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问题论文_陶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礼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礼貌,现代汉语,原则,对策,中美,让人,汉语。

礼貌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陶勇[1](2019)在《解决孩子礼貌问题家长先要有所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让家长觉得孩子没礼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小的时候不懂得跟认识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打招呼,家长在旁边会觉得很难堪;还有一种是,孩子跟别人说话简单粗暴,甚至经常说一些讨人厌的话、做一些讨人厌的事,让人感觉孩子没有家教。不肯叫人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9-06-21)

方泽[2](2018)在《日语教育中的“哑巴日语”问题和对策——以礼貌理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日两国频繁地进行了各领域的交流。我国一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日语专业,特别是最近数年,高校的日语专业规模逐渐地扩大起来了,但不成熟的地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人们为了实现顺畅的交流,认为必须使用敬语。很多日语学习者即使拼命学习日语,特别是按照教科书一样规范的使用敬语,但在异文化交流的情况下,经常会引起误解、导致交流不畅。日语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高校日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哑巴日语"现象为中心,结合BrownandLevinson的礼貌理论,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以及结合实际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印文卉[3](2018)在《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是具有“尊人谦己”的礼貌性质的称呼形式,大都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本论文从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的静态考察入手,勾画人称礼貌式的历时发展脉络,描绘这些表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的基本运用情况。接着,再结合近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的纵向对比结果,归纳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的主要特点:按类划分的词语系统的简化、语用场合复杂性的增强、词汇的时代性突出、词汇的双音节化趋势更明显等。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教材编排不够到位、教师专业水平不一、高中课时紧张等原因,所以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实效很难尽如人意。因此,建议通过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实践方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策略的实施,提升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乐学、易学,能学有所得,能学以致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路崴崴,庞亚青[4](2017)在《汉语礼貌表达与表小量结构研究的要点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礼貌是每种语言都不可缺少的意义表达,古汉语中主要由词汇形式承载,而到了现代汉语时期,一些结构甚至句式更多地承载了表达礼貌的功能,表小量结构即是这些结构中的一类。目前学者们对某些表小量结构研究较充分,但对某些表小量结构未给予足够关注。将表小量结构与汉语礼貌表达相联系的研究较少。我们认为从表小量结构入手研究汉语礼貌问题至少应该解决以下问题。一、现代汉语中的表小量结构体系福井启子(2004)曾做过一项相关调查,她以《永不(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36期)

陈丽[5](2017)在《幼儿礼仪礼貌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指南》要求,指出当前幼儿礼仪礼貌教育存在注重形式,流于表面;注重正面激励,忽视负面激励;缺乏礼仪教育全面观等叁个方面问题,提出从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家园联手内化幼儿礼仪礼貌行为等叁个方面加强幼儿礼仪礼貌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7年12期)

徐越[6](2016)在《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浅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各种关系建立的基础。大学寝室现面临各种学生想申请调换寝室的现象,足以说明大学生还不能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本文将从合作原则的不足以及日常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却遵守礼貌原则来达到说话的艺术,让学生运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巧妙使用礼貌原则,妥善处理大学生寝室的人际交往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培训》期刊2016年02期)

古青[7](2016)在《如何礼貌地拒绝一些不想回答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别人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我就回答俩字:快了。快了是什么时候?就这两年吧。放心吧,一两年后你没结婚也没关系,他们早就忘了你曾经说过什么了。而且他们也根本不关心你什么时候结婚,无非是没话找话随便聊几句而已。同理,其他的问题也是。一个月挣多少钱?就混口饭吃。找到工作没有?正在考虑去哪家呢。没带女朋友回来?她回自己老家了……老一辈人有他们的生长环境,没接受过什(本文来源于《读者(原创版)》期刊2016年03期)

肖定丽[8](2015)在《礼貌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妈妈带我去杨阿姨家做客。不是吹牛哦,你一定从来没见过这么有钱的人家,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糖果、点心、饮料、水果,什么都有,有的装在透明的罐子里,有的盛在高级的高脚盘子里……哎呀,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这时候,我瞧见妈妈朝我使眼色。我懂她的意思。可我的眼睛刚朝别处看了一下,就又转回来了,我想拿一颗糖,看看是哪国的,只是想研究一下。(本文来源于《小星星(低年级版)》期刊2015年09期)

李立群[9](2014)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之外的礼貌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行举止的礼貌得体,是成功交际的第一步。礼貌具有人类性,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礼貌的标准及礼貌的表现形式又具有差异性。要想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成功地进行下去,交际的双方需要有跨文化意识,需要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文化和礼貌标准;需要入乡随俗,主动地认同所在文化环境中的礼貌标准和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12期)

杨欣桐[10](2014)在《文化差异下的礼貌原则——兼论中美交往中的语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因民族、国家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在交际中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学习者必须了解、掌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用语礼貌原则。基于此,从文化差异的视角,讨论分析中美交往中应注意的语用礼貌原则,以期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语用社交能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4年09期)

礼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日两国频繁地进行了各领域的交流。我国一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日语专业,特别是最近数年,高校的日语专业规模逐渐地扩大起来了,但不成熟的地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人们为了实现顺畅的交流,认为必须使用敬语。很多日语学习者即使拼命学习日语,特别是按照教科书一样规范的使用敬语,但在异文化交流的情况下,经常会引起误解、导致交流不畅。日语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高校日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哑巴日语"现象为中心,结合BrownandLevinson的礼貌理论,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以及结合实际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礼貌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陶勇.解决孩子礼貌问题家长先要有所改变[N].中国人口报.2019

[2].方泽.日语教育中的“哑巴日语”问题和对策——以礼貌理论为中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3].印文卉.现代汉语人称礼貌式考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路崴崴,庞亚青.汉语礼貌表达与表小量结构研究的要点问题[J].北方文学.2017

[5].陈丽.幼儿礼仪礼貌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少年.2017

[6].徐越.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浅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J].中国培训.2016

[7].古青.如何礼貌地拒绝一些不想回答的问题?[J].读者(原创版).2016

[8].肖定丽.礼貌问题[J].小星星(低年级版).2015

[9].李立群.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之外的礼貌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0].杨欣桐.文化差异下的礼貌原则——兼论中美交往中的语用问题[J].林区教学.2014

论文知识图

我们得出结论:男生和女生出于礼貌问可见,5~6岁幼儿以互惠的方式解决同伴...表1零售业服务质量评价RSQS模型变量及解...SFI的运行流程图研究模型吸引力等【9]书馆、出版社及刊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标签:;  ;  ;  ;  ;  ;  ;  

礼貌问题论文_陶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