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性 开放性 创新性是学报的主要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罗小芳[1](2021)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际教学学术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实践探索逐步展开,教学学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教学学术是一种知识传播的学术,它以教师自身教学为研究对象,强调教师反思、研究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观,它与当前倡导高校教师回归教学遥相呼应,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其发展教学学术对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养成、自身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及特色发展、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等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目前针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研究较少,相关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笔者希望能通过调查研究,发掘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本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学术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价值进行了探析,作为本研究的起点。其次,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结合地方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并立足教师访谈,从观念、知识、反思与交流四维度构建了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问卷,从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两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因素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再次,采用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S省6所不同层次地方高师院校(两所师范大学、两所师范学院、两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主要是承担师范生课程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学学术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而归纳得出其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深入访谈分析困境背后的成因。最后,立足地方高师院校及其教师教学实际,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总体情况良好,但各维度内部存在观念与行为脱节、教学知识结构失衡、经验性反思居主导、交流深广度不足等问题;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存在差距;教师教学学术水平与其学历和所在院校层次呈负相关;教师教学学术的意愿与成果产出不成正比。基于以上调研结果,从教学学术的理念认识偏差、知识体系失衡、制度保障不足、交流推广不畅几方面总结了问题包围之下凸显的“矛盾点”,即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困境背后的成因。最终从教师转变传统学术观念、坚持学习教学知识、加强教学交流合作;院校强调教学核心地位、完善院校制度建设、优化教学相关培训、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引领、制度优化以及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黄文武[2](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研究表明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夏之晨[3](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邓小诗[4](2020)在《基于广州“设计之都”申报的设计展览品牌建构》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创意城市理念的兴起以及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的以行业细分的商业化设计展览和交易会。随着国内深圳、北京、上海和武汉相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下的“设计之都”,国内也涌现许多以城市命名的大型设计周或设计节,设计展览已成为了设计行业展示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下,广州作为核心城市之一,可以申报“设计之都”为抓手,以广州设计展览品牌建构为契机,推动了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创意产业以发展与交流。本论文在广州申报“设计之都”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从品牌资产的角度切入,结合多个学科的研究,探讨设计展览的品牌建构对广州“设计之都”的建设的意义与启示。首先,理清设计展览与创意城市网络下“设计之都”的关系。通过梳理设计展览的发展历程,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定义设计展览。概括了创意网络城市下“设计之都”的申报标准和广州申报的意义,并总结出设计展览品牌建构对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重要意义,主要为设计展览是申都的重要部分、促进创意设计产业的升级、提高创意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增添载体城市的创意文化传播力。其次,品牌资产模型建构下国内外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的经验借鉴。首先,以戴维·艾格品牌资产理论为基础,结合设计展览的成因,建构设计展览的品牌资产模型及其测量方法。其次,利用模型分析和对比国内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展览和国外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最后,总结出国内外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品牌所具备必要条件。再者,以广州设计周为例对设计展览品牌进行多维度分析。利用设计展览的品牌资产模型,剖析广州设计周的品牌发展路径、创意产业发展背景、城市文化环境、历年展览主题和受众群体分析,从而总结出广州设计周品牌建构的优势与困境。最后,基于广州设计之都申报的广州设计展览品牌建构的战略,分为品牌资产的整合与塑造、品牌资产的维护与管理和品牌资产的延展与提升三部分阐述,以广州设计周为核心,整合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设计产业的资源,彰显广州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打造基于广州设计之都申报的设计展览品牌集群,让其成为申都的名片之一。并选取2021年的广州设计周来进行设计构想,探讨广州“设计之都”的发展蓝图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意设计产业的生态圈的未来。
孙吉娟[5](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周婷婷[6](2020)在《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里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任务群里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重点讨论的话题。但是在2017年版新课标实施以前,一直有着整本书阅读只作内容辅导、把已有的阅读鉴赏成果灌输给学生的现象;同样,也依然存在着教师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忽视思维品质培养的现象。如何确保整本书阅读的真实发生?又如何真正落实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阅读过程亦是思维活动过程。结合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提倡、高中生语文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需要,及创新教育下整本书阅读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呼吁,本论文尝试以整本书阅读为途径,以批判性思维为重点,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确保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的同时,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分别阐述整本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然后从2017年版新课标的重视、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欠缺两方面论述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殊性两方面论述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南京与常州两所四星级高中,以高中学生及相应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得出教师仍然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忽视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深度依然较浅、缺乏一定的批判性阅读精神的现状;结合这一现状,笔者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知识结构、学生知识储备四个方面分析原因,并就这些原因进行相关反思,对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进行展望。第三部分结合余党绪老师等人提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母题”“议题”“问题”等,从以“母题”确定阅读角度与理解范畴、“议题”确定课程内容与知识结构、“问题”确定教学抓手与思维动力出发,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开发策略。第四部分结合2017年版新课标,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及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开发策略,从原生态阅读、创造性发现、实效性思考、完整性解读、思辨性表达五个方面,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教学策略。其中,第三、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这两部分,笔者尝试结合高中阶段推荐阅读的整本书及前人的课堂教学案例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希望能为后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王霞[7](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话语体系作为一个历史性、思想性、时代性、人类性概念,是多要素交互作用的功能系统,本质上是为话语权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既有一般话语体系的物质、文化属性,又蕴含着政治话语体系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客体及话语方式核心要素;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命题,以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为主要范畴,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逻辑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内核;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交融的鲜明特质;具有阐释说明、凝神聚气、导向规约等社会性功能,在引领思想发展、巩固共同基础、凝心聚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关照社会现实生活、理论掌握群众、人民中心立场、批判性建构等重要思想和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言语的社会作用、注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维护统治的合法性等传统思想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导权、话语权力、软实力等理论资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谱系中考察可以发现,从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话语体系的形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话语体系的历史转向,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形成,最后到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超越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发展的演进历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条件。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对提升中国话语竞争力、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同时更要清楚地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西方话语体系在世界话语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国家话语体系日益呈现出从政治经济霸权到文化生态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扩张,从显性意识输出到日常生活与网络媒体的隐性渗透,从语言逻辑到科学实证与数理逻辑的综合运用等诸多新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不断冲击和消解中国话语自信,社会转型期人们现实需求的层次性致使价值观念多元化,网络图像时代话语体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话语效度式微。面对一系列困难与挑战,我们亟需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重塑话语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是现实的具体的。要从原则遵循、主要任务和逻辑向度等方面,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党性与人民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生活性的辩证统一,形成中国话语理论、创新传播认同机制、构建话语评价体系,主动开掘话语资源、不断拓宽话语平台、积极优化话语表达。从夯实思想基础、加强全要素建设和把握建设的关键环节等维度,着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地基,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提升主体自觉;不断提升话语主体能力建设,强化受众客体对象研究,推动话语内容创新,加强表达传播系统建设;树立“兼容并包、和谐有序”的对话理念,积极寻求不同文明对话的契合点,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协调好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关系。以此切实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政治高度、学理厚度、思想深度和现实温度,将中国发展优势、制度优势、治理优势成功转化为话语优势。
杜杏叶[8](2019)在《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知识创新绩效评价的前提。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主要以专家匿名的方式进行评审,这种方式受专家自身学术知识水平和学科领域范围等限制,其评审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得一些优质科研成果被遗漏或迟滞发表,也可能使另一些学术价值相对不高的成果发表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这将给科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对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带来负向作用。当前,学术界科研作假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出现,催生了全社会对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迫切需求。因此本研究以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实践,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智能化评价方法,以期将学术成果评价从主要依靠人工评价转向智能化评价,克服纯粹依靠专家匿名评审的不足。在对当前学术论文评价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构建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在对学术论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专家评价意见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对五个主范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了主范畴与学术论文评审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结构层次清晰的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了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2)建立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在传统学术论文评审流程基础上,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过程,将智能化框架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自动规范性检查模块;二是专家评价系统模块;三是编辑部处理模块。该智能化评价框架有望将基于智能化评价的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形成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流程,在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推动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写作,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并最终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传播与交流。(3)提出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方法。构建了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评价流程。进而提出了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通过构建研究热点地图、特征向量分析及新颖性判断实现选题新颖性指标的智能化评价。最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在学术论文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模型,提出了知识元抽取规则,利用Word2Vec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方法对学术论文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行分类,采用SVM模型构建知识元抽取规则库。在学术论文知识元库构建基础上,提出学术论文研究问题创新性、理论创新性、方法创新性、结论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的基本方法,构建学术论文创新性智能化评价过程,最后采用实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5)提出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分析引文层次,构建引文评价维度。提出基于引文的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思路和步骤,包括高相关学术论文识别、目标文章引用类型识别等内容,构建引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引文评价模型进行修正。本文基于智能化评价的研究视角,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学术论文评价框架,突破了传统学术论文基于有限同行的评价模式,克服了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弊端,同时提升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在理论层面,通过建立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及其智能化评价框架,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了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实践层面,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选题新颖度、内容创新性和引文科学性三个主要指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论文智能化评价流程,能够引导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化,促进科学研究成果高效传播与交流,提升科学成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发展。未来将建立智能化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等的评价和自动评审意见的撰写,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评价领域的深度应用。
张聪[9](2019)在《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是最为活跃的知识获取、传播、应用以及创造的场所。特别是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综合实力以促进社会发展、助力创新转型”的背景下,通过知识服务的形式,促进知识从高校向社会的有效传递,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创新的关键。本研究以开放式创新、责任式创新和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了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外部资源是如何促进这一模式实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是在从事知识服务活动时,将供需双方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资源共享、任务共担以及价值共创的形式,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搜集、存储、传递、创造和应用以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活动。其次,为了维系交互的持续发生,本研究构建了高校知识服务交互式创新的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了战略引领层、流程操作层以及能力支撑层。这其中,战略引领层通过一定内容的战略选择、规划与实施引领了高校知识服务供需双方深层次互动合作。流程操作层通过知识服务的孕育、创生、应用以及保持阶段,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与服务的传递。能力支撑层则通过基础知识生产能力与协同服务应用能力两个维度支撑了知识服务的全过程。最后,本研究提出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还必须从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获取稀缺性的资源。这样的外部资源包括知识、资金、市场、技术以及制度等五类,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知识服务中介机构以及竞争对手等供给主体。
黑晓卉[10](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并就“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思想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价值指向精准,为新时代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体系特征、实践路径、理论贡献等内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导。具体来讲,该论文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明确的逻辑支撑与理论起点是研究其思想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及西方生态理论的优秀成分为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根基、文化传承和国际借鉴。上述内容阐明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缘由和动力问题。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时代背景与任何伟大思想都一样,既产生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必然体现那个时代的特有精神和实践特征。具体来讲,其思想是基于新时代世情趋势、国情需要以及党情变化的集中反映,是对这些层面深刻研究和反思的必然选择和理论成果。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参照习近平工作经历、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深刻变化,将其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注重生态实践的探索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程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从而形成了既传承有序,又内容丰富,且具有重要独立地位的思想体系。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主要从多维思路、核心观点的角度阐明了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随着这种研究和反思的逐步推进,其思想也体现出不断深化的理论特质,表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上述体系特征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这一理论问题。第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建设中,形成了“一融于四”的战略构架与实践操作策略,阐明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战略体系。第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上述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其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具体来讲,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个集时代性、创新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是在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高度自觉。可以说,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的中国方案。
二、学术性 开放性 创新性是学报的主要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性 开放性 创新性是学报的主要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际趋势 |
1.1.2 现实需要 |
1.1.3 政策引领 |
1.1.4 研究不足 |
1.1.5 个人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3.4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教学学术相关概念、理论及价值 |
2.1 教学学术产生的背景 |
2.2 教学学术的理论依据 |
2.2.1 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
2.2.2 赖斯的学术维度理论 |
2.2.3 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 |
2.3 教学学术的内涵 |
2.4 教学学术与相关概念辨析 |
2.4.1 教学学术与专业学术 |
2.4.2 教学学术与教育科研 |
2.4.3 教学学术与教学研究 |
2.4.4 教学学术与学术性教学 |
2.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价值 |
2.5.1 契合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升未来教师教学素养 |
2.5.2 开辟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
2.5.3 深化教学质量建设内涵,提升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
2.5.4 推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发展 |
2.5.5 促进教师教育理实结合,缓解“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 |
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1.1 问卷调研目的及工具 |
3.1.2 问卷调研对象 |
3.1.3 问卷编制 |
3.1.4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3.1.5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
3.2 访谈设计 |
3.2.1 访谈调研对象 |
3.2.2 访谈提纲编制 |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分析 |
4.1.1 整体情况分析 |
4.1.2 各维度具体情况分析 |
4.1.3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1.4 现有投入与成果产出情况分析 |
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整体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各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影响因素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的相关分析 |
4.2.4 非量表题中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分析 |
4.3 调研结论 |
4.3.1 教师教学学术总体情况良好,但各维度内部存在一定问题 |
4.3.2 不同类型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学学术现状不存在典型差异 |
4.3.3 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水平与其学历和所在院校层次呈负相关 |
4.3.4 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存在差距 |
4.3.5 教师教学学术的意愿与成果产出不成正比 |
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成因 |
5.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
5.1.1 教学学术理念认识偏差 |
5.1.2 教学学术知识体系失衡 |
5.1.3 教学学术制度保障不足 |
5.1.4 教学学术交流推广不畅 |
5.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5.2.1 教学学术理念认识偏差的成因分析 |
5.2.2 教学学术知识体系失衡的成因分析 |
5.2.3 教学学术制度保障不足的成因分析 |
5.2.4 教学学术交流推广不畅的成因分析 |
6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策略 |
6.1 教师层面 |
6.1.1 转变传统学术观念,正确认识教学学术 |
6.1.2 坚持学习教学知识,灵活运用教学实践 |
6.1.3 加强教学交流合作,主动分享教研成果 |
6.2 院校层面 |
6.2.1 强调教学核心地位,倡导教学学术理念 |
6.2.2 完善院校制度建设,提升教学学术地位 |
6.2.3 优化教学相关培训,引导教学学术实践 |
6.2.4 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推广教学学术成果 |
6.3 国家和社会层面 |
6.3.1 政策引领,制定大学教师专业标准 |
6.3.2 制度优化,营造教学学术发展环境 |
6.3.3 搭建平台,促进教学学术成果共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
三、 基本概念 |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革新 |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广州“设计之都”申报的设计展览品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创新性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性 |
第二章 设计展览与创意城市网络下“设计之都”的关系 |
2.1 设计展览的定义与类型 |
2.2 创意城市网络下的“设计之都”概述 |
2.2.1 联合国“设计之都”与创意城市理念 |
2.2.2 创意城市网络下“设计之都”申报标准 |
2.2.3 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意义 |
2.3 设计展览品牌建构对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重要意义 |
2.3.1 设计展览属于申都的重要部分 |
2.3.2 设计展览促进创意设计产业的升级 |
2.3.3 设计展览提高创意产业的社会影响力 |
2.3.4 设计展览增添载体城市的创意文化传播力 |
第三章 品牌资产模型建构下国内外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 |
3.1 品牌资产理论研究综述 |
3.1.1 品牌资产的概念及模型 |
3.1.2 设计展览的品牌资产模型建构 |
3.1.3 设计展览的品牌资产测量方法 |
3.2 国内外设计展览品牌的分析与借鉴 |
3.2.1 国内“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 |
3.2.2 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展览 |
3.2.3 国外“设计之都”的设计展览 |
3.3 品牌资产理论下国内外设计展览品牌的经验总结 |
第四章 设计展览品牌多维度分析——以广州设计周为例 |
4.1 广州设计周的品牌发展路径 |
4.1.1 广州设计周的诞生 |
4.1.2 广州设计周的品牌架构 |
4.1.3 广州设计周的资金来源 |
4.2 广州设计周创意产业背景分析 |
4.2.1 广州创意产业概述 |
4.2.2 广州室内设计行业与家装产业 |
4.2.3 创意产业下的广州设计周品牌建构 |
4.3 广州设计周城市文化环境分析 |
4.3.1 广州城市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
4.3.2 城市文化对广州设计周品牌建设的意义 |
4.4 广州设计周展览主题分析 |
4.4.1 展览主题的提炼 |
4.4.2 展览主题的演绎 |
4.5 广州设计周受众群体分析 |
4.5.1 广州设计周的受众分类 |
4.5.2 基于广州设计周品牌资产的受众调查 |
4.6 小结:广州设计周品牌建构的优势与困境 |
4.6.1 广州设计周的品牌优势 |
4.6.2 广州设计周存在的品牌困境 |
第五章 基于广州设计之都申报的广州设计展览品牌建构策略 |
5.1 品牌资产的整合与塑造 |
5.1.1 整合设计产业资源,提升品牌领导力 |
5.1.2 运用整合营销方式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
5.2 品牌资产的维护与管理 |
5.2.1 基于品牌感知质量提高受众的忠诚 |
5.2.2 增强品牌体验,培育品牌忠诚度 |
5.3 品牌资产的延展与提升 |
5.4 2021年广州设计周的构想与设计应用 |
5.4.1 2021年广州设计周的展览主题与概念诠释 |
5.4.2 2021年广州设计周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6)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与外延 |
二、整本书阅读的特点 |
三、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外延 |
二、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
一、新课标的重视 |
二、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欠缺 |
第四节 整本书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 |
一、语文课程的特殊性 |
二、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殊性 |
第二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思维深度较浅,缺乏批判性阅读精神 |
二、教师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忽视思维品质培养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束缚 |
三、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 |
四、学生知识储备有限 |
第三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调查结果反思 |
一、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的反思 |
二、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展望 |
第三章 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开发策略 |
第一节 突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批判性 |
一、教学价值的审查评估 |
二、教学目标的预设分层 |
三、教学内容的理性引导 |
第二节 以母题确定阅读角度与理解范畴 |
一、母题提炼原则 |
二、以母题为支点,确定阅读角度 |
三、以母题为范围,确定理解范畴 |
第三节 以议题确定课程内容与知识结构 |
一、议题选定因素 |
二、以议题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 |
三、以议题为中心,确定知识结构 |
第四节 以问题确定教学抓手与思维动力 |
一、问题确定方法 |
二、以问题设计与呈现,确定教学抓手 |
三、以问题解决与反思,引发思维动力 |
第四章 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在原生态阅读中重视思维独立性与主动性 |
一、在浏览中奠定独立自主的思维基础 |
二、在略读中加强独立自主的思维训练 |
三、在精读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 |
第二节 在创造性发现中关注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一、在关注细节中引发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在揣摩留白中发展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三、在比较异同中提升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第三节 在实效性思考中引发思维批判性与求真性 |
一、在矛盾处质疑求真 |
二、在不合情理处质疑求真 |
三、在“无疑中”质疑求真 |
第四节 在完整性解读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一、在作品语言解读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二、在作品美感审视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三、在作品文化理解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第五节 在思辨性表达中加强思维深刻性与反思性 |
一、在口头性表达中澄清文本内涵 |
二、在书面性表达中查找思维谬误 |
三、在活动性表达中辨析作品题旨 |
结语 |
附录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卷)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调查问卷(教师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与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
(二)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三)文献研究方法 |
(四)比较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 |
一、话语、话语权与话语体系 |
(一)“话语”概念的形成发展 |
(二)“话语体系”的内涵阐释 |
(三)话语、话语权、话语体系的内在关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要素构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属性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目标旨趣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功能及作用机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功能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作用机理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规律遵循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基础及历史演进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思想 |
(三)西方国家话语理论的有益成果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 |
(一)从革命话语体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话语体系的转向 |
(二)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 |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超越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
(一)党的建设的纵深推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战略价值及现实境遇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战略价值 |
(一)增强中国话语竞争力,赢获国际话语权 |
(二)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国家安全 |
(三)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增强话语自信 |
二、西方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影响及批判反思 |
(一)西方国家话语体系中“普世价值”的虚假幻象 |
(二)话语霸权是西方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 |
(三)西方国家话语体系扩张逻辑发展的新动向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话语自信缺失 |
(二)社会转型期人们现实需求的层次性与价值多元化 |
(三)网络图像时代话语体系建设的滞后性与效度式微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原则遵循 |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
(三)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
(四)政治性与学术性的辩证统一 |
(五)科学性与生活性的辩证统一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
(一)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理论 |
(二)探索行之有效的传播认同机制 |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话语评价体系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 |
(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开掘话语资源 |
(二)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考察中不断拓宽话语平台 |
(三)在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人类现代文明语境的把脉中优化话语表达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
一、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方向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地基 |
(三)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提升主体自觉 |
二、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全要素建设 |
(一)有效促进话语主体能力建设 |
(二)不断加强话语受众客体研究 |
(三)积极推动话语思想内容创新 |
(四)切实推进话语表达系统建设 |
三、着力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
(一)在彰明话语理念和明确话语契合点中构建平等对话机制 |
(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三)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2 国外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的内涵、结构与要素 |
2.1.2 学术论文与知识生产 |
2.1.3 学术论文与知识创新 |
2.2 学术论文评价 |
2.2.1 学术论文评价涵义 |
2.2.2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2.3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 |
2.3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 |
2.3.1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内涵 |
2.3.2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过程 |
2.4 扎根理论 |
2.5 知识元理论 |
2.5.1 知识元概念 |
2.5.2 知识元分类与描述 |
2.5.3 知识元的抽取与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方法 |
3.1 机器学习 |
3.2 专家系统 |
3.3 文本分析 |
3.4 LDA主题识别模型 |
3.5 知识图谱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分析及智能化评价框架 |
4.1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解析 |
4.2 专家评价意见数据分析 |
4.3 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4.4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 |
4.5 智能化评价指标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 |
5.1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5.2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判断流程 |
5.3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 |
5.4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实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 |
6.1 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6.2 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 |
6.3 学术论文知识元抽取 |
6.4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过程 |
6.5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实证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 |
7.1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概述 |
7.2 引文评价层次 |
7.2.1 引用层面 |
7.2.2 引用评价 |
7.3 基于引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 |
7.3.1 评价思路 |
7.3.2 评价步骤 |
7.4 构建引文智能化评价指标模型 |
7.5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实例检验 |
7.5.1 数据收集 |
7.5.2 结果分析 |
7.5.3 指标验证 |
7.6 引文评价指标模型及计算的修订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2 高校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3 交互创新的相关研究 |
1.2.4 外部资源的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知识服务 |
2.1.2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
2.1.3 高校知识服务 |
2.1.4 交互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2.2 责任式创新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与历史溯源 |
3.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被动接受阶段 |
3.1.2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主动迎合阶段 |
3.1.3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互动共创趋势 |
3.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逻辑起点 |
3.2.1 高校知识服务的需求形式 |
3.2.2 高校知识服务的供需关系 |
3.2.3 逻辑起点 |
3.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 |
3.3.1 内涵 |
3.3.2 特征 |
3.3.3 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构成 |
4.1.1 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类型与适用性分析 |
4.1.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要素分析 |
4.2 战略引领层 |
4.2.1 战略引领层的战略内容 |
4.2.2 战略引领层的功能实现 |
4.3 流程操作层 |
4.3.1 流程操作层的设计 |
4.3.2 流程操作层的内容 |
4.3.3 流程操作层的功能实现 |
4.4 能力支撑层 |
4.4.1 能力支撑层的内涵 |
4.4.2 能力支撑层的构成 |
4.4.3 能力支撑层的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基于交互创新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实现的外部资源 |
5.1 外部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
5.1.1 外部资源的重要性 |
5.1.2 外部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5.1.3 外部资源的类型 |
5.2 外部资源供给的主体与方式 |
5.2.1 外部资源的供给主体 |
5.2.2 各级政府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3 知识服务中介机构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4 竞争对手的外部资源供给 |
5.3 外部资源的的内化机制 |
5.3.1 外部资源的内化位置 |
5.3.2 外部资源的内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服务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与概述 |
6.1.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概述 |
6.1.2 香港科技大学概述 |
6.1.3 大连理工大学概述 |
6.2 逐一案例描述 |
6.2.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2 香港科技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3 大连理工大学的知识服务 |
6.3 跨案例聚类分析 |
6.3.1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6.3.2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战略引领 |
6.3.3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流程操作 |
6.3.4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能力支撑 |
6.3.5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外部资源供给 |
6.4 案例研究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概念辨析和界定 |
1.3.1 生态 |
1.3.2 文明 |
1.3.3 生态文明 |
1.3.4 生态文明建设 |
1.3.5 生态文明思想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
2.1.1 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统一论 |
2.1.2 生态危机制度根源论 |
2.1.3 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论 |
2.2 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 |
2.2.1 毛泽东的生态节约理念 |
2.2.2 邓小平的生态协调发展理论 |
2.2.3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
2.2.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2.3 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2.3.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
2.3.2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
2.3.3 佛家“和谐平等”的生态文明观 |
2.4 国际借鉴: 西方生态理论的合理成分 |
2.4.1 生态马克思主义 |
2.4.2 非人类中心主义 |
2.4.3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
3.1 世情趋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1.1 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
3.1.2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
3.1.3 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 |
3.2 国情需要:新时代国内发展压力的深刻回应 |
3.2.1 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
3.2.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 |
3.2.3 对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 |
3.3 党情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新要求 |
3.3.1 党的历史使命不断拓展 |
3.3.2 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 |
3.3.3 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
3.4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
4.1 知青岁月: 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 |
4.1.1 修建沼气池:“清洁能源”的实践范例 |
4.1.2 改良厕所: “厕所革命”的早期尝试 |
4.1.3 修筑淤地坝:“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先前经验 |
4.2 地方实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阶段 |
4.2.1 推行“旅游兴县”的正定发展时期 |
4.2.2 构建“生态强省”的福建完善时期 |
4.2.3 打造“绿色浙江”的浙江深化时期 |
4.3 治国理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 |
4.3.1 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
4.3.2 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 |
4.3.3 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方略 |
4.4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 |
5.1 多维思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构成 |
5.1.1 “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价值定位 |
5.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目标 |
5.1.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题主线 |
5.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
5.2 核心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 |
5.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观 |
5.2.2 “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自然观 |
5.2.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
5.2.4 “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严密法治观 |
5.2.5 “山水林田湖草就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 |
5.3 理论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 |
5.3.1 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5.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5.3.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3.4 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
5.4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
6.1 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
6.1.1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
6.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1.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2 坚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全过程 |
6.2.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6.2.2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生态法律法制体系 |
6.3 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
6.3.1 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
6.3.2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
6.3.3 切实强化生态教育 |
6.4 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
6.4.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6.4.2 维护生态环境的权益 |
6.4.3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
6.5 本章小结 |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
7.1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
7.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
7.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成果 |
7.1.3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
7.2 实践价值: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
7.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
7.2.2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
7.2.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
7.3 世界价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
7.3.1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
7.3.2 探索生态现代化的理论范式 |
7.3.3 彰显生态责任的中国担当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学术性 开放性 创新性是学报的主要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D]. 罗小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4]基于广州“设计之都”申报的设计展览品牌建构[D]. 邓小诗.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6]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 周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研究[D]. 王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D]. 杜杏叶. 吉林大学, 2019(02)
- [9]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D]. 张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黑晓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