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山OEM与用户共赴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兰[1](2021)在《数字化与微阅读背景下选刊的当下探索 ——以《微型小说选刊》为例》文中提出
刘国胤[2](2021)在《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中铸就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标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篇章。长征胜利后的80多年里,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重要代表,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特别改革开放之后,长征精神的弘扬上升到国家维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总结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新时代,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程上,更需要这一伟大革命精神的激励感召。当然,在长征精神的弘扬过程中,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享乐文化冲击、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等挑战,还需在把握时代脉搏和矛盾问题中弘扬精神、坚定传承。本文按照“生成条件-内涵本质-所处境遇-目标内容-实现路径”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长征精神的生成入手,在深挖历史真相的同时,概括凝练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而后,将研究指向锁定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和境遇之下,认真分析弘扬长征精神面临的“两个大局”和现实矛盾,并探究了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最后,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客观条件,与时俱进地探索弘扬长征精神的新方案、新方法、新路径,使长征精神的弘扬问题研究既有理论基石,又立足时代潮头,为推动长征精神弘扬发展提供借鉴参考。第一部分论述了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首先,提出长征精神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及长征实践为源流,分析了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对长征精神的影响,又站在实践角度论述了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探讨了遵义会议及其精神在长征精神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论述了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为基础。最后,又挖掘了伟大长征精神生成的文化根基,从高尚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和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长征精神的孕育滋养。第二部分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和内涵本质。以时间脉络为主线,认真回眸梳理了长征精神的演进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论述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学界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丰富解读,分理想信念、英雄气概、务实作风、团结精神、群众路线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依据,创造性地探析了长征精神的本质,提出了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主要分三个层面对时代境遇进行了分析,首先,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多极化、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以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背景下,需要我们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独立自主、坚定党的领导来弘扬长征精神。其次,着眼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任务,需要进行伟大斗争、需要树立核心意识、需要实事求是精神、需要广泛精诚团结来弘扬长征精神。最后,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史实,享乐主义价值观冲击长征记忆,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等问题,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清晰的目标和具体内容,让人们在弘扬中把握方向、明确内容、找准落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动力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分为了真理而斗争、坚定“四个自信”、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持党的领导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主要聚焦四个维度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进行了研析:一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深化理论研究,这包括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精神的关联性,创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二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强化教育引导,既要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也要强化以长征史和长征精神为内容的学习教育,同时,还要发挥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作用。三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推进舆论传播,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的宣播、加强相关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四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落实好相关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等。
金苏美[3](2020)在《文化认同与圈层经济 ——读书类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全民阅读”与“知识焦虑”为读书类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视频网站优酷、土豆联手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推出“看理想”文化品牌,《一千零一夜》作为其中一档读书类节目上线,目前已经播出至第四季,豆瓣评分均保持在9.5分以上。本文选取《一千零一夜》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与圈层传播的角度分析该节目是如何实现节目创新与持续发展。本文将文化认同拆解为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维度,经过研究发现,《一千零一夜》首先通过梁文道的主持、内容的精心挑选、形式的独特设计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不断输出,对受众的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受众形成认知维度的认同。其次,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受众对主持人的人格魅力的喜爱、对话题内容的共鸣以及对节目本身和节目受众群体的归属感,从而形成了情感维度的认同。由情感带动行为,受众接着转向文化价值观的实践,开启阅读行为、等待节目更新、持续反复收看、参与话题互动等,形成了行为维度的认同。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维度的层层递进与互相结合下,最终构建了文化认同。《一千零一夜》通过构建文化认同形成粘性圈层受众与圈层文化,继而打造“看理想”文化矩阵形成圈层产品来刺激消费,最终实现圈层经济反哺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一千零一夜》节目,为读书类节目的创新研究提供更多内容支撑,也为读书类节目的创新行为提供样本参考,读书类节目可以围绕品质文化内容打造新形式、主持人以文化底蕴形成个人魅力、吸引趣缘群体形成文化认同、打造圈层文化产品矩阵等方面展开创新。
姜振华[4](2020)在《基于现代儒商精神的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儒商精神是在吸取传统儒商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形成的以“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义利共生的义利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和以和为贵的和谐之道”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治理新理念。纵观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虽然很多已具备规范的法律法规和企业文化雏形,但从目前市场整体形势来看,企业伦理建设还存在着重利轻义倾向、忽视人的因素、企业社会责任感淡漠以及企业财富观偏差等诸多问题。现代儒商精神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儒家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这种时代内涵既能为解决当前企业伦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想导引,同时也弘扬了中国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总结和列举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现代儒商精神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概述了新时代下儒商精神及企业伦理的内涵、外延与特征,分析了现代儒商精神对企业伦理建设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成就和问题,从三个方面剖析了现代中国企业伦理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缺失、企业伦理建设缺乏制度保证、企业伦理建设缺乏社会监督;第四章论述了如何运用现代儒商精神构建中国企业伦理建设,将现代儒商精神与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结合起来,倡导以“以人为本”构建企业伦理文化、以“义利共生”构建正确的财富观、以“和为贵”构建和谐企业伦理环境以及以“无信不立”构建规范的伦理制度,并进一步通过四者结合,推进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规范性,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圈。现代企业伦理建设需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将现代儒商精神的精髓应用于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重新赋予儒商精神新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妥善处理企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企业自身的建设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为中国企业经营中的伦理建设提出建议,让更多企业及企业家意识到现代儒商精神对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作用,不忘建立企业的初心,牢记为员工、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的使命,为最终为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经济新环境贡献应有的力量。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陶心怡[6](2019)在《南方英文网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新闻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文新闻网站也成为了国家和地方对外“发声”的重要阵地,如新华网英文网站、中国日报等。在外宣工作中,新闻编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有越来越多翻译界与传媒界的学者对“新闻编译”这个跨学科的活动进行了研究,但事实上,国内的英文新闻网站发展依旧参差不齐,政府和企业的新闻外宣工作质量也没有得到大幅提高。因此,结合具体经历和事例探讨在新闻编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新闻编译的质量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笔者在南方传媒集团的南方英文网(Newsgd.com)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2018年7月9日至10月9日),主要负责新闻编译及采写工作。本报告在对实习情况及其他背景信息介绍的基础上,对编译新闻的工作内容、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从编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具体编译文本,进一步介绍了多种编译技巧在新闻编译中的使用,包括信息补充、信息删减和信息重组等,并结合改写理论,从“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专家”方面探讨影响新闻编译的重要因素和操纵力量。此外,笔者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结了实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缺陷,如不熟悉新闻词汇体系、缺乏政治敏感度等,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通过本次实习,笔者希望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希望本报告可以为其他新闻编译者和英语笔译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乙燊[7](2018)在《跨国史视野下加拿大华人及其身份认同研究(1858-1947)》文中指出本文从跨国史的角度,对1858至1947年间加拿大华人历史进行考察。文章认为,加拿大华人利用所构建的跨国联系的通道,往返于中加两国之间,正是这种华人跨国性间接影响了两国的历史,而处在流动之中华人的身份认同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19世纪中期,珠三角地区的人们为了梦想来到加拿大,他们利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母国保持着联系。随着他们的到来,加拿大排华的情绪也在不断升温,从而导致了以英属哥伦比亚省为主导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立法排华问题上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而华人为了应对排华则积极寻求中国的帮助。在排华的氛围中,华人努力在加拿大拼搏奋斗,建立了中西交融的华人社区。这一方面使他们和母国保持联系,另一方面表明他们也试图融入进加拿大社会。与此同时,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侨乡的关注。第二次世界的爆发,使得华人与母国紧紧相依,但也改善了华人与加拿大人的关系,并最终促使加拿大政府废除了 1923年《华人移民法》。通过本文分析,作者认为应该把加拿大华人历史放置在跨国史的发展脉络之中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到边缘群体对国家历史的影响与改变,加拿大华人不仅仅改变了侨乡社会甚至中国社会,也影响了加拿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国家族群政策等,而华人身份认同则也不能简单视作“中国人”与“加拿大人”的二元划分,相反华人身份认同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其在跨国流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
王炳淇[8](2018)在《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研究》文中指出“电子竞技”作为一项高关注度的娱乐竞技活动,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成就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迎来了其生命周期的重要拐点,电子竞技品牌的创建将是这一拐点的重要特征。根据美国经济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于品牌含义的解读,并结合产业形态分析,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属性主要由电竞产品属性所决定,利益与价值则是通过电子竞技组织来体现的,用户层面的内涵也包含至个性和文化要素中。因此我国电竞品牌的构成要素主要由产品要素、组织要素、个性要素和文化要素四部分组成。目前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建设现状呈现出品牌化程度较低,品牌的商业价值未能充分开发的特征。虽然政策逐步开放、资本介入、技术更迭进步以及社会文化变迁为我国电竞品牌创设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链上游企业——游戏研发商的空缺致使原创电子竞技项目匮乏,导致立足于功能性利益的电子竞技品牌核心价值缺失。同时,由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商业变现能力有限以及传统文化对于游戏行为的抵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还面临着品牌推广模式单一以及品牌文化沉淀不足的挑战。结合北美和韩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模式和电子竞技的属性,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应重视电子竞技品牌的原创性,并加强传播平台建设、拓展周边领域。具体创建路径为:在自主研发电竞项目时,增强品牌文化内涵并强化用户竞技体验来提升品牌原创力;在电竞品牌传播力方面,通过借鉴传统体育赛制来强化品牌认知,以线上线下联动的赛事运营方式,整合资源加强品牌互动,并聚焦游戏直播平台,调整内容生产模式,与电竞用户进行互动和沟通来打造品牌传播力;同时,版权、赛事竞猜、经纪行业以及周边产品是我国电竞生态图谱中潜力巨大但开发尚未完全的环节,开发和完善这些潜在市场来助推我国电子竞技品牌的营销力。
胡凯[9](2018)在《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走出去既是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明间对话与交往的趋势,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内在需求。电影兼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具有强大的跨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在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周边环境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向周边国家说明中国,提升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和认同度,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显得重要而迫切。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交接地带,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中亚五国是中国重要的邻邦,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和参与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由于历史原因,中亚民众对中国了解较少,急需通过文化交流来增进了解和认同。又由于现实原因,中国文化在中亚的传播效果不佳,亟待提升。因此,考察中国电影在中亚国家的传播情况,不仅包含着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中国电影本身的审视之义,也是对“文化先行”理念的践行,还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自觉思考,更是对不同文化间构建对话与共生的和谐关系的一种积极探索。以此为逻辑起点,论文立足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从传播历程、传播语境、文化表达力、文化传播力四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这一时代命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在对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进行充分梳理之后,论文首先细致回顾了 1949-2016年期间中国电影在中亚国家的传播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传播的具体样态、现象和特点,以期对日后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和参照。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多重语境下的挑战和历史与现实的机遇两方面出发,对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客观分析。一方面,全球化语境下传播格局的失衡,中国与中亚间较大的文化差异,以及中亚文化场域中多种文化力量的交锋与博弈,给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增添了障碍和不确定性。但另一方面,共同的历史记忆、人文交往的基础、经济发展的诉求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又为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其次,论文对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过程中的内容生产、传播环节等内在因素进行了学理意义上的审视。在跨文化传播的场域中,中国电影完成的正是一个自我阐释的过程。因此,如何对中国形象、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从历时和共时角度予以镜像化呈现值得思考,对此进行的考察也就显得必要而有意义。论文从2005-2016年间通过电影节、文化日、电影院和网络等官方与民间渠道传播到中亚的中国电影中随机抽取研究文本,并按照历史题材、近现代题材、当代题材和武侠功夫题材予以分类,分别从文化形象、文化主体、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四个维度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内容分析,深入思考中国电影在中亚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表达力。接着,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出发,运用“钻石模型”理论,通过与其他国家电影在中亚传播情况的横向对比,聚焦于中国电影在中亚的文化传播力,进一步探究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的真实状况和遭遇的现实困境。论文的最后,针对目前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的现状,认为必须在传播层面、生产营销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共同推进才能提升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效果,增强其在中亚的竞争力。电影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有效工具,电影的国际传播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増强,中国与中亚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为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中国电影将在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与中亚各国间的友好往来,为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存作出应有的贡献。
姚婷[10](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二、金山OEM与用户共赴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山OEM与用户共赴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史论结合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 |
2.1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 |
2.1.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生发的精神源泉 |
2.1.2 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孕育的实践根基 |
2.1.3 遵义会议是长征精神生发的重要节点 |
2.2 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2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3 长征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2.3.1 坚定高尚的爱国情怀 |
2.3.2 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 |
2.3.3 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 |
2.3.4 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 |
第3章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主要内涵和本质 |
3.1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 |
3.1.1 《随军西行见闻录》对长征精神的最早概述 |
3.1.2 毛泽东对长征精神的关键阐释 |
3.1.3 新长征激励下长征精神的升华 |
3.1.4 新时代长征精神的新寓意 |
3.2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
3.2.1 坚定执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
3.2.2 攻坚克难、直面生死的英雄气概 |
3.2.3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务实作风 |
3.2.4 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团结精神 |
3.2.5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 |
3.3 长征精神的本质 |
3.3.1 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 |
3.3.2 长征精神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 |
3.3.3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 |
第4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 |
4.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启示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 |
4.1.1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更要坚定理想信念 |
4.1.2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更要保持独立自主 |
4.1.3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要坚定党的领导 |
4.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2.1 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伟大斗争 |
4.2.2 实现目标需要树立核心意识 |
4.2.3 实现目标需要实事求是精神 |
4.2.4 实现目标需要广泛精诚团结 |
4.3 消除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3.1 防范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历史 |
4.3.2 反对享乐主义价值观冲淡长征记忆 |
4.3.3 抵制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 |
5.1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 |
5.1.1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
5.1.2 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不竭动力 |
5.1.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
5.2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内容 |
5.2.1 永远为了真理和理想而斗争 |
5.2.2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5.2.4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5.2.5 培育“四有”军人、锻造“四铁”部队 |
5.2.6 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
第6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 |
6.1 深化长征精神的理论研究 |
6.1.1 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 |
6.1.2 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内精神的关联性 |
6.1.3 创新发展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
6.2 强化长征精神的教育引导 |
6.2.1 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 |
6.2.2 强化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内容教育 |
6.2.3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
6.3 推进长征精神的舆论传播 |
6.3.1 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宣传报道 |
6.3.2 加强长征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 |
6.3.3 加大网络媒体弘扬长征精神力度 |
6.3.4 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
6.4 落实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 |
6.4.1 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
6.4.2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6.4.3 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文化认同与圈层经济 ——读书类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阐释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读书类节目的现状、困境与机遇 |
第一节 读书类节目的界定 |
一、读书类节目的定义 |
二、读书类节目的类型 |
第二节 读书类节目的困境与机遇 |
一、读书类节目的困境再探讨 |
二、读书类节目的发展机遇 |
三、读书类节目的创新与变革 |
第三节 看理想《一千零一夜》节目概述 |
一、看理想系列节目:理想国的“影像出版” |
二、《一千零一夜》节目特色分析 |
第二章 构建文化认同:《一千零一夜》节目要素创新分析 |
第一节 双向共识性观念:实践阅读的文化价值观 |
一、生产者的价值观念传递 |
二、阅读、思考与自我升华的受众 |
第二节 认知维度:从节目内容到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
一、“说书人”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
二、节目内容分析:经典书本的公共介入式评论 |
三、节目形式分析:室外场景行走式 |
第三节 情感维度:对自我、他人及群体的认同 |
一、主持人的“魅力人格体” |
二、话题内容引发情感互文 |
三、对自我、群体及节目的情感认同 |
第四节 行动维度:文化价值观的实践 |
一、将阅读行为付诸实践 |
二、等待更新与反复、持续收看 |
三、积极参与话题互动 |
第三章 打造圈层经济:《一千零一夜》圈层传播创新分析 |
第一节 圈层文化与圈层受众 |
一、发挥圈层文化的核心作用 |
二、形成趣缘、文化认同的受众群体 |
第二节 “知识的剧场”品牌建构圈层产品 |
一、纵向深耕:打造《一千零一夜》系列节目 |
二、横向铺展:文化类节目的多方位开发 |
三、整合节目渠道:多媒介融合与多渠道传播 |
第三节 激发情感和观念式圈层消费 |
第四章 读书类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创新与问题 |
第一节 《一千零一夜》的创新行为 |
一、内容形式:围绕品质文化内容打造新形式 |
二、主持人:文化底蕴形成个人魅力 |
三、受众:吸引趣缘群体形成文化认同 |
四、产品:打造圈层文化产品矩阵 |
第二节 《一千零一夜》存在的问题 |
一、阅读转化率的问题 |
二、媒介依赖让阅读流于浅表化、被动化 |
三、碎片化内容难以形成“文化记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现代儒商精神的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现代儒商精神及企业伦理概述 |
2.1 现代儒商精神的传承以及基本内涵 |
2.1.1 传统儒商精神的形成 |
2.1.2 传统儒商精神的基本内涵 |
2.1.3 现代儒商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
2.1.4 现代儒商精神的时代特征 |
2.2 企业伦理概述 |
2.2.1 企业伦理的基本概念 |
2.2.2 企业伦理的形成及特征 |
2.3 现代儒商精神对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借鉴意义 |
2.3.1 “以人为本”有助于完善企业责任伦理和人际伦理建设 |
2.3.2 “义利共生”有助于提升企业职业伦理水平 |
2.3.3 “无信不立”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和职业伦理制度 |
2.3.4 “合作共赢”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伦理环境 |
第3章 现代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成就、问题以及原因 |
3.1 现代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成就 |
3.1.1 伦理建设意识逐渐增强 |
3.1.2 形成初步的伦理规范体系 |
3.1.3 企业文化建设逐渐完善 |
3.2 现代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问题 |
3.2.1 企业伦理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
3.2.2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感淡漠 |
3.2.3 企业文化重硬件轻软件建设 |
3.3 现代中国企业伦理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缺失 |
3.3.2 企业伦理建设缺乏制度保证 |
3.3.3 企业伦理建设缺乏社会监督 |
第4章 运用现代儒商精神构建中国企业伦理的路径 |
4.1 加强企业内部伦理建设 |
4.1.1 加强企业儒商文化建设 |
4.1.2 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 |
4.1.3 加强儒商型企业家队伍建设 |
4.2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4.2.1 政策激励 |
4.2.2 法规约束 |
4.2.3 典型示范 |
4.3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4.3.1 大众参与 |
4.3.2 媒体监督 |
4.3.3 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南方英文网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news) trans-editing |
1.2 Overview of the rewriting theory |
1.3 Overview of publicity activity |
1.4 Overview of Newsgd.com |
1.5 Tasks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1.6 Objectives of the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
2.1.1 English news writing |
2.1.2 Standards of trans-editing |
2.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4 Schedule for the project |
2.2 Trans-editing |
2.2.1 Trans-editing process |
2.2.2 Trans-editing techniques |
2.2.3 Technical and resource support |
2.3 Post-trans-editing |
2.3.1 Quality-control process |
2.3.2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fter publication |
2.3.3 Glossary making |
2.3.4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ship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Difficulties in trans-editing practice |
3.2 Analysis and coping methods |
3.2.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3.2.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body |
3.2.3 Wording and style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Reflections |
4.2 Implications |
4.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7)跨国史视野下加拿大华人及其身份认同研究(185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的时空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论文的研究取向与研究思路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与加拿大:华人及其跨国联系的建立 |
第一节 离开中国,寻梦加拿大 |
一、移民前的珠江三角洲经济状况 |
二、红巾起义与“土客”械斗 |
三、淘金潮与太平洋铁路修建 |
第二节 跨国联系的建立 |
一、交通与侨汇 |
二、侨刊与华人报纸 |
第二章 排斥与抗争:加拿大排华再审视 |
第一节 从“限制移民”到“禁止移民” |
一、地方与中央的互相博弈 |
二、地方与中央相互妥协 |
三、地方与中央最终达成一致 |
第二节 华人的抗争 |
一、中国官方的行动 |
二、在加华人的行动 |
第三章 他乡与故乡:加拿大华人的双边跨国参与 |
第一节 闭塞的华人社区? |
一、商业活动 |
二、娱乐活动 |
第二节 心系故乡 |
一、顾“小家” |
二、为“大家” |
第四章 战争与机遇:通向未来之路 |
第一节 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节 加人心态转变 |
一、向往东方与中国文化艺术展 |
二、废除1923年《华人移民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电子竞技品牌创建要素及模式探究 |
第一节 电子竞技品牌建构的基本要素 |
一、品牌建构的基本要素 |
二、电子竞技品牌的构建要素 |
第二节 国外电子竞技品牌创建模式探究 |
一、北美模式 |
二、韩国模式 |
第二章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发展的宏观环境及现状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发展的宏观环境 |
一、政策引导助力产业发展 |
二、资本注入扩大品牌影响 |
三、技术更迭驱动产业变革 |
四、社会接纳形成良性生态 |
第二节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发展现状 |
一、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及其市场发展状况 |
二、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建设现状 |
第三章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面临的挑战及创建思路 |
第一节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面临的挑战 |
一、电子竞技项目原创性缺失 |
二、电子竞技品牌推广模式单一 |
三、电子竞技品牌文化沉淀不足 |
第二节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思路 |
一、“原创”是电子竞技品牌创建的基础 |
二、“赛事”是电子竞技品牌传播的平台 |
三、“周边”是电子竞技品牌拓展的领域 |
第四章 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路径 |
第一节 注重自主研发提升品牌原创力 |
一、增强品牌文化内涵 |
二、强化用户竞技体验 |
第二节 搭建赛事平台打造品牌传播力 |
一、品牌认知:借鉴传统体育赛制 |
二、品牌互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
三、用户沟通:聚焦游戏直播平台 |
第三节 开发潜在市场助推品牌营销力 |
一、提高品牌“变现”能力 |
二、挖掘竞技“经纪”商机 |
三、重视开发“周边”产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难点、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二、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模式 |
二、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内容 |
三、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 |
四、电影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
第二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1949-1966萌芽期 |
第二节 1966-1976停滞期 |
第三节 1976-1991恢复期 |
第四节 1991-1999开拓期 |
第五节 1999-2016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多重语境下的挑战 |
一、历史语境的挑战:认知度较低 |
二、文化语境的挑战:文化差异较大 |
三、全球化语境的挑战:文化传播格局失衡 |
四、传播语境的挑战:多种文化力量的博弈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的机遇 |
一、历史记忆:丝绸之路 |
二、现实资源:地缘优势与人文基础 |
三、经济诉求:“丝绸之路经济”的构想 |
四、时代吁求: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
第四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文化表达力 |
第一节 古代题材:文化形象的暖昧与偏差 |
一、历史与魔幻 |
二、文化形象的暧昧 |
第二节 近现代题材:文化主体的缺席与消隐 |
一、乱世想象与个人传奇 |
二、文化主体性的危机 |
第三节 当代题材电影:文化价值观的欠缺与冲突 |
一、青春叙事与主旋律 |
二、少数民族叙事 |
三、价值表达的缺失与迷乱 |
四、价值表达的冲突与矛盾 |
第四节 武侠功夫题材:文化精神表达的异化与弱化 |
一、功夫元素的泛化与侠文化的褒扬 |
二、侠义精神的缺失与弱化 |
第五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文化传播力 |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电影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力分析 |
一、传播模式相对单一,影片总量偏少 |
二、电影类型相对单一,译配环节薄弱 |
三、市场调查不足,营销意识淡薄 |
四、认知度、认同度不高 |
第六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
第一节 传播层面 |
一、传播观念 |
二、传播价值 |
三、传播内容 |
四、传播方法 |
第二节 生产营销层面 |
一、内容生产 |
二、推广营销 |
第三节 政策层面 |
一、提升电影译配水准 |
二、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传播效果评估、反馈渠道 |
三、建议设立中国电影中亚推广中心,提供平台支持 |
四、建议加大对新疆境内电影制作机构的扶持力度 |
五、推动民营企业走进中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清单 |
附录2 1951-2017年间参加苏联、中亚电影节展的中国电影 |
附录3 访谈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金山OEM与用户共赴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与微阅读背景下选刊的当下探索 ——以《微型小说选刊》为例[D]. 陈亚兰. 南昌大学, 2021
- [2]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D]. 刘国胤. 辽宁大学, 2021(02)
- [3]文化认同与圈层经济 ——读书类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创新研究[D]. 金苏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基于现代儒商精神的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 姜振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南方英文网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陶心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7]跨国史视野下加拿大华人及其身份认同研究(1858-1947)[D]. 陈乙燊. 山东大学, 2018(12)
- [8]我国电子竞技品牌创建研究[D]. 王炳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胡凯.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