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兴市“1999.6”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及环流的特殊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晴,金荣花,肖天贵,杨宁,魏薇[1](2020)在《江淮梅雨季亚洲阻塞高压活动统计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1960—2018年6—7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同期中国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资料,对江淮梅雨季亚洲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地理分布、关键区阻塞高压事件活动频次、生命周期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近59年江淮梅雨季(6—7月),亚洲阻塞高压事件共计363次,其中心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区域(40°—80°E)、贝加尔湖区域(80°—120°E)和鄂霍次克海区域(120°—160°E)3个关键区。(2)3个关键区阻塞高压事件的次数和累计日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鄂霍次克海、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区域。双阻塞形势以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双阻居多,约占亚洲地区双阻日数的60%。阻塞事件的平均生命周期7 d左右,最长维持时间为13 d。(3)3个关键区总的及分区的阻塞次数和日数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并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线性增加趋势最为明显的是鄂霍次克海区域,与近59年江淮梅雨季的累计雨量增加趋势一致。(4)江淮梅雨季降雨量多寡与阻塞高压活动密切相关,梅雨正(负)异常年鄂霍次克海区域、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双阻日数和次数显着偏多(偏少),而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区域的阻塞高压事件与梅雨关系并不显着。(5)江淮梅雨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日数多寡可能与前期海表温度异常信号ENSO有关。
孙晓晴[2](2020)在《江淮梅雨季节亚洲阻塞高压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分析》文中指出
王思成[3](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张明晓[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作为在长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凝结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缩影与记忆,也是传承民族文化脉络、乡土基因以及精神印迹的重要载体。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传统村落甚至更广泛意义上的乡村的凋敝衰败已成为普遍趋势。传统村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亡,而消失的不仅仅是一栋民居、一座村落,更是我们儿时的记忆、浓浓的乡愁,所以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保护与更新早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保护传统村落空间,就是在保留住中华民族的乡土基因与故乡根脉。钱塘江流域钟灵毓秀,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地貌环境种类,保存了大量自宋元时期至今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传统村落。散落在钱塘江流域的传统村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既有着古朴而精美的外表,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这些传统村落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损毁,如何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下,使得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与永续的传承力,使其村落空间得到保护与更新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实践的新时代背景,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因此本文选择拥有丰富传统村落资源的钱塘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以该流域内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65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国内外相关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理论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分析,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规律、类型划分、特征以及现状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梳理,继而结合钱塘江流域自然人文情况,对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规律、类型特征以及具体空间划分进行分析整合。最后针对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价值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对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现状问题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流域文化和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理论,明确相应的保护和更新的目标,提出保护与更新需遵循的原则,探寻扎根于钱塘江流域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更新方法与发展策略,进而推进钱塘江流域乡村振兴实践。希望能为中国其他流域传统村落保护和更新研究提供参考,为传统村落领域学术研究添砖加瓦。
施文昱[5](2019)在《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活动与大气边界层中进行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大气边界层风场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扩散。研究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对合理指导生活生产活动的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杭州湾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探空资料等分析了近地层风廓线风切变系数、低空急流等边界层风场的基本特征,并统计了该地区的海陆风特征。最后选取了一个该地区较为典型的大气边界层风场个例,利用WRF-Chem数值模拟分析了海陆风过程中污染物的传输特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宁波站、宝山站和嵊泗站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通过统计风玫瑰图可以发现宁波站全年以北西北风和南东南风为主,夏季受到太平洋高压的影响,1/3以上为东南风,冬季则在蒙古高压的控制下盛行西北风。宝山站全年以东东北风为主,嵊泗站则全年以南风和北西北风为主,西风尤其的少。以嵊泗站作为背景风的代表站进行对比,发现宝山站和宁波站的东西风分量都明显增加,其中宁波站以偏西风的增长为主。(2)利用宁波站和上海站的风廓线雷达资料统计了该地区边界层风廓线的特征,秋季边界层内平均风速最小,平均风速为5.91m/s。春季风速昼夜变化不明显,在高层出现较强的风切变。利用观测资料遵循幂指数风廓线形式拟合了风切变系数(幂指数),结果表明夜间的风切变系数一般都比白天大,上海站的风切变系数明显大于宁波站。(3)利用宁波站和上海站的风廓线雷达资料统计了边界层低空急流的特征。总体上夜晚边界层低空急流出现频率高于白天。杭州湾地区秋冬季夜晚边界层低空急流的发生频率和白天接近甚至更低。通过对低空急流出现时的风向分析,发现秋冬季白天边界层低空急流频率高位主要潜在原因是天气系统的影响,此外海陆风环流导致的边界层中上部西风及偏西风的增加也是原因之一。受到海风回流分支的影响,当背景风为偏西风时,边界层低空急流频繁发生在1000m高度上。(4)利用地表温度资料和海温资料拟合了海陆风发展趋势与海陆温差之间的关系,杭州湾地区海陆风发展趋势(海陆风扰动强度)和海陆温差呈正比关系,海陆温差越大,海陆风扰动强度越强,拟合方程的确定性系数R2=0.5611。海陆温差每增加5℃,海陆风发展趋势就增强0.16m/s/hr。2014到2016年间,当风向为偏西风时,日间低空急流日共319日,其中32天是海陆风天,日间低空急流日中海陆风天比例为10.03%。占比最高的是秋天,33个低空急流日中有6天是海陆风天,比例是18.18%。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秋季日间边界层低空急流的发生率。(5)利用WRF-Chem模拟了一次该地区低空急流与海陆风共同作用的边界层风场个例中的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该过程中海风大约在10点启动,主要污染物受到海风的清除作用浓度下降。受到地面气压扰动影响,污染物会发生区域内的输送,局地流场辐合导致夜间污染物浓度出现高值。
于雯霞[6](2014)在《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文中指出中国有悠久的文明。“观象授时”源出上古,奠定了早期人文制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天文观念是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基础,几乎伴随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它在阴阳五行哲学的影响下,紧密结合了对这个宇宙时空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的观察,是一个上至天、下至地、旁通四时,出入六合、汇总三才的思想体系。不但切实影响了古代人文制度的建立,还是一切天人学说的基础。在历代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下,天学囊括着阴阳律历、三统五行、三才之道、天人感应等学说,作用于效法天常的社会制度、敬天事人的人文制度、奉时尊礼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天象、岁时是古代天学的两个范畴。“天象”关注于空间,泛指宇体形态、宇空事物和天空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岁时”代表了天体运动下时间概念的生起以及四时周流,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生活的时空大环境。宋代天人之学发达,时空意识强烈,宋人对宇宙演化和天人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对宇宙时空的形态和规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设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代天象岁时赋渊深典则,是建立在传统天文观念的基础上,结合了经学和宋代学术研究的产物。在宇宙时空联系人类社会、自然界变迁影响国家命运、时空变化中体验生命意义等方面,宋赋都进行了深沉的思索,进行了生动的表现,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同时,它又饱受自然、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文化、风俗和赋体流变的复杂影响,呈现着有宋一代的学术品格和人文风范。从流传下的赋作来看,主要包括:描写天文形态、宇体结构、天体星象、气象气候以及天文观测仪器等的天象赋,和描写天文历律、四时变化、节气月令等的岁时赋。有鉴于以上,本文写作并不是一篇单纯围绕文学研究开展的文学学科论文,而是融合多学科,着眼于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运作和哲学思维能力。它将时空观贯穿于文学现象分析,探讨其在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折光。论文以古代的时空观念为经,天文与人文的有机联系为纬,穿插宋代学术,进行文史哲综合分析,展示宋代天象岁时赋的思想内涵。共分三部分六章,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针对空间理解和天象赋;第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时间探索和岁时赋;最后两章为第三部分,提列二者学术、社会、艺术价值突出部分综合讨论。第一章论天象观念与宋代天象赋,重点讨论传统哲学和宋赋中的宇宙空间和天象意识。在阴阳五行观念下,中国古人对空间源起和空间形态做了独特解释,形成的宇宙体系具有完整、自足、秩序、闭合等观念性特征,为解释天体星象、气象及天人感应奠定了基础。宋代学术的性质对构建新型天地观念极为有利,它以自然之学、象数之学、动静之学的精神,突出地影响了宋人宇宙观的理论范式,并使得抽象性与形象性空前结合。借助先天易学,宋代理学家对宇宙形态进行了理论设定和易学验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假说。宋代天赋、天体赋创作充分发掘了“天”的理性形态、哲学意义和价值体现,既有传统观念的继承,又结合宋代的特点提出了创见性想法,并以易学手段加以学术论证。一些学术话题被拿来作专题讨论,对传统的天象赋创作形成重要突破。第二章论天人感应学说与宋代气象赋,重点讨论宋代天人感应学说与祥瑞灾异赋创作的联系,其中气象赋占的比重较大。宋代天人感应学说受到了多方冲击,但由于天人感应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和宋代天人之学的发达,也得到了尊重和强化。在宋代学术的补充和推动下,大致呈现五种基本形态。在宋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宋代祥瑞灾异赋境界阔大、学理精微、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其中,崔敦礼《大暑赋》就是借鉴《洪范》五行说表达时代政治理念的一个典型。但是天人感应不能包罗全部的气象赋创作,气象作为天象事物的一部分,非常贴近日常生活,为宋人发扬理性、上下求索提供了极好途径。宋赋由此打破自然空间限制,进行多维时空探索,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第三章论时间观念与宋代的岁时赋。中国古代的“时”不等同于现在的“时间”。它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重视,而与纪历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古人以阴阳五行说对宇宙运动、时空变异进行抽象把握,形成了四时与方位相配合、天行与礼法相变通的时间观念。在饱含哲学意味的时空体验下,时间具有虚拟性、逆向性、曲线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它有力制约了中国古代的制历法则,深刻影响了古人的社会发展史观。宋代学者关注万物的周流变化,具有强烈的时空意识,他们借助卦气、五行、数理等来推衍天地时空的运转变化、社会发展规律乃至命运个体,对宋赋有巨大启示和积极推动作用。宋代岁时赋结合了学术、人生和宗教,对时间展开了自由多样的讨论。着名的《秋声赋》正是欧阳修易学思想的传神写照,堪称以文学演绎宇宙天人观念的典范之作。而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时间观念特征的“月令”,在宋代节令赋里更是有充分借鉴和结合进当时学术水平、民俗风情的出色发挥。第四章论律历学与宋代律历赋。律历起源上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人文法宪的作用,其中一些数理法则问题为后世开启了讨论之源。律历学在宋代极受重视,在贯艮百余年的国家大讨论的背景下,在宋代天文仪器制作高度发达和理学家们对历法的热情关注下,宋代律历赋出自着名学者之手,吸收了律学、历学、象数易学和新兴理学的精神,围绕讨论的热点问题来阐述个人的学术观点。它弥补了宋代律历学史料的不足,体现出与唐人不同的人文观念,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第五章论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理、心学赋。部分相关赋作已放入其它章节讨论,本章主要就有重要学术价值而未受应有重视的三篇赋进行专节讨论。分别是朱熹老师刘子翠的《溽暑赋》、朱熹《感春赋》、陆九渊大弟子杨简的《月赋》。《溽暑赋》是刘子翚先天卦气研究的重要成果,可以弥补刘子晕前期学术思想研究资料的匮乏。《感春赋》展示了朱熹写作《周易启蒙》《周易本义》前的思考过程和学术取向,对朱熹易学具有纲领性作用,是其理学精神的精华写照。《月赋》是杨简心学理论的高屋建瓴之作。它提出并自我解决了多个哲学命题,融炼杨简心学与易学于一体,体现了杨简心学对陆九渊心学的突破与提升,反映着杨简的学术精神和思想高度。第六章论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哲学批判及人生思考。在阴阳五行调控下时空观载于经典,历代传习,尊若神明,奉为圭臬,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里。它当然有博大精深处,但其实也有许多局限。在深沉的天人观照下,在玄奥的天地时空里,许多作者借天象岁时赋创作对文化、政治、社会、历史进行严肃的反思和批判。怎样使生命突破层层时空的限制,升华到高尚、明朗、自由、尊严的境界,宋代天象岁时赋讨论的许多话题,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思考和人生态度,带给人们无尽的启示。最后论天象岁时赋的美学特征,通过所展示的道德、理性、幽深、摇曳、奇炫之美,反映这些赋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刘洋[7](2014)在《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业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全球问题”之一。联合国授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分别在1990、1995、2001、2007、2012年发布了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产生与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息息相关,并将引发一系列的全球经济、社会、生态和政治问题,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将远超全球环境气候问题本身。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视角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脆弱性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重点也已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逐渐开始转向全球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同时逐渐开始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机理、影响途径及其相应的减缓及防范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最集中地体现在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因为海岸带是世界有海岸国家和地区人口、产业、城市、财富高度集聚的黄金地带,同时亦是海、陆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结合部,最易受到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或加剧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盐水入侵、海岸侵蚀、湿地生态退化等海洋灾害和沿海生态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河口海岸地区,由于地处陆、河、海三者的交汇处,更是具有人类强势活动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复杂、敏感、脆弱的双重特征和叠加因素,一旦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易产生一系列衍生效应和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并对其他地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和波及效应。因此,必须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与防范重点放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河口海岸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海岸带的中部,扼居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入海口门,构成了典型的河口城市及河口海岸地区。这里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粹之地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之所在,同时也是人地关系最为复杂、生态系统最为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和社会经济的波及效应、放大效应最为突出的城市化地区。因此,深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不仅对上海及长三角城市群的防灾减灾、转型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全国及全球其他沿海城市化区域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实践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沿海地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BJL087)的重要研究成果,本论文将秉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思路,在全面概括梳理地理学、经济学、灾害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8市为实证分析研究对象,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P-S-R(压力-状态-响应力)模型和基于GIS系统平台之上的未来情景模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深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对河口海岸城市化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评价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定性辨识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机理和途径,在实证上定量评价与测度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协调程度、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程度,以及该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空间情景模拟状况,进而为政府加强防范应对措施和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和实证分析案例。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框架、方法、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等,并对重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及评价方法。本章通过系统阐述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密切相关的地理学、经济学、灾害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全面梳理、评述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从理论上探索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的耦合互动关系,分析气候变化影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机理与途径,并在总结和借鉴已有的气候影响脆弱性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第三章是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现状与协调度评述。本章基于对该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构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对该地区及其内部8市在气候变化影响背景下的协调性状况开展了系统的定量评估及空间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本章通过建立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危险度、敏感度和适应度等三个分级指标对2001-2012年间上海复合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脆弱度进行了时序分析和定量测度,对该地区8市的气候变化脆弱度开展了综合比较评估。第五章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评价。本章以上海作为典型的城市化地区,通过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因子筛选,基于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风暴潮等三种灾害情景的模拟评估方法,对未来20年(2030年)至40年(2050年)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空间暴露性和脆弱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分析。第六章是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对策。本章通过上述实证分析,阐述了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了应对的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可供政府决策参考的具体配套措施。第七章是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对全文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
石晶晶[8](2013)在《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稻飞虱是亚洲国家当前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稻的稳定生产及粮食安全保障,尤其是1991、1997、2005-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飞虱特大发生,其突发性、暴发性及毁灭性的特点给预测预报工作增加了困难。随着卫星传感器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遥感技术逐渐成为获取大尺度虫害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卫星遥感反演获取稻飞虱的生境因子,有利于深入研究稻飞虱发生动态以及暴发规律,以便做出可靠的预测。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采用MODIS、Landsat、GDEM、TRMM等遥感数据对稻飞虱的主要生境因子,如:寄主作物—水稻的空间分布、植被指数、气温、降水等进行反演,并与稻飞虱测报点调查数据相结合探讨生境因子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稻飞虱发生遥感预报模型,对典型年份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ODIS的水稻种植区时空分布监测提出了基于MODIS的水稻田灌水移栽初期识别指数——归一化加权差值水体指数NWDWI,通过对不同地物EVI时间序列分析,得到长三角地区2000-2012年单季稻、早稻和双季晚稻的种植区域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农业统计数据、中等分辨率Landsat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对MODIS提取结果进行面积精度检验和空间匹配分析,结果表明:除2007年和2010年外,年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结果精度均高于85%,县级早稻的提取面积与统计面积决定系数R2年变化范围为0.388-0.678,晚稻的R2年变化范围为0.545-0.742,与统计数据吻合性较高;在像元水平,MODIS分类结果的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为73.70%和77.33%,在3x3滑动窗口水平,MODIS分类精度明显提高,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为96.77%和99.96%。水稻地块破碎度、地形复杂度和云污染是影响水稻提取面积偏低的主要原因。(2)长三角地区全天候气温遥感反演采用MODIS/Terra和MODIS/Aqua的LST与EVI、cos(SZA)、经度、纬度、高程为变量,分别构建了日尺度的最高气温(Tmax)、平均气温(Tavg)和最低气温(Tmin)的估算模型,其中综合利用Terra和Aqua的白天和夜间共四个时相的LST构建的日气温估算模型精度最高,Tavg的RMSE最低(1.424),其次是Tmax(1.605), Tmin的RMSE最高(1.992),且所有模型的RMSE均在3℃以内。将日气温合成旬尺度数据,并采用反距离加权平方法(IDS)对旬平均气温中因云覆盖而缺失的数据进行空间插补,得到研究区内空间分辨率为1km的全天候的旬合成气温分布图。经检验,旬平均气温的RMSE<2℃, MAE<1.4℃,旬平均最高气温的RMSE<2.5℃, MAE<0.18℃,旬平均最低气温RMSE<2.54℃,MAE<2.0℃,且位于农田区的气象站点的估算气温的RMSE均控制在2℃以内。(3) TRMM降水数据精度检验采用1998-2010年间的TRMM3B423h降水数据分别合成日、月尺度的降水量数据,对长三角地区TRMM降水数据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发现:TRMM日降水量在雨季的精度高于全年和干季;在气候区尺度,TRMM日降水量的精度高于单独站点,日均降水量MAE低于3mm/day. TRMM月降水量与台站观测值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高于0.8。通过对不同降水等级的识别能力比较发现:TRMM日降水数据用于对站点的不同等级降水的预报欠佳,但是用于预报降水是否发生时精度较高,尤其是在雨季准确率可以达到60%以上。在气候区尺度,全年和雨季的降水发生预报精度达到85%以上。(4)稻飞虱生境综合监测及预警首先,提出了0.40-0.60为稻飞虱发生的适宜EVI,0.45-0.55是稻飞虱暴发的最适宜EVI,EVI=0.4时需要加强对稻飞虱的田间调查以及防治工作。其次,以2000-2009年遥感反演的生境因子(EVI、旬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日数和累积降水量)为变量,采用多元统计法首次建立了7月上旬至9月下旬的逐旬虫量遥感预报模型,各模型均通过了0.001水平显着性检验,并以2010年的田间调查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7月和8月的预报等级基本一致的比例达到100%,9月的预报结果一致和基本一致的比例分别为36.36%和54.55%,预报等级与实际发生等级相差2级以内的比例为100%,本模型可提前十天进行预报。最后,通过研究NDVI对稻飞虱发生虫量的响应特征,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变化特征分别绘制了2005-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长三角地区水稻田受稻飞虱危害等级动态分布图。
刘阳[9](2012)在《秦岭南北极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干旱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秦岭作为我国南北地区的分界线,其两侧的气候存在明显差异,而农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因此研究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的极端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防旱减灾,降低和适应极端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干旱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秦岭南北各市1961-201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各市农作物产量等资料,借助Excel、DPS、ARCGIS等软件对气象及农业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秦岭南北农业状况;秦岭南北降水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地表湿润指数,分析秦岭南北极端干旱年、年代、季节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农作物生长期降水量的变化以及农作物生长期极端干旱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产量分离,得出极端干旱对农作物生长期的灾损率。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近50a,关中地区小麦和陕南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均呈波动下降。而关中地区小麦单产以每年300.6kg/hm2的速率上升,陕南水稻单产每年以258.4kg/hm2的速率上升。由于不同种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关中小麦和陕南水稻总产均上升,农作物生产总量比较稳定,波动较小,呈持续上升状态。秦岭南北年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陕南地区下降幅度比关中地区略大,两地的变化较为同步。秦岭南北春、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冬季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关中地区的降水量突变发生在1985年,而陕南地区的降水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秦岭南北降水量分布不均,南高北低,沿纬向分布。四季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呈现春夏秋三季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呈明显的纬向分布,冬季降水量为东南高西北低,呈经向分布。秦岭南北年极端干旱频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化情况较同步,且陕南地区年极端干旱的上升幅度相对关中地区略大。秦岭南北极端干旱呈现北多南少,年极端干旱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从中心向四周减少趋势。关中、陕南地区极端干旱平均各年代存在很大差异。各市的不同年代极端干旱发生频数在20世纪90年代均为极端干旱年代,21世纪前10年也是极端干旱发生较多的时段。秦岭南北各季极端干旱频数变化各有不同,春、秋、冬季秦岭南北极端干旱频数均增长趋势,但夏季关中极端干旱频数减少,陕南仍为增加。关中地区年极端干旱频数变化平稳,不存在突变点;陕南地区年极端干旱在1979年前后极端干旱频数发生了由多向少的转变,1993年前后发生了由少向多的突变。在周期分析中,关中地区年极端干旱频数存在25a和8a周期变化,陕南地区年极端干旱频数存在25a和10a周期变化。农作物生长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关中地区小麦49a生长期极端干旱发生频数逐年代递增,陕南地区水稻生长期极端干旱频数呈现高-低-高的U型变化。关中地区小麦趋势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小麦的实际产量与灾损率呈负相关。关中地区各市趋势均呈上升趋势,且关中各市大部分在1980年灾损率最大,并在1980年前灾损率波动幅度大。关中地区49a小麦生长期受极端干旱影响导致小麦10a减产。关中地区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小麦生长期受极端干旱影响较多,尤其是21世纪10年代。陕南地区的水稻趋势产量呈总体上升趋势,陕南水稻的实际产量与灾损率呈负相关。陕南各市水稻的趋势产量均呈上升趋势。陕南地区水稻50a生长期典型极端干旱年份有14a,其中7a因受极端干旱影响减产。各市水稻生长期受极端干旱影响程度不同。
赵振江[10](2012)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自然灾害研究新方法,是从社会角度看自然灾害。通过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自然灾害背景,认识社会易损性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过程,来揭示自然灾害潜在带来的损失——社会易损性。“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评价的目标是从社会承灾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遭到破坏之后的恢复能力。构建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社会易损性程度存在的差异。在理论研究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国际灾害研究组织对灾害易损性研究的重要成就和研究进展;阐述了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失衡角度分析了社会的易损性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失衡是导致自然灾害暴发、使自然灾害破坏力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中,基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建立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构分为三个目标层。其中包括,人口易损性、社会结构易损性和社会文化易损性。在状态层中主要有弱势群体指数、人口压力指数、易害职业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社会资本指数、社会组织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社会安全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灾害文化指数构成。并分析了有些指标会增加社会的易损性,一些指标会减小社会的易损程度。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中,选择多要素、多指标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度的叠加运算。在要素指标筛选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区间估计方法,从构建的32个指标中,选取24个相对重要的指标作为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在易损性指标权重设置中,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相关指标的权重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各社会易损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多要素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计算,将原始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化处理,并对相应的权重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区域社会易损度值。在易损度等级划分中,采用ARCGIS自然分割法将社会的易损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对相应地区进行图形表示,显示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空间格局”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易损性,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社会易损性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分区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稍大,东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相对较小。从总体水平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中度易损性地区。在地域空间上,社会易损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矿业城市集中区域;北方农牧交错带;三江平原地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山东半岛南部丘陵区;黄土高原区;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盆地区;西部少数民族积聚区。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采矿业从业人员等是重要的易损人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灾害社会易损性有较高的耦合关系,社会经济越发达则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就越低;社会的受教育水平、社会人口对灾害的感知程度等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另外,人口密度、少数民族比重、对外的开放程度以及自然灾害背景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的重要方面。
二、嘉兴市“1999.6”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及环流的特殊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兴市“1999.6”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及环流的特殊性(论文提纲范文)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下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意义、目的与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国外研究综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论 |
2.1 乡村振兴战略 |
2.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 |
2.1.2 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措施 |
2.2 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论 |
2.2.1 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科学 |
2.2.2 文化地理学 |
2.2.3 历史流域学 |
2.2.4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 |
2.2.5 传统村落有机更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村落现状分析与研究 |
3.1 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
3.2 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
3.2.1 传承性与活态性 |
3.2.2 血缘性与集体性 |
3.2.3 地域性与扩布性 |
3.2.4 稳定性(封闭性)与变异性 |
3.2.5 服务性与规范性 |
3.3 传统村落构成要素 |
3.3.1 物质要素 |
3.3.2 非物质要素 |
3.4 传统村落地域分布与类型划分 |
3.4.1 传统村落地域分布 |
3.4.2 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
3.5 传统村落现状问题 |
3.5.1 保护与更新的局限性 |
3.5.2 乡土文化没落与断代 |
3.5.3 经济衰落与不当开发 |
3.5.4 生活凋敝与活力丧失 |
3.5.5 政策制度亟待完善 |
3.5.6 保护与更新管理困难 |
3.5.7 价值认识与文化自觉欠缺 |
3.5.8 空间过度保护与无序更新 |
3.5.9 公共基建落地困难 |
3.5.10 相关专业人才稀缺 |
3.5.11 原住民边缘化 |
3.6 基于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的解决之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析与研究 |
4.1 钱塘江流域 |
4.1.1 钱塘江概况 |
4.1.2 钱塘江流域概况 |
4.2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 |
4.2.1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地域分布 |
4.2.2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及特征 |
4.3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社会文化因素 |
4.3.3 经济技术因素 |
4.3.4 政治政策因素 |
4.4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划分 |
4.4.1 传统村落物质空间 |
4.4.2 传统村落精神空间 |
4.4.3 传统村落社会空间 |
4.5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价值 |
4.5.1 文化价值 |
4.5.2 经济价值 |
4.5.3 时代价值 |
4.5.4 自然生态价值 |
4.6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现状问题 |
4.6.1 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村落空间的矛盾 |
4.6.2 空心化导致的村落空间衰败 |
4.6.3 村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4.6.4 村落空间统筹规划缺乏 |
4.6.5 冻结式保护扼杀村落空间活态 |
4.6.6 村落空间开发性破坏 |
4.6.7 村落空间保护意识缺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策略及措施 |
5.1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 |
5.2 流域文化贯通影响 |
5.3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目标与原则 |
5.3.1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目标 |
5.3.2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原则 |
5.4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理念 |
5.4.1 活态保护与有机更新 |
5.4.2 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共生 |
5.4.3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存 |
5.4.4 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与现代发展融合 |
5.4.5 特色农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助力 |
5.4.6 村落空间更新与乡村旅游并重 |
5.4.7 传统营造哲学继承和转化 |
5.4.8 传统村落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换 |
5.5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策略 |
5.5.1 因地制宜、整体三分 |
5.5.2 求同存异、花开各色 |
5.5.3 多方协同、互补互促 |
5.5.4 以经带人、以人活村 |
5.5.5 人境共生、物精共存 |
5.5.6 随时而新、因能而变 |
5.5.7 意识重塑、爱家兴村 |
5.6 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措施 |
5.6.1 物质空间 |
5.6.2 精神空间 |
5.6.3 社会空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意义 |
1.2 大气边界层风场的特性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风场观测数据 |
2.2 低空急流与海陆风辨识方法 |
2.3 数值模拟工具 |
第三章 杭州湾边界层风场特征的观测分析 |
3.1 地面风场统计态特征 |
3.2 边界层风廓线特征 |
3.3 低空急流特征 |
3.4 海陆风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界层风场对大气污染物输送影响的个例模拟研究 |
4.1 个例选取和模式设置 |
4.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兼谈对古代天人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
第一章 天象观念与宋代天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念 |
第二节 先天易学影响下宋代的宇宙形态设计 |
第三节 以《易》观象的宋代天赋 |
第四节 奇思深蕴的宋代天体赋 |
第五节 汪莘《月赋》《后月赋》中的天地结构图 |
小结 |
第二章 天人感应学说与宋代气象赋 |
第一节 天人感应学说在宋代的波折与发展 |
第二节 宋代的祥瑞灾异赋 |
第三节 宋代气象赋中的时空探索 |
第四节 崔敦礼《大暑赋》中的治平境界 |
小结 |
第三章 时间观念与宋代岁时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 |
第二节 天人之学中的宋代时间理论 |
第三节 宋代季节赋中的时间 |
第四节 古代“月令”与宋代的节令赋 |
第五节 欧阳修易学与《秋声赋》的天人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宋代律历学和律历赋 |
第一节 律历的文化地位与宋代律历学 |
第二节 宋代律历赋的学术内涵与文化观念 |
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理学、心学赋 |
第一节 刘子翚《溽暑赋》与先天卦气说 |
第二节 朱熹《感春赋》与朱熹易着的写就 |
第三节 从心学到《月赋》 |
第六章 宋代天象岁时赋的哲学批判及人生思考 |
第一节 周紫芝《造雹赋》、王柏《喜雨赋》的文化与政治批判 |
第二节 晁公遡、李曾伯及郑思肖等人赋中的社会与历史批判 |
第三节 天象岁时赋中的人生思考及人生智慧 |
第四节 宋代天象岁时赋的美学特征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影响不断加剧 |
1.1.2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 |
1.1.3 转型发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
1.2 研究目标 |
1.2.1 探索脆弱性理论在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1.2.2 构建社会经济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综合分析框架及模型 |
1.2.3 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空间脆弱性的分布 |
1.2.4 为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全球气候变化 |
1.4.2 脆弱性 |
1.4.3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 |
1.5 研究设计和框架体系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创新 |
1.6.2 回归地理学传统视角的创新 |
1.6.3 对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理论探索 |
1.6.4 从时空尺度对河口海岸典型地区影响的实证探索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及评价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经济学理论 |
2.1.2 地理学理论 |
2.1.3 灾害学理论 |
2.1.4 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
2.2.1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文献 |
2.2.2 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相关文献 |
2.2.3 相关文献总结和评述 |
2.3 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 |
2.3.1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机理 |
2.3.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3 气候变化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 |
2.4 气候变化影响评价模型理论及其构建 |
2.4.1 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概念模型的理论发展 |
2.4.2 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概念模型 |
第三章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发展与协调度评价 |
3.1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现状与评述 |
3.1.1 经济系统发展概况 |
3.1.2 社会系统发展概况 |
3.1.3 环境系统概况 |
3.2 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评价 |
3.2.1 评价流程及方法选择 |
3.2.2 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3 数据来源及相对隶属度 |
3.2.4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时序分析 |
3.2.5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区域比较 |
3.3 全球气候变化因素与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
4.1 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的气候变化现状与趋势 |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4.2.3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脆弱性影响的时序分析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2 指标权重计算 |
4.3.3 上海复合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计算与分析 |
4.3.4 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评价 |
5.1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因子筛选 |
5.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空间评价的方法 |
5.2.1 气候变化风险:灾害情景模拟评估 |
5.2.2 影响评价:脆弱性评估 |
5.2.3 社会经济情景预估 |
5.3 上海未来灾害情景模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结果 |
5.3.1 灾害危险性情景模拟 |
5.3.2 人口预测结果 |
5.3.3 经济密度预测结果 |
5.4 上海气候变化影响的暴露性空间分析 |
5.4.1 人口暴露性分析 |
5.4.2 经济暴露性分析 |
5.5 上海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空间评价 |
5.5.1 人口脆弱性分析 |
5.5.2 经济脆弱性分析 |
5.5.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5.4 气候变化脆弱性空间综合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对策 |
6.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基本原则 |
6.2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
6.2.1 产业经济领域 |
6.2.2 城市发展领域 |
6.2.3 防灾减灾领域 |
6.2.4 城市合作领域 |
6.3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配套措施 |
6.3.1 加强顶层设计,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
6.3.2 完善异常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减少城市与区域灾害损失 |
6.3.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技术水平 |
6.3.4 加大资金投入,多途径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投入 |
6.3.5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及行动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
后记 |
(8)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稻飞虱生物习性概述 |
1.2.1 稻飞虱种类和分布 |
1.2.2 稻飞虱生活史和世代划分 |
1.2.3 稻飞虱为害方式及程度 |
1.2.4 我国稻飞虱的迁入路径 |
1.2.5 稻飞虱生境因子 |
1.3 国内外稻飞虱发生研究进展 |
1.3.1 稻飞虱发生气象预报 |
1.3.2 稻飞虱空间分析研究 |
1.3.3 稻飞虱发生及危害遥感监测 |
1.4 稻飞虱预报及监测面临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数据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采用数据 |
2.2.1 地面高光谱数据 |
2.2.2 卫星影像数据 |
2.2.3 非遥感数据 |
2.3 卫星影像预处理 |
2.3.1 辐射校正 |
2.3.2 图像镶嵌及投影转换 |
2.4 模型评价指标 |
3 基于MODIS的水稻种植区时空分布监测 |
3.1 引言 |
3.2 基于MODIS的水稻种植区提取算法 |
3.2.1 大田水稻移栽期光谱特征 |
3.2.2 基于ETM+影像的水稻移栽期特征提取 |
3.2.3 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水稻移栽期识别 |
3.2.4 时间序列光谱指数重构 |
3.2.5 水稻种植区提取算法 |
3.3 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区时空分布 |
3.4 水稻种植区提取结果精度验证 |
3.4.1 面积精度验证 |
3.4.2 空间匹配分析 |
3.5 MODIS提取结果误差分析 |
3.5.1 地形因子的影响 |
3.5.2 移栽期云量影响 |
3.6 小结 |
4 长三角地区全天候气温遥感反演 |
4.1 引言 |
4.1.1 气象数据推算法 |
4.1.2 热红外遥感反演法 |
4.2 EVI时间序列去噪及重构 |
4.2.1 E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 |
4.2.2 重构结果比较 |
4.3 基于MODIS Terra/Aqua的气温反演 |
4.3.1 日气温估算模型 |
4.3.2 旬气温合成法 |
4.4 长三角地区气温时空分布 |
4.5 小结 |
5 TRMM降水数据精度检验 |
5.1 引言 |
5.2 TRMM数据的日降水量精度评估 |
5.2.1 基于站点的验证 |
5.2.2 基于气候区的验证 |
5.3 TRMM数据对降水事件预报能力检验 |
5.3.1 基于站点的验证 |
5.3.2 基于气候区的检验 |
5.4 TRMM月降水检验及空间分布 |
5.4.1 月降水检验 |
5.4.2 月降水量时空分布 |
5.5 小结 |
6 稻飞虱生境综合监测及预警 |
6.1 生境因子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
6.1.1 EVI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
6.1.2 气温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
6.1.3 降水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
6.2 稻飞虱发生遥感预报模型 |
6.2.1 生境因子膨化处理 |
6.2.2 模型建立 |
6.2.3 模型验证 |
6.3 稻飞虱危害高光谱遥感监测 |
6.3.1 稻飞虱危害水稻光谱特征分析 |
6.3.2 稻飞虱高光谱遥感识别 |
6.4 稻飞虱危害遥感信息提取 |
6.4.1 NDVI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
6.4.2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稻飞虱危害信息提取 |
6.5 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秦岭南北极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自然地理 |
1.3.2 社会经济 |
1.3.3 农业生产气候状况 |
1.3.4 农业气候灾害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秦岭南北农业状况 |
2.1 农作物分布情况 |
2.2 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情况 |
2.2.1 关中小麦、陕南水稻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
2.2.2 关中小麦、陕南水稻总产变化趋势 |
2.2.3 关中小麦、陕南水稻单产变化趋势 |
2.2.4 农作物总产量变化 |
2.3 小结 |
第3章 秦岭南北降水变化特征 |
3.1 降水时间变化 |
3.1.1 降水年际变化 |
3.1.2 降水年代变化 |
3.1.3 降水季节变化 |
3.2 降水空间分布 |
3.2.1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
3.2.2 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
3.3 降水突变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秦岭南北极端干旱 |
4.1 极端干旱指标确定 |
4.2 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 |
4.3 极端干旱事件频数时间变化规律 |
4.3.1 年极端干旱事件频数变化 |
4.3.2 年代极端干旱频数变化 |
4.3.3 季节极端干旱频数变化 |
4.4 极端干旱事件频数空间分布 |
4.4.1 年极端干旱频数空间分布 |
4.4.2 各年代极端干旱频数空间分布 |
4.5 突变检验 |
4.6 极端干旱周期 |
4.7 小结 |
第5章 秦岭南北极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
5.1 农作物极端干旱年份及灾损率的确定 |
5.2 农作物生长期降水量变化 |
5.2.1 降水对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
5.2.2 小麦生长期降水量变化 |
5.2.3 水稻生长期降水量变化 |
5.3 农作物生长期的极端干旱 |
5.3.1 小麦生长期的极端干旱 |
5.3.2 水稻生长期的极端干旱 |
5.4 秦岭以北极端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4.1 冬小麦趋势产量与灾损率 |
5.4.2 极端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5 秦岭以南极端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5.1 水稻趋势产量与灾损率 |
5.5.2 极端干旱对水稻造成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方面的研究 |
1.2.2 我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进展 |
1.2.3 我国关于自然灾害区划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框架 |
2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 |
2.2 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 |
2.2.1 人地关系演进与自然灾害 |
2.2.2 从当代人地关系看自然灾害 |
2.3 易损性 |
2.4 社会易损性 |
2.5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内容及影响因素 |
2.5.1 社会人口构成 |
2.5.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 |
2.5.3 社会灾害文化 |
3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
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流程 |
3.2 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标与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指标解释 |
3.3 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
3.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 |
3.3.2 灰色系统分析法选取指标 |
3.3.3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
3.3.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
4 中国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
4.1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
4.1.1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强度大、频率高、损失严重 |
4.1.2 中国自然灾害灾害链、灾害群多发 |
4.2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 |
4.2.1 地质地貌环境成灾因子 |
4.2.2 气象气候环境成灾因子 |
4.2.3 水文环境成灾因子 |
4.3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背景 |
4.3.1 人口驱动因子 |
4.3.2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子 |
4.3.3 灾害文化驱动因子 |
5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数据基础与处理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
5.5 社会易损度的等级划分 |
6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 |
6.1 社会人口易损性空间格局 |
6.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易损性空间格局 |
6.3 社会文化易损性空间格局 |
6.4 社会综合易损性空间格局 |
7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1 东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1.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7.2 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2.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
7.3 西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3.1 典型区域分析——以云南为例 |
7.3.2 典型区域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7.4 结果分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1990--2010 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构成值 |
附录 B: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建立原始数据 |
附录 C: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 D: 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E: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嘉兴市“1999.6”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及环流的特殊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梅雨季亚洲阻塞高压活动统计特征[J]. 孙晓晴,金荣花,肖天贵,杨宁,魏薇. 气象学报, 2020(04)
- [2]江淮梅雨季节亚洲阻塞高压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分析[D]. 孙晓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4]乡村振兴战略下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 张明晓.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5]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D]. 施文昱. 南京大学, 2019(07)
- [6]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D]. 于雯霞. 山东大学, 2014(04)
- [7]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D]. 刘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8]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D]. 石晶晶. 浙江大学, 2013(01)
- [9]秦岭南北极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D]. 刘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10]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D]. 赵振江.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