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试验在血尿诊断价值的应用

尿隐血试验在血尿诊断价值的应用

武伟晶(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150000)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217-02

【摘要】目的探讨尿潜血试验对血尿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尿隐血阳性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染色镜检分析。结果尿隐血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尿沉渣染色镜检分析结果更为直观可靠。结论尿潜血试验对于肾损伤的确定、鉴别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尿隐血尿红细胞肾损害血尿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也可能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尿液颜色呈洗肉水色或者鲜血的颜色,肉眼可见[1]。镜下血尿是指尿色肉眼观察正常,经显微镜检查,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尿隐血试验除了对能引起血红蛋白尿的疾病具有诊断价值外,在某些情况下红细胞膜有可能破坏而使血红蛋白游离以致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为阳性,尿液隐血检查可呈阳性反应,证实血尿的存在。收集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血尿标本,现将镜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血尿标本,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15~75岁。其中肉眼血尿男39例(15.2%),女45例(14.4%)。临床确诊为肾小球肾炎60例,确诊为肾结石、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输尿管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等非肾小球疾病40例。

1.2原理干化学尿隐血检测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血红蛋白能使有机过氧化物显色,根据血红蛋白的含量不同,垫块颜色由橘黄色变为绿色或深蓝色,试垫不仅与游离的血红蛋白起反应,而且还可与完整的红细胞起反应,在试垫上出现绿色斑点,提示为完整红细胞所致。垫块检出游离血红蛋白敏感度为150~300μg/L。高比重尿、蛋白质尿会降低该法敏感度,维生素C、甲醛可出现假阴性反应。肌红蛋白、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钙或某种可产过氧化物酶的微生物污染,可呈假阳性反应。

1.3方法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于混匀的10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纸条1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自动打印结果。混匀沉淀物,用吸管吸取沉淀物,用吸管吸取沉淀物0.2ml滴于载玻片上,用18×18mm玻片覆盖后镱检,10-20个高倍视野,记录镜检结果。结果报告分为:-、+/-、+、++、+++、++++。正常人尿液中血红蛋白阴性,红细胞为0~5个/μl。

2结果

100例患者血尿镜检,异形红细胞为肾小球病变诊断为依据,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5%。临床上对血尿必须做系统、详细的全面检查,以查明其病因、及早治疗。在做损伤性检查之前,应首先辨明肾小球性血尿或非肾小球性血尿。以变形红细胞超过40%为界限,与临床肾小球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2.5%。

3讨论

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其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颜色。尿液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lml[2]。出血严重时尿可呈血液状。外伤性肾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新鲜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变形红细胞血尿为肾小球源性,均一形态正常红细胞尿为非肾小球源性。因红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漏出,通过具有不同渗透梯度的肾小管时,化学和物理作用使红细胞膜受损,血红蛋白溢出而变形。如镜下红细胞形态单一,与外周血近似,为均一型血尿。提示血尿来源于肾后,见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前列腺病变。肾小球源性血尿常呈非对称曲线,其峰值红细胞容积小于静脉峰值红细胞容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常呈对称性曲线,其峰值红细胞容积大于静脉峰值红细胞容积。

红细胞增加可见于:尿路结石,患结石症的发病率为1%-3%,草酸盐结石(60%)、磷酸盐结石(20%)及尿酸钙结石(25%)常见。大多数患者同时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男性较女性常见。虽然在结石形成早期完全无痛,但是通常输尿管结石引起急性绞痛。血尿常常是结石的首发临床症状。血尿对于肾、输尿管及膀胱的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症状很重要,因为肿瘤很长时间可能无疼痛症状[3]。90%的肾小球肾炎可见血尿,其次是蛋白尿和高血压。肾小球肾炎常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的成人。完整红细胞,其检测敏感度为5个红细胞/μl;血红蛋白,其检测敏感度相当于10个红细胞/μl。本试验实际检测敏感度可达到正常范围的敏感度。根据临床资料,肾盂肾炎发病率为5%-8%,易感人群主要是女性和老人。1/3患者中有血尿。血红蛋白尿液中无完整的红细胞,只有游离的血红蛋白。这种情况出现在尿液中主要是因为红细胞已经在血管内破坏。血管内红细胞溶解后的血红蛋白一旦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血红蛋白就会排泌到尿液中。通常这种现象出现在当血浆血红蛋白浓度大约为60μmol/L(100mg/dl)。肌红蛋白尿是由于肌肉损伤或肌肉坏死,当血浆肌红蛋白浓度超过9~12μmol/L(15-20mg/d1)时出现。

参考文献

[1]叶应龙,王每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09.

[2]李涤生.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90.

[3]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

标签:;  ;  ;  

尿隐血试验在血尿诊断价值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