,揭示了国内外研究文献均未曾注意的税式支出的或有负债性质,既弥补了税式支出认识的理论疏漏,也有助于拓宽税式支出制度建设视野和丰富税式支出管理措施。2、在借鉴传统税收优惠分类的同时,按照税式支出概念的内容要素和适应税式支出分析、管理的需要,对不同形式的税式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这不仅有利于税式支出政策的优化组合,而且对选择税式支出估算方法、评价税式支出绩效和编制税式支出报告具有直接助益。3、从公共管理改革视角,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税收优惠的特殊机制和传统税收优惠管理模式的缺陷,阐述税式支出制度的优势与积极意义,这在国内外税式支出制度理论分析中尚属首次。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支撑理据,在结论、观点上也是全新的。4、建立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总体战略和税式支出项目鉴别、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税式支出预算编制与实施等具体环节的制度设计是笔者过去长期关注的研究课题。对此,笔者在有关前期研究成果中已提出过若干创新性见解,如财政总量协调、税负公平保全、优惠结构优化的税式支出制度目标,分阶段推进的税式支出制度实施步骤,税式支出鉴别的折中策略,以税基为基础的税式支出成本估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式支出预算控制方式等。本文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进步,一是对以前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合、补充、拓展、深化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切实和具体的制度架构与策略体系;二是相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现有研究成果,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与观点。较为突出的如:(1)根据对国外税式支出制度实践效果与国内不同认识的评价和对中国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现实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以客观、积极、审慎、理性为主旨的系统的制度建设指导思想。(2)经过多方权衡,提出了较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式支出鉴别方略,并在具体的“例示性”鉴别尝试中,针对中国实际,对多档税率结构、出口退税等税制条款,提出了不同于国内一些模仿性研究结论的鉴别主张。(3)结合中国财税管理的特殊性,对国际税式支出成本估算经验提出了系统的借鉴取舍意见。在具体税式支出形式的成本计算方法研究中,对国际公认比较繁难的现值法,改变了国内文献浅尝辄止或与一般经济分析中的现值法简单贴合而无济实际操作的做法,就其在加速折旧成本估算中的应用程序与方法作出了详细、可资实际操作的设计。对国内文献只是简单提及的微观模拟模型构建、数据资料体系建设和尚未正面涉及的宏观税式支出成本估算,在指导思想、前期准备和方法途径上提出了若干前瞻性意见。(4)在对中国税式支出预算基本架构进行设计的同时,开拓性地讨论了很少为人注意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与现行财税管理基础的衔接统合问题,特别是将包括税收优惠管理在内的现行税收征管方式纳入税式支出预算管理过程,并加以改造、补充、完善,构建了一套两者有机对接、融合,具有系统性、封闭性特点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程序和能够贯彻税式支出预算管理要求,具有全面性特点的新的税收征管及税收优惠管理制度模式。在税式支出数量控制问题上,提出了一开始就应赋予税式支出预算一定直接约束力的观点,并借鉴荷兰和加拿大的经验,结合中国税式支出政策管理的类别特点、税式支出政策的部门指向特点和预算分配与管理方式,设计出了较详致的税式支出数量控制措施体系。同时,还根据税式支出的或有性特点,对税式支出风险控制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了原则设想。5、税式支出评估是各国税式支出制度建设中亟待系统突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环节。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此均有所涉及,一些西方国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局部经验,但系统研究,特别是针对中国情况的制度安排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对中国税式支出评估内容、目标、方式、方法及评估基准的系统论述,具有填补空白和为相应的进一步研究与制度设计奠基的意义。另外,在税式支出评估方法的探讨中,除吸收现有研究文献提出的评估方法和借鉴公共政策与直接财政支出评估采用的一些方法外,还专门增加了适用于税式支出风险评估的摊提计算评估法。尽管本文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收获,但由于研究条件、研究手段和笔者的学识、能力所限,仍存在若干缺憾和不足。例如,绝大多数税式支出形式的成本估算方法还缺乏进一步的实例模拟研究;宏观层面的税式支出成本估算方法尚需进一步具体化;计算机微观模拟模型的构建、税式支出风险控制等研究还仅限于原则思考的初浅层次;税式支出评估方法的研究实际上还主要是一种思路,与实际应用尚有很大距离;税式支出评估内容和基准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亟待建立一套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对于这些,笔者有志在以后的研究中承前再继,力争有成。

参考文献:

[1]. 略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D]. 张焕伟. 吉林大学. 2004

[2]. 略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体系[J]. 闫革.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 郭笑撰. 武汉大学. 2003

[4]. 略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支持经济增长的措施[J]. 景学成. 金融研究. 2002

[5]. 略论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 刘萍.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6]. 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D]. 郭小兵. 武汉大学. 2012

[7]. 略论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选择[J]. 王为民. 经济师. 2002

[8]. 略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J]. 景学成. 中国货币市场. 2002

[9]. 略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J]. 胡文革. 政治课教学. 2004

[10]. 中国税式支出制度构建研究[D]. 张晋武.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略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