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强[1]2004年在《中华绒螯蟹幼体营养生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综述了中华绒螯蟹幼体营养生理,主要研究了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②饲料中淀粉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③饲料中脂肪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④饲料中葡聚糖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影响。 1.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能促进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生长发育,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幼体的存活率、变态率和增重率(P<0.05);蛋白酶活力在幼体变态12小时后基本趋于稳定,并对蛋白质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幼体生长发育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适应性,Z_1→M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5%、45%、50%、45%、45%、40%。 2.饲料中淀粉含量对中华绒螫蟹幼体生长发育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饲料中淀粉的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生长发育幼显着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淀粉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幼体的存活率、变态率和增重率(P<0.05);淀粉酶活力在幼体变态12小时后基本趋于稳定,并对淀粉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随着点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幼体生长发育和淀粉酶对淀粉的适应性,Z_1→M各期幼体的淀粉适宜含量18%、22%、18%、18-22%、18%、14-18%, 3.饲料中脂肪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O),饲料中脂肪含量过低会影响幼体的存活率、变态率和增重率(P<0.05),而高脂肪含量(12%)对幼体的存活率、变态率和增重率无不良影响(P>0.05)。幼体脂肪酶活力在幼体变态12小时后基本趋于稳定,并对脂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幼体生长发育和脂肪酶对脂肪的适应性,认为中华绒螯蟹幼体Z_3→M各期幼体的最适含量适6%、中华绒鳌蟹幼体营养生理的研究6%、6%、8%。4.饲料中葡聚糖含量对中华绒鳌蟹幼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葡聚糖能显着的促进中华绒鳌蟹幼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幼体酚氧化酶、抗菌酶、溶菌酶的活力(P<0.05),21~M饲料中葡聚糖的的适宜添加量为2.0%、2.0%、1.5%、1.5%、1.0%、1.0%。同时幼体对葡聚糖的免疫刺激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21、22各种酶活力在12小时后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稳定,而Z3、Z;、25和M酶活力8小时候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
王瑞芳[2]2012年在《长江中华绒螯蟹亲体和早期发育阶段对盐度的生理与行为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我国俗称河蟹,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Crapsida),绒螯蟹属(Eriocheir),是甲壳类中少有的洄游性种类。在淡水河流、湖泊中完成生殖蜕壳后的中华绒螯蟹需向河口区域进行生殖洄游,在河口完成交配、抱卵、胚胎及幼体的发育。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最大、最优质的繁殖场。盐度是河口时空变化最为剧烈的因子之一,近年来长江口盐度变化加剧,盐水入侵严重,这可能对中华绒螯蟹的洄游、繁育造成重要的影响。为全面评估河口盐度变动对中华绒螯蟹繁育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亲体、后期胚胎及早期幼体为研究对象,从血淋巴渗透、代谢、免疫调节与肝胰腺消化酶调节以及行为方面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亲体在洄游过程中对盐度的适应策略及耐盐阂值;以孵化率与初孵蚤状幼体的存活率为评价指标获得中华绒螯蟹胚胎及早期幼体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盐度胁迫后胚胎对能源物质的分解与利用特征、Na+、K+-ATPase的响应以及胰高血糖素(CHH)可能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作用;通过研究大眼幼体的盐度选择行为,不同盐度下的生态蜕壳及Na+/K+-ATPase活性对盐度的响应,探讨大眼幼体趋江洄游的行为与生理基础,初步阐明了不同生命阶段的中华绒螯蟹对盐度的生理与行为响应机制。本研究成果为全面评估河口盐度变动对中华绒螯蟹繁育的影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对中华绒螯蟹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人工繁殖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甲壳类洄游生理学与渗透调节生理、行为研究的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绒螯蟹亲体在不同盐度下的行为反应采用视频记录分析法比较研究了雌性中华绒螯蟹亲体适应了淡水、半咸水(盐度18)后以及在高盐(盐度18→30)、低盐(盐度18→0)胁迫下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盐度下,蟹口器的活动性与其个体的运动活力呈现一致的反应模式,与淡水组相比,适应盐度18后蟹的运动活力和口器的活动性均增强(P<0.05);低盐胁迫引起蟹运动活力和口器活动(P<0.05)增强,而高盐胁迫后蟹运动活力显着减弱(P<0.05),且口器的活动性也降低,且在低盐胁迫后蟹的运动活力和口器的活动性均显着强于淡水组(P<0.05);第一触角回缩行为和封闭反应行为几乎仅出现在盐度18组以及高盐胁迫组(P<0.05),第一触角回缩至壳槽内的时间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二触角抖动次数随着试验盐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低盐胁迫后蟹的第二触角抖动次数显着高于其它叁个试验组(P<0.05);高、低盐胁迫均引起蟹的眼柄活动性增强,而适应盐度18后眼柄的活动性降低;盐度18组蟹清洁触角的频率显着高于淡水组(P<0.05),高、低盐胁迫均引起蟹的触角清洁频率显着降低(P<0.05);腹部开合行为仅出现在低盐胁迫后。综合以上结果显示,从淡水适应半咸水后会刺激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运动活力及其它相关行为增强,蟹在低盐胁迫后出现腹部开合行为是其在低渗环境下通过暴露尾肠从而吸收水中离子的一种行为策略,蟹在高盐胁迫后表现出的封闭反应则有助于减少机体在高渗环境下对水分的吸收及盐分的被动扩散丢失。2.中华绒螯蟹亲体的盐度选择行为利用室内可控的六分室盐度选择装置结合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了洄游期的雌、雄中华绒螯蟹对盐度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雄蟹对盐度并未表现出显着的偏好行为,但其在盐度28分室中出现的次数最少,而在盐度35分室中出现最多,在21与35盐度分室中停留的时间略长于其它盐度分室;在盐度0-21范围内,雌蟹在各盐度分室中出现的次数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1盐度分室中达到最高,在28盐度分室中最低,雌蟹在35盐度分室中出现的次数接近盐度21分室的水平。在盐度7-28范围内,雌蟹在各盐度分室中停留的时间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而在35盐度分室中停留时间最长,且显着高于其在28盐度分室中停留时间(P<0.05)。本试验同时发现,在试验时间内,雄蟹的运动活力显着高于雌蟹,在提供可选择的盐度环境后,雌、雄蟹的运动活力均降低。结果提示,盐度在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寻找产卵场的过程中虽然发挥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其它栖息地环境因子如水深、底质可能也是影响中华绒螯蟹在河口分布位置的重要因子。3.盐度升高对中华绒螯蟹亲体渗透压、离子及离子调节酶的影响通过逐步增盐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亲体盐度适应过程中血淋巴渗透压、离子含量以及后鳃Na+/K+-ATPase和碳酸酐酶(CA)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0-21的盐度范围内,雌、雄中华绒螯蟹均显着调高其血淋巴渗透压(P<0.05),而在盐度达到35时略调低其血淋巴渗透压,雌、雄中华绒螯蟹的等渗点接近盐度28;随着环境水体盐度的增加和血淋巴渗透压的升高,中华绒螯蟹血淋巴Na+和Cl-含量升高,而Ca2+和K+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盐度升高引起中华绒螯蟹后鳃Na+/K+-ATPase和CA活性降低,酶活性的降低是后鳃主动吸收Na+减少的直接生理反应;比较雌、雄中华绒螯蟹各检测指标可见,雌蟹血淋巴Ca2+和K+含量和鳃CA活性在一些盐度水平下显着高于雄蟹(P<0.05),而其它测定指标之间无显着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亲体具有较强的高渗调节能力,但其低渗调节能力较弱。盐度升高后,中华绒螯蟹亲体主要通过调节血淋巴Na+和Cl-含量而调节血淋巴渗透浓度,Na+/K+-ATPase和CA在离子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雌、雄蟹的渗透调节能力不存在显着的差异。4.盐度升高对中华绒螯蟹亲体血淋巴代谢、免疫指标及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逐步增盐法,研究了从淡水逐步升高到盐度7、14、21、28、35后,雌、雄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代谢指标(总蛋白蛋白、氧合血蓝蛋白、葡萄糖、甘油叁酯、胆固醇、尿酸、尿素、肌酐)的含量、免疫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和消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增加,雌、雄中华绒螯蟹血淋巴总蛋白、氧合血蓝蛋白含量降低;雄蟹血淋巴甘油叁酯、胆固醇、尿素、肌酐含量与雌蟹血淋巴甘油叁酯、尿酸含量均随着盐度的升高先显着降低(P<0.05),在盐度升高到21时达到最低值,而后显着升高(P<0.05);雄蟹血淋巴尿酸含量在0-21的盐度范围内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盐度高于21时维持在稳定水平;雌蟹血淋巴尿素含量在盐度升高到21达到最低值(P>0.05),盐度高于21时显着升高(P<0.05);盐度增加对雌蟹血淋巴肌酐、胆固醇含量无显着影响;雌、雄蟹血糖含量均在盐度升高到21时达到最高水平;雌蟹血淋巴多种代谢指标均高于雄蟹。随着盐度的升高,雄蟹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逐渐降低,雌蟹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先降低,当盐度高于21后维持稳定水平;雌、雄蟹血淋巴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略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雌、雄蟹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略降低,盐度高于21时被激活,且在盐度升高到35时酶活性显着高于盐度21时的水平(P<0.05)。除超氧化物歧化酶外,雌蟹血淋巴其它两种免疫酶活性均高于雄蟹。雌、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最高,脂肪酶活性极低(P<0.05);雌蟹肝胰腺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均在盐度达到及高于28时显着降低(P<0.05),而纤维素酶活性在盐度升高到35时显着降低(P<0.05);除脂肪酶外,雄蟹的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均在盐度升高到14时显着升高(P<0.05),盐度升高到21时显着降低(P<0.05),之后维持稳定水平或进一步降低;除脂肪酶外,雄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盐度水平(盐度21除外)下均显着高于雌蟹(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亲体从淡水逐步适应海水的过程中多种血淋巴代谢指标均在盐度增加到21时达到最低点,这一盐度下机体可能用于渗透调节的能量最低,从而可以节约更多的能量用于繁殖。当水体盐度接近或超过28时中华绒螯蟹的免疫防御能力和消化能力均显着降低,最终可能对中华绒螯蟹的繁殖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在不同盐度下,雌蟹血淋巴代谢指标和免疫指标稍高于雄蟹,表明雌蟹的代谢水平和免疫防御能力相对较高。引起雄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降低的起始盐度值低于雌蟹,这从消化生化的角度表明雌蟹对盐度增加的适应能力强于雄蟹。5.盐度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影响研究了盐度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华绒螯蟹离体胚胎发育、蚤状幼体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眼点期开始盐度暴露其胚胎孵化率与幼体存活率均低于从原肠期和出膜前期开始暴露胚胎的孵化率,原肠期和出膜前期胚胎在盐度1-20范围内呈现较高的孵化率和较快的发育速度,且各盐度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盐度降低(盐度1、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胚胎的发育并提高了胚胎孵化率,且在眼点期表现出显着性(P<0.05);盐度达到及高于25导致胚胎发育减缓、孵化率显着降低(P<0.05),其中原肠期和出膜前期胚胎孵化率在盐度达到35时几乎为零,而眼点期胚胎孵化率在盐度达到25时已低于10%;从原肠期和出膜前期开始盐度暴露其初孵蚤状幼体在盐度5-25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各盐度组之间无显着差异,超出此盐度范围后初孵蚤状幼体的存活率急剧降低(P<0.05),盐度达到35时初孵蚤状幼体无法存活。眼点期开始盐度暴露后其初孵蚤状幼体存活率在15、20盐度下最高,在盐度10中略降低,盐度高于20或低于10均导致初孵蚤状幼体存活率显着降低(P<0.05),在盐度1、30、35中几乎无初孵蚤状幼体存活。Ⅰ期蚤状幼体在1、40的盐度下暴露24h后全部死亡,盐度5组蚤状幼体死亡率从暴露后48h开始显着上升,到192h时接近100%,盐度25、30、35组蚤状幼体死亡率在盐度暴露后96h仍较低,之后开始显着升高,到192h时几乎全部死亡,盐度10、15、20组蚤状幼体在盐度暴露后120h死亡率仍较低,从144h开始逐渐升高,在192h死亡率达到60%,但仍显着低于其它各盐度组(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原肠期和出膜前期胚胎发育及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5-20,眼点期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0-20,Ⅰ期蚤状幼体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0-20,超出上述盐度范围将显着影响中华绒螯蟹胚胎与早期幼体的发育,进而可能对其种群的繁衍造成潜在影响。6.渗透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生化成分含量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渗透胁迫对不同发育期中华绒螯蟹胚胎中生化成分(蛋白、总脂、碳水化合物、水份)含量、胚胎体积(胚胎直径)以及消化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胚胎的发育,对照组(盐度15)胚胎体积增加、水份含量升高(P<0.05)、蛋白含量降低(P<0.05)、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活性升高(P>0.05),脂类含量和脂肪酶活性均降低(P>0.05),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在眼点期升高(P<0.05)而在出膜前又降低(P<0.05);高、低渗胁迫均引起胚胎水份含量降低,其中高渗胁迫对叁个发育时期胚胎水份含量的影响均具有显着性(P<0.05),而低渗胁迫的影响仅在眼点期表现出显着性(P<0.05);低渗胁迫引起胚胎蛋白含量降低(P<0.05),而高渗胁迫导致胚胎蛋白含量升高(P<0.05);高渗胁迫对胚胎脂类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而低渗胁迫引起出膜前期胚胎脂类含量显着降低(P<0.05);高、低渗胁迫对胚胎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高、低渗胁迫均导致原肠期胚胎体积减小(P>0.05),而对眼点期胚胎体积无显着影响,高渗胁迫引起出膜前期胚胎体积减小(P>0.05);除高、低渗胁迫均显着降低眼点期胚胎淀粉酶活性(P<0.05)而引起出膜前期胚胎胰蛋白酶活性略降低(P>0.05)外,低渗胁迫导致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消化酶活性升高,而高渗胁迫导致酶活性降低;除脂肪酶外,渗透胁迫对原肠期胚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具有显着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能源物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被利用并重新合成,高渗胁迫抑制胚胎消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胚胎对卵黄物质的分解、利用,导致胚胎中卵黄物质积累,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低渗胁迫引起胚胎消化酶活性升高,加速胚胎对卵黄物质的分解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胚胎的发育。7.渗透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胚胎CHH和Na+/K+-ATPase a-亚基nRNA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渗透胁迫对中华绒螯蟹不同发育期胚胎Na+/K+-ATPase活性、a-亚基mRNA表达、CHH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盐度15)胚胎中Na+/K+-ATPase a-亚基mRNA表达量从原肠期到出膜前期升高了1.77倍(P<0.05),Na+/K+-ATPase活性升高了6.53倍(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渗胁迫诱导出膜前期胚胎Na+/K+-ATPase a-亚基表达显着增强(P<0.05),而对原肠期和眼点期胚胎无显着影响;低渗胁迫引起原肠期与眼点期胚胎Na+/K+-ATPase活性显着降低(P<0.05);高渗胁迫诱导原肠期与眼点期胚胎Na+/K+-ATPase a-亚基的表达显着增强(P<0.05),同时引起原肠期、出膜前期Na+/K+-ATPase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导致眼点期Na+/K+-ATPase活性显着降低(P<0.05);从眼点期到出膜前期胚胎CHH mRNA表达显着增强,低渗胁迫导致CHH mRNA表达下调且对眼点期胚胎具有显着影响(P<0.05),高渗胁迫诱导CHH上调且对出膜前期胚胎具有显着影响(P<0.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胚胎的发育,CHH表达增强、Na+/K+-ATPase mRNA转录、蛋白合成增加,CHH可能在胚胎应对渗透胁迫时发挥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作用,对渗透胁迫后Na+/K+-ATPase的转录、蛋白合成起到调节作用。8.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盐度选择行为利用七分室盐度选择装置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对盐度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大眼幼体对低盐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行为(P<0.05),且这种行为在上午表现更为显着,上午(9:00-12:00)进行的两个重复组中3h内大眼幼体在淡水分室中的平均分布率最高,分别为60%-89%和69%-80%,分布率次高的为盐度5分室;下午(14:00-17:00)进行的两个重复组中大眼幼体在淡水分室中的分布率分别为29%-60%和31%-57%。上、下午的试验结果均显示,随着盐度的升高,大眼幼体在盐度分室中的分布率呈现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具有明显的偏好淡水、低盐的行为,且这种偏好程度可能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低盐偏好行为与其在自然环境下的向岸洄游生态相吻合。本试验结果提示,大眼幼体趋淡水、低盐的行为可能是一种遗传行为而不受栖息环境的影响。9.盐度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蜕壳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盐度(0、5、10、15、20、25、30、35、40)对中华绒螯蟹蜕壳的影响,并测定了高、低渗胁迫后大眼幼体Na+/K+-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各盐度组大眼幼体在盐度暴露后第二天开始出现蜕壳现象,之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大眼幼体蜕壳率急剧升高(P<0.05),到试验的第5天所有盐度组大眼幼体几乎全部蜕壳为Ⅰ期仔蟹,且不同盐度组大眼幼体的蜕壳率无显着差异(P>0.05),但盐度达到40时大眼幼体在前期的蜕壳速度明显减缓;高、低盐胁迫均显着诱导大眼幼体Na+/K+-ATPase活性升高(P<0.05)。结果表明,大眼幼体已具有较强的高、低渗调节能力,可以耐受较广范围的盐度,并在此盐度环境下完成蜕壳,Na+/K+-ATPase在其高、低渗调节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江洪波[3]2003年在《中华绒螯蟹蛋白质营养生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俗称河蟹,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Crapsida),绒螯蟹属(Eriocheir),是我国特有的水产养殖珍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沿海的咸淡水或淡水水域中,北起辽河、南至瓯江均有出产,而以长江流域所产品质为最佳。因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养蟹业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产业。随着河蟹养殖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雌蟹亲体的性腺发育不良,抱卵率下降,亲蟹利用效率较低;苗种培育过程中,胚胎发育死亡率高,且幼体育成率低,质优量足的苗种供应不足;营养素的不平衡导致成蟹养殖过程中的性早熟等,都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均与河蟹本身的生理特性、营养需求,以及亲蟹培育期未能获取合理的营养素等有直接关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要求对中华绒螯蟹生殖过程中的摄食和消化生理机制,亲体性成熟期对各种必需营养素(如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的需求,卵细胞发生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合成、转运及贮存规律,以及在受精卵、胚胎和后续以内源性营养为主的溞状幼体发育阶段对卵黄磷蛋白的消耗和利用模式等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绒螯蟹的生殖营养生理的基础上,探讨亲体生殖营养对卵质、孵化及后续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维持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其生理作用主要有:为机体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原料,用于构建有机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等结构;在代谢过程中调节并控制生命活动;可通过分解作用为机体多项生理过程提供能量。目前有关经济虾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质营养需要的研究较多。研究发现虾蟹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与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如生长发育的阶段、生理状况、饲料蛋白源及其生存环境等。对处于生殖季节的虾蟹而言,饵料蛋白质消化吸收后,一部分用于合成体内的生理调节物质,如酶和激素等,可诱导亲体的成熟,促进雌雄交配;另一部分则用于合成性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合成卵黄磷蛋白,有利于提高卵质和卵细胞数目,维持正常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过程,从而增加幼体的存活率。然而迄今,有关蛋白质营养对虾蟹繁殖作用的影响却鲜见报道。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卜学位论文 为此,本研究在弄清中华绒鳌蟹自然条件下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和卵巢的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饵料蛋白质水平对其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和卵巢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在制备中华绒鳌蟹成熟卵巢卵黄磷蛋白抗体的前提下,研究了蛋白质营养对成熟期卵巢卵黄磷蛋白合成的影响:并对仔蟹期的部分必需氨基酸适宜需要量,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蛋白质营养对中华绒鳌蟹卵巢发育期和仔蟹生长期消化酶的影响,以期为中华绒鳌蟹的生殖营养生理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同时也为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的规范亲体培育及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一、中华绒鳌蟹卵黄磷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目前在判定虾蟹卵巢成熟和卵质时,大多采用性腺指数、蛋白质和脂类的组成与含量等生化指标,尚不够全面。本研究试图建立一种有效的免疫检测手段来测定卵巢中卵黄磷蛋白含量,以较为直接地反映卵巢成熟程度及卵细胞质量的优劣,这要求先获得纯化的卵黄磷蛋白,供制备抗体之用。因此,运用SePhadexG一200凝胶层析法(gelchromatography)从中华绒鳌蟹的成熟卵巢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蛋白复合物,经聚丙烯酞胺梯度凝胶电泳(队GE)确定其纯度;该蛋白复合体可被苏丹黑(Sudan black),Stain一all和Schiff试剂染色,表明其含有脂类、糖类和磷等组分,由此可以确定该蛋白复合物即是卵黄磷蛋白(li povitellin)。又经SDS一聚丙烯酞胺梯度凝胶电泳(S DS一PAGE)分析发现,卵黄磷蛋白分子量为520.85士19.02 kDa,并由分子量分别为96.92士2.83 kDa和73.86士1.89 kDa的两种亚基组成。对纯化卵黄磷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也进行了分析,发现必需氨基酸总量占51.30%,略高于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较高,分别达10.80%和14.31%;亮氨酸(Leu)、赖氨酸(切s)、精氨酸(Arg)和撷氨酸(val)次之,含量分别为9.43%、7 .83%、7.08%和6.88%;而牛磺酸(Tau)、半肤氨酸(cys)和蛋氨酸(Met)含量较低,百分含量分别为0.17%、1 .01%和1 .40%。分析中华绒鳌蟹卵黄磷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可为其亲体阶段的必需氨基酸营养需求提供标准参考。二、中华绒鳌蟹卵巢成熟期蛋白质和卵黄磷蛋白含t变化的研究 探讨卵巢成熟过程中卵黄磷蛋白合成和积累的规律,对于深入研究亲蟹的生殖营养至关重要。于2001年8一12月自上海市郊淀山湖取中华绒鳌蟹雌体亲蟹。在采用纯化的卵黄磷蛋白免疫兔而获得其抗体的基础上,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中文摘要中华绒鳌蟹蛋自质价养生理研究法(enzyme一linked immunos
刘立鹤[4]2005年在《中华绒螯蟹雌体脂质营养及生殖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咸淡水或淡水水域,其中以长江流域河蟹的品质最佳,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倍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河蟹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与日俱增,2004年全国总产量达到47万吨,产值数百亿元。然而,养蟹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殖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小杂鱼,而小杂鱼资源越来越有限,这就迫切需要杂鱼的可替代物。维持目前的养殖规模,需要大量优质的苗种,而优质苗种来源于性腺发育良好的亲体。但目前为止,人们对河蟹的性腺发育、亲体选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饲料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而营养研究,尤其是亲体营养研究极其缺乏,研究相对滞后。 现有的甲壳动物营养研究中,脂类的研究相对较丰富。已有河蟹脂质营养研究表明:脂类作为河蟹重要的能量来源和营养物质,是参与血淋巴中营养转运的主要物质,同时也是构成卵黄蛋白原和卵黄磷蛋白的重要组分,河蟹的性腺发育和繁殖对脂类有着极其重要的需求。不同脂肪源饲料可显着影响河蟹亲体的繁殖性能,以及河蟹组织、器官和卵中的脂肪酸组成。饲料中HUFA组成和含量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研究已证实EPA,DHA是合成卵正常发育和增殖的物质基础,EPA与河蟹的蜕皮、生长及亲体的产卵力,DHA与细胞增殖,亲体的孵化率密切相关,而且HUFA与维生素C、E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同时添加能显着地提高河蟹亲体的繁殖性能。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以脂质营养为主线,通过脂质营养对中华绒螯蟹雌体繁殖性能、卵巢发育期其生理生化组成、消化生理、脂肪合成、类固醇激素及MIH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脂质营养在河蟹亲体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以及其通过内分泌途径来调控生殖的可能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HUFAs与V_E,β-胡萝卜素交互作用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为人工配合饲料中合理使用脂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一、脂质营养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蛋白水平40%左右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6%的鱼油、花生油、磷脂和猪油,投喂河蟹28周,以冰鲜作为对照组,研究了不同脂肪源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脂质营养对河蟹繁殖性能影响极其显着:河蟹卵巢发育过程中,冰鲜组河蟹HSI逐渐下降,GSI持续上升,Ⅲ_1~Ⅲ_2期增幅最大,Ⅲ_2期雌蟹GSI值高达9.15,显着高于同期人工饲料组,而同期血淋巴中卵黄蛋白原(Vg)的含量显着增加,这说明了Ⅲ_1~Ⅲ_2期是冰鲜组雌蟹营养转移,卵巢营养快速积累时期。与冰鲜组不同,饲料组蟹的性腺发育期物质积累明显滞后于冰鲜组,GSI峰值多出现在性腺成熟Ⅳ期,Ⅳ期磷脂、鱼油组蟹的GSI最高分别为11.50,11.25;花生油组次之(8.85);猪油组的GSI最低,仅为7.30。投喂不同的脂质对雌蟹性腺发育的影响有
陈彦良[5]2014年在《脂类及维生素E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动物营养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对胆固醇的需求量,以及饲料中胆固醇和磷脂之间的可能交互作用;通过在不同脂肪源及其搭配的饲料中补充维生素E,从受试动物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指标入手,配合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对幼蟹饲料中的脂肪源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初步阐明了脂类在中华绒螯蟹生长、抗氧化和抗病力等方面起到的调节作用,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了与脂类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FABP)和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 protein, ACBP),探讨了不同脂肪源及搭配对其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补充了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生理资料,同时可为人工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磷脂水平下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胆固醇的需要量磷脂和胆固醇均为河蟹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有研究发现磷脂对胆固醇在甲壳动物体内的吸收和转运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探究了饲料中磷脂和胆固醇水平对河蟹幼蟹生长及肝胰腺含脂量方面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获得了不同磷脂水平下河蟹幼蟹对胆固醇的适宜需求量。实验设置了2个磷脂水平1%和2%,每个磷脂水平下设置了6个胆固醇水平,共十二组,每个处理组4个平行,将初始体质量为(2.3±0.05)g的幼蟹饲养于48个体积为300L的水族箱中。饲养42天后测定幼蟹的生长指标、蟹体成分和肝胰腺的含脂量。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蟹的存活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1%的磷脂+0.5%的胆固醇组河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其他几组,而饲料系数在各组中最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磷脂和胆固醇水平在河蟹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全蟹粗脂肪和肝胰腺胆固醇的沉积方面有交互作用,而对蜕皮率、存活率、饲料系数和其他体成分则无明显的交互作用。以河蟹的增重率为判据,采用二次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的磷脂水平分别为1%和2%时,河蟹对胆固醇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62%和0.23%。2、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河蟹幼蟹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6种脂肪源配置了6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评价不同脂肪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每处理设5重复,每重复随机选取30只体质量为(2.3士0.05)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置于300L的水族箱中饲养。分别选择了鱼油(FO)、亚麻籽油(LO)、大豆油(SO)、菜籽油(RO)、椰子油(CO)和牛油(BTO)作为饲料的脂肪来源。投喂10周后,结果显示,各组幼蟹的存活率为79.33%-90.00%,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FO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低于SO, RO、CO和BTO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最高,但与除鱼油外其他4组并无显着差异(P>0.05)。FO和SO组在血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上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豆油组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显着低于FO和LO组(P<0.05),与其他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F1组最高(P<0.05)。FO组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活性在各组之间也处于最高水平(P<0.05),BTO组活性最低(P>0.05),PO活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O>SO>CO>RO>LO>BTO。FO组血清中溶菌酶(Lysozyme, LYZ)的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 BTO组最低,LYZ活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O>SO>CO>LO>RO>BTO.从FABP基因的表达结果来看,SO组FABP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 FO、LO、RO叁组均显着高于CO和BTO组(P<0.05),但他们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CO和BTO组表达量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CO和BTO组ACBP基因表达量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FO、LO、SO和RO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幼蟹的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的鱼油可完全由以上动植物油来替代,且全豆油组的生长性能优于全鱼油组。但综合考虑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可见,动植物油完全替代鱼油后,会对幼蟹的免疫性能和抗病力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3、豆油替代鱼油对河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共配制了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命名为F1-F5),以探究豆油替代不同比例的鱼油对中华绒螫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每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选取40只体质量为(0.27±0.03)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置于300L的水族箱中饲养。F1为全鱼油对照组,F2-F4分别为25%、50%和75%豆油替代鱼油组,F5为全豆油组,实验为期42天。实验结束时,各组幼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着(/>0.05);F4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F1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F4组幼蟹的ACP和AKP活性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F5组的最低。幼蟹的血清中SOD活性以F4组最高,显着高于F3组(P<0.05),F3和F4组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F1、F2和F5叁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F1组幼蟹的血清MDA含量最高(P<0.05),其余各组之间则差异不显着(P>0.05);F4组幼蟹的血清PO活性最高,而F5组最低(P<0.05);各组幼蟹的LYZ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10天,发现F5组幼蟹最早出现死亡,且该组幼蟹的累积死亡率显着高于F1和F4组(P<0.05)。荧光定量分析的结果,F4组幼蟹肝胰腺中FABP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 ACBP在F3和F4组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证实用豆油完全替代饲料中的鱼油,虽不会显着影响幼蟹的生长率,但会降低其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用75%豆油替代鱼油可在保证幼蟹良好生长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和抵抗疾病感染的能力。4、不同VE水平下叁种脂肪源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本实验评价了在两个VE水平下,投喂添加了不同脂肪源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脂肪源分别选用鱼油(FO)、亚麻籽油(LO)和大豆油(SO),设计100mg/kg和300mg/kg两个VE水平。配置了6组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为100FO、100LO、100SO、300FO、300LO和300SO,对初始体质量为(0.27±0.01)g的幼蟹进行42天的投喂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间幼蟹的存活率虽无显着差异(P>0.05),但300FO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统计还发现,各处理组之间蟹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等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幼蟹肝胰腺中脂肪酸的分析来看,300FO组的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各组中最高的,且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其次是100FO、300LO和100LO处理组,两个大豆油添加组的HUFA则处于最低水平。血清生化指标中,100FO和100LO组血清中SOD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100FO组又显着高于100LO组(P<0.05);血清中MDA含量100FO组最高(P<0.05),其他各组之间则无显着差异(P>0.05)。在两个VE水平下鱼油组的PO活性均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补充VE后的LO和SO组,PO活性分别高于相应的低水平VE处理组。血清LYZ活性中,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结束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10天后发现,300SO组累积死亡率显着高于100FO、100LO和300FO组(P<0.05)。从幼蟹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可以看出,饲料中添加鱼油和300mg/kg的维生素E时,有利于提高幼蟹的生长率、免疫性能及抵抗疾病的能力。
洪美玲[6]2007年在《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毒性效应及维生素E的营养调节》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了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浓度的升高对我国重要养殖种类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毒性效应,初步阐明了幼蟹对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解毒途径,并探讨了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对幼蟹营养调节能力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水生动物毒理学和营养免疫学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对甲壳动物应激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甲壳动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中华绒螯蟹幼体对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及解毒途径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幼体在亚硝酸盐中暴露24h-、48h-、72h-和96h-的LC_(50)分别为43.87-、40.24-、38.87-、38.87-mg/l;对水中总氨氮的LC_(50)分别为251.68-、217.61-、156.05-、119.67-mg/l,非离子氨的LC_(50)值为2.75-、2.37-、1.70-、1.31-mg/l。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8和12.0 mg/l,说明中华绒螯蟹对氨氮的耐受性较高。分析幼蟹血淋巴对相应暴露物的累积程度可看出,血淋巴中亚硝酸盐的累积量随水环境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增高而增多,且血淋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幅度远大于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幅度,它们之间并不呈线性递增而是表现出倍数增长关系;而血淋巴中的氨氮浓度与水环境中的氨氮浓度较接近,随环境中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表明幼蟹血淋巴更容易对亚硝酸盐发生累积。急性亚硝酸盐暴露和急性氨氮暴露均可使中华绒螯蟹幼体血淋巴中谷氨酸盐、谷氨酰胺、尿素的含量以及肝胰腺中谷氨酰胺的含量显着增加,但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血淋巴中谷氨酸盐、尿素及肝胰腺中谷氨酰胺的含量不断增加,而血淋巴中谷氨酰胺的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幼蟹可将体内过多的亚硝酸盐和氨氮部分转化为谷氨酰胺或参与鸟氨酸循环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相同浓度的亚硝酸盐使血淋巴中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含量上升的幅度远大于相同的氨氮暴露浓度,说明亚硝酸盐的解毒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转化为谷氨酰胺。此外,机体还可将部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2.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在96h-LC_(50)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对照组、10-、20-、30-、40-mg/l亚硝酸盐暴露组以及20-、40-、60-、80-mg/l氨氮暴露组,分别在暴露的3h、6h、24h、48h取样,探讨了急性亚硝酸盐胁迫和急性氨氮胁迫对幼蟹能量利用、免疫、渗透调节以及应激蛋白70(HSP70)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急性亚硝酸盐和氨氮胁迫均使幼蟹血淋巴中氧合血蓝蛋白含量下降,导致机体携氧能力降低,机体主要通过糖酵解途径提供能量,肝糖元含量下降,血糖浓度升高,肝胰腺及血淋巴中乳酸含量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血淋巴中甘油叁酯的含量下降,说明机体还需动用大量脂肪来满足其本身的能量需求。此外,急性亚硝酸盐胁迫使血糖的升高幅度及氧合血蓝蛋白的下降幅度均大于急性氨氮胁迫,因而亚硝酸盐胁迫导致组织中乳酸含量的升高幅度也相应大于氨氮胁迫。低浓度的亚硝酸盐暴露和氨氮暴露在短期内可使幼蟹血细胞数显着增多,并可显着提高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这种兴奋效应逐渐消失,血细胞数和SOD活性均逐渐下降。高浓度的亚硝酸盐胁迫和氨氮胁迫均使幼蟹血细胞数减少,并抑制肝胰腺SOD活性,使机体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随亚硝酸盐和氨氮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在组织中的累积量增大,说明亚硝酸盐和氨氮暴露使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随着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细胞膜结构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因而血淋巴的渗透压及主要离子浓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亚硝酸盐和氨氮胁迫可使血淋巴中[Na~+]、[K~+]、[Cl~-]、强离子差以及渗透压下降。在亚硝酸盐处理组中,血淋巴中Cl~-和渗透压对亚硝酸盐的变化较敏感,不同暴露浓度之间差异均显着。而在氨氮处理组中,血淋巴中Na~+对氨氮的变化较敏感,不同暴露浓度之间差异均显着。环境胁迫除了可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反应外,还将在细胞水平上引发一系列变化。采用Western-blotting法研究亚硝酸胁迫对幼蟹鳃组织中HSP70表达影响的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幼体经10mg/l和20mg/l的亚硝酸盐处理后,鳃组织中HSP70的表达量在应激6h后达到最大,而经30mg/l和40mg/l的亚硝酸盐处理后,HSP70的表达量在应激3h后达到最大。而且各浓度组所诱导的HSP70的最大表达量与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应激蛋白能在生物体受到严重危害前,作为早期的预警标志应用于机体生理状况的评价中。3.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慢性毒性效应为了解亚硝酸盐和氨氮的长期暴露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及免疫的影响,揭示亚硝酸盐和氨氮的长期暴露对幼蟹的毒害机理,共设计了对照组、5-、10-、15-、20-mg/l亚硝盐暴露组和10-、20-、30-、40-mg/l氨氮暴露组,探讨了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和氨氮暴露60d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免疫及肝胰腺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激的前10d,幼蟹的死亡数随亚硝酸盐和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其死亡数不断增加。而且亚硝酸盐暴露和氨氮暴露均可显着降低幼蟹的体增重,增加饲料系数。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高于5mg/l时,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着下降;当氨氮浓度达到20mg/l以上时,肝胰腺ACP和ALP活性才显着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亚硝酸盐对肝胰腺ACP和ALP活性的影响大于氨氮,相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暴露对机体蛋白合成和免疫的影响程度强于氨氮暴露。对肝胰腺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幼蟹暴露于20mg/l亚硝酸盐溶液和40mg/l氨氮溶液60d后,肝胰腺部分细胞器出现了空泡化,具体体现在核膜不完整并出现断裂现象,核内物质外溢,细胞核空泡化;大部分线粒体内嵴消失。因此细胞器解体而造成的细胞坏死可能是亚硝酸盐和氨氮胁迫作用的主要靶标。4.日粮中添加VE对中华绒螯蟹营养调节能力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VE对胁迫效应的缓解作用,共设计了3种日粮,其中日粮2(VE含量为660mg/kg)和日粮3(VE含量为960mg/kg)是分别在对照组(基础日粮,VE含量为360mg/kg)的基础上添加了300-、600-mg/kg VE,投喂60天后,将每个实验组的半数蟹投到10mg/l的亚硝酸盐水体中,分别研究了3种不同日粮在亚硝酸盐应激前后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免疫、渗透调节及组织中VE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日粮2饲喂20d后,可显着提高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特定增长率,降低饲料系数;然而,日粮3在一定程度上却抑制了幼体的生长,提高了饲料系数。亚硝酸盐应激显着提高了肝胰腺和鳃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以及肝胰腺中ACP活性、鳃中ALP活性,但在日粮中添加VE后可使其上升幅度减小,以日粮2的变化幅度最小;同时亚硝酸盐应激还可显着降低肝胰腺中ALP活性、鳃中ACP活性,但日粮中添加VE后可使其下降幅度减小,以日粮3的降幅最小。亚硝酸盐应激显着降低了对照组中血淋巴氧合血蓝蛋白浓度和叁组日粮的血淋巴总蛋白浓度,而VE添加组中氧合血蓝蛋白浓度在经受亚硝酸盐胁迫后变化不显着。组织中VE含量随日粮中VE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亚硝酸盐应激均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组织中的VE,从而使其含量下降,日粮3中肝胰腺和鳃中VE的降幅最大。综上所述,日粮2(VE含量为660mg/kg)对幼蟹的营养调节作用优于基础日粮(VE含量为360mg/kg)和日粮3(VE含量为960mg/kg)。5.亚硝酸盐胁迫下中华绒螯蟹幼体对VE的最适需要量为了解机体在环境胁迫下对VE的需要量,本试验共设计了0-、300-、1000-、2000-mg/kgVE四种日粮(分别为日粮1、日粮2、日粮3、日粮4),研究这4种日粮对暴露在10mg/l亚硝酸盐水体的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日粮4组外,其它3组亚硝酸盐应激下幼蟹的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随日粮中VE含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饲料系数随日粮中VE含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而日粮4组的体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介于日粮1和日粮2之间;随饲喂时间的延长,幼蟹的体增重相对下降,饲料系数显着提高。而幼蟹的存活率以日粮1组最低,其次为日粮4组,日粮2和日粮3组之间无显着差异。幼蟹肝胰腺中抗氧化酶活性以日粮3组为最高,且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增加,而脂质过氧化程度也以日粮3组为最低,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经空气暴露6h后,肝胰腺中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但以日粮3组的变化幅度最小。当日粮中缺乏VE时,肝胰腺和鳃中的VE含量为100μg/kg左右。除日粮4外,组织中VE含量随日粮中V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幼蟹在空气中暴露6h后,组织中VE含量显着下降,仍以日粮3组中的组织VE含量最高,日粮4组次之,日粮1组中组织VE含量最低,各日粮组中肝胰腺和鳃中VE含量两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幼蟹在亚硝酸盐应激下对日粮中VE的最适需求量为1000mg/kg左右。
肖起珍, 杜雪, 刘青, 徐建发, 王少兵[7]2017年在《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投喂轮虫、轮虫与卤虫、卤虫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饲喂中华绒螯蟹Ⅴ期溞状幼体,以其变态为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存活率以及实验结束时存活个体的重量、甲壳长、甲壳宽为评价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活饵料投喂模式的溞状幼体的存活率和96 h时变态率以单独投喂卤虫组最高,分别为33.33%±2.31%和86.2%±7.2%,但与另外两组差异不显着。2)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的存活大眼幼体平均体重差异不显着;存活I仔蟹平均体重为(12.10±0.98)mg至(13.16±1.10)mg之间,单独投喂卤虫组体重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3)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的存活大眼幼体的平均甲壳长和甲壳宽均以单独投喂卤虫组的效果最好;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I期仔蟹平均甲壳长和甲壳宽有显着差异,单独投喂轮虫组的甲壳长宽均小于其他两组;将卤虫作为单一饵料在促进中华绒螯蟹后期溞状幼体的变态和存活方面效果最好,其次轮虫卤虫混合组的饲喂效果优于单独投喂轮虫。
魏帮鸿[8]2018年在《不同油脂配比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脂类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近年来广泛养殖的一种经济虾蟹类品种。中华绒螯蟹体内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对中华绒螯蟹PUFA合成能力的认知有限,因此中华绒螯蟹对LC-PUFA的需求主要通过饲料中的鱼油成分满足。但近年来鱼油价格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了中华绒螯蟹产业的发展,急需寻找到新的油源替代鱼油。为此,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的油源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脂类代谢相关过程的影响;鉴于不同油源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脂肪酸组成,因此研究还分析了不同脂肪酸作为主要饲料油源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学的影响,初步探讨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的不同营养功能;中华绒螯蟹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合成能力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离体实验探讨了鱼油替代对中华绒螯蟹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基于上述组学研究,挖掘出中华绒螯蟹利用饲料脂肪源的关键酶-胰脂酶基因,通过克隆获得胰脂酶基因的全长,并且分析了其在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不同幼体阶段以及不同脂肪源饲料饲喂条件下的表达情况。实验一:饲料中豆油和亚麻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转录组的影响为了阐明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脂肪源对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利用鱼油、豆油和亚麻油配合了五种含有不同脂肪源的饲料,分别为全鱼油组(FO)、全豆油组(SO)、全亚麻油组(LO)、鱼油豆油等比例混合油组(FSO)和鱼油亚麻油等比例混合油组(FLO)。饲喂60只雄性幼蟹(初始体重2.15±0.10 g)116天,分析不同脂肪源饲料饲喂条件下,各组幼蟹肝胰腺转录的差异。共获得55,167条unigene,其中FLO和FO组共有3030条unigene表达发生显着变化,而FSO组和FO仅有412条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差异基因中包含多个参与脂类代谢的基因,包括:胰脂酶、长链酰基CoA合成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I、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和Δ9去饱和酶。同时各组间Toll受体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的通路也发生显着变化。综上,在转录水平上,植物油替代鱼油会降低参与脂肪消化吸收、脂肪酸合成和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增加参与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鱼油替代的研究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实验二:饲料中豆油和亚麻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质组的影响鉴于转录组技术研究对象为mRNA,而执行基因具体功能主要为蛋白质,因此基于实验一基础上,实验二分析了豆油和亚麻油全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质组的影响,基于蛋白质水平进一步了解替代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SO和LO组幼蟹与FO组幼蟹肝胰腺蛋白质组差异,分别鉴定出70个和108个差异蛋白质,注释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中包含血蓝蛋白亚基6、拟血蓝蛋白和C型凝集素等免疫相关的蛋白质在SO组的丰度显着低于FO组,而脂肪酸合成酶、长链脂肪酸转运蛋白4、Δ9去饱和酶和脂肪酸结合蛋白1等脂肪酸合成和转运相关的蛋白质在FO组的丰度显着高于LO。综上,蛋白质水平上,豆油替代鱼油会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免疫应答相关蛋白质的丰度;而饲料中的鱼油会显着增加脂肪酸转运相关蛋白质的丰度,从而为饲喂鱼油组幼蟹体内具有高含量的LC-PUFA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实验叁:亚油酸和亚麻酸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质组的影响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初步了解了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影响,而不同油源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脂肪酸组成,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鱼油替代的研究,必须深入了解不同脂肪酸成分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从而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不同脂肪酸之间的合理配比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实验分别利用亚油酸(n-6,LA)和亚麻酸(n-3,LNA)两种脂肪酸配制了含有两种脂肪源作为主要油源的饲料,分别标记为LA和LNA。利用两种饲料饲喂雄性中华绒螯蟹幼蟹107天,实验结束对比分析两组幼蟹肝胰腺的蛋白质组差异。通过差异倍数≥1.5和≤0.666筛选获得了186个差异蛋白质。相比于LA组,116个蛋白质在LNA组显着下调,70个蛋白质显着上调。上述差异蛋白质中,18个蛋白质与叁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说明了LA和LNA对于中华绒螯蟹营养物质代谢的不同作用,LA和LNA的混合使用可能优于其单独使用。实验四:EPA和DHA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质组的影响相比于LA和LNA,EPA和DHA也是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了寻找中华绒螯蟹幼体配合饲料中EPA和DHA的适宜比例,本研究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了EPA和DHA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质的影响,旨在探讨EPA和DHA对中华绒螯蟹的不同营养价值,从而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合适的EPA/DHA配比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实验叁类似,本实验利用EPA和DHA作为两种主要的脂肪源配制EPA和DHA两组饲料。饲喂雄性中华绒螯蟹幼蟹107天,实验结束分析各组幼蟹肝胰腺蛋白质组成差异。共鉴定出198个蛋白质,其中差异蛋白质数量为46个,与EPA组相比,DHA组上调的蛋白质有19个,下调的蛋白质有27个。其中免疫过程中的蛋白质为脂多糖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与应激相关的蛋白质为脂多糖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而与膜相关的蛋白质有四分子交联体家族蛋白CD63、V型质子ATP酶、肌质网钙ATP酶和钠钾ATP酶。本实验结果阐明了EPA和DHA在中华绒螯蟹免疫与应激和维持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功能,为研究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合适的EPA/DHA配比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实验五:不同脂肪酸对离体培养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绒螯蟹PUFA合成能力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已经从中华绒螯蟹中获得多条参与PUFA合成相关的酶。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饲料中鱼油替代对其PUFA合成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离体培养技术,利用不同的脂肪酸培养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分析了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PUF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饲料中鱼油替代对中华绒螯蟹PUFA合成的影响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表明:油酸会显着增加中华绒螯蟹肝胰腺ELOVL6、FAD6、和FAD9的表达量;不同脂肪酸对FAD6和FAD9表达量的影响相似,且相比于EPA和DHA,亚麻酸和油酸会显着增加FAD6和FAD9的表达。通过本研究结果,EPA和DHA在转录水平对离体培养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PUF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实验六:中华绒螯蟹胰脂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胰脂酶主要参与催化甘油叁酯酯键水解的过程,是中华绒螯蟹利用饵料中脂肪源的关键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得了中华绒螯蟹胰脂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并分析了其在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不同幼体发育阶段以及实验一五种饲料饲喂条件下的表达。该序列全长1,97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374 bp,编码457个氨基酸,5’和3’非编码区(UTR)长度分别为372 bp和224 bp。理化分析表明其预测分子量为51.066 kD,理论等电点为4.65。其序列中检测到脂肪酶典型的催化叁联体结构、“盖子”结构以及“亲核弯”结构。蛋白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胰脂酶和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50%左右),且和甲壳动物聚为一支而与脊椎动物相距较远。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肝胰腺、肠道、胸神经节表达较高;幼体发育阶段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其在溞状幼体I-III期表达量逐渐递增,IV期显着下降,V期较IV又显着增加,大眼幼体阶段表达最低;同一脂肪水平下,相比于含LC-PUFA的鱼油而言,植物油如豆油和亚麻油的添加均会增加胰脂酶基因的表达,且亚麻油鱼油混合油组促进效果最显着。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脂类会显着影响中华绒螯蟹胰脂酶的表达,从而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对饲料脂类利用率提供了研究依据。
王健懿[9]2017年在《不同脂肪源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中国广泛分布,是中国的水产养殖产品中十分重要的品种。本文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鱼油、豆油和亚麻油)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来探索各种脂肪源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酶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鱼油替代提供依据,同时对中华绒螯蟹对脂类营养物质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投喂实验的实验时间为2015年8月25日至12月15日,养殖试验共进行了112d;饲料中不同脂肪酸的投喂试验时间为2016年8月29日至12月15日,养殖试验共进行了107d,地点为上海崇明县上海海洋大学养殖基地。不同脂肪源投喂实验的饲料分为全鱼油组、全豆油组、全亚麻油组、50%鱼油+50%豆油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五个等氮等能的饲料组,分别用F1、F2、F3、F4、F5表示。实验用中华绒螯蟹幼蟹购于上海崇明县上海海洋大学养殖基地,购进后放在塑料箱(36 cm×18 cm×18 cm)中暂养7d,暂养期间用用相同饲料投喂。实验时选出大小均匀,无断肢和甲壳损坏,体质量为(2.15±0.10)g的雄蟹幼蟹,随机分为5个组,单个体养殖于60个塑料箱。养殖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幼蟹分别进行称重,测量甲壳长、甲壳宽,用于计算各组生长相关指标。停止投喂1d,再采集所有蟹的肝胰腺于-80℃保存,蟹肌肉于-20℃保存,用于消化酶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112d的养殖实验结束后,F5组在体重、壳长、壳宽方面显着高于F1、F2和F3组,F4组仅次于F5组,但差异不显着。F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F1组、F2组和F3组,F1组、F2组、F3组和F4组间没有显着差异。F1组的成活率最高,F5组的成活率最低。在肝胰腺指数方面,各组数据接近,没有显着差异。在饲料系数方面,F1组和F2组较差,F3组、F4组和F5组的饲料系数相近。各组蜕壳速度没有显着差异。在肝胰腺消化酶方面,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着高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着;F3组的胃蛋白酶活力高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着;F1组、F2组和F4组的脂肪酶活力显着高于其他两组;各组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着。在脂肪酸组成方面,F2组的C18:2n6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而F3组的C18:3n3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F1组的C20:5n3和C22:6n3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幼蟹肌肉的脂肪酸组成中,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方面,F1组的C20:4n6、C20:5n3、C22:6n3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含量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显着;F2组的C18:2n6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F3组的C18:3n3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不同脂肪酸投喂实验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基础饲料,饲料中分别添加亚油酸油、亚麻酸油、EPA油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油制成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各组分别用A1、A2、A3、A4表示。实验时选出大小基本一致,附肢完整,体质量为(1.69±0.10)g的雄蟹幼蟹,随机分为4个组,单个体养殖于96个塑料箱,实验时间为2016年8月29日至12月15日,养殖周期为107d,数据测定与前一实验相同。107d的养殖实验结束后,A2组体重、壳长、壳宽高于A1、A4和A4组,但差异不显着。各组的特定生长率没有显着差异。A3组的成活率最高,F4组的成活率最低。A2组的肝胰腺指数最高,A4组最低,但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饲料系数方面,A3组最好,A1组、A2组和A4组的饲料系数相近。各组蜕壳速度没有显着差异。在消化酶方面,A3和A4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着高于其他两组,F2组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着低于A1组;A2组的胃蛋白酶活力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显着,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着;各组的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着;各组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着。A3组和A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高于其他两组。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PUFA方面,各组差异较大,A1组的C18:2n6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A2组的C18:3n3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A3组的C20:5n3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A4组的C22:6n3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而在肌肉的脂肪酸组成中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赵亚婷[10]2013年在《饲料中DHA及DHA/EPA比例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脂类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为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及通海的河流和湖泊中,为我国主要养殖的经济蟹类,2011年养殖产量近60万公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们对甲壳动物的生长、蜕壳、性腺发育、免疫保护和抗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关河蟹的HUFA需求研究极为缺乏,这非常不利于河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饲料中HUFA营养与河蟹幼蟹生长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河蟹幼蟹雌雄个体存在了不同的生长特性,因此其HUFA需求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探讨幼蟹的HUFA营养需求,应该考虑性别差异。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精确调控纯化饲料中DHA含量和DHA/EPA比例,研究了单个体养殖条件下,饲料中DHA含量和DHA/EPA比例对河蟹幼蟹(初始均重分别约0.6g和0.4g)成活、蜕壳、生长和脂类组成的影响,进而探讨雌雄幼蟹饲料中适宜的DHA含量和DHA/EPA。结果表明:1.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脂类组成的影响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 DHA)对甲壳动物生长、蜕壳、性腺发育、免疫保护和抗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探讨饲料中脂肪酸营养与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耐低氧胁迫的调控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单个体养殖试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初始均重为0.6g左右)成活、生长、脂类组成的影响,探讨幼蟹饲料中适宜的DHA含量。结果表明,(1)D4组雌蟹的肝胰腺指数(HSI)显着低于其他四组(P <0.05),饲料中DHA含量对五组雄蟹的HSI无显着影响。随着饲料中DHA含量的增加,五组雌蟹的第一次蜕壳间隔有显着缩短的趋势(P <0.05),第二次蜕壳间隔有延长的趋势;雄蟹的第一次蜕壳间隔和第二次蜕壳间隔均有缩短的趋势。从整体而言,雄蟹的增重率普遍高于雌蟹,雄蟹的终末壳长要大于雌蟹,实验中幼蟹第一次蜕壳平均间隔短于第二次蜕壳平均间隔。(2)D4组雌蟹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四组(P <0.05),五组雄蟹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显着升高(P <0.05)。整体上,随着饲料中DHA含量的升高,幼蟹肝胰腺的总脂含量有逐渐升高趋势;(3)幼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DHA均随着饲料中DHA含量升高而显着上升,但DHA相对保留率随着饲料中DHA含量上升而显着下降,整体上肌肉中各PUFA的相对保留率远高于肝胰腺。无论饲料中DHA/EPA比值如何变化,肌肉中DHA/EPA均小于1,这说明幼蟹肌肉需要更多的EPA;综上,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适宜DHA含量为0.2%左右。2.饲料中DHA/EPA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脂类组成的影响通过单个体养殖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饲料中DHA/EPA比例对中华绒螯蟹雌雄幼蟹(初始均重为0.4g左右)成活、蜕壳、生长和脂类组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幼蟹饲料中适宜的DHA/EPA比例。结果表明:(1)饲料中DHA/EPA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蜕壳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着影响,但雄蟹的成活率普遍高于雌蟹;(2)饲料中DHA/EPA为1时,雌蟹的生长速度慢于其它实验组,饲料中DHA/EPA为3时,雄蟹生长速度最快;(3)饲料中DHA/EPA过高导致幼蟹肝胰腺中总脂含量显着升高(P<0.05);(4)幼蟹肌肉中DHA的相对保留率随着饲料中DHA/EPA比值升高而下降,肌肉中的EPA的相对保留率随之显着升高;(5)幼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DHA、DHA/EPA和ARA/EPA均随着饲料中DHA/EPA升高而显着上升,EPA随着饲料中DHA/EPA升高而显着下降;(6)肌肉中ARA、EPA和DHA百分含量远高于对应的肝胰腺和饲料,这暗示肌肉中需要高含量的HUFA来维持其生理功能。综上,综合生长和脂类组成,河蟹幼蟹饲料中适宜的DHA/EPA比例为2-3之间。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DHA和DHA/EPA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雌雄个体间的生长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是雄蟹生长快于雌蟹。幼蟹饲料中适宜DHA含量为0.2%左右,适宜DHA/EPA比例在2-3。
参考文献:
[1]. 中华绒螯蟹幼体营养生理的研究[D]. 肖国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 长江中华绒螯蟹亲体和早期发育阶段对盐度的生理与行为响应[D]. 王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 中华绒螯蟹蛋白质营养生理研究[D]. 江洪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4]. 中华绒螯蟹雌体脂质营养及生殖调控研究[D]. 刘立鹤.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 脂类及维生素E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D]. 陈彦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 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毒性效应及维生素E的营养调节[D]. 洪美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 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J]. 肖起珍, 杜雪, 刘青, 徐建发, 王少兵. 生物学杂志. 2017
[8]. 不同油脂配比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脂类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D]. 魏帮鸿. 上海海洋大学. 2018
[9]. 不同脂肪源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王健懿. 上海海洋大学. 2017
[10]. 饲料中DHA及DHA/EPA比例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脂类组成的影响[D]. 赵亚婷. 上海海洋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