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蜥蜴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蜥蜴,感受器,线粒体,生态,发生,基因组,系统。
蜥蜴科论文文献综述
方梦超,杜宇,邱清波,林炽贤,计翔[1](2017)在《跨洲比较蜥蜴科动物的气候生态位宽度变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的气候生态位宽度是指物种发生地温度(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变化范围。与气候生态位位点一起,气候生态位宽度单独或与其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共同决定某物种能够发生的时空位置,因而对阐述一些科学问题如物种丰富度在全球尺度范围以及区域内的栖息地之间的空间格局、群落结构、物种形成、入侵种扩散、以及物种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响应等至关重要。然而至今有关决定(或影响)物种间生态位宽度差异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且已有的研究呈现明显的研究类群或者区域的偏向性。本研究针对现有工作的不足,以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蜥蜴科动物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获取所有蜥蜴科物种分布点的气候数据,并采用系统发生比较的方法,分别在各洲内和全球尺度上检验相关假设,回答叁个具体的科学问题:(1)在某一特定的生态位向量上,物种的气候生态位宽度如何随物种生态位位点变化而变化?(例如,地处沙漠环境的物种是否更专于低降水量的环境?)(2)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在温度向量和降水向量上是否存在权衡(即温度生态位宽度与降水生态位宽度负相关),或者正相关?(3)物种间生态位宽度的变异主要决定于地域内(气温或降水)季节变异,或物种分布区内的地域间气候条件差异?对应这叁个问题,分别检验叁个假设:(1)假设动物要适应更极端或恶劣的环境,需要补偿(权衡)动物发生在更广的条件范围中的能力,则在某一特定的生态位向量上,越靠近生态位向量两端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应越窄。(2)如果权衡是驱动生态专门化的一个重要因子,那么作为物种的一个基本生态特征,气候生态位宽度在温度向量和降水向量上理应存在权衡。(3)蜥蜴科物种间生态位宽度的变异主要决定于地域内的季节差异,而非物种分布区内地域间的气候条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温度生态位宽度和温度生态位位点呈负相关,表明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物种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降水生态位宽度和降水生态位位点呈正相关,表明潮湿环境中的物种具有更宽的生态位宽度。(2)温度生态位宽度和降水生态位宽度之间呈正相关,表明生态位宽度在温度和降水两个向量上不存在权衡,具有较高温度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也具有较高的降水生态位宽度。(3)物种间温度生态位宽度的变异主要取决于地域内季节性变异,物种间降水生态位的变异则主要由地域间的气候条件变化引起。本研究还显示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一个物种类群在不同洲具有相似的气候生态位宽度格局。全球尺度上得出的结论与以往脊椎动物的研究(如两栖动物、北美蜥蜴和巨蜥科动物)一致。(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第四届动物学博士与教授论坛、动物学与经济强省-浙江省动物学研究及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17)
刘建宇[2](2016)在《蜥蜴科和鬣蜥科几种蜥蜴皮肤及皮肤感受器形态学与组织学以及微皮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沙蜥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优势种蜥蜴,目前国内对其鳞片结构及皮肤感受器密度研究相对较少。虫纹麻蜥与密点麻蜥纽扣样皮肤感受器也未见报道。此外,有关有鳞目皮肤感受器的再生组织学特征、不同种类蜥蜴鳞片表面的微皮纹特征报道也较少。我们主要运用扫描电镜、组织切片、显微拍照、统计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几种蜥蜴不同部位的皮肤及皮肤感受器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草原沙蜥不同部位鳞片结构各不相同,单枚鳞片上皮肤感受器分布数量以下唇鳞最多,比较头部、四肢、躯干、尾背面鳞片及其相对应的腹面鳞片单位面积内皮肤感受器密度,发现尾腹密度最高,中段背鳞密度最低,而且腹面鳞片密度通常较相应的背面高,但在四肢部位却相反。2.草原沙蜥皮肤及皮肤感受器表皮由五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角皮层、β-角质层、中层、α-角质层和基底层,腹面鳞片β-角质层较背部厚,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机械磨损对腹面皮肤的损伤。3.虫纹麻蜥和密点麻蜥头部分布有纽扣样皮肤感受器,这种皮肤感受器在形态上与沙蜥类不同,皮肤感受器无感觉毛。在虫纹麻蜥中,纽扣样皮肤感受器主要分布于其头部的眼眶周围细小粒鳞、鼻鳞、颊鳞、唇鳞及颔片上。躯干及尾部鳞片上则未发现有类似皮肤感受器分布。4.奇台沙蜥蜕皮期皮肤感受器表皮结构可分为两层,外皮层和内皮层,外皮层自外向内由外角皮层、外β-角质层、外中层、外α-角质层、腔隙组织和透明层组成,内皮层自外向内由内角皮层、内β-角质层和内基底层组成。5.所观察的几种蜥蜴背部鳞片表面微皮纹样式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鬣蜥科蜥蜴微皮纹为多边形细胞结构样式,蜥蜴科为狭长带状细胞结构样式。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蜥蜴皮肤感受器可能具有感受机械刺激、辐射热及振动等功能。蜥蜴科蜥蜴狭长带状微皮纹在去污物、减少摩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鬣蜥科蜥蜴蜂巢状微皮纹主要在抑制反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3-01)
马微微,刘欢,赵文阁,刘鹏[3](2016)在《我国蜥蜴科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研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目前GenBank上公布的中国9种蜥蜴科动物线粒体基凶组全序列的长度及组成进行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探讨蜥蜴科物种的起源、演化和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赵群[4](2009)在《基于生物信息学对主要蜥蜴科动物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蜥蜴科20属32种蜥蜴和壁虎科1种壁虎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经比对后序列长度为535 bp,其中有161个变异位点,117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55.1%,C+G平均含量为44.9%。Eremias przewalskii与E.multiocellata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22,Anatololacerta anatolica与A.oertzen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7,这可能是由于线粒体DNA的基因渗入现象所致。以壁虎科的Ebenavia inunguis为外群,用NJ、ME和MP法重建系统发生树,分子系统树显示,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和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蜥蜴科分类体系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戴鑫,陈彬,张正卫,王跃招[5](2006)在《中国八种麻蜥(蜥蜴科,麻蜥属)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种麻蜥外部形态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分为4个种组:1)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山地麻蜥Eremiasbrenchleyi;2)快步麻蜥Eremias velox与虫纹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3)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与敏麻蜥Eremias arguta;4)网纹麻蜥Eremias grammica。研究表明丽斑麻蜥前额鳞数不稳定;密点麻蜥莎车亚种Eremias multiocellata yarkandensis可能为独立物种;荒漠麻蜥物种有效性值得怀疑。(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蜥蜴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草原沙蜥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优势种蜥蜴,目前国内对其鳞片结构及皮肤感受器密度研究相对较少。虫纹麻蜥与密点麻蜥纽扣样皮肤感受器也未见报道。此外,有关有鳞目皮肤感受器的再生组织学特征、不同种类蜥蜴鳞片表面的微皮纹特征报道也较少。我们主要运用扫描电镜、组织切片、显微拍照、统计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几种蜥蜴不同部位的皮肤及皮肤感受器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草原沙蜥不同部位鳞片结构各不相同,单枚鳞片上皮肤感受器分布数量以下唇鳞最多,比较头部、四肢、躯干、尾背面鳞片及其相对应的腹面鳞片单位面积内皮肤感受器密度,发现尾腹密度最高,中段背鳞密度最低,而且腹面鳞片密度通常较相应的背面高,但在四肢部位却相反。2.草原沙蜥皮肤及皮肤感受器表皮由五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角皮层、β-角质层、中层、α-角质层和基底层,腹面鳞片β-角质层较背部厚,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机械磨损对腹面皮肤的损伤。3.虫纹麻蜥和密点麻蜥头部分布有纽扣样皮肤感受器,这种皮肤感受器在形态上与沙蜥类不同,皮肤感受器无感觉毛。在虫纹麻蜥中,纽扣样皮肤感受器主要分布于其头部的眼眶周围细小粒鳞、鼻鳞、颊鳞、唇鳞及颔片上。躯干及尾部鳞片上则未发现有类似皮肤感受器分布。4.奇台沙蜥蜕皮期皮肤感受器表皮结构可分为两层,外皮层和内皮层,外皮层自外向内由外角皮层、外β-角质层、外中层、外α-角质层、腔隙组织和透明层组成,内皮层自外向内由内角皮层、内β-角质层和内基底层组成。5.所观察的几种蜥蜴背部鳞片表面微皮纹样式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鬣蜥科蜥蜴微皮纹为多边形细胞结构样式,蜥蜴科为狭长带状细胞结构样式。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蜥蜴皮肤感受器可能具有感受机械刺激、辐射热及振动等功能。蜥蜴科蜥蜴狭长带状微皮纹在去污物、减少摩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鬣蜥科蜥蜴蜂巢状微皮纹主要在抑制反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蜥蜴科论文参考文献
[1].方梦超,杜宇,邱清波,林炽贤,计翔.跨洲比较蜥蜴科动物的气候生态位宽度变异格局[C].浙江省第四届动物学博士与教授论坛、动物学与经济强省-浙江省动物学研究及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2].刘建宇.蜥蜴科和鬣蜥科几种蜥蜴皮肤及皮肤感受器形态学与组织学以及微皮纹研究[D].兰州大学.2016
[3].马微微,刘欢,赵文阁,刘鹏.我国蜥蜴科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研究现状[J].野生动物学报.2016
[4].赵群.基于生物信息学对主要蜥蜴科动物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
[5].戴鑫,陈彬,张正卫,王跃招.中国八种麻蜥(蜥蜴科,麻蜥属)形态学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