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斯文,姚陈,王劲松,胡作军,王冕,李梓伦,宁俊杰,秦原森,石毅,崔进,王深明,常光其[1](2021)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治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3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28 例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8例,女性40例,年龄(41.78±14.22)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46例)和保守治疗组(82组)。对SMVT患者的病例特点、症状体征、住院诊治情况和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128例SMVT患者中,急性发病者(发病<14 d)98例,急性患者中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46 比 59/82,χ2=1.734,P=0.100)。有症状患者125例;其中手术治疗组中恶心(54.35% 比 29.27%,χ2=7.845,P=0.005)、呕吐(52.17% 比 28.05%,χ2=7.381,P=0.007)、腹胀(54.35% 比 32.93%,χ2=5.606,P=0.018)、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9.13% 比 17.07%,χ2=7.647,P=0.006)、反跳痛(78.26% 比 35.37%,χ2=21.690,P<0.001)、腹肌紧张(67.39% 比 21.95%,χ2=25.750,P<0.001)、移动性浊音(32.61% 比 9.76%,χ2=10.440,P=0.001)以及呼吸急促(13.04% 比 2.44%,P=0.017)、心率增快(45.65% 比 12.20%,χ2=17.970,P<0.001)、血压降低(18.70% 比 1.22%,P=0.036)比率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手术治疗组中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比例较高(15 比 0,P<0.05)。118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组全部接受抗凝治疗。43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46例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急诊手术占91.30%(42/46),手术方式主要为剖腹探查及坏死肠段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感染(6.52%,3/46)、切口感染(6.52%,3/46)。7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6±27.91)个月。随访期内肠梗阻10例,肠缺血5例,消化道出血4例及短肠综合征6例。非SMVT相关死亡5例,均为保守治疗患者。结论 SMVT如出现高度怀疑肠坏死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或行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性液体,应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肠管或挽救缺血肠道。早期抗凝治疗对于缓解病情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王少霞,王志霞,赵天云,杨婧铭[2](2020)在《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人行近远端小肠造瘘术后间断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总结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人行近远端小肠造瘘术后间断给予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强调术中经鼻腔给予留置鼻肠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输注,通过改良两件式造口袋,回收小肠造口近端消化液,造口远端通过留置尿管再进行回输。采用Caprini评分量表及血栓弹力图检测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密切观察造口血液循环,切口无出血及渗血。同时配合外科基础治疗和造口护理。经过14 d个性化和系统化的专业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出院。
张文明,丰帆,张洪伟[3](2020)在《顺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一例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孕产妇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主要是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后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栓形成伴肠坏死极为罕见。该文报道了1例顺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的诊治过程;同时回顾了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几个方面对这一疾病的诊治进行了讨论。
田科科[4](2020)在《中青年和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比较和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患有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中青年和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IC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不同年龄段I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1.以我院确诊为IC的1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以60岁为界分为中青年组(68例)和老年组(121例,含60岁),收集完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IC患者的临床特点。2.将选取的189例(中青年组68例,老年组121例)IC患者作为病例组,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的另外189例(68例<60岁,121例全于60岁)同时期于我科行全结肠镜检查正常且既往、现今无肠道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既往病史、手术史及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年龄段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探究中青年组IC和老年组I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青年和老年组患者均以女性居多,临床表现均以腹痛、便血为主,其次为恶心、呕吐和腹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青年组合并腹部手术史的比例高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青年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合并腹主动脉、髂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病变的比例显着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患者在腹部CT检查结果方面均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水肿和脂肪间隙模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部位方面两组IC患者均好发于左半结肠,镜下表现主要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部分患者出现渗血、白苔、肠腔狭窄、血管纹理不清或消失等,其中老年组血管纹理不清或消失的比例显着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效果良好,住院期间仅1例老年组患者死亡,余均好转出院。2.单因素分析显示:中青年组IC患者在女性比例、合并腹部手术史方面明显多于中青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C患者在女性比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服用CCB类降压药、腹部手术史方面明显多于老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腹部手术史是中青年IC发病的危险因素;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腹部手术史是老年I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IC患者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临床表现均以腹痛、便血为主。2.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腹部大血管病变及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提示血管病变和灌注不足在老年IC患者中的比例更高。3.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IC,两组IC患者均好发于左半结肠,镜下表现无明显差异,均主要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一过型表现,且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均良好。4.女性、腹部手术史是中青年IC发病的危险因素;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腹部手术史是老年IC发病的危险因素。
张凯[5](2020)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外分支内的血栓形成。PVT在正常人中的发生率较低,而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概率明显升高。大多数PVT患者进展缓慢,无临床症状。然而,一些患者尤其是急性PVT患者,腹痛等腹部体征出现的概率较高,慢性PVT多在已发生的肝脏疾病基础上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加重。急性PVT患者往往起病急、症状重,慢性PVT患者临床症状相对缓慢,而一旦发现已出现临床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若发展并累及到肠系膜静脉,有导致肠缺血甚或出现危及生命的肠坏死的可能。门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也使其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复杂,随介入微创技术和专用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年TIPS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门静脉高压治疗也引起临床很大兴趣,已被认为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安全且有效方法。但门静脉血栓有范围和程度的差异,这些不同血栓范围、不同血栓程度和不同血栓类型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转归和TIPS治疗效果,目前尚有不同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为此,本论文就以上问题分为两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回顾分析303例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行TIPS的疗效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回顾复习肝硬化并PVT为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而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分析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患者不同的TIPS操作方案;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对TIPS术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特别是有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史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第一部分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303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IPS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PVT184例(急性PVT患者24例,慢性PVT患者160例),无PVT组119例。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对PVT组(184例)与无PVT组(119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疗效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急性PVT组(24例)与慢性PVT组(160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临床疗效。结果1.肝硬化合并PVT组患者较非血栓组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更高(χ2=20.514,P<0.001),有出血史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χ2=7.587,P=0.006),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2.543,P=0.01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957,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急性腹痛发生率较非PVT组更高,但并无显着性差异(χ2=2.771,P=0.096)。两组间基线腹胀病人所占比例及基线肝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2.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与肝硬化合并慢性PVT组,急性PVT组基线Child-Pugh 评分更高(t=2.615,P=0.010)、基线 Child-Pugh 分级更高(χ2=7.072,P=0.021)、基线腹痛发生率更高(χ2=27.727,P<0.001)、基线腹胀发生率更高(X2=6.660,P=0.010)、基线腹水程度更重(χ2=12.930,P=0.005)、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4.327,P<0.00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426,P=0.001),但基线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所占比例较低(X2=15.777,P<0.001)。3.PVT组随访29.4±25.9个月,非PVT组随访22.8 ±21.4个月,虽然两组间随访时间存在差异,但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患者相较于不合并PVT的患者在施行TIPS后具有更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χ2=9.498,P=0.002)。且两组间在TIPS成功率、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4.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随访25.7±24.7个月,慢性PVT组随访29.9±26.1个月,两组患者在TIPS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在有限的随访期内两组间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结论(1)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加重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等失代偿事件的发生,加重肠道血流循环障碍如腹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是肝硬化合并急性PVT,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更高,腹痛等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更高。(2)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行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无PVT者相对较高,但手术成功率并无明显差别,基于有限的随访资料PVT的存在不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临床分型和不同血栓程度对TIPS的技术要求,探索肝硬化合并PVT不同临床分型的个体化TIPS操作方案;进而观察肝硬化合并PVT分型和程度对TIPS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肝硬化伴PVT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其中急性PVT 16例,慢性PVT 149例。本研究在既往PVT分型的基础上,结合TIPS操作技术要求及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要素,提出了 PVT的新的分型:(1)Ⅰ型,无门静脉主干阻塞,仅有门静脉分支或属支阻塞(肝内分支包括门静脉左支或右支;肝外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2)Ⅱ型,仅有门静脉主干阻塞,未累及肝内门静脉分支;(3)Ⅲ型,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右支阻塞(Ⅲa)或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左支阻塞(Ⅲb);(4)Ⅳ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b);(5)Ⅴ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b)。根据PVT分型的不同,选择不同TIPS治疗方案:Ⅰ型,首选常规TIPS途径多可门静脉穿刺成功;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选择经皮经肝辅助TIPS途径。Ⅱ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联合经皮经肝途径;门静脉肝内分支纤细经皮经肝途径仍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时可考虑联合经皮经脾途径。Ⅲ型,常规TIPS操作困难时,可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左支穿刺辅助(Ⅲa)或经皮经肝门静脉右支穿刺辅助(Ⅲb);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者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Ⅳ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时推荐联合经皮经肝途径;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Ⅴ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行经皮经肝辅助途径;若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在血栓为新鲜疏松血栓的情况下,可试行经皮经脾途径辅以取栓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分别观察临床分期、血栓程度等对肝硬化合并PVT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归纳出可以指导TIPS个体化操作的新的PVT临床分型,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和预后特点。结果1.共复习肝硬化PVT合并消化道出血行TIPS治疗165例,根据血栓的范围和程度,其中Ⅰ型20例,TIPS成功18例,14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4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Ⅱ型32例,TIPS成功29例,18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7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4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Ⅲ型42例,TIPS成功42例,27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5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IV型27例,TIPS成功25例,11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1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3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Ⅴ型44例,TIPS成功35例,13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20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2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五组间TIPS操作成功率(χ2=10.49,P=0.0313)、门静脉穿刺途径(χ2=19.377,P=0.013)、经皮经肝或经皮经脾穿刺病例所占比例(χ2=11.559,P=0.021)均有显着性差异,从Ⅰ型至Ⅴ型,五组患者操作难度逐渐增加,操作成功率呈下降趋势,非常规TIPS途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2.五种类型患者在实施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获得显着性下降。Ⅰ型基线PVP 30.1±6.2mmHg,术后 PVP 18.2±3.6mmHg(t=9.771,P<0.001);Ⅱ 型基线PVP 28.5±6.0mmHg,术后 PVP 18.9±5.8mmHg(t=12.818,P<0.001);Ⅲ 型基线 PVP 26.2±7.0mmHg,术后 PVP 17.0±5.7 mmHg(t=10.491,P<0.001);Ⅳ型基线 PVP 29.1 ± 5.8mmHg,术后 PVP 19.7 ± 5.0 mmHg(t=9.4,P<0.001);Ⅴ型基线 PVP 28.2±5.9mmHg,术后 PVP 15.5±6.7mmHg(t=10.305,P<0.001)。五种类型患者在PVP下降绝对值(F=2.449,P=0.050)、PVP下降百分比(F=2.449,P=0.050)均有显着性差异,且V型患者的PVT下降绝对值及下降百分比均为最高。3.在实施TIPS成功后,各分型患者间生存率(χ2=1.610,P=0.807)、再出血率(χ2=2.778,P=0.596)、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χ2=1.470,P=0.832)、支架狭窄率(χ2=5.274,P=0.260)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根据所需TIPS操作方案不同,本研究将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分为五种临床分型,并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TIPS操作方式,从Ⅰ型至Ⅴ型,TIPS操作难度逐渐增加,Ⅴ型(弥漫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成功率最低。(2)五种临床类型患者术后生存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狭窄率等疗效指标无显着性差异,但五种临床类型患者在成功实施TIPS后均可实现门静脉压力的显着下降,尤其是门静脉阻塞范围及程度最重的V型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幅度最大。(3)根据本研究的临床分型,肝硬化合并PVT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可以实现TIPS操作的个体化选择,并达到患者较高的TIPS成功率,即便在成功率相对较低的V型患者,与其他临床类型患者相比在成功实施TIPS后仍能同等获益。
张鹏,李元新,吴巍巍,赵克强,王峰,赵宏伟,张骞[6](2019)在《急性肠系膜缺血23例诊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7-01—2018-12期间经急诊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诊治的AMI患者共23例,按缺血原因分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EAMI)+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TAMI)组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VAMI)组。总结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既往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0 d病死率等资料。使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AMI+TAMI组12例,男5例,女7例;6例≥60岁;症状居前3位的是腹痛(100.00%)、腹胀(75.00%)、恶心(58.33%);腹膜炎9例,发热4例,白细胞升高6例,D二聚体升高10例。VAMI组11例,男6例,女5例;6例≥60岁;症状居前3位的是腹痛(100.00%)、腹胀(81.82%)、恶心(54.55%);腹膜炎3例,发热2例,白细胞升高4例,D二聚体全部升高。两组病例均经CTA或CTV检查发现肠系膜动脉或静脉血栓或栓塞。两组各有3例肠坏死。5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分别采用血管腔内手术或联合手术治疗,术后30 d无一例死亡。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病例在腹膜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AMI早期无特异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但随着医师对AMI认识的提高,多学科MDT的紧密合作,早期的手术干预避免广泛的肠管切除及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其疗效将越来越好。
王浩,金亚军,张丹,王晓涛,陈俊卯,陈建立[7](2019)在《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观察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就诊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抗凝组43例和静脉溶栓组41例,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消化液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抗凝组予低分子肝素5000~75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静脉溶栓组在肠系膜血管造影后经导管注射尿激酶80万U,第2日改为尿激酶30万U/次、每日两次静脉注射,疗程1周,后改为华法林每日2~5 mg口服,连用4周。比较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及对照组D-二聚体、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小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增大,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升高,且抗凝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或P<0.01)。抗凝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5.61%(P<0.05)。抗凝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早期予抗凝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可降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增加病变段管径,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管海生[8](2019)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CT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闭塞的CT特征表现及其与肠管坏死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SMA闭塞患者的CT图像数据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存活状态,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术后病理有无肠管坏死将患者分为肠管坏死组和无肠管坏死组。归纳各组患者临床和CT特征。将CT影像特征与肠管坏死和患者预后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行相关性分析,并评估各CT征象预测肠管坏死和患者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共4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8.9±10.3岁;其中男性26名(平均年龄:66.5±12.0岁;范围:38-87岁),女性22名(平均年龄:71.7±7.1岁;范围:54-83岁),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证实肠管坏死19例,平均年龄68.7±9.0岁,肠管无坏死29例,平均年龄69.0±1.2岁,二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死亡10例,平均年龄70.1±8.0岁,存活38例,平均年龄68.6±10.9岁,二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特征包括:SMA主干闭塞、SMA分支闭塞、SMA主干+分支闭塞、肠壁强化减低、肠腔扩张、肠壁增厚、肠壁积气、肠壁变薄、肠系膜水肿、腹腔积液、累及结肠和其他脏器梗死等12个CT征象,其中SMA主干+分支闭塞、肠腔扩张、肠壁积气、肠壁变薄、腹腔积液、累及结肠与肠管坏死具有相关性,其预测肠管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61.1%、73.3%、57.9%、75.9%和68.9%、51.7%、62.1%、78.9%、81.8%和68.8%、90%、73.7%、47.4%、96.6%和77.1%、75%、92.3%、78.9%、82.8%和81.2%、60.7%、90%、89.5%、62.1%和72.9%、80%、78.8%、63.2%、89.7%和79.2%。SMA分支闭塞、SMA主干+分支闭塞、肠壁积气、肠壁变薄、腹腔积液、累及结肠与患者死亡具有相关性,其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29.4%、100%、100%、36.8%和50%、40%、66.7%、80%、92.3%和66.7%、70%、92.1%、70%、92.1%和87.5%、40%、92.8%、80%、68.4%和70.8%、35.7%、52.6%、100%、100%和62.5%、53.3%、81.6%、80%、93.9%和81.3%。结论:SMA闭塞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肠管有无坏死及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徐征国[9](2019)在《门脉高压出血风险无创模型的建立及复杂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建立肝硬化失代偿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无创预测模型目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最要的死亡因素就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该病起病隐匿却来势凶猛,目前胃镜是其主要的随访、评估手段,但其属于有创检查、有诱发出血的风险。近20年来,全世界都在探索一种无创预测模型来预测肝硬化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但都结果难以推广,主要原因在于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够理想,临床实践检测时漏诊率较高,尤其是单一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无创预测模型较少,联合预测方式更少见,故本研究旨在建立血清实验室指标联合影像学指标构建无创预测模型,预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两家医疗中心从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时间段,明确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827例,尽可能排除影响结论的混杂因素,共收集到肝硬化失代偿伴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组资料完整者524例,肝硬化代偿期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组34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用logistic逐步回归和加权TOPSIS非线性模型对该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中创新性的对预测方程进行反复验证和200次提炼,最终生成3个曲张静脉风险预测模型,再进一步比较其优劣,以建立稳定、高效的预测模型。加权TOPSIS非线性模型也是通过赋予最优权重得出最佳预测效果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TBIL、PLT、RBC、超声/CT门脉直径、超声/CT脾脏上下径,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素,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初步结果基础上建立了200次提炼后的预测模型P11和P21。P11的ROC曲线面积为0.952(95%CI:0.9380.967)、灵敏度0.895、特异度0.932;P21的ROC曲线面积为0.956(95%CI:0.9420.970),灵敏度0.905、特异度0.938,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21%、90.76%。两模型对预测效果稳定,且ROC曲线下面积无显着差异(P>0.05)。加权TOPSIS非线性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灵敏度分布在60.3%96.2%之间,特异度分布在71.2%%98.8%之间,预测准确率在69.0%95.5%。结论:血清实验室指标联合影像学指标预测通过反复验证和提炼的无创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曲张破裂出血风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进一步完善后可替代有创模型。第二部分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和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的治疗策略研究目的:严重门静脉血栓,在肝硬化患者多见,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肠道坏死等临床表现,在对其发生、发展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极大的争议,通过本研究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了解该类疾病的特征及预后,以便临床推广借鉴。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EE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射频消融术(RFA)是早期食管癌(EEC)成熟的治疗方法。然而,ESD或RFA治疗肝硬化患者EE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是根据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与EEC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一个标准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方法:第一章,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64例,其中合并肝硬化基础者59例,非肝硬化门静脉血栓5例,给予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术、肠系膜动脉插管间接溶栓术、口服华法林溶栓等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对比其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并发症、临床疗效、观察短期疗效(6月)和长期疗效(1-3年)、分析生存预测因子等,得出根据门脉血栓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发病基础、不同堵塞程度时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临床最佳疗效的同时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第二章,本研究纳入了6例合并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EEC患者,通过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或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曲张静脉后,再行ESD或者RFA等方式,术后2个月进行内镜随访,对比其疗效、并发症等,得出该类疾病的可行性治疗流程。结果:第一章,64例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患者,其中合并肝硬化基础共59例,其中44例接收TIPS治疗,37例成功,7例失败,TIPS治疗成功组,门脉高压症侯群缓解,血栓清除率高;TIPS失败组,原症状无改善。另15例严重门静脉血栓患者,12例给予口服华法林治疗6月,均未再通,2例接收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术,1例接受肠系膜动脉插管间接溶栓术,只有1例成功。5例未合并有肝硬化基础患者,均接受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治疗,4例成功,1例失败。第二章,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患者,四个病变位于食管静脉曲张上,两个病变不靠近食管静脉曲张。病灶平均纵向长度为4.3 cm(范围:2-6 cm)。平均手术时间为72.8分钟(范围:34-135分钟),和平均切除标本的纵向长度是45.6毫米(范围:30-90毫米)。1例切缘肿瘤阳性,淋巴血管浸润。全切率和治愈率均为80%(4/5个病灶)。术前接受(EVL)的患者,在行ESD治疗时,出血量明显多于术前接受TIPS的患者,但都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相关事件。术后1例食管狭窄,随访期间未见有肿瘤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肝硬化基础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在血栓慢性期TIPS治疗效果良好,在血栓急性期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插管溶栓效果良好;口服华法林和肠系膜动脉插管间接溶栓治疗亚急性、慢性血栓效果欠佳;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者,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治疗效果理想,无肿瘤进展,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接受。
杨月,姚春慧,唐雪莲,张沁,李波,谭娟,马海鸿,买买提明·马合木提,迪力夏提·依明,吐尔逊阿依·阿布力米提,程凡芝,李文彬[10](2019)在《多排CT对急性及慢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肠系膜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患者的多排CT(multidetector CT,MDCT)表现,探讨MDCT对评价急性及慢性M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47例经临床证实的MVT患者的MDCT表现。测量并计算急性及慢性MVT的MDCT平扫时轴位图像上血栓平均CT值,根据CT值及各CT表现统计分析2组间差异。结果·47例患者中,46例CT表现为肠系膜静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97.87%),34例表现为血栓处血管扩张(72.34%),肠壁增厚30例(63.82%),增强后肠壁分层强化(靶征)9例(19.15%),肠腔扩张11例(23.40%),腹腔积液21例(44.68%),肠系膜水肿25例(53.19%)。急性组MVT血栓平均CT值[(42.88±17.77) HU]大于慢性组[(31.80±6.18) HU](P<0.05);急性组MVT出现血栓处血管扩张、增强后肠壁分层强化征象的比例高于慢性组(P<0.05),2组间其余征象的比例未见差异。结论·MVT患者的MDCT表现具有特征性,测量血栓的CT值、观察血栓处血管扩张及肠壁的分层样强化等征象对评价急慢性MVT有一定价值。
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人行近远端小肠造瘘术后间断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护理 |
2.1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
2.1.1 肠内营养管道建立 |
2.1.2 肠内营养输注的原则及使用方法 |
2.2 消化液的回输 |
2.2.1 消化液回输的条件 |
2.2.2 消化液回输的原则 |
2.2.3 消化液回输的方法 |
2.2.4 消化液回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2.3 管道护理 |
2.4 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 |
2.5 药物的合理应用 |
2.6 心理护理 |
3 小结 |
(3)顺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一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 床 资 料 |
讨 论 |
(4)中青年和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比较和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血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写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五) 附录 |
第二部分 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五) 附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6)急性肠系膜缺血23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分组方法 |
1.3 入选及排除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症状及体征 |
2.2 辅助检查 |
2.3 诊断 |
2.4 治疗 |
2.5 随访 |
3 讨论 |
(7)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对象及分组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测指标及方法 |
1.4.1 D-二聚体: |
1.4.2 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 |
1.4.3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 |
1.4.4 临床疗效[7]: |
1.4.5 安全性: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D-二聚体、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比较 |
2.2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比较 |
2.3 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效果比较 |
2.4 安全性观察 |
3 讨论 |
(8)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CT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T检查方法 |
1.3 CT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病例资料 |
2.2 CT征象与肠壁坏死的相关性分析 |
2.3 CT征象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4 CT征象与预测肠壁坏死及患者死亡的价值 |
3 讨论 |
3.1 SMA闭塞与肠管坏死的相关性 |
3.2 肠管CT征象与肠管坏死的相关性 |
3.3 肠管外CT征象与肠管坏死的相关性 |
3.4 其他脏器受累与肠管坏死的相关性 |
3.5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CT表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门脉高压出血风险无创模型的建立及复杂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建立肝硬化失代偿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无创预测模型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基于logisitc回归统计学方法的预测模型构建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第三章 构建加权TOPISIS模型预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和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的治疗策略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严重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治疗策略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的治疗策略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肝硬化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创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门静脉高压合并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的治疗现状及肝硬化合并食道早癌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论文与奖励 |
致谢 |
(10)多排CT对急性及慢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MDCT检查方法及图像分析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结果 |
2.2 47例MVT的MDCT表现 |
2.3 血栓CT值 |
2.4 急性及慢性组MVT患者的CT征象对照分析 |
3 讨论 |
四、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治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 王斯文,姚陈,王劲松,胡作军,王冕,李梓伦,宁俊杰,秦原森,石毅,崔进,王深明,常光其.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03)
- [2]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人行近远端小肠造瘘术后间断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J]. 王少霞,王志霞,赵天云,杨婧铭. 全科护理, 2020(26)
- [3]顺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一例及文献复习[J]. 张文明,丰帆,张洪伟. 腹部外科, 2020(04)
- [4]中青年和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比较和危险因素分析[D]. 田科科. 苏州大学, 2020(02)
- [5]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D]. 张凯. 山东大学, 2020(12)
- [6]急性肠系膜缺血23例诊治分析[J]. 张鹏,李元新,吴巍巍,赵克强,王峰,赵宏伟,张骞. 临床急诊杂志, 2019(12)
- [7]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J]. 王浩,金亚军,张丹,王晓涛,陈俊卯,陈建立. 临床误诊误治, 2019(10)
- [8]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CT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分析[D]. 管海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门脉高压出血风险无创模型的建立及复杂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研究[D]. 徐征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多排CT对急性及慢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 杨月,姚春慧,唐雪莲,张沁,李波,谭娟,马海鸿,买买提明·马合木提,迪力夏提·依明,吐尔逊阿依·阿布力米提,程凡芝,李文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