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法制化论文_付屹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建设法制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制化,职业道德,公务员,道德建设,道德,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行政。

道德建设法制化论文文献综述

付屹[1](2016)在《关于中国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道德法治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综合实践工程,我国已经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充分认识道德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展系统的道德教育,依靠法制力量的强制引导和约束,构建完善的法制保障体现,真正快速形成稳定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我国道德建设法治化进程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路要去摸索,在以后的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拓展,促进我国社会道德法治化建设取得更大的进步,营造一个非常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6年20期)

丁昀[2](2015)在《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法制化是以强制性力量为后盾的道德约束、监督及激励机制,是以他律的形式促动自律,以法治保障道德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核心是借助于法治的强制力量推行社会道德规则。对于目前我国道德失范状况而言,道德法制化是亟须长期推进的系统工程。当前,应加强社会公德、官员职业道德、婚姻家庭美德的道德法制化建设。(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张文涵[3](2014)在《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面临着来自新的复杂环境和新的工作要求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近几年,公务员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突出,弄虚作假、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生与安定,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利用法与道德的相互关系,通过国家强制力与配套机构来保障法律实施,对于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会是成效显着而意义非凡的。(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黄明理[4](2014)在《以法制化方式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务员由于自由裁量权较大而引起的公利与私利冲突的严重性、公共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行政行为选择困境的常态性以及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的复杂性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的法制化方式来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真正落实。一、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障我们说道德主要依靠柔性力量来维持(法律则主要借助于刚性力量),道德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主体的自律,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维持方式上不能相(本文来源于《唯实》期刊2014年04期)

王小龙[5](2014)在《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逐渐意识到行政官员的道德失范问题,而且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被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所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中会出现的问题,经过人们不断摸索和大胆尝试,已经把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的理念逐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各国一直以来都在借鉴彼此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机制。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被世界各国当做是重新建设并提升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国职业道德建设管理方面重视度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受到社会转型时期所具有的局限性的影响,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在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中,还是能够从作为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务员身上看到一些问题,诸如为谋私利而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等道德滑坡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公务员行政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公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等有关,同时也关系到了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自古以来,“引礼入律”是我国比较典型的职业道德法制化的优良传统,但西方国家是最先采用立法的程序来实现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并且有相当完善的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经验。本文取长补短,在参考世界各国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希望能从中得到启示,探索我国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方面所应采取的手段。目前,随着我国建设的全面大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最行之有效的治国方针,在其指导下,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地借鉴国外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出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的途径并使之完善。不断培养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自律等素质的同时,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路径更要不断得以完善,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的养成,把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一支行政廉洁、高效的队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4-03-01)

黄春英[6](2012)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有其法理基础、职业基础和实践基础。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存在道德标准过高、管理机构缺位、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可以从完善立法和法律保障两方面着手。(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陈永红[7](2012)在《道德建设法制化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建设法制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法治社会的有力支撑。文章提出了道德建设法制化的根本途径:建立健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道德立法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道德法制化的宣传和教育,加大执法力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周博[8](2011)在《行政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翻阅中国官德历史多数都是从提高行政人员内在道德素质和道德品格的人性论出发,以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软性、自律、自觉的途径寻求行政道德作风的发展之路。然而纵观传统模式下的中国行政道德作风建设成果掺杂了行政权力过度集中,主观随意性强、自由裁量权宽、道德界限模糊、奖罚标准不明等现象,回顾和总结这一传统路径下的行政道德建设对处于新一轮发展阶段的中(本文来源于《学习月刊》期刊2011年24期)

王润赓[9](2010)在《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我国的行政体制中行政主体之公务员自身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的凸显。本文在探寻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某些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以期试图对我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一个启示。(本文来源于《商品与质量》期刊2010年S6期)

张利娟[10](2010)在《浅议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以来,随着官员道德失范问题的日益恶化,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并纷纷探索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种种尝试,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道路被众多国家采纳并日益完善。法制化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结构和形式,成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发挥调控功能的有效举措。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引礼入律”的道德法制化传统,但最早将公务员职业道德纳入法制化轨道且建设相对完备的却是西方国家。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开放扩大、体制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道德滑坡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针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加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本文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还对公务员、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概念等进行了界定,为下文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开始探讨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必要性,分别从理论和现实来论证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必要性,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提供了现实基础。第叁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实现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叁条措施:加快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立法进程、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的立法质量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惩罚机制的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道德建设法制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法制化是以强制性力量为后盾的道德约束、监督及激励机制,是以他律的形式促动自律,以法治保障道德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核心是借助于法治的强制力量推行社会道德规则。对于目前我国道德失范状况而言,道德法制化是亟须长期推进的系统工程。当前,应加强社会公德、官员职业道德、婚姻家庭美德的道德法制化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建设法制化论文参考文献

[1].付屹.关于中国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

[2].丁昀.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

[3].张文涵.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路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黄明理.以法制化方式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J].唯实.2014

[5].王小龙.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问题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

[6].黄春英.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2

[7].陈永红.道德建设法制化问题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8].周博.行政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J].学习月刊.2011

[9].王润赓.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J].商品与质量.2010

[10].张利娟.浅议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索引索引索引索引

标签:;  ;  ;  ;  ;  ;  ;  

道德建设法制化论文_付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