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蚜机制论文_牛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蚜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蚜虫,基因,挥发性,苜蓿,菊花,机制,棉蚜。

抗蚜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牛良[1](2019)在《寿星桃抗蚜性鉴定及分子机制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是原产我国的世界性重要落叶果树,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长达3000年以上。桃绿蚜(Myzus persicae Sülzer),即桃蚜,以桃树为越冬寄主,是春季为害桃树生长的最主要害虫之一,每年至少需要3次以上的针对性农药防控,增加了农资和劳动力等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和生态危害。抗性品种的培育是防控相关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抗性资源发掘与抗性机理研究是育种工作的基础。目前已鉴定的抗蚜桃种质资源有多份。法国农科院从资源圃中鉴定获得了Rubira、Weeping Flower Peach、P1908等抗性资源,并对抗性的遗传、基因定位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也从资源圃鉴定筛选出了寿星桃、山桃、碧桃等叁类抗蚜资源,但其抗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寿星桃及其抗蚜后代为材料,对其抗性的遗传等进行鉴定,利用多种分子标记结合进行基因定位,通过转录组分析对抗/感群体对蚜虫侵染后的分子响应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寿星桃对桃蚜的抗性为显性遗传,且受单基因控制寿星桃对桃蚜表现出明显的排趋性,人工接种蚜虫后1-3天后逐渐离开,在刺探部位出现水渍状斑点,后转深变红,红色斑点为抗性单株独有特征。杂种后代分离群体的抗/感蚜性出现明显分离,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分布,分离比例符合3:1(自交)或1:1(测交)的孟德尔遗传分离比率。桃树抗蚜表型在第6代杂交分离群体中表现稳定,没有发现明显的蚜虫毒力变化。群体连锁分析表明,桃抗蚜位点与矮生性没有连锁关系,但与果实白/黄肉色有明显的连锁。抗蚜性状与果皮茸毛有/无、果实非酸/酸等性状无连锁关系,抗/感蚜群体果实大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无明显差异,为育种利用排除了障碍。2.将抗蚜基因Rm3定位于桃的第1染色体底端的160 Kb物理区间内,并发现一个抗病候选基因以01-77-3ב中油桃13号’(CN13)组合141株实生苗为定位群体,96-5-1×10-7组合116株实生苗为验证群体。基于桃参考基因序列,设计SNP引物,将目的基因初步定位于Pp01_38011783与Pp01_47231340之间,遗传距离约为9.22 Mb。结合亲本重测序数据,在初定位区间每200 Kb设计引物,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和Sanger测序筛选SNP结合精细定位,将目标基因定位到桃1号染色体45.66 Mb至46.12 Mb之间。为更精确地定位目标基因,在定位区间开发InDel和SSR标记,最终将基因定位于45.676和45.837 Mb之间,物理距离160 Kb,介于Prupe.1G559300与Prupe.1G561200两基因之间。最终的精细定位区间共有21个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有12个基因表达,但表达量未发现明显变化。但在该区域发现一个抗病基因ppa00596m,通过设计引物,在抗蚜品种中克隆到一个新的NBS-LRR基因,且表达量在抗/感蚜品系间及受蚜侵害后存在明显差异,该基因可能为抗蚜调控的候选基因PpRm3。3.Rm3抗性受蚜虫侵染诱导,抗蚜响应涉及生物胁迫、活性氧家族、转录因子、PR蛋白,以及包括苯丙氨酸/黄酮类化合物在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基因为阐明桃树桃蚜抗性的分子机制,将蚜虫接种到来自同一分离群体的抗/感蚜株系新梢上,取蚜虫侵染前和侵染后3、6、9、12、24、48、72 h的抗/感蚜株系新梢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到3854个差异表达基因。两种基因型材料对桃蚜侵染所表现出的转录水平基因表达模式变化是明显不同的,与感蚜材料相比,抗蚜材料中生物胁迫、活性氧家族、转录因子、PR蛋白,以及包括苯丙氨酸/黄酮类化合物在内的次生代谢产物相关基因的表达有着更加明显的上调,这些在抗/感基因型中差异表达的防御相关基因为解释Rm3类型抗蚜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胜[2](2019)在《黄蒿嫁接影响菊花抗蚜性的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抗蚜性极高的黄蒿(Artemisia annua Linn.)为砧木,以皇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huangju’)、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hangbaiju’)和金丝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siju’)为接穗进行嫁接。首先对嫁接苗和扦插苗进行蚜虫趋向性测试和抗蚜性分级,然后比较分析嫁接苗与扦插苗叶片解剖结构、挥发性物质、防御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对其抗蚜性的影响,从而探究黄蒿嫁接影响菊花抗蚜性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蚜虫趋向行为研究嫁接处理后,菊姬长管蚜的趋向性发生明显变化。菊姬长管蚜对杭白菊、金丝菊和皇菊嫁接苗的选择率分别为0.19±0.07、0.35±0.03和0.25±0.07,均极显着低于同品种扦插苗(0.81±0.07~(**)、0.65±0.03~(**)和0.75±0.07~(**))。2.供试材料的抗蚜性分级将10只经饥饿处理的2龄菊姬长管蚜接种到供试植株顶端嫩叶处,每种材料接种10株,接种蚜虫后每天统计一次植株上的蚜虫数量,连续统计10天。利用繁殖倍率法,对材料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显示以黄蒿为砧木的嫁接苗和同品种的扦插苗抗蚜性等级存在显着差异。皇菊、金丝菊和杭白菊嫁接苗的抗蚜性等级分别为高抗(2.4±1.3)、中抗(5.4±0.4)和中抗(4.3±0.4),而同品种扦插苗为中抗(4.4±2.7~*)、低抗(9.9±1.7~*)和无抗性(11.0±0.7~(**))。3.供试材料叶片解剖结构分析经嫁接处理,同品种嫁接苗与扦插苗叶片相比,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嫁接苗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叶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无明显变化规律。4.供试材料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接种蚜虫前分别测定了杭白菊、金丝菊、皇菊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叁个品种所含叶片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同品种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挥发性物质具体成分差异显着。5.供试材料防御酶活性变化研究接种蚜虫后,同品种菊花嫁接苗和扦插苗防御酶(POD、SOD、PPO、PAL)活性均呈现出双峰或叁峰形变化趋势,但峰谷出现的时间点和峰谷的值有所不同。以黄蒿为砧木的菊花嫁接苗与同品种扦插苗相比,防御酶活性的上升速度快、幅度大,且在接种一段时间后活性依然较高。6.供试材料代谢物质变化研究接种蚜虫后,嫁接苗和扦插苗可溶性蛋白和类黄酮含量均有所提升,而同品种嫁接苗与扦插苗相比,可溶性蛋白和类黄酮含量变化更为迅速、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蚜虫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同品种嫁接苗比扦插苗可溶性糖含量反应更为迅速,且下降幅度更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陈超权,刘盛兰嘉,孔李俊,缪黎明,邓航[3](2018)在《植物抗蚜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宿主免疫系统在抗蚜过程中的作用,从物理屏障、化感元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述目前的抗蚜应答机理研究,提出了抗蚜研究应该整体地考虑植物-蚜虫互作动态体系,抗蚜基因的挖掘应该建立在有效性和持久性双重标准上,培育抗蚜新品种应考虑蚜虫效应因子与植物的基因间互作以及植物NBS-LRR抗病基因家族可能参与抗蚜免疫反应等观点,以期为揭示植物-蚜虫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索在生产实践中绿色、生态的蚜虫防治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2期)

王银杰[4](2017)在《独脚金内酯调控菊花抗蚜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观赏、经济价值极高。蚜虫是严重为害菊花的最主要害虫,整个生长季节危害均十分严重,且化学防治困难。蚜虫作为刺吸式昆虫,主要取食韧皮部汁液,消耗植株养分,同时还传播病毒病、诱发霉污病等,严重影响菊花产量与观赏品质。蚜虫为害已成为限制我国菊花产业化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调控植物诸多生长发育过程,如抑制植株地上部分枝,促进不定根形成、根毛伸长,茎的次生生长和节间伸长等。近期有研究发现,独脚金内酯可与多种防御激素(病虫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交互对话,从而调控拟南芥的抗旱性、耐盐性及抗病性。然而,关于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抗蚜性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独脚金内酯是否调控菊花抗蚜性?其调控抗蚜性的具体机制是什么?以期为菊花蚜虫防治及减药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亦可揭示独脚金内酯的新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设计简并引物,结合RACE-PCR技术,从切花菊'神马'中克隆得到了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CmCCD8。通过与其他物种中同源CCD8氨基酸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菊花CmCCD8和矮牵牛PhCCD8/DAD1的同源性最高。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CmCCD8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其受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蚜虫诱导表达。构建了 pBIG-CmCCD8超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获得了 CmCCD8超表达转基因菊花OX-1、OX-2。CmCCD8超表达株系内源SL的含量测定显示,发现SL类似物361在OX-1、OX-2中的含量高于野生型WT,而SL类似物363、371含量低于WT,并且呈现显着差异。表明CmCCD8具有编码独脚金内酯合成酶催化独脚金内酯合成的功能。2.对外源GR24处理及CmCCD8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OX-1和OX-2进行了抗蚜性鉴定,发现转基因株系的虫口密度显着高于野生型。刺探电位图谱(EPG)显示蚜虫取食转基因株系的第一次细胞穿刺时间(Pd)、非刺吸阶段的总时间(np)和完成第一次成功刺探的时间(C)均比野生型中的时间短,且在转基因株系叶片韧皮部的取食时间显着长于野生型。叶片表皮微观形态和解剖结构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抗蚜性的减弱与叶片表面表皮毛密度较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下表皮厚度减少有关。叶片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野生型低,从而对蚜虫的机械防御减弱。转录组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中木质素合成路径Cm4CL2、CmCCR2和CmCAD6基因、纤维素合成路径CmCesA3和CmCesA8基因、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CmMYB19、CmMYB46和CmNAC2基因的表达均显着低于野生型植株。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野生型'神马'及转基因株系叶片初生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转基因株系叶片中丙酮醇、十六碳烯酸、粪甾烷酸、二甲基组氨酸、2,4-二氨基丁酸及京都啡肽等初生代谢物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表明独脚金内酯可调控菊花的机械防御及减少初生代谢物中的毒杀成分从而调控菊花的抗蚜性。3.外源GR24处理及转基因植株的蚜虫取食趋避性分析发现,GR24处理下及转基因植株对蚜虫的趋避性减弱。叶片挥发物成分分析显示,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相比,有14种萜烯含量发生变化,其中驱避性萜烯(E)-β-Famesene和β-Caryophyllene在转基因植株中的含量显着下降。在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中,外源(E)-β-Famesene和β-Caryophyllene增加了植株对蚜虫的驱避性。转录组分析发现,蚜虫驱避性萜烯(E)-β-Farnesene和β-Caryophyllene合成基因CmTPS1和CmTPS2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显着下调。GR24处理下、CmCCD8超表达植株中CmNCED3a的表达下调,且转基因株系中内源ABA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植株;外源喷施55 μM、110μM ABA能够增强对蚜虫的驱避性,处理24h后,CmTPS1、CmTPS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低。GR24处理下、CmCCD8超表达株系中SA合成基因CmICS的表达较对照显着上调,CmCCD8超表达植株中内源SA含量高于野生型植株,外源喷施SA可促进CmTPS1、CmTPS2基因的表达,增强对蚜虫的驱避性。外源GR24处理下、CmCCD8超表达株系中JA合成基因CnAOS和CmLOX2的表达无显着变化,且野生型和CmCCD8超表达植株中JA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外源喷施JA可以增加植株对蚜虫的驱避作用,同时可促进CmTPS1、CmTPS2基因的表达。借助TRV-VIGS沉默菊花脑CnCCD8的沉默株系(TRV2e-CnCCD8-1,2,3,4组)对蚜虫的驱避性强于转TRV2e-GFP空载植株,且沉默株系中CnTPS1和CnTPS2基因的表达较空载转化株显着上调,且(E)-β-Farnesene和β-Caryophyllene的含量显着增加。进一步证实了 SL负调控萜烯(E)-β-Farnesene和β-Caryophyllene的合成从而降低对植株对蚜虫的驱避性。综上,SL介导的对蚜虫驱避性的降低可能是独脚金内酯(SL)或SL与ABA、SA共同调控驱避萜烯合成所致。(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刘金华[5](2014)在《印度梨形孢诱导油菜产生抗蚜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是从印度塔尔沙漠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植物根部内生真菌,它能够定殖于多种植物的根部与其形成互作。印度梨形孢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生物量和提高植物的产量,而且还能够诱导植物产生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油菜蚜虫是为害油(Brassica napus L.)最严重的害虫,在我国主要为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叁种,油菜蚜虫繁殖力极强,取食量大,成、若蚜在油菜顶端或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受害叶变黄卷缩,植株生长不良,影响抽苔、开花、结实。这叁种蚜虫在取食危害的同时,还可通过口针,向油菜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本论文通过对印度梨形孢定殖油菜(高油605)根系获得的共生体油菜的研究,探明印度梨形孢定殖对油菜抗蚜性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共生体油菜能够显着驱避萝卜蚜对油菜寄主的选择大棚拟自然环境下和实验室人工环境下分别进行的蚜虫双向选择试验结果(P<0.01)基本一致,均表明共生体油菜上蚜虫的数量极显着低于对照油菜。油菜叶碟蚜虫双向选择试验的结果也同样表明共生体油菜上蚜虫的数量显着低于无印度梨形孢定殖的油菜,且部分蚜虫在取食有印度梨形孢定殖的油菜一段时间后转向选择无印度梨形孢定殖的油菜。2.共生体油菜释放的挥发物的含量发生显着变化利用顶空动态吸附装置收集挥发物,GC-MS分析鉴定共生体油菜和对照油菜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共生体油菜单位时间释放的挥发物的总量极显着高于对照油菜,其中差异显着的化合物经数据库搜索比对发现α-pinene、terpinolene、 β-thuj ene、camphor、α-cedrene以及β-caryophyllene的相似度在90%以上。进一步用对应的标准品单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GC-MS验证,结果证实确是上述6种化合物。3.萝卜蚜对化合物的行为反应差异明显萝卜蚜对上述6种化合物单体的行为反应表明,α-pmene对萝卜蚜具有极显着的吸引作用,camphor对萝卜蚜具有极显着的驱避作用,其余单体则对萝卜蚜没有显着的作用。萝卜蚜对3种模拟实际油菜挥发物比例的混合物的行为反应表明,混合物1(模拟共生体油菜挥发物的比例),混合物2(模拟对照油菜挥发物的比例)以及混合物3(camphor:α-pinene为2:1)均能显着影响萝卜蚜对寄主油菜的选择,具驱避作用。化合物的浓度对萝卜蚜的影响差异显着,低浓度(10-6g mL-1)条件下混合物1对萝卜蚜的驱避作用最显着,且这一浓度的量(10ng)远低于实际1h共生体油菜释放的挥发物的量(147ng)。高浓度(1g mL-1)条件下camphor对萝卜蚜的驱避作用最显着。而混合物2在低浓度下对萝卜蚜没有驱避作用,在高浓度下(大于10-2g mL-1)则对萝卜蚜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4.共生体油菜显着减少萝卜蚜的取食量共生体油菜除了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影响萝卜蚜对寄主油菜的选择外,也极显着降低萝卜蚜在油菜上的取食量,比对照油菜少32.7%,这可能与y-氨基丁酸的量显着提高相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5-01)

许兰杰[6](2013)在《小麦抗蚜机制研究及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创制小麦抗蚜新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麦蚜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麦蚜通过吸取植物汁液、排泄蜜露、分泌毒素、传播病害等方式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麦田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麦蚜危害日趋加重;我国麦蚜防治主要依靠杀虫剂,不仅有害人类健康,而且污染环境,甚至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本文通过对孕穗期和灌浆期小麦品种(系)的田间抗蚜性进行评价,研究抗、感蚜小麦的生理生化机制,旨在为下一步抗蚜育种提供参考;并以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制抗麦长管蚜新种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在自然感虫的条件下,于2010/2011和2011/2012年度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采用蚜量比值法分别对孕穗期和灌浆期的150份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08P20、KOK1679、衡6632、冀38、临抗15号和漯麦4号等6个品种(系)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利用55对SSR标记检测了43份不同抗蚜性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等位变异共有370个,平均每个引物检测6.7个,等位变异范围为2~18个;多态性信息量在0.04~0.88之间,平均为0.65;43个小麦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在0.30~0.90之间,平均为0.52;SSR标记聚类分析在相对遗传距离为0.55处将43个材料分为5大类群。2、对小麦灌浆期生理机制、形态特征与其蚜量比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旗叶长和抽穗期与其蚜量比值呈显着相关,而旗叶宽、叶夹角、穗下节长、芒长和穗密度与抗蚜水平无显着相关。蚜虫侵染小麦植株后,旗叶游离脯氨酸含量、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且增加量与抗蚜水平呈显着相关;蚜虫侵染会使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比对照降低,且损失量与抗蚜水平呈显着相关。3、克隆了麦长管蚜羧酸酯酶基因(CbE E4)、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和嗅觉相关蛋白Gqa基因片段,CbE E4与豌豆蚜(GenBank:X74554)序列相似性为83.1%,LPL片段与豌豆蚜序列(GenBank:XM-0019507372; XM-001944358.2; FF314537)相似性分别为86.79%、75.37%、78.86%,Gqa基因与麦长管蚜序列(GenBank:EF638906)相似性为98%。麦长管蚜不同龄期(1龄、2龄、3龄、4龄、成虫)的CbE E4表达量呈上调趋势,而LPL基因和Gqa基因在不同龄期表达量无显着差异,且辛硫磷溶液能够诱导3个基因表达量比对照增加。转羧酸酯酶基因株系dsCbE1-5和dsCbE2-2使麦长管蚜CbE E4表达量显着降低、羧酸酯酶活性降低,并抑制了麦长管蚜繁殖量。麦长管蚜取食转脂蛋白脂肪酶基因株系dsLPL-1和dsLPL-4第5天时,能分别使麦长管蚜脂蛋白脂肪酶基因表达量比对照下调27.6%、11.4%;其中dsLPL-1能显着抑制麦长管蚜的繁殖率,而dsLPL-4对麦长管蚜繁殖率无显着影响。蚜虫取食转嗅觉相关蛋白基因株系dsGqa6-4叶片第1天、3天和7天,分别使Gqa基因表达量比对照下调6.8%、11.4%、12.8%,当麦长管蚜取食转基因株系第11天时,转基因株系上的蚜虫总量比对照减少了21%;当麦长管蚜取食转基因株系dsGqa6-4第15天时,蚜虫总量比对照减少了26%,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3-11-01)

孙娅,陈素梅,陈发棣,刘兆磊,房伟民[7](2012)在《菊花近缘种属植物抗蚜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抗蚜虫材料‘黄金艾蒿’和不抗材料菊花脑为材料,比较分析两者叶片解剖结构及蚜虫接种对防御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抗材料‘黄金艾蒿’栅栏组织厚度(77.3μm)、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0.9)大于不抗材料菊花脑(57.3μm、0.4),而海绵组织厚度(93.6μm)和层数(2.9层)小于菊花脑(139.8μm、6.2层)。接种蚜虫后,2种材料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抗虫相关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提高,且高抗材料的上升速度比不抗材料快、幅度大,并在接种后期保持较高水平;2种材料的酶活性变化均比相对应的基因表达量变化滞后。抗感材料叶片解剖结构和蚜虫接种前后防御反应与抗虫水平相关,可以作为其苗期蚜虫抗性评价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程璐[8](2009)在《苜蓿生理生化抗蚜机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化特性是抗虫性的一类重要基础,不但直接影响昆虫的食物营养与消化性、昆虫取食定向性、栖居和产卵,还间接影响其他特征。苜蓿体内的生化物质是苜蓿品种抗蚜性的主要因素。所以在研究苜蓿的抗蚜性中,对于各种生化物质在品种抗蚜性中作用的深入研究,无疑会给苜蓿抗蚜育种开辟更广阔的前景。本研究以利用不同抗性级别的材料做试材,以苜蓿斑蚜为生物刺激因子,人工建立苜蓿——蚜虫中间小型生态系统,通过对苜蓿不同品种(系)接虫虫前后的几个生化指标(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总量、叁种酶和单宁)的初步测定分析,来探究苜蓿被害初期苜蓿体内生化活性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探讨苜蓿对蚜虫的生化抗性反应。1.不同抗蚜苜蓿品种(系)营养物质与抗蚜性的关系采用蒽酮比色法和茚叁酮显色法分别测定了不同苜蓿品种(系)可溶性糖、淀粉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苜蓿斑蚜刺吸为害苜蓿10d内5个品种(系)的营养物质变化如下:所有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在3d后接虫比未感的下降,7、10d后,接虫后比未感试材升高;在接虫3、7、10d后淀粉相对含量变化不规律,其变化范围比可溶性糖小;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受到苜蓿斑蚜为害前期比未接虫的同期处理均略有升高,随着为害时间的延长所有苜蓿品种(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不断下降。2.不同抗蚜苜蓿品种(系)酶与抗蚜性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抗蚜苜蓿品种(系)在接虫虫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isozyme,POD)及多酚氧化酶(Polyhenoloxidase,PPO)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所有品种(系)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接虫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天数增加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情况相同,随着为害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3.不同抗蚜苜蓿品种(系)单宁与抗蚜性的关系采用ISO9648法测定分析了不同抗蚜苜蓿品种(系)接虫前后单宁含量,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系)的单宁含量随着苜蓿斑蚜的为害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但是苜蓿对苜蓿斑蚜取食危害后单宁的含量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单宁极可能是诱导抗虫性机制中的一种关键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在苜蓿斑蚜为害的10d内,5种苜蓿品种(系)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关键酶、单宁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于品种(系)的不同,所表现的抗性水平不同。尤其在高抗品系HA-3与低抗品种Hu的表现极为突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HA-3等5种不同抗蚜苜蓿品种(系)对苜蓿斑蚜的可能抗性机制以及确定与HA-3抗蚜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苜蓿抗蚜虫机制研究提供试验数据和依据,为苜蓿抗虫育种工作和实现苜蓿斑蚜的持续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芦屹,王佩玲,刘冰,张金,周子扬[9](2009)在《新疆棉花主栽品种的抗蚜性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新疆棉区主栽的9个棉花品种进行了叶片形态特性、生化物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蚜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新海21号抗蚜性最强,中棉所35和81-3感蚜。品种叶片的蜡质含量越高,对棉蚜的抗性越强,茸毛密度大,影响棉蚜的取食;游离棉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抗蚜程度呈显着正相关;单宁含量与蚜害指数呈显着正相关;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含量越高,抗蚜性越强。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发现,氮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与抗蚜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品种的抗蚜性是多种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李昌盛[10](2007)在《春小麦抗蚜机制及麦蚜对小麦面粉品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麦蚜属同翅目蚜科(Homoptera: Aphididae),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中国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而甘肃河西春麦区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为优势种群。研究小麦与蚜虫之间的抗感性机制,选育抗蚜品种是防治蚜虫危害的根本措施。本研究选择了12个在田间表现稳定的抗蚜和感蚜春小麦品种(系),在甘肃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场(甘肃武威市黄羊镇)对春小麦形态特征、生化物质与小麦抗蚜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也研究了麦蚜危害对春小麦面粉品质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12个小麦品种(系)在灌浆期的旗叶叶毛长度、旗叶叶毛密度、旗叶叶面积、蜡质含量、叶绿素含量、株高、芒长、穗密度、分蘖等9个形态指标与旗叶抗蚜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旗叶蚜量比值与芒长和分蘖数无相关性,而与株高、旗叶面积正相关;与旗叶蜡质含量、穗密度、旗叶叶毛密度、旗叶叶毛长度、旗叶叶绿素含量负相关,而且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在此7个指标中,株高、旗叶面积及穗密度较为直观,田间易于观察,可作为抗蚜育种田间选择的重要的形态指标。株高较矮,旗叶面积较小,穗密度较大品系比株高较高,旗叶面积较大,穗密度较小的品种(系)更抗蚜。2.对12个小麦品种(系)在灌浆期的旗叶可溶性糖含量、丁布含量、总酚含量、脯氨酸含量等4个生理指标与旗叶抗蚜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蚜量比值与这4类生化物质含量均存在相关性。其中蚜量比值与旗叶总酚含量及脯氨酸含量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130(p﹤0.01),r=0.8412 (p﹤0.01),与旗叶丁布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84(p﹤0.01), r=-0.8771(p﹤0.01)。从相关系数来判断,这4种生化物质与蚜量比值的相关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丁布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总酚含量。3.小麦在灌浆期受到蚜虫危害后,小麦面粉品质降低。在测定8个指标中,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变形功、面团延伸性、沉降值降低,颗粒度变大,灰分含量增加。多元相关性分析表明,蚜量比值与面团变形功和面团延伸性的变化值(处理/对照)均与蚜量比值相关性最强,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67(P=0.0168),r=-0.781(P=0.0131)。因此,蚜虫危害所引起的小麦面团变形功和面团延伸性下降与品种(系)的抗蚜水平相关。抗蚜性强,蚜量比值小,面团变形功和面团延伸性下降幅度小。此外,蚜虫危害后,蛋白质含量变化值与面团延伸性,面团变形功及颗粒度变化值呈负相关,面团延伸性变化值与面团变形功变化值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7-05-28)

抗蚜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选取抗蚜性极高的黄蒿(Artemisia annua Linn.)为砧木,以皇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huangju’)、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hangbaiju’)和金丝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siju’)为接穗进行嫁接。首先对嫁接苗和扦插苗进行蚜虫趋向性测试和抗蚜性分级,然后比较分析嫁接苗与扦插苗叶片解剖结构、挥发性物质、防御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对其抗蚜性的影响,从而探究黄蒿嫁接影响菊花抗蚜性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蚜虫趋向行为研究嫁接处理后,菊姬长管蚜的趋向性发生明显变化。菊姬长管蚜对杭白菊、金丝菊和皇菊嫁接苗的选择率分别为0.19±0.07、0.35±0.03和0.25±0.07,均极显着低于同品种扦插苗(0.81±0.07~(**)、0.65±0.03~(**)和0.75±0.07~(**))。2.供试材料的抗蚜性分级将10只经饥饿处理的2龄菊姬长管蚜接种到供试植株顶端嫩叶处,每种材料接种10株,接种蚜虫后每天统计一次植株上的蚜虫数量,连续统计10天。利用繁殖倍率法,对材料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显示以黄蒿为砧木的嫁接苗和同品种的扦插苗抗蚜性等级存在显着差异。皇菊、金丝菊和杭白菊嫁接苗的抗蚜性等级分别为高抗(2.4±1.3)、中抗(5.4±0.4)和中抗(4.3±0.4),而同品种扦插苗为中抗(4.4±2.7~*)、低抗(9.9±1.7~*)和无抗性(11.0±0.7~(**))。3.供试材料叶片解剖结构分析经嫁接处理,同品种嫁接苗与扦插苗叶片相比,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嫁接苗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叶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无明显变化规律。4.供试材料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接种蚜虫前分别测定了杭白菊、金丝菊、皇菊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叁个品种所含叶片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同品种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挥发性物质具体成分差异显着。5.供试材料防御酶活性变化研究接种蚜虫后,同品种菊花嫁接苗和扦插苗防御酶(POD、SOD、PPO、PAL)活性均呈现出双峰或叁峰形变化趋势,但峰谷出现的时间点和峰谷的值有所不同。以黄蒿为砧木的菊花嫁接苗与同品种扦插苗相比,防御酶活性的上升速度快、幅度大,且在接种一段时间后活性依然较高。6.供试材料代谢物质变化研究接种蚜虫后,嫁接苗和扦插苗可溶性蛋白和类黄酮含量均有所提升,而同品种嫁接苗与扦插苗相比,可溶性蛋白和类黄酮含量变化更为迅速、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蚜虫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同品种嫁接苗比扦插苗可溶性糖含量反应更为迅速,且下降幅度更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蚜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牛良.寿星桃抗蚜性鉴定及分子机制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张胜.黄蒿嫁接影响菊花抗蚜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3].陈超权,刘盛兰嘉,孔李俊,缪黎明,邓航.植物抗蚜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8

[4].王银杰.独脚金内酯调控菊花抗蚜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5].刘金华.印度梨形孢诱导油菜产生抗蚜性机制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4

[6].许兰杰.小麦抗蚜机制研究及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创制小麦抗蚜新种质[D].中国农业大学.2013

[7].孙娅,陈素梅,陈发棣,刘兆磊,房伟民.菊花近缘种属植物抗蚜性机制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

[8].程璐.苜蓿生理生化抗蚜机制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

[9].芦屹,王佩玲,刘冰,张金,周子扬.新疆棉花主栽品种的抗蚜性及其机制研究[J].棉花学报.2009

[10].李昌盛.春小麦抗蚜机制及麦蚜对小麦面粉品质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植物乙烯信号通过AtMYB44传导而调控抗虫...灭多威对不同棉蚜种群个体取食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子一代蚜虫体...接种蚜虫对不同抗性材料PAL活性(A)和PA...基于HRM的抗蚜SNP基因分型结果根瘤蚜侵染对葡萄新根PAL活性影响Figur...

标签:;  ;  ;  ;  ;  ;  ;  

抗蚜机制论文_牛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